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原来你是这样的西晋——灭蜀大计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2 21:34:04 0


洛阳城的风风雨雨吹打了很多人,但是有一个人可管不了这么多,他就是邓艾。

邓艾从正元二年开始就一直在大西北,根本不管洛阳城中的事,而且他还有一个棘手的敌人——姜维。

蜀汉集团自从诸葛亮死后,着实安静了十几年,这原因还得从头说起——

众所周知,蜀汉大致分为三派:荆州派、东州派、益州派。其中,荆州派是统治集团,却是外来集团;东州派是刘璋时期的老底子;益州派是益州的本土集团,属于被统治阶级,代表人物就是谯周。

这三派里面,荆州派的北伐意愿是最强的,东州派和益州派其实都不太想北伐,所以北伐在执行过程中阻力是很大的,比如李严、谯周等人都不愿意北伐。诸葛亮死后,北伐的支持力度大幅度下降,因为北伐既劳民伤财又收效甚微。对于蜀汉来说,不北伐迟早被曹魏消灭,这个大家心知肚明,但是对于益州派来说,他们属于被统治者,被蜀汉统治和被曹魏统治都一样,蜀汉连年北伐苦的是益州百姓,得益的是荆州集团,这是在拿益州人民的鲜血铺平蜀汉一统天下的道路,他们当然是不愿意的。猎物最关心的不是自己被谁吃,而是自己能活多长时间。

诸葛亮的后继者蒋琬就很懂这个道理,他深知国内反对北伐,所以干脆摆出一副姿态,表示自己要大造舟船打上庸(当年孟达那地方)。所以从延熙元年一直大张旗鼓地折腾,可到了延熙九年他自己死了都没出动。蒋琬的态度是北伐是必需的,这是国策,但是我们要好好准备,不能轻举妄动。

蒋琬死后,费祎上台了,他和蒋琬一个套路,根本就不打算大举北伐,但是无奈此时蜀汉内部力主北伐的姜维上台了。蒋琬死后,姜维力主北伐,费祎担心国力无法支撑,但又不能否定北伐的国策,所以每次就给他万把人让他去魏国转一圈,这点人别说打到洛阳,估计出陇右都费劲。其实费祎倒不是怕姜维立功威胁自己的位子,主要还是深知蜀汉国力有限,根本无力北伐。

延熙十六年,也就是曹魏嘉平五年春,费祎被刺身亡,终于没人能掣肘姜维北伐了,当年夏天,姜维率军数万北伐,他选择了诸葛亮的老方向,目标是南安。很可惜,由于贮备不足,蜀汉大军没走到南安就没粮食了,不过这只是一次试探。

曹魏正元元年,姜维再次出动,这一次声势浩大,攻破多地,虽然损失不小,但是还是杀死魏将徐质,并且将数个县的人民移居到蜀地。

曹魏正元二年,姜维继续北伐,这一次遇到的是之前提过的王经,本来王经只要固守就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他书生意气,结果被姜维打得大败,死伤数万魏军,这是姜维北伐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王经残部退守狄道,曹魏西线情势危急。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之际,陈泰和邓艾闪亮登场。姜维的苦日子来了。

由于西线损失惨重,姜维兵临城下,司马昭派出了自己的三叔司马孚坐镇后方,派陈泰和邓艾领兵收拾残局。摆在陈泰和邓艾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狄道。

邓艾认为需壮士断腕放弃狄道,退守周围城池困死姜维。陈泰正好相反,认为要守住狄道,击退姜维。虽然事实证明陈泰的策略更好,邓艾的意见虽不是错的,但还是保守一些。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狄道虽然是咽喉要道,但是当时已经不能防守,放弃狄道退守周围的险要地区,虽然不能反败为胜,但是蜀军也是寸步难行,能使得损失降到最低,等姜维退军,狄道就会回到大魏手中(在这之前姜维也占领过狄道)。

陈泰不愧是大魏后期文武双全的人才,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姜维的弱点——多疑。陈泰布设疑兵沉着防御,姜维害怕归路被截断,无奈之下选择退军。

在这之后,邓艾便和姜维成了对手。

甘露元年,姜维出兵祁山,邓艾沉着应对。姜维明显感觉到邓艾是个有实力的对手,与自己之前遇到的根本不是一个级别。邓艾敏锐地察觉到姜维在夜晚渡水西进,在防御中转守为攻,与姜维战于段谷。姜维损失惨重,蜀中民怨沸腾,姜维只好效法诸葛亮自请贬为后将军。其实姜维此次失利和胡济不无关系,胡济没有按照约定赶来,导致姜维孤立无援最后大败。

甘露二年,姜维趁司马昭和诸葛诞在淮南大战,出兵骆谷,攻打魏军粮草聚集地长城(地名),结果司马望(司马家用于掌管西军的统帅,其实主要作用是防着邓艾)和邓艾据守不出,两军僵持四个多月,后来姜维听说诸葛诞兵败才领兵退回。

景元三年,姜维再度出兵攻魏,结果这次邓艾再度料敌于先,抢先占据了有利地势阻击姜维,双方在侯和正面交锋,后姜维退回沓中。关于侯和之战,虽然有人认为姜维没输,甚至胜了,但是根据史料分析来看,应该是邓艾小胜。

