首页 > 世界历史 > 帝国时代

蒙古帝国——大地上最后出现的游牧帝国

历史大观园 帝国时代 2020-07-01 00:17:40 0


超越时空的视角

2001年10月,阿富汗。美国主导的军事作战在塔利班控制的这个国家打响。具体地说就是,美军于8日天亮之前连夜发动空袭,战事由此开始。在上一个月即9月的11日,美国遭受的“同时多发恐怖袭击”的冲击震动了世界,此时采取行动的确可以说是迅速的反应。

对于报复和反击恐怖袭击,以及志在打败和推翻藏匿以主谋奥萨马·本·拉登为首的基地组织的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战争”,大多数美国人是赞成并热烈支持的。包括日本在内的不少国家和人们,尽管没有表现出美国人那样狂热的状态,但对此还是予以肯定的。六年后的今天,再次回想起这件事,人世和人心及其变化和无常,还是不由得令人重新深思。

蒙古帝国——大地上最后出现的游牧帝国

美国进攻阿富汗

 上图是2001年11月遭到美军空袭的村庄,下图是塔利班的士兵们

美国终于首次踏入欧亚大陆中央地区;历史悠久的欧亚大陆上展开了完全不同于此前的新形式的权术游戏;针对全球性权力的美国掀起了对不折不扣“世界帝国”化的担忧,持续的伊拉克战争及陷入泥潭导致了美国的动荡和阴影。这一件件事情作为21世纪初历史转折的反映,恐怕会被视为更具重大意义的事而在今后持续讨论下去。目前,时间在这一脉络中推进着。

这里提到阿富汗,不只是为了讲述今天。在探寻欧亚大陆内侧的巨大空间及其历史发展的大致脉络时,阿富汗这个国家及其风土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如下文所述,亚历山大大帝、成吉思汗、英国、苏联、美国都先后在阿富汗尝尽了苦头和失败,战事难以推进,一筹莫展。通过观察阿富汗及与其相关的诸多事件,超越时空的“某种东西”会从那里浮现出来。

古老而新兴的国家阿富汗

再次或特别是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聚集世界目光的阿富汗,是个大致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地区稍偏西南的内陆国家。Afghānistān这个波斯语,自然是表示“阿富汗之地”。所谓“阿富汗”,狭义上指普什图族,在由各种民族集团组成的当今阿富汗,该族是人口占多数的主力民族。

“阿富汗”之语,在历史文献中亦见于印度的记载,但主要出现于古代10世纪至13、14世纪蒙古时代以来的波斯语记载中。关于伊斯兰中东地区及其周边区域,也大致以蒙古时代为界,文献的质量差别很大。阿富汗族原本生活于横跨今天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国境的山区。基地组织成员们逃入的部落区(tribal zone),实际上正是阿富汗人的祖籍。

在阿富汗境内的中央部分,自东北向西南横亘着海拔高达六千米的兴都库什山脉,国土即分布在其北侧和南侧。作为国家,可以说是非常特殊的地理结构。波斯语Hindūkush,由“印度人”(Hindū)和“杀死”(kush)构成,说是因从炎热的印度北上的人们翻越不了这座巨大雪峰的印象而得名。不过,这一说法也是从蒙古时代开始为人所知的。在四边的国境线上,东部和南部与巴基斯坦有大面积接壤,与中国仅以瓦罕河谷相接,北部与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三国接壤,西部与伊朗为邻。

至少,南亚、西亚、中亚三方面的因素在这里交叉。多民族、多文化、多语言现象,理所当然地从古至今一直存在。在自然环境方面,除了巍峨的山峦和深邃的峡谷,基本上都是干旱区域,河流旁很少的绿地以及聚集水和植物的绿洲,点缀于沙漠、半沙漠和干旱地带。都市和村庄,营建在自然选择之地,其场所和生存方式自古以来没有多大变化。这样的自然条件和政治环境,从古至今为阿富汗这一地区和国家带来了深深的阴影和类似独特命运似的某种东西。

