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清宫玄机录——另立门户身死牢狱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3 09:36:21 0

太祖同母弟舒尔哈齐被幽禁而死,已详述于《宫廷政变的边缘》一节。到太宗时,舒尔哈齐的次子阿敏,也被囚禁而殒命了。

阿敏是太宗堂弟,为清入关前四大贝勒之一。按照齿序,他居莽古尔泰、太宗(皇太极)之前,称二贝勒,任镶蓝旗主旗贝勒。天命六年(1621年),太祖和子侄八人焚香告天,儆戒子孙,勿自相操戈,其中即有阿敏,可见他当时地位的重要。

舒尔哈齐欲携所属移居黑扯木,阿敏预闻此事,太祖怒而欲诛阿敏,赖诸贝勒劝解得免。但阿敏另立门户的念头,始终未曾泯灭,说明皇族内部的派系已在酝酿。

太宗即位,阿敏也附议拥立,可是当诸大臣哭太祖之灵时,阿敏却派傅尔丹向太宗说:“我与诸贝勒议立尔为主,尔即位后,使我出居外藩可也。”实则想另立门户。太宗深为骇异,并说:“若令其出居外藩,则两红、两白(应是两黄,因正白旗为太宗统辖)、正蓝旗等,亦宜出居于外,朕统率何人,何以为主乎?若从此言,是自弱其国也。”他又问阿敏之弟济尔哈朗,济尔哈朗说:“彼曾告于我,我以其言乖谬,力劝阻之,彼反责我懦弱,我用是不复与闻。”阿敏的亲信,亦行为反常,语言乖异,扬言“谁畏谁,谁奈谁何?”(见《清太宗实录》)可见两派剑拔弩张之势。济尔哈朗劝阻阿敏,阿敏反责其懦弱,尤见其悻悻然之状。

天聪元年(1627年),阿敏率大军征朝鲜,朝鲜国主李倧派人议和时,贝勒岳托等鉴于后金的御前军很少,蒙古与明朝,又是西南的威胁,必须防备,故于和议后即想班师,阿敏却因爱慕朝鲜城郭宫殿,一定要到王京。朝鲜降将总兵官李永芳劝阻他,却被怒斥:“我岂不能杀尔蛮奴,尔何得多言?”并对其侄杜度说:“他人愿去者去,我叔侄二人,可同住于此。”杜度为被太祖处死的褚英之子,用意自为离间杜度和太宗的关系,杜度却不答应。

当时七旗大臣皆欲班师,只有阿敏的镶蓝旗大臣顾三台等附和,说明镶蓝旗将士已成为他的嫡系,更助长他拥兵自尊的野心。

后来阿敏被迫班师,却鼓动领兵诸将分路纵掠三日,所到之处,男女财畜,掳掠一空。这也是一种变态的泄愤心理,实际还是对太宗统治的不满。这时太宗因即位未久,故隐忍未发。

还师途中,将领将俘获之美妇进献太宗,阿敏欲自纳之。岳托说:“我等出征,甚多奇物,闻朝鲜产美妇,故以此一妇进于上。”阿敏说:“汝父往蒙古,不尝取美妇人乎?我取之,有何不可?”岳托说:“我父所得之妇,始献之上,上不纳,而分赐诸贝勒。我父得一人,汝亦非得一人乎?”后来阿敏又使副将求美妇,太宗说:“未入宫之先,何不言之?今已入宫中,如何可与?”阿敏为此而又有怨意。太宗闻知后说:“为一妇人,乃致乖兄弟之好乎?”索性赐给总兵官冷格里。

这其实是丑事,暴露了后金军纪的腐败,并见得太宗本人也纳俘获的美妇,太宗却将其作为阿敏十六大罪来宣布。

天聪三年(1629年),太宗率重兵入边,攻占北京东北的永平、遵化、迁安、滦州四城,阿敏留守沈阳。次年春,太宗命岳托、豪格等率军先还,阿敏出迎,至御前马馆,留守大臣,坐于两侧,阿敏居中,俨然为国君,令两贝勒遥拜一次,再近前拜一次,方行抱见礼。两贝勒中的豪格为太宗之子。按惯例,诸贝勒大臣出师而还时,太宗也乘马出迎,至御座方受跪叩。而阿敏自视如君,欺凌诸贝勒。

太宗回沈阳后,派阿敏、硕托率兵往代驻守永平之济尔哈朗(济尔哈朗为阿敏之弟)。阿敏要求与济尔哈朗同驻永平,太宗未予允许。临行,阿敏对他叔父贝和济说:“皇考在时,尝命吾弟与吾同行,今上即位,乃不许与吾弟同行。吾至永平,必留彼同驻,彼若不从,当以箭杀之。”贝和济责他出言谬妄,阿敏拥臂说:“吾自杀吾弟,将奈吾何!”这又是针对即位不久的太宗的。

阿敏至永平时,镇守官员来迎,张一盖(作为仪仗的伞盖,俗称黄罗伞),阿敏怒曰:“汉官参将游击,尚用二盖,我乃大贝勒,何只一盖乎?”遂策马入城。他以汉官来对照,正见得对汉人的鄙视。所以,他进入永平后,虽谕告城中汉民安心,心中却深恨汉人,认为太宗攻明京城而不克,及克永平,就应杀其平民,还对士兵说:“我既来此,岂令尔等不饱欲而归乎?”不久,阿敏即率兵四出掳掠,又将归降的汉人驱至永平,分给八家为奴。

后来明军围攻永平,又发红衣炮轰击滦州,城楼火起,清军溃围而出,途中遇明军伏击,伤亡惨重。阿敏只得退出永平,还将新降汉官巡抚白养粹等杀死。

阿敏大败而归。太宗将阿敏等拘押听勘,一面召集诸贝勒大臣于阙下,会议阿敏罪状。议毕,命岳托历数阿敏十六大罪,说他“怙恶不悛,由来久矣”。上述这些情节,即是十六大罪中的重要部分(见王氏《东华录》)。

诸臣拟议当斩,太宗赦其一死,送高墙禁锢,永不叙用。阿敏有田庄八所,打猎围场三所,羊五百,牛二十头,满蒙汉人二十名,其子之乳母等二十人,都遭抄没,亦略见一个旗主拥有的财富。

三年后,汉降官谈大受等,以阿敏自怨自艾,悔不可及,请太宗赦释出狱,令其戴罪图功,未予采纳。

阿敏被囚十载,于崇德五年(1640年)卒于狱中,年五十四岁,结局与其父舒尔哈齐相似。

阿敏被幽禁时,其弟济尔哈朗率弟篇古和诸侄发誓承认,他们父兄行为有过失,是自罹罪戾,“若我等以有罪之父兄为是而或生异心”,必将使之夭折。至此,太祖和舒尔哈齐,太宗和阿敏两系的内讧,才算结束。

阿敏十六大罪,虽系太宗方面宣布,但阿敏是一个颇有野心的贵族,则毫无疑问。狂妄自大,骄横残忍,性格中这些坏的质素,因政争而愈益滋长,又成为政争中取败之道。他与济尔哈朗是同母弟,对太宗的态度却不相同。主要原因恐由于他起先的地位权力要比其弟高得多,镶蓝旗对他又很忠诚,故得恃势而骄。他是太祖之侄,自不可能直接夺取君位,因而一心想另立门户,割据一方,和太宗对抗,所以为太宗所痛恨。由此又说明当时皇族内部倾轧激烈,政变的火种,在关外时已经在断续地爆裂着。永平的败绩,由政争影响军事,未始不是原因之一。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124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