如果说司马懿和诸葛亮是旗鼓相当,那么到此时,邓艾对姜维一次大胜,一次小胜,三次战平(包括249年算准姜维偷袭洮阳),就算保持不败吧。

对姜维的战绩使得邓艾成了继郭淮、陈泰之后曹魏最得力的大将之一,司马昭也知道邓艾是西边的支柱人物,所以对他非常信任,加封他为征西将军,食邑六千六百户。

姜维在陈泰和邓艾这样的高手没来之前是连战连胜,把曹魏西方打了一个底朝天,但是邓艾一来他连连失利,不过失利的原因得考虑到蜀汉国力毕竟有限,外加后期缺乏得力的内政人才,内部又不稳。但姜维连番失利直接导致了两个后果——一是蜀汉国力损耗;二是曹魏蠢蠢欲动。

其实,姜维也很清楚蜀汉政权此时已经岌岌可危,自费祎死后,蜀汉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并且还存在严重的内部矛盾。

关于人才短缺的问题,只要列出下面这张逝世年表大家就明白了。

原来你是这样的西晋——灭蜀大计

多年以来,诸葛亮用人的第一标准都是忠义,要求私德良好,这一点非常关键。首先,蜀汉是以弱敌强,如果人才不能保持忠诚那就毫无用处,如果掌握重权之后就向曹魏投降,那可就惨了(那位杀死魏延的杨仪就有过这个想法),所以必须忠诚,其次才是才干。

在这种用人方式之下,蜀汉在诸葛亮在世时工作效率的确很高,因为诸葛亮处理政务效率极高又事必躬亲;但是当诸葛亮去世之后,蒋琬上台了。蒋琬和诸葛亮在内政方面差距不小,此人还曾经因为不理政事被刘备责怪过,他当权以后虽然没什么战事,但是蜀汉国力并没有太大增长;费祎的治绩虽然还可以,但是蜀汉的内政人才确实已经不够用;到费祎死后,蜀汉的军事大权基本由姜维接管,而内政方面无人能顶上费祎的位置。

到景耀四年(曹魏景元二年),整个蜀汉政权进入了老龄化,成了三国之中行政效率最低的政权。不仅仅是人才的调零,还有军队的损失,比如延熙十七年,大将张嶷死亡,连带着蜀汉最精锐的五千无当飞军也全部丧失。无当飞军是天下精兵,当年司马懿就见识过这支由少数民族组成的精锐的凶猛军队。诸葛亮善于治军,当年迁少数民族于成都作为军户,这些人剽悍善战,但是一旦损失就很难补充。

另外,蜀汉朝廷内部也是派系林立,内斗激烈。尤其是经过几代的人事更迭,蜀汉的益州派已经占领了舆论的制高点,整个蜀汉的民心开始转变。延熙二十年,谯周写下了《仇国伦》反对姜维北伐,文章观点清晰文采飞扬,总结起来就是两点:第一,汉室正统的地位早已不复存在,现在蜀汉和曹魏是两个国家,讨伐曹魏根本师出无名;第二,蜀汉经不起折腾,百姓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按理来说,这算是大逆不道,但是当时的蜀汉朝廷根本不管。其实所有人都知道,兴复汉室只是个泡影。姜维也知道,但是他还是这样做了,因为他要实现诸葛亮最后的心愿。

国无贤良,必有佞臣,于是黄皓粉墨登场。

黄皓是刘禅身边的宦官,用事起于尚书令陈祗死后。当年董允对黄皓十分不待见,所以黄皓一直没能掌握权柄,董允死后陈祗担任侍中,不再排斥黄皓,陈祗死后黄皓专权无人能制。

景耀四年,黄皓总揽朝政。

姜维自然对这个阉人很不待见,黄皓为了对抗姜维,在朝堂内外网罗党羽,包括诸葛亮之子诸葛瞻、董阙等人都加入了黄皓一方,当年诸葛亮的预言终于成真,“亲小人,远贤臣”。当年董允活着的时候,黄皓等人噤若寒蝉,现在董允死了,黄皓用事,蜀汉大政虽然没有崩溃,但是内部矛盾已经凸现。

延熙十九年,姜维遭遇段谷的惨败之后,在国内的号召力和威信下降。景耀元年,黄皓与姜维的矛盾迅速激化,以至于景耀五年黄皓打算用阎宇取代姜维,姜维和黄皓之间渐成水火之势。景耀五年,姜维上书要求杀死黄皓被刘禅拒绝,姜维心生恐惧,决定在沓中屯田避祸,而黄皓因为姜维握有兵权也不敢轻易对他下手。

曹魏景元三年,眼见蜀汉陷入困局,司马昭开始动作。

话说远在洛阳的司马昭自从寿春之战之后就没主动打过什么仗,但是司马昭绝非碌碌无为之辈,在治理国家上他属于优秀的干才。这五年来,司马昭在屯田整军,积极备战扩充实力,还作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调整战略重心。

从前,魏国的基本国策是先灭吴,再灭蜀。现在司马昭决定改变这个战略,他要先灭蜀,再灭吴。司马昭认为蜀国刘禅软弱,国内不稳,而且姜维北伐消耗了蜀汉国力,此时正是伐蜀的大好时机。《三国志》记载:“文王以蜀大将姜维屡扰边陲,料蜀国小民疲,资力单竭,欲大举图蜀。”

