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原来你是这样的西晋——杨柳依依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2 21:30:57 0


这是一个人的故事,也是一群人的故事。

这个人叫左思,他写了一篇文章叫作《三都赋》。

西晋这个短暂的时代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财富,其中,《三都赋》是杰出的代表之一。之所以称为杰出,并不在于它华丽的辞藻和精妙的结构,而在于它描绘的绚烂盛景和繁华盛世。

左思在文章中借助西蜀公子、东吴王孙、魏国之口,写出了三国三都的恢宏壮丽,可以说,这是历史上仅见的三国时期文化的交汇融合的产物。洛阳交汇通达,富丽堂皇;建业凭依形胜,帝王之都;益州人烟稠密,商业繁华。三都各有相同之处,也各有不同,刨除那些华丽的词汇和句式,三国末期的繁盛景象已经跃然纸上。

《三都赋》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左思成文之后,洛阳人民纷纷购买,以至于出现了“洛阳纸贵”的盛况。

左思的《三都赋》成了当时最流行的文章,其实在他的背后,代表着一股被称为“太康文学”的力量。

在建安文学之后,中国历史上再度出现了一股文化的浪潮,其中最杰出的就是以陆机、左思、“三张”为代表的太康文学。作为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文学流派,太康文学的辞藻较之建安时期华丽很多,朴实之气下降,但是文学艺术的价值还是很高的。

诗尚雕琢,文崇骈俪。于是,有两个人就不得不提了,那就是潘岳和陆机。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一句“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这其中的“潘”指的是潘岳,“陆”指的便是陆机。

说起潘岳这个名字,估计大家会有点耳熟,但是提到他另外一个名字,估计就无人不知了,那就是潘安。

中国古代帅哥排行榜上,潘安永远是稳坐第一,宗师级别的人物,评价一个男性长相最高的标准就是貌比潘安。总而言之,潘安堪称是男性颜值代言人。

其实,魏晋时期由于儒家思想衰落,人们的恋爱观是很开放的,干宝在《晋纪》总论中写道:“其妇女庄栉织,皆取成于婢仆,未尝知女工丝之业,中馈酒食之事也,先时而婚,任情而动,故皆不耻淫逸之过,不拘妒忌之恶,有逆于舅姑,有反易刚柔,有杀戮妾媵、有黩乱上下,父兄弗之罪也。”也就是说基本上这时候的女性公民和贵族都是从奴隶手里获得一切,很多人都属于自由恋爱,看上谁就和谁结婚,什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在后面,这在中国历史上实属罕见,所以魏晋时期的帅哥才如此著名,毕竟长得帅有用啊!

潘安经常在洛阳城驾车出游,车驾所到之处简直就像收水果的,不管车到哪儿都能收到水果。倒是左思不自量力学了一把潘安,结果被各位女士嘲讽。

如果您因此认为潘安是个风流公子,那您就大错特错了,潘安其实是个不折不扣的痴情公子。

潘安十二岁的时候就和十岁的杨氏(就是那位在西陵城打了败仗的杨肇的女儿)在一起了,两小无猜的两个人感情非常好,夫妻相濡以沫二十多年。杨氏死后,潘安悲痛欲绝,写下了三首著名的悼亡诗。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髴,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怳如或存,回遑忡惊惕。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春风缘隟来,晨溜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沉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以上是其中一首。华丽的辞藻,夸张的修饰,背后却是真切的情谊。

潘安没有再娶。

手写香台金字经,惟愿结来生。(纳兰性德语)也许,这些痴情的才子才最明白彼此吧。

潘安的才华和他的美貌一样惊艳世人。

二十余岁入仕之后,潘安最大的资本不是帅,而是才。所谓潘江陆海,潘岳是那个时代的文坛领袖之一,他的华丽词风引领了之后百年的文坛风格。

但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完美的人生,作为一个完美的男人,潘岳的仕途之路却异常坎坷。

我们之前提过,当年武帝司马炎在籍田耕作,潘安就写了一篇赋。由于潘安文采实在是华丽,赋词写得太好而遭人嫉恨,居然被排挤出了京城,当了河阳县令。其实这也只是一个表象罢了。年轻的潘公子是一个愤世嫉俗的人,他正是少年意气、挥斥方遒的年纪,自然会得罪当执,因此难免有悲惨的仕途经历。在那个世家门第决定升迁之路的时代,潘安瘦弱的身躯被官场的惊涛骇浪吹打得遍体鳞伤。

“当年阁道东,有大牛。王济鞅,裴楷鞧,和峤刺促不得休。”年少轻狂的潘郎,讥讽过贪财的和峤、昏碌的王济,甚至山涛和裴楷这样的名士他都不放在眼里,因此,他再次被贬了,这次是去更加偏远的怀县做县令。

潘安是一个诗情画意的公子,走到他的城邦,仿佛进入了桃源仙境,河阳的道路两旁种满了粉红的桃花,恬淡而浓烈,浪漫而华丽。潘安的桃花透露出一种高雅的韵味,这平凡的花卉,剥离了俗气的胎骨,是情趣,是雅致,是文艺。清风徐来,阵阵花香飘散在每一寸空气中,尝一口甜蜜的香味,就像是在品尝最精致的糕点,优雅得醉人。

