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清宫玄机录——人亡争兴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3 09:36:14 0

崇德八年(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在料理事务后,回到盛京(沈阳)皇宫,至亥时(晚上九、十点钟),端坐在南炕上突然死了,年五十二。有的书上说他无疾而终,有的按照现象说他暴死,有的说他痰疾致死[1]。民间甚至说他被害而死,那是因为后来有孝庄太后(即他宠爱的庄妃)下嫁的传说而引起的。孝庄下嫁问题,至今仍是未破之谜,但被害说绝不可信。太宗曾患鼻出血,估计是中风。

次日,诸王大臣将灵柩安放在崇政殿,举哀三天。接下来的大事件是由谁继承皇位。清人入关以前,皇位的继承皆由王公大臣议立。

据《清世祖实录》,诸王公及文武群臣,“以天位不可久虚,伏睹大行皇帝第九子福临,天纵徇齐(敏慧),昌符协应,爰定议同心翊戴,嗣皇帝位”。福临即世祖,当时还是一个六岁娃娃。太宗生前并未明确指定,福临是老九,怎么会由他入承大统呢?

我们如果透过不知所云的官样文章的纱幕,就可以窥见幕后即将展开的一场激烈的争夺帝座的大决战。

决战的主将有两人,一是豪格,一是多尔衮,各自形成雄厚的集团。

豪格是太宗长子,多尔衮之侄。豪格久经沙场,颇习弓马,史称其英毅多智略,而又容貌不凡,后晋封肃亲王。在他祖父清太祖遗诏中,已列其名。明大臣洪承畴被围于松山,豪格指挥大军于深夜竖梯破城,承畴被俘而降。太宗在世时,命豪格与济尔哈朗(太祖之侄)、多尔衮、阿济格(太祖之子)共同理政,所以他早已跻身于清政权的领导轴心。

太宗逝世后,诸王觊觎帝位,连留在盛京的朝鲜大臣,都已在“驰启”中明言“沈中且有告变者”这样严重的话,即是说,政变已在酝酿中。

由于豪格在诸王中具有许多优越的条件,除他自己的正蓝旗外,太宗的正黄、镶黄两旗又誓立豪格。大臣如图尔格(拥立豪格入大臣中的首脑)、索尼等八人即往豪格家中私相计议,共相盟誓,愿死生一处。豪格乃命何洛会、扬善往告郑亲王济尔哈朗说:“两旗大臣已立定我为君,尚需尔议。”济尔哈朗当即表示:我意亦如此,但尚需与多尔衮商议(《清世祖实录》)。可见济尔哈朗也是支持的,后来便成为他的罪状。

多尔衮和多铎率领的两白旗,则主张立多尔衮。多尔衮审察当时的形势,没有贸然答应。

太宗死后第五日,多尔衮召集诸王大臣,议立嗣君。一清早,两黄旗大臣盟于大清门,令精兵护军盛张弓矢,环立宫殿,气氛十分紧张。

多尔衮征询黄旗大臣索尼意见,索尼说:“先帝有皇子在,必立其一,他非所知也。”所谓先帝之皇子,指的是太宗诸子,也即将多尔衮(太宗之弟)排除于外。礼亲王代善认为豪格当承大统,豪格表示辞让;这在当时不得不这样,后来他是懊悔的。多尔衮随即附应豪格之退让。于是代善又说:“睿王若允,我国之福,否则当立皇子。”代善已抛开豪格了。两白旗则坚决反对豪格,豪格立而“我等俱无生理”。后来两黄旗将领们,佩剑而前曰:“吾属食于帝(太宗),衣于帝,养育之恩与天同大,若不立帝子,则宁死从帝于地下而已。”(《沈阳状启》)仍然坚持应立太宗之子。到了这地步,多尔衮便提出福临来。

这时太宗尚有七个儿子(原有十一子),有的年龄比福临大,如十七岁的叶布舒,十六岁的硕塞,有的太小,只两岁,有的因其母出身低贱,本是有夫之妇,被俘入宫,而年龄在十六岁以上的,又不易支配。福临只有六岁,母子二人,已成孤儿寡妇之身。多尔衮便可以辅政身份,玩幼主于股掌之上,为所欲为。所以主客观条件都使他认为篡立不如拥立之合算。至于他这时是否已对福临之母有意图,不敢臆说。

豪格夺位之谋虽未成功,多尔衮自然仍不会放过。顺治元年(1644年),原来支持豪格的何洛会,告发豪格图谋不轨,又曾说过多尔衮素来多病,岂能终摄政之事的话,又说“我(豪格)岂不能手裂若辈之颈而杀之乎”?这话自然大不该,豪格差一点儿丧命,后废为庶人。他的心腹俄莫克图、扬善等人以“附王为乱”的罪名被处死。

同年十月,世祖入主燕京,恢复豪格的肃亲王爵位,但多尔衮仍对其不予重用,始终将他看作一个宿敌。顺治五年(1648年)三月,豪格于蜀中击灭张献忠后凯旋回京,贝子吞齐即首告济尔哈朗向与豪格擅谋大事,又曲徇豪格,牵连多人,济尔哈朗被降爵罚银。多尔衮又以豪格征蜀时若干微末罪名,将他幽禁于狱中,终于使豪格幽恨而死,豪格妻博尔济锦氏也为多尔衮所纳。野史说为占其妻而杀其夫,固不可靠,但两人早就相识是事实。豪格死于顺治五年(1648年),顺治六年(1649年)十二月多尔衮的元妃去世,顺治七年(1650年)正月即纳豪格之妻(实为侄媳)。蛛丝马迹,大可玩味。当初多尔衮派遣豪格往僻远的川蜀作战,原是别有用心,下面的将领又是多尔衮仇恨的两黄旗成员。

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死,世祖亲政,念豪格冤枉,复其王爵,后又为他立碑,文曰:“睿王摄政,掩其拓疆展土之勋,横加幽囚,迫胁之惨,忠愤激烈,竟尔沦亡。”豪格子福寿乃袭父爵,改封显亲王。这时世祖才十二岁,未必懂得多尔衮、豪格两派的是非曲直,想来还是出于反多尔衮集团的当权者的划策。

人亡争兴,本是历史上常见的现象。而帝位之争,更是衔铁血以俱赴,置身家于不顾。太祖朝是这样,太宗朝也是这样。使我们感慨的是,无论是多尔衮还是豪格,随着权欲的膨胀,这些人的性格和心理,也发展到十分可怕的地步。以豪格来说,他的岳母莽古济被太宗处死后,他竟将自己的妻子(莽古济女儿)杀死。后来被囚禁狱中时,又对人说:“将我释放则已,如不释放,勿谓我系恋诸子也,我将诸子必以石击杀之。”(《清世祖实录》)“诸子”是指他自己的儿子。这是一种报复性的逆变发泄,报复的对象应当是多尔衮,对多尔衮既无法报复,便发泄在他亲人诸子身上。这又是一种何等可怕的心理。所以豪格发动的这场政变要是成功,他对付政敌的手段也一定非常横蛮狠毒。


[1] 中医学对痰疾范围的解释,不仅限于呼吸系统的分泌,也包括肺、脾、肾功能的失常,如眩晕、昏厥等。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124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