为此,司马昭决定召开军事会议。但是他没料到的是,除了钟会以外,所有人都表示反对。大致有以下两个理由:其一,一直以来蜀对魏都处于攻势,蜀国有川地天险,易守难攻,而且魏国在陇右地区兵力不足,只能防守难以进攻。其二,魏国一向是伐吴为主,如果攻打蜀国,吴国必定救援,到时将两面作战。邓艾和姜维对战多年,知根知底,他认为蜀国内部还没有大乱,此时伐蜀不合时宜,但司马昭力排众议,坚决伐蜀。为了显示自己伐蜀的决心,司马昭杀了持反对意见的将领邓敦,将他斩首示众来震慑群臣。《晋书·文帝纪》记载:“将军邓敦谓蜀未可讨,帝斩以徇。”至此,无人再敢质疑伐蜀的决定。

为了这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能够成功,一方面,曹魏进行了战略欺骗,先是根据钟会的建议在魏吴边境大造战船摆出一副要大举伐吴的态势,使得吴国不敢轻举妄动,还能麻痹蜀国;另一方面,司马昭在蜀魏边境集结十八万重兵,几乎等于蜀国全国常备总兵力的两倍多,打算毕其功于一役。

曹魏的战略欺骗非常成功,蜀汉方面没有丝毫防备。东吴认为曹魏修建战船的举动是大举伐吴的前兆,所以非常紧张地修筑工事加强防卫。姜维虽然有所察觉,上书给刘禅请求调兵遣将以作准备,但是刘禅宠信的宦官黄皓欺上瞒下,为打压姜维而封锁前方军情,所以蜀汉并没有加强守备。

司马昭派邓艾、钟会和诸葛绪各领一路人马,又派自己的心腹卫瓘作为监军。卫瓘是著名的贤才,一向秉公办事,司马昭对他非常放心。在人事安排妥当之后,魏景元四年,曹魏三路大军浩浩荡荡地出发,剑指蜀汉。

当年夏侯霸投降蜀汉时曾经说过要防备钟会,到今日居然一语成谶。钟会和邓艾将为蜀汉政权画上句号。

邓艾率领西路军三万人出狄道,直攻沓中;钟会率领主力东路军出长安,分别从骆谷、斜谷、子午谷进军汉中;诸葛绪率领中路军三万人出祁山,直奔阴平桥头,切断姜维退路。蜀汉形势非常危急。

虽然有防备,但是如此巨大的规模,姜维着实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整个蜀汉集团进入紧急状态,刘禅急命廖化和张翼率军支援姜维,但是情势依然严峻。九月,钟会亲自督东路军攻打阳平关,守关的蒋舒投降曹魏,同为守将的傅佥战死,阳平关失守。阳平关失守之后,周围的汉城和乐城也就成了摆设,东路魏军进逼剑阁。

西路魏军则缠着姜维,姜维不敢恋战,向剑阁方向且战且退,但是无奈中路魏军已经早一步占领了阴平桥头,切断姜维退路,使他进退无路,陷入了绝境。

身经百战的姜维仔细分析了局势以后,觉得诸葛绪虽然守着阴平桥头,但是他并不清楚蜀中地形和自己目前的状况,如果自己声东击西应该能调虎离山,趁机渡过。于是,姜维下令绕道函谷到诸葛绪后方佯攻,诸葛绪害怕自己的退路被切断,被迫撤军三十里,姜维乘势渡过阴平桥头,与前来支援的廖化等合军坚守剑阁道。曹魏的中路和东路大军也在剑阁道会合,钟会猛攻剑阁不下,双方陷入了僵持。

钟会这个人,第一善妒,他嫉妒一切比他有能力有才华的人;第二急于立功,所以他才会支持大部分人都反对的伐蜀计划;第三有野心。出于这三个原因,当诸葛绪拒绝了邓艾的建议强行与钟会会师后,钟会对司马昭借故说诸葛绪畏战不前,夺走了他的兵权。虽然得到了兵权,但是面对眼前的这一道雄关,他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剑阁道是通往成都的必经之路,但剑阁道的险要程度可以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关口宽只有二十米,长度大约六百米,周围全是大山,大山布满了绝壁,攻坚难度实在太大,正面进攻难以攻取。另外,钟会还面临另一个严重的问题——缺粮。

以往蜀军伐曹魏也会缺粮,因为蜀道转运困难,现在钟会也遇到了这个问题,钟会的十几万军队缺乏周围郡县的补给难以为继。当年,曹爽发动骆谷之战也是因为粮草转运困难,最后被费祎打得抱头鼠窜。今日如果军粮耗尽,姜维再从周围杀出,那么钟会的下场只会比当日的曹爽更惨。

历史上对正面进攻拿不下的坚城要塞大致也就三种解决办法:

第一种:围困。比如蒙古攻金中都之战,就采用了围而不打、断绝粮草的战术,最后把金朝人逼得弹尽粮绝不得不投降。可是,这招对于钟会来说太不现实,他根本包围不了剑阁。

第二种:绕道。比如蒙古灭大理之战,蒙古军队攻打险要龙首关不成,干脆绕道苍山。如果绕道苍山,那么整个大理城就被尽收眼底,根本无法防守。蒙古军队绕道苍山进攻大理,使得中原王朝将近六百年都没能拿下的大理被攻克,堪称经典之战。钟会不是没想过这招,不过周围的黄金城和汉乐城也比剑阁弱不到哪里去,钟会已经猛攻两个月,仍无战果。

第三种:奇袭。最经典的战例之一就是唐代中期名将李愬雪夜袭取蔡州。但是,这招也不适用。

这三种方法都用不了。无奈之下,钟会给姜维写信,劝他投降,但姜维根本不理他。

面对坚守不出的西蜀军队,钟会束手无策,甚至想到了撤退,但是就在这个时候,邓艾出场了。邓艾表示,不必撤退,只要绕道就行了。他要绕的地方不是黄金城,不是汉乐城,是阴平。

自古以来,从北方入川去成都,剑阁都是必经之路,要绕过剑阁谈何容易?