蒙古帝国——大地上最后出现的游牧帝国

今阿富汗周边

蒙古帝国——大地上最后出现的游牧帝国

巴米扬遗址

 约3世纪至7世纪的佛教遗址。位于喀布尔西北约二百四十公里处。右图为2001年遭塔利班破坏后的西大佛

在阿富汗这块土地上,自古以来就有各种各样的人们往来、居住其间,东西南北的势力纷纷登场、谢幕。在更早的时期,雅利安人来到此地,进而南下印度。后来,该地成为哈卡马尼什世界帝国的东境,亚历山大大帝也紧随而来。兴都库什山脉南北,对于亚历山大大帝和马其顿东征军来说,是陷入苦战的真正苦难和杀戮之途。阿富汗王国和塔利班的发祥地,位于南部的坎大哈,曾是亚历山大诸城之一。

稍后不久,自贵霜王朝以后,这里成为始发自印度西北部即犍陀罗的“佛路”,以贵霜王朝的夏都贝格拉姆的大片城市建筑和以巴米扬为代表的都市文化和佛教文化繁荣一时。7世纪,玄奘曾于巴米扬亲眼所见东西金大佛等引发的假想空间,大概就是飘浮在兴都库什山中的现世净土世界。主要以游牧民为核心的北来势力如嚈哒和突厥相继现身,而随着伊斯兰的东渐,伽色尼王朝和古尔王朝等穆斯林军事力量占据了此地,并将其作为南进印度的基地。

如前所述,推翻花剌子模王国后,成吉思汗所统率的蒙古西征军也在这里陷入了苦战,只好在进至印度河后北返。后来,作为蒙古帝国的组成部分,分成由旭烈兀兀鲁思控制的呼罗珊和以昆都士为中心的察合台兀鲁思的南部领地。另外,察合台军曾多次对德里和忻都斯坦平原展开过进攻。

在经历了作为帖木儿帝国领土存在的一百三十多年,其末代君主巴布尔在如今的首都喀布尔建立了小王国之后,这种局势最终因谋求转入印度而定格,即莫卧儿帝国的建立。总之,“通往印度之路”是超越时代连接历史的大趋势。

常以“文明的十字路口”之语形容的阿富汗的悠久历史,是走向作为国家的阿富汗的大序章。阿富汗国家的建立,实际上如下文所述并不那么久远。岂止如此,还不如说太过新近这一点或许就是连贯至今的“命运的定数”的遥远渊源。

总之,阿富汗是一个古老的新国家。由于拥有悠久的历史,人民、社会、语言、文化,以及遗址文物都不愧是多彩多样的。但另一方面,在国家的整合和社会资本的积蓄、传统,以及对于跨部族和民族集团的合作的耐久力和协作力等方面,存在过于松散的地方。直言不讳地说,以普什图族为主的很多人至今仍然根据部族主义和个人的利害关系来行事,这种情况很普遍。阿富汗在地缘政治上处于易成为焦点的位置,所以不管是在近代还是现代,都不断被卷入大国所发起的权术博弈和战略中。

杜兰尼帝国

名为阿富汗斯坦的国家于1747年首次出现。就日本来说,当时正是第八代将军德川吉宗成为大御所之时。

杜兰尼系普什图游牧民出身的艾哈迈德沙,在自己的出生地阿富汗南部的坎大哈聚集起普什图诸部族,登上了王位,尚武风气十足的普什图游牧民及其部族联盟成了政权的核心。说到游牧民国家,社会上往往容易将被大清国灭亡的准噶尔(蒙古语意为“左手”即左翼,一般认为是从拥有蒙古时代渊源的卫拉特联盟内部的角度而言)说成是最后的游牧政权,但实际上称作杜兰尼帝国的阿富汗斯坦国才配有其名。

事实上,杜兰尼王朝的阿富汗,已经实现了可称为“帝国”所具备的广阔地域。即使在18世纪后半叶,这个组织精良的游牧民国家仍然是强大的。它东向印度、西向伊朗,积极发动了扩张战争。