在经历了官场的艰辛,沉沉浮浮之后,那个曾经桀骜不驯的潘安开始依附权贵,甚至望尘而拜,成了不折不扣的追名逐利的小人,直到他最后的结局。

门第不高的潘安就像《红与黑》中的于连那样,拥有惊人的才华,但是却被时代所限制,身为理想主义者,同时也是非常功利的现实主义者。他鄙视一切特权阶级,但是又梦想着能够成为他们,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他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颅。他的优秀成了最尖锐的武器,这是一把双刃剑,那些特权阶级总是害怕有更优秀的人才进入他们的阶层,所以他们必须尽力排挤,就像于连所说的那样:“但是,即便我的罪不这么严重,我看到有些人也不会因为我年轻值得怜悯而就此止步,他们仍想通过我来惩罚一个阶级的年轻人,永远让一个阶级的年轻人灰心丧气,因为他们虽然出身于卑贱的阶级,可以说受到贫穷的压迫,却有幸受到良好的教育,敢于侧身在骄傲的有钱人所谓的上流社会之中。”

“这就是我的全部罪行。”

作为文坛领袖,潘岳引领了那个时代的词风,其实那样的文学风格正好反映了世家门阀贵族时代的文化特点,华而不实的文风就像贵族们的清谈之风一样,是贵族社会的写照。他们崇尚华丽的辞藻,以此掩盖内心的空虚和寂寞。

当人们开始逃避现实的时候,现实就用最高调的方式显示自己的存在感。

说到太康诗风的代表人物潘岳,那么就不得不提陆机了。

潘陆二人引领了直到南朝、唐初的文风,如果论文学上的成就,二人也可以说是不分伯仲。

陆机是陆抗的第四子,和潘岳不同,陆机虽然是正经的南方人士,但是却身高七尺,声如洪钟。陆抗去世之后,孙皓削弱陆家势力,所以陆机的日子并不好过。吴国灭亡之后,陆机开始隐居,在隐居的过程中,有感于吴国灭亡之痛,写下了著名的《辩亡论》。

在这篇模仿汉代贾谊《过秦论》的文章之中,陆机站在自己的角度和历史的立场歌颂了吴国三代君臣的创业艰辛与丰功伟绩,同时也反思了孙皓的问题。但这篇文章和《过秦论》相比还是差了很多,因为陆机毕竟是吴国旧臣,所以有很多顾虑,不能直抒胸臆,更不能过于激烈地批判孙皓的倒行逆施。但是,陆机的文采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魏氏尝藉战胜之威,率百万之师,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众,羽楫万计,龙跃顺流,锐骑千旅,虎步原隰,谟臣盈室,武将连衡,喟然有吞江浒之志,一宇宙之气。而周瑜驱我偏师,黜之赤壁,丧旗乱辙,仅而获免,收迹远遁。汉王亦冯帝王之号,率巴、汉之民,乘危骋变,结垒千里,志报关羽之败,图收湘西之地。而我陆公亦挫之西陵,覆师败绩,困而后济,绝命永安。续以灞须之寇,临川摧锐,蓬笼之战,孑轮不反。由是二邦之将,丧气摧锋,势衄财匮,而吴藐然坐乘其弊,故魏人请好,汉氏乞盟,遂跻天号,鼎峙而立。

虽然这里面对吴国的吹捧痕迹明显,但毕竟是“太康之英”,一代大才,用词精到,虽然堆砌但是不乏警句,气势雄浑,有登临之感,可以说是上乘之作。

本来可以就这样度过一生,漫游于山水田园之间。也许是不甘寂寞吧,陆机决定来到京城,那繁华而遥远的洛阳,这改变了他后半生的命运。

由于自诩是江南书香门第人士,陆机和他的弟弟陆云看不起中原人士,他们来到洛阳之后只拜访了一个人——太常张华。武帝后期张华在政治斗争中失败,已经改任了太常的闲职,基本上退出了权力中心。

张华与二陆一见如故。作为一代名相,张华是个出名的爱才之人,陆机也将他引为知己。要说张华确实爱才,陆机也确实是一代名士,看到这兄弟二人,张华不禁感叹:“伐吴之役,利获二俊!”大意是感叹说,灭吴之战获得了两个人才啊!

张华也算是好友遍天下,在他的大力推崇之下,二陆的名声立刻就轰动洛阳,各路达官显贵纷至沓来,时人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的说法。

那个时代的名士是社会资源,同时也是文化符号。腐化的时代、浮华的文章、俊美的才子,就像是一曲最后的挽歌,其文化实际上显示了那个时代上层建筑的形态,华而不实的文章即便是大才之人也不能免俗,这就是世家贵族的特点,脱离实际,空洞,浪费,奢侈,这是一种文化的奢侈。

太康十年,就在二陆入洛之时,开国之君司马炎终于要离开这个人世了。安世皇帝,就像他的名字一样,给了西晋一个太平盛世,但是,也只有十年。

这十年的维持,终究还是成了梦幻。沙滩上的大厦即将彻底崩塌。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101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