由于地理原因,四川地形非常复杂,多山而且山势险峻,大部分地区当时还是人迹罕至,如果缺乏向导很容易迷路。

魏军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偷渡阴平,直取蜀汉!《三国志·邓艾传》记载:“今贼摧折,宜遂乘之,从阴平由邪径经汉德阳亭趣涪,出剑阁西百里,去成都三百余里。奇兵冲其腹心。剑阁之守必还赴涪,则会方轨而进;剑阁之军不还,则应涪之兵寡矣。军志有之曰:‘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掩其空虚,破之必矣。”

钟会的十几万大军在正面和姜维对峙,邓艾则率领精兵绕道阴平直奔涪城。

奇袭取胜需有两个要素:第一是要出其不意,这一点邓艾能做到,因为没人想到他会绕道阴平;第二是要快,因为时间太久,钟会正面补给就会出问题,所以邓艾必须加快步伐。

邓艾的三万人浩浩荡荡地开拔了,这项任务的艰难远远超出了邓艾的想象。蜀中地形实在险峻,毕竟邓艾熟知地理,善于寻找空隙通过,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情况下,邓艾的进展虽然还算可以,但是随着路程越来越远,邓艾的补给出现了困难。

在深山老林,补给还可以通过狩猎补充,另一个巨大的困难却出现在眼前,那就是摩天岭。摩天岭是一片绝壁,邓艾缓缓登上峰顶远眺,周围数百里都是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而自己的脚下是恐怖的绝壁,刀砍斧劈一般竖直而下,根本下不去。

邓艾看见前面的将士跪在地上痛哭,之前的一切努力,一切辛苦,都白费了。难道,到此为止了吗?许久,邓艾让部下取毡子来,不顾部下劝阻,拿起了毡子裹在身上纵身滚了下去。

这一年,他六十七岁,即便是在今天,也是高龄了。在他看来,作为将军他该身先士卒。后面的将士看到白发苍苍的主帅如此勇猛,纷纷效仿,从山崖上滚下。也许是运气,也许是命运,邓艾和部分将士活了下来,他们攀岩过山,贴着绝壁通过一处处险要的关口,行程总计七百里。

终于,江油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江油是著名的天下险关,一面临江,三面悬崖,极难攻取。但是现在,江油已经唾手可得。

邓艾简直如同神兵天降,蜀军心理防线瞬间崩溃,他们选择了投降。江油失守使得邓艾得到了补给,现在涪城已经近在眼前,离成功只差一步了。

邓艾占领了江油,成都方面已经得到了消息,刘禅大惊之余紧急命令诸葛瞻率领部队前往涪城防守。此时,蜀汉军队虽然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但是实际上还是占据主动的,只要诸葛瞻拒险而守,邓艾依旧是寸步难行。

然而,邓艾占据江油之后发现,自己一路进军居然畅通无阻,没有任何阻拦。其实,并不是蜀军在搞什么战术,而是诸葛瞻根本就没守。诸葛瞻虽然是诸葛亮的儿子,但是在军事方面,和他父亲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顺便说一句,这并不是诸葛亮没教育好,诸葛亮死的时候诸葛瞻才八岁。他优柔寡断,当时的尚书郎黄崇建议诸葛瞻尽快占据有利地形,诸葛瞻却犹豫不决,导致邓艾兵不血刃就进入了平原地带。

在邓艾兵进涪城时,诸葛瞻派出前锋部队与邓艾作战,结果被邓艾打得大败,诸葛瞻畏惧邓艾的兵锋,居然放弃了涪城。涪城也是一座坚城,只要固守,邓艾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打进来,诸葛瞻一错再错,使得蜀国危机四伏。

诸葛瞻兵退一百多里至绵竹,绵竹守备虽然稍弱,但是仍旧是一座坚城,绵竹关也是著名的雄关,只要诸葛瞻死守不出,邓艾还是打不进来。

邓艾眼看诸葛瞻要是在这儿坚守不出恐怕会前功尽弃,作为一个名将,他使用了最简单、最直接、也最有效的一招——激将。邓艾说只要诸葛瞻投降就封他为琅玡王,诸葛瞻大怒出战,这正中邓艾下怀。不料诸葛瞻战斗力很强,虽然中了邓艾的埋伏,却十分勇猛,打得邓艾的部队招架不住。邓艾的儿子邓忠和师纂的正面部队筋疲力尽退了下来。

但邓艾却激励他的部下说:“生死存亡在此一举,没有可与不可,只有生与死!”