阿富汗游牧骑兵首先向北对兴都库什山北麓的乌兹别克势力发动了攻势,拿下呼罗珊,将整个“阿富汗·突厥斯坦”纳入版图。继而向伊朗进军,攻陷其东部重镇马什哈德。转而征讨北印度,席卷了缺乏统一指挥的地方势力。这样,几乎夺取了今天巴基斯坦的全境。顺便说一下,当时的格局暂且成为原型,最终在经历欧亚大陆权术博弈之后的国境划定时,横跨兴都库什山脉南北的特殊地域即“阿富汗王国”成为重要的历史依据。

不管怎么说,从18世纪中叶至后半叶,在曾经占据印度次大陆相当部分的莫卧儿帝国,昔日的景象已经荡然无存。经历过侵略、叛乱、分裂、衰败后,最终沦落为仅保留首都德里周边区域的小王国。不仅印度出现了衰落,伊朗也是如此。消灭萨法维帝国、建立阿夫沙尔朝的纳迪尔沙于1747年被暗杀,艾哈迈德沙得以兴起。伊朗遂进入杜兰尼政权的保护伞之下,一时陷入政治上的真空状态。

这种形势,最终使迅速完成帝国化的阿富汗成为中东至印度广阔区域内诸国中的强国,即便称为继奥斯曼帝国之后的“伊斯兰帝国”也绝不为过。具备年轻国家才拥有的独特可能性的阿富汗,可谓正处在时代风云儿的位置。然而,正在不断蚕食印度次大陆的英国构成了问题。

这种杜兰尼帝国的存在方式,很好地为我们传递了欧亚大陆内陆地区的实际情况。即使进入18世纪,与从前的时代相比,情况从根本上也没有发生多大的变化。时常强调海洋视线的欧洲中心主义的观点,使人们了解了以单线图式讲述历史的危险性。

对于试图将“海洋”图式化并解释“世界”的倾向,建议尝试一下在陆地世界上走走。纵然是现在,陆地上的现实情况也与各种各样的过去充分连接,对其多有承载。阿富汗也正是如此。

强权政治和国际竞争的舞台

在建国二十八年后的1775年,杜兰尼帝国迁都至喀布尔。以今天阿富汗的国土来说,喀布尔距离与巴基斯坦的界山著名的开伯尔山口不太远,虽然好像位置过于偏东,但以当时广阔的版图来说,倒是把首都迁到了中心地区。仅此一点,可以说阿富汗斯坦国家还处在梦的途中。另外,为了与1826年以后相区别也特称其为巴拉克宰王朝。

但归根结底,对于阿富汗游牧国家来说,英国取代莫卧儿帝国作为中央政权出现于印度次大陆一事,只能是一种不幸。进入19世纪,英国控制了印度次大陆,将其作为经营亚洲的策源地。英帝国对亚洲的陆地和海洋,以印度的战略意义及其财富为最坚实基础展开了行动。

阿富汗北部隔阿姆河,与布哈拉、希瓦、浩罕等伊斯兰王国相望,18世纪以后,俄罗斯成为名副其实的帝国,加紧向中亚扩张。至19世纪后半叶,欧亚大陆中央区域相继落入俄罗斯之手,大体即今天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

阿富汗夹在南部英国和北部俄罗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迎来了苦难的时代,陷入了所谓“大博弈”之中。面对企图南下的陆地强国俄罗斯,试图守住印度次大陆这一“金库”的海洋强国英国开始干涉阿富汗,共挑起了三次阿富汗战争。

在1838年至1842年之间的第一次阿富汗战争中,英国侵略军一万多人几乎被阿富汗游牧军全歼。在大致同时发生的鸦片战争中,众所周知,英国轻而易举地战胜了大清国。虽然一面是艰难的山地战,一面主要是兵力悬殊的海战,但仍然可以看出阿富汗军的威力。即使在19世纪,富有铺开作战力和进攻力的游牧骑兵军团,还是能够与近代装备的步兵展开充分对决的。

在1878年至1880年之间的第二次阿富汗战争中,英国方面的损失也不小。但是,阿富汗却最终成了英国的被保护国。于是,作为英、俄南北两大势力圈的缓冲国,阿富汗现在的国土得以确定,并乘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衰落之机,向印度发起反攻,在此次即第三次阿富汗战争中恢复了独立。