所有人都站了起来,他们知道,这一战将决定他们的生死,胜则立下不世功勋,败则前功尽弃。

邓忠和师纂再次出战,邓艾军锐不可当,大破诸葛瞻,诸葛瞻陷入重围,尚书郎黄崇死战不退直至身死,数万蜀军曝尸荒野,血流成河。

身处绝境的诸葛瞻虽犯了太多错误,但是他是个有骨气的男子汉,决不投降。他说:“我内不能剪除小人黄皓,外不能制衡姜维,也没能守住江油,有此三罪,有何面目背叛蜀国?”诸葛瞻之子诸葛尚也同其父一起战死。

诸葛一族世受国恩,最后也无负两代君主的宠信。至此,诸葛一脉在魏蜀吴三国的投资全部失败了。诸葛一脉曾经权倾三国朝野,现在,只剩下无尽的叹息了。

诸葛瞻死,绵竹陷落,成都大门洞开。

邓艾一路高歌猛进,兵临成都城下,顿时令蜀汉君臣丧失了斗志。绵竹之战中,蜀军除姜维军团以外的精锐全部丧生,诸葛瞻、张遵(张飞之孙),还有右都督李球纷纷战死,整个蜀汉政权在实力和气势上均被击溃。

虽然邓艾的魏军也损失惨重。魏军在披荆斩棘翻山越岭之后又经历了绵竹之战,其实已经是强弩之末,但是这时成都已经没有可用之将,更没什么兵力了。

刘禅之前向东吴请求援助,但是由于蜀吴根本就互不相信任,所以东吴援兵也未能进入蜀境。在这种情况下,蜀汉的结局已经是不言而喻了。

刘禅召群臣商议对策,谯周力排众议,劝刘禅投降。北地王刘谌请求背城一战,南中将军霍弋也请求带兵前来守卫成都,但刘禅最终还是听从谯周的建议,向邓艾军投降。刘谌来到刘备的昭烈庙痛哭,蜀汉江山怎么会到这种地步啊!万念俱灰之下,他杀死自己的妻子和儿女之后自杀了。亡国故事总是充满了悲凉。

蜀汉景耀六年,曹魏景元四年,后主刘禅出降,自缚其身,抬棺至邓艾军门,邓艾亲自解缚,烧毁棺木接受投降。共计存在四十二年的蜀汉政权宣告灭亡。

司马昭闻讯大喜,封钟会为司徒,邓艾为太尉。

邓艾成了胜利者,他从阴平披荆斩棘七百余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偷袭江油得手,一连攻克三座天下雄关,消灭了诸葛瞻的蜀军数万人,逼迫成都开城投降,立下了不世奇功,就凭这一次的战绩,邓艾就堪称天下名将,大魏军神。纵览汉末三国时期,堪与之相比的战果也就是周瑜火烧赤壁之战、陆逊火攻夷陵之战、曹操破袁官渡之战,仅此而已。

邓艾偷渡阴平,成了军事史上经典的奇袭战之一,为后人所敬仰。邓艾得意扬扬地进入了成都,他确实有这个资格。

姜维听闻诸葛瞻战败,深知成都兵力不足,所以放弃剑阁向成都方向靠拢,但是没等他到达成都,却接到了刘禅让他投降的命令。他明白,大势已去,但内心仍不想放弃,他还要再做最后的努力。于是,姜维率部假意投降了钟会。

邓艾进入成都之后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他安抚了城中的居民百姓,也没有为难蜀汉的官吏,反而予以优待。一方面,邓艾遵循东汉邓禹将军的做法以天子的名义大肆封官,比如封刘禅为骠骑将军,蜀汉太子为奉车都尉、诸王为驸马都尉;对蜀汉群臣,则根据地位高低,或任命他们为朝廷官员,或让他们领受自己属下的职务。另一方面,邓艾用绵竹之战中的死者尸体修筑京观炫耀自己的武功。

邓艾此时除了大肆封赏安定人心、炫耀武功之外,已经开始筹划征伐吴国的具体策略了。他认为厚待刘禅可以直接招降吴主孙休,兵不血刃就能结束乱世;现在蜀国灭亡,唇齿相依的吴国根本不能独存,只要施以怀柔政策,自然能轻易统一全国。

钟会日夜兼程赶往成都,此时他已有谋反之心。他敏锐地发现邓艾在成都的行为已经是明显的僭越。代天子行事,谁给你的权力?

钟会掌管着邓艾和司马昭之间的通信,他有意将信改得傲慢无礼,用来显示邓艾居功自傲,司马昭见信后大感不快,愈加猜忌邓艾。钟会又趁机说邓艾大肆封官,矫诏行事,意图谋反。于是司马昭秘密命令卫瓘抓捕邓艾,押往洛阳。

一连串的阴谋,一连串的猜疑,一连串的恐惧,说到底,司马昭谁都不信。

就在邓艾还在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卫瓘带着他的兵马来到了成都。卫瓘在深夜控制了邓艾的部属,熟睡中的邓艾根本毫无防备。

“晋公(司马昭)有令:邓艾意图谋反,即刻抓捕,押往洛阳。”

邓艾仰天长叹:“我是忠臣啊,怎么会到这个地步?韩信白起的往事今日又重现了。”

邓艾被送上了囚车押回洛阳,成都就是钟会的天下了。是这样吗?

一个阴谋家永远不会信任另一个阴谋家。这次出征之前,西曹属邵悌曾对司马昭说:钟会不能让人放心。司马昭则表示,蜀中人心未定,将士思归,钟会即便反叛也不会有人跟随他的。所以,司马昭在接到钟会报告邓艾谋反的时候,做了两手准备。他一方面令卫瓘抓捕邓艾,另一方面下令调集十万大军于长安,并亲自前往长安督军。名义上是协助钟会消灭邓艾,实际上这一举动的意思非常明显——防备钟会。

司马昭这一手让钟会意识到自己的危机,钟会很清楚一句话:君疑臣则臣必死。钟会看到了邓艾的下场,他很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比邓艾更加危险。另外,当他知道司马昭只有十万部队在长安时暗自庆幸,现在他吸纳了姜维的蜀军、诸葛绪和邓艾的部属以及自己的十几万部队,总兵力超过二十万,如果挥师北进则可一举消灭司马氏,自己就能成为新的霸主。如果不成功还可以退守西蜀。

景元四年,钟会进入成都自领益州牧。丁丑,钟会启动了叛乱计划。

钟会召集自己的党羽、魏军将领、蜀国官吏于蜀国朝堂,当时郭太后新死,钟会借举丧为名召集群臣,宣布了一样东西——太后遗诏。钟会表示自己尊奉太后遗命讨伐司马昭,要求众将追随自己。

钟会此时已经下定决心反叛,不管遗诏是真是假,他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大义的名分而已。

很多魏将纷纷反对,钟会图穷匕见,收押在场所有反对的人于蜀国官衙之中,并且收缴了他们的兵权,下令让自己的亲信督军诸军,同时派重兵封闭宫门。他已经没有回头路可以走了。

姜维建议钟会立刻杀掉所有魏将。

听到刘禅投降的时候,蜀中将领纷纷表示宁可战死,决不投降。但是姜维很快便镇定下来,他安抚了周围的将军们,他知道如果此时拼得玉石俱焚,必然会丧失最后一丝希望,于是他选择了投降。

见到钟会之后,姜维感觉到钟会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如果能够利用钟会的野心也许不只能复兴蜀汉,甚至可以扫平司马氏。他有了自己的计划——利用钟会,兴复汉室。

这是一个极其大胆的计划,一旦失败,将万劫不复,但是姜维要试一次。这是唯一的机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姜维深信自己就是钟会身后的黄雀。

姜维投降之后钟会对他非常优待和信任,并表示姜维的风度超过了诸葛诞和夏侯玄,堪称人杰。

姜维的思路很清晰,只要魏将全部死光,自己就干掉钟会,然后坑杀所有魏军,这样就能复兴蜀汉。姜维在写给刘禅的密信中表示:“陛下只需再忍耐几天就能光复了。”据《华阳国志》记载:“维教会诛北来诸将,既死,徐欲杀会,尽坑魏兵,还复蜀祚,密书与后主曰:‘原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日月幽而复明。’”

尽管钟会和姜维机关算尽,但是他们都漏算了一个人——卫瓘。

在伐蜀战役中,如果说邓艾是闪耀的将星,那么卫瓘就是最闪耀的权谋之星。卫瓘一向以公正著称,是个不折不扣的权谋大师。

其实早在决心叛乱之前,钟会也对卫瓘动了杀机。

钟会诬陷邓艾之后,卫瓘接到了司马昭的密信,让他抓捕邓艾。卫瓘虽然是监军,但是他手上只有一千人,邓艾少说也有几万人,但上有命,不得不从。

卫瓘是个极聪明的人,是个权谋家,他赶在深夜到达成都,直接到邓艾府邸抓捕了邓艾父子。第二天,愤怒的邓艾部将集体出动杀奔卫瓘军营,要解救自己的主将。卫瓘一袭白衣,缓缓而出,然后对各位将领说自己此来是奉命行事,只抓捕邓艾,其余不问,意思是以前邓艾说的话还算数;另外他还说他正在写奏折为邓艾申辩,一定会还邓将军一个清白。于是危机化解。

处理了邓艾的问题,卫瓘面临着更大的危险。钟会的心思已经昭然若揭,卫瓘眼看钟会要反,干脆借着上厕所之机将消息告诉了胡烈的部将丘建,让他将消息带给城外的军队。当时魏国军队都在城外而将领在城内,所以城外军队并不知道城内的变故,也不敢轻举妄动。卫瓘告诉丘建钟会已反,让他即刻率兵进城平叛。但是城外军队调动需要时间,而钟会已经近在眼前并且找到了自己。钟会拿出了一块木片,上面赫然写着一句话:“欲杀胡烈等。”卫瓘表示了反对。卫瓘作为司马昭监视邓艾和钟会的存在,此时本来要被钟会监禁,但是这个时候钟会居然想让卫瓘去慰劳各军。

卫瓘感觉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时机,但是绝对不能暴露自己的想法,于是他故意推脱说应该让钟会这个主帅前去,钟会还是决定让卫瓘前去。过了一会儿,钟会反应了过来,派人去追卫瓘。卫瓘急中生智,为了取信于钟会的亲信,他喝盐水让自己呕吐。卫瓘不是武将,本来就瘦弱,这一吐自然是面色煞白,看起来病得很重。

钟会得到卫瓘确实病了的消息后,便不再忌惮了,卫瓘于是得以住在城外。

丘建虽然得到了消息,但是苦于自己无法调动军队,就向钟会申请见胡烈。丘建表示胡烈一个人过于孤独,想和亲兵前去送饭,钟会没多想就同意了。丘建原来是胡烈的部下,而钟会并不知道这层关系。

胡烈是胡遵的儿子,大将胡奋的弟弟,对司马昭忠心耿耿。丘建见到了胡烈,告诉他大祸临头,胡烈情急之下想出了唯一一个调动军队的办法。他让丘建回去给自己的儿子胡渊传话,就说钟会已经挖好大坑,买了数千条大棒准备杀害外面的将领。