蒙古帝国——大地上最后出现的游牧帝国

苏联进攻下的阿富汗士兵

 拍摄于1982年。选自W.Vogelsang《阿富汗人》,2002年

但是,以上所述只不过是历史的前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阿富汗陷入了冷战格局的漩涡中。在苏联支持阿富汗、美国支持巴基斯坦这一基本结构中,阿富汗的政治持续动荡,1973年国王查希尔因政变逃亡意大利,王权被废止。其后,在苏联更为强烈的影响下,政权更迭频繁,国内局势的不安定性、不稳固性加深,最终导致1979年12月30日苏联武力控制喀布尔事件的发生。于是,接连发生了苏联十年苦战及其1989年2月的全部撤兵、1991年苏联自身的解体、塔利班自1996年以来的壮大、2001年9月11日同时多发的恐怖袭击,以及美国于次月发动的阿富汗作战。这一连串的脉络和其后发生的历史延续至今,真可谓正当混乱之中。

总之,纵观历史,作为北有俄苏南有英美这一国际权术博弈舞台的地理位置,整个近现代一直为阿富汗提供了命中注定的历史构图。即便是今天,其图式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唯一可以确认的是,阿富汗的命运已处于仅靠自身难以决定的地步了。

普什图人联结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

构成今天阿富汗人口约半数的普什图族,其住地大多集中在国土的南半部。在兴都库什山北麓的那半部区域,主要居住着塔吉克族和乌兹别克族,以及土库曼族和可以说是蒙古帝国派遣军后裔的哈扎拉族。另外,还有努里斯坦族和印度教徒、锡克教徒。阿富汗的确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仅就普什图族来说,他们与生活在巴基斯坦的人数大致相当的同族之间的关系,只不过是因为杜兰尼帝国时代的“东部领地”被英国截取,后于1947年从英属印度中独立出来成为巴基斯坦,才使得现在看上去分属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两国。如前所述,两国国境线上的山川地带是他们的原居地,如今那里变成了非常危险的“部落区”,只能说是一种讽刺。就是说,从普什图族的角度来看,现在的国境线是不合适的。

按其他观点来说,所谓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是由于英国这个外来势力对印度次大陆的统治,最终导致了现在两国的形成。两国相互之间既有很多密不可分的因素,但又爱憎交加,可谓一种对手兼兄弟国的关系。例如,巴基斯坦在苏军撤离后,出于优先考虑对印战略,大力支持阿富汗的塔利班,俨然一种“保护国”的姿态。不仅如此,单单从近年来国际政治的角度解释不尽的“暗流”本来就很多。目前,巴基斯坦局势不稳,不能否认其中存在着某种与阿富汗之间难以割断的“纽带”似的东西。

偶然的突发奇想,假如阿富汗像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等国那样出产石油的话,结果会如何呢?将会与19世纪中叶以后阿富汗苦涩的历史完全不同吧。在“欧亚大陆强权政治”当中,或许不但不是为大国意志所左右的贫穷弱小的国家,反而可能是在欧亚大陆中央区域自如操控国际政局的国家。

那么,大概就会与如今这样不幸和悲惨的现状有所不同。阿富汗国内被称为割据军阀但实为各种各样武装势力的力量,表面上看对于这个国家的统一构成了可称为宿疾的大问题,至少从近代国家的感觉来说是这样,然而回顾历史观察现在,实际上还真不是这样。若比照日本古代的情况来说,就是像“大名”那样的大小军事势力割据各地,而其整体是阿富汗。这才是它本来的形态。这种形态类似“中世纪”的封建体制,自18世纪王国建立以来似乎实际上并无多大变化。那么,将各地的武装势力单方面地一概指责为“恶人”,本身就是一种武断的做法。

蒙古帝国——大地上最后出现的游牧帝国

普什图族

 19世纪后半叶的部族长们

中央政权的真正确立,确实必要。然而要实现站在中央政权对立面的军阀的非武装化,目标尚很遥远。需要的不是简单的方法,而是其他柔和的策略。阿富汗的复兴,恐怕是欧亚大陆局势稳定化的关键之一。对于一直推行权术博弈的几个大国自不必说,就是对于我们来说,这无疑也是应当付出不懈努力去解决的世界性课题。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fjsd/1670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