丘建把这个假消息带给了胡渊,一夜之间在城外军队中迅速传开,军心骚乱。十八日中午时分,胡渊率领亲军杀出,各军纷纷响应,一口气奔着成都杀了过去,他们的第一目标就是钟会。

钟会此时还没搞清楚状况,仍在纠结是否要杀死城中魏将。渐渐地,乱兵越发难以控制,姜维和钟会陷入重围,最终寡不敌众,被乱军杀害。

钟会死了,他的野心也跟着一起毁灭了。姜维也死了,他带着诸葛亮的遗愿和蜀汉最后的希望一起化成了灰烬。这时代,终于要终结了。

钟会与姜维身死,乱兵在成都城中大开杀戒,姜维的子女都被杀死,乱兵抢掠数日,成都人民苦不堪言。

卫瓘紧急部署,用几天时间平定了乱兵,稳定了秩序。但是这个时候,他突然想起了一个人——邓艾。

此时邓艾的部下终于追上了前往洛阳的囚车救出了邓艾,他们知道邓艾是被冤枉的。钟会已死,邓艾以为自己终于可以洗雪冤情了。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在他们身后还有一拨人。卫瓘派遣田续追上了他们,田续的目的只有一个——杀人灭口。

当初写信给司马昭时,卫瓘也参与其中,后来抓捕邓艾也是他动的手,此事他难辞其咎,所以绝对不能让邓艾活着回到洛阳,这时他想到了一个人——田续。田续本来是邓艾的部将,但是在进攻江油的时候,田续畏惧不前险些被邓艾杀死。因此,这个时候,他是最合适的人选。

在卫瓘的授意下,田续率军杀光了邓艾父子和前去营救他们的部属,并且一不做二不休,继续诬陷邓艾,导致连邓艾在洛阳的儿子都惨遭杀害,邓艾的孙子和妻子被流放边疆,直到司马昭去世,邓艾都未能得到平反。

钟会死后,按理来说应该被夷灭三族,但是司马昭没有。因为他想起很久之前,钟会的哥哥钟毓曾经对他说:“我这个弟弟喜欢玩弄权术,不能过于信任,恐有不臣之心。”而他笑着承诺:“若当如此,可免族祸。”即使后来钟毓死了,司马昭也还记得这个承诺。

其实,卫瓘只是做了司马昭想做而又不能做的事情。邓艾新立大功,杀他朝野必然怨愤,但当他效法先祖邓禹跋扈专行,行天子事,已经触动了司马昭的底线,所以杀他又是不得不行。那个位子,从来就只能属于一个人,任何胆敢靠近的人,都是敌人。

在这场变乱之中,最大的赢家,是司马昭。邓艾是个军事天才、内政天才,但不是个权谋家。钟会和姜维都想做黄雀,到头来还是被卫瓘算计了。这没有丝毫的正义可言,他们的死,不是那些史家口中的天命,只是成败罢了。

我忠实地记录着他们的生平,并用近乎冷酷的口吻讲述着这些天才们最后那令人心痛的归宿:他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有勇气、他们有野心、他们也很努力。千载过后,我依旧能感受到这些人心中翻滚的热血:姜维竭力保护他的蜀汉、他的理想,钟会的毒辣和凶狠,邓艾的智谋和勇气。所以这是一个战乱的时代,一群伟大的天才们用他们的鲜血为我们书写了一首波澜壮阔的史诗。

即便,我不喜欢其中的某些角色,但是我依旧承认,这是一部完美的作品。历史,就是这么精彩。

景元四年,蜀中平定。次年正月,钟会之乱平定。而在这之前,司马昭就已经换了头衔了。

景元四年二月,因各路军报捷,在司马昭的授意下,傀儡天子曹奂下诏以春秋时期晋国故地七百里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晋者,晋位也,司马昭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在玩过一套三让不受的把戏之后,司马昭登上晋公大位,以相国辅政。当年的魏王,现在的晋公,离那个位一子只差一步了。但是,司马昭并不打算现在就登上帝位,在他心里,这个位置另有其人。再说,他距离皇帝也只差一个称号罢了。

景元五年三月三十日,司马昭正式拜为晋王,加九锡,五月二十四日,追尊司马懿为晋宣王,司马师为晋景王。一个新时代的大幕已经拉开了。

虽然司马昭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但他也没忘了一个人。

华丽的歌舞,喧闹的笙箫,鲜艳的服饰,妖艳的美女。这场盛大的宫廷宴会,招待的却是亡国之君刘禅和他的蜀国臣子们。司马昭还为他们准备了特别的节目——蜀乐、蜀舞。

司马昭表面上对刘禅很好,是因为有三方面的考量:第一,善待刘禅可以安抚蜀中人心,使得蜀国臣民归附;第二,由于南中六郡刚刚归附,都督霍戈是蜀汉旧臣,听闻刘禅北上洛阳才归附曹魏,此时必须善待刘禅来安抚他;第三,善待刘禅可以为以后招降吴国君臣做准备。

出于这三个理由,司马昭封他为安乐县公,但是他并不放心刘禅,所以才特地设宴,目的是试探他是否有复国之心。后主刘禅面对蜀乐、蜀舞,欢乐嬉笑,无动于衷。

司马昭又微笑着问刘禅:“安乐公,思念蜀国吗?”刘禅回答:“此中乐,不思蜀也。”一旁的蜀汉旧臣郤正在上厕所之际对刘禅说:“陛下可说‘先人坟墓,远在西蜀,无日不思’,这样司马公就会放你回去啦。”过了一会儿,司马昭又问了一遍。刘禅完整地背了一遍郤正教他的那番话,司马昭感觉有点不对,便问他:“这话……听着像是郤正说的啊。”刘禅说:“诶,你怎么知道啊?”司马昭从此再也不猜疑他了。刘禅作为富贵等身的安乐县公度过了他的余生。

后世有人说,刘禅是真的乐不思蜀,纯粹的亡国之君,忘却祖宗,忘却故国。也有人说,刘禅这是为了保全自己,是大智若愚。谁知道呢?反正,亡国之君能保全自己的性命有多难,后面的朝代都告诉我们了。自晋之后,前代亡国之君除陈叔宝之外,几乎无一可以保全,包括那个死得不明不白的柴宗训。愿生生世世勿复生在帝王家!

司马昭对待蜀汉臣民是仁慈的,他厚待了刘禅,厚待了蜀汉旧臣,包括谯周等人后来在西晋朝廷中也有一席之地。他也并没有压榨蜀汉人民,就凭这一点,他称得上一个“仁”字。后世的统一往往是极其血腥和残忍的,元、清统一全国之时,四川都惨遭屠戮,百户余一,惨烈非常。元屠戮成都,尸骨如山,全川屠杀过后,四川人口从一千三百万直接减少到八十万左右。明末之时,在地方势力和清军的双重屠杀之下,四川人口“死伤殆尽,千百不余一二”,所以,司马氏平定蜀中确实称得上宽厚,作为一个征服者,他是文明的。

到咸熙元年,司马氏代魏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但是司马昭还得考虑最后一个问题——继承人。

一般来讲,我国古代惯例是嫡长子继承制,司马昭的嫡长子就是司马炎,司马炎继位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司马昭的心中,他更喜欢的是他的二子——司马攸。当年由于司马师无子,所以司马昭把自己最喜欢的二子司马攸过继给了司马师,司马师去世之时没有传位于司马攸,而是给了自己,现在是时候还给他了。但是,司马昭必须询问群臣的意见,毕竟废长立幼乃国之大忌。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左右天下命运的人依旧是山涛。

虽然司马昭处死了嵇康,但是对山涛依旧很信任,在率军去长安防备钟会的时候还派山涛监视宗室,并且给了他五百亲兵,可谓是器重至极。

司马昭先问了裴秀:“我哥哥开国建业,未成而亡,我不过是接掌了他的基业。所以立司马攸来显示兄长之功,如何?”

司马昭这意思再明确不过了,他就是要立司马攸,但裴秀表示司马炎身上有神奇的印记(胎记),又深得人望(司马炎为中抚军),理应承继大统。这理由很明显没有让司马昭信服,所以他就又来问山涛。山涛的回答很明确:“废长立幼,违背礼制,国之不祥。”为了这句话,司马炎后来还特地跑来感谢了山涛。

咸熙二年,在群臣反对之下,司马昭改变了立司马攸的计划,转立嫡长子司马炎为晋王。同年八月,司马昭因中风猝死,享年五十五岁,谥号“文王”。

司马昭这一生经历了太多,他有着算得上幸福的家庭、可敬的兄长、美丽的妻子、孝顺的儿孙,他本人位极人臣,承接了父兄创下的基业并发扬光大,他是毫无疑问的人生赢家。

然而,他也有污点,他用血腥的手段弑杀天子,开了一个极其恶劣的先例,他残杀名士嵇康,杀害异己,杀戮了所有的敌人,猜疑过分,甚至连名将邓艾都惨遭毒手。

但是,即便如此,他也算是一个贤君。他任用贤才,能屈能伸;初登大位面对淮南三叛的巨大挑战时,他沉着应对、稳健平叛;他励精图治避免奢侈,调整战略平定西蜀,大大加速了全国统一的进程。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司马昭平定西蜀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怀柔政策,使得西蜀臣民免受涂炭之苦,功莫大焉。

司马昭既有虚心纳谏的一面,也有独断专行的一面。寿春城下,他能海纳百川接受文鸯投诚;洛阳城中,他也能力排众议决定灭蜀大计。但是司马昭的政治手腕是铁血的、是冰冷的,他没有虚伪的面孔,所以,他显得那么无情,那么残忍。但是,历朝历代的帝王们,说到底,不都是用鲜血垒起了皇城的每一块城砖吗?

司马昭卷,终。

不才在下:司马文王承父兄之资,拓恢宏之业,吊民伐罪,抚定四方,三分有二,天下由此略定。至于怀柔体恤,善施教化,可谓之德;灭蜀惩吴,平定淮南,可谓之盛。然弑杀人君,贻害匪浅。风流癫狂之士虽多所保全,亦有遗恨也。

房相等:世宗以叡略创基,太祖以雄才成务。事殷之迹空存,翦商之志弥远,三分天下,功业在焉。及逾剑销氛,浮淮静乱,桐宫胥怨,或所不堪。若乃体以名臣,格之端揆,周公流连于此岁,魏武得意于兹日。轩悬之乐,大启南阳,师挚之图,于焉北面。壮矣哉,包举天人者也!为帝之主,不亦难乎。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102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