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清朝原来是这样——安德海被杀真相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20:55:43 0

在取消了奕䜣的议政王封号后,慈禧太后当政顺风顺水,可就在同治八年(1869),却突然发生了一件令慈禧太后大丢颜面的事情,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说“不大”是因为不过是杀了个太监;说“不小”,则是因为被杀的太监是慈禧太后最宠信的安德海。

安德海是直隶青县人。十四岁时自阉入宫,凭借自己的聪明伶俐,不出几年时间,就被提拔到当时的四阿哥奕清朝原来是这样——安德海被杀真相(即后来的咸丰皇帝)身边伺候。聪明的安德海积极地为奕清朝原来是这样——安德海被杀真相出谋划策,而得其心意。

道光三十年(1850)正月,咸丰皇帝登基,于其夺位有功的安德海,顺理成章地升为了御前太监。御前太监主要负责皇帝的日常起居等事务。一来二去,安德海就与后来的慈禧太后,当时的兰贵人结成了紧密同盟。

中肯地说,慈禧太后此后十数年对安德海的信任,根本是取决于安德海的忠心耿耿和智勇双全。因为安德海曾多次救助慈禧于危难之中。“辛酉政变”时,咸丰皇帝在承德暴毙,面对肃顺、载垣、端华等八大臣的阻挠,两宫皇太后无法与身在北京的恭亲王奕䜣保持联系,一时焦急万分,在危急关头,安德海主动请求担任信使,舍命奔赴京城。他日夜疾驰,终于赶在阻止恭亲王奕䜣承德奔丧的圣旨前,到达了京城,并见到了奕䜣。这才转变政局,为日后杀肃顺,捉拿载垣、端华等人,巩固慈禧太后的地位,立下了汗马功劳。

凭此一举,安德海被破格提为四品蓝翎大总管。从此,他在皇宫大内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进入了人生中极端辉煌灿烂的时期。

背靠慈禧太后这棵大树,安德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逐渐张狂起来,不知道自己的斤两了。几年时间,把该惹的人和不该惹的人都得罪了,就连经常入宫的恭亲王奕䜣都难以忍受。据说有一次奕䜣去见慈禧太后,而慈禧太后因为和安德海说话,正说到兴头上,竟然推辞不见。奕䜣后来得知,大感耻辱,恨恨地说,“我要是不杀了安德海,就对不起祖宗,对不起朝廷纲纪!”

安德海得知后,十分恐惧。于是经常借着各种机会在慈禧太后面前说奕䜣的坏话,以挑拨两人的关系。就连年幼的同治小皇帝,都知道安德海和母亲过于亲密,由此对安德海非常愤恨。有一次,同治小皇帝还亲手做了一个小泥人,背后写上“安德海”的名字,并用小刀削掉泥人的头。旁边的太监问他这是干什么,同治怒气冲冲地说:“杀小安子!”

可是,安德海依然很放肆,为了敛财,他开始利用出入宫廷之便,陆续夹带宫中珍品出宫变卖,收入颇丰。尝到了甜头的安德海胆子越来越大,盘算许久后,他又打着为同治皇帝大婚采办衣料的名号,向慈禧太后请求出宫,实际上,安德海的意图是在富庶地区变卖古玩,大捞一笔。

尽管有“太监不准出京”的祖制,但慈禧太后禁不住安德海的软磨硬泡,最终勉强同意了,只是嘱咐安德海一定要低调行事。

同治八年(1869),安德海带着一大批随从,打着钦差的旗号,大张旗鼓地坐龙舟顺运河南下。他以为既然慈禧太后都首肯了,祖制便不在话下,因此沿途寻欢作乐,接受地方官员殷勤地孝敬,可谓风光至极。

这一天,安德海来到山东德州境内。很快便有人报告了山东巡抚丁宝桢。

丁宝桢原本是咸丰三年(1853)进士出身,为人刚正不阿,做事一向勇敢果断。当年僧格林沁在山东“剿杀”捻军的时候,对待地方官员极其傲慢,他见巡抚以下的官员,是从来不给让座的,下面的官员慑于僧格林沁的威势,也是敢怒而不敢言。当时丁宝桢刚升任山东按察使,恰巧有事要去拜访僧格林沁。在去之前,丁宝桢就听说了僧格林沁的规矩,于是便先让人转告僧格林沁:要是设座就来见,不设座就不来。

手下的人劝他不要得罪僧格林沁,免得惹麻烦。但丁宝桢坚持要把自己的话传到。僧格林沁得报后,大为惊怒,一个小小的山东按察使,居然敢跟自己提条件,倒要看看这是何方神圣!不料,丁宝桢来后,果然非同寻常,一副不卑不亢的气度,让僧格林沁也为之折服。

再说丁宝桢得知太监出巡的事情后,十分震怒。他早就听过安德海宦官乱政,想为国除害,可惜没有机会。这次倒好,安德海送上门来了。于是,丁宝桢传令德州知府赵新,让他将安德海的招摇情形即时汇报,如遇有安德海不法之事,就立刻擒拿。赵新官小胆子也小,不敢动手,只是将安德海情况报告给丁宝桢。丁宝桢迅速地写了一道密折,将安德海一路上的所作所为上报朝廷。同时,丁宝桢命东昌知府程绳武追赶安德海,伺机将其拿下。程绳武也害怕得罪慈禧太后,他带人尾随了安德海三天,但一直不敢动手。丁宝桢等了三天没见回报,便派总兵王正气率兵追赶,终于在泰安将安德海等人擒获。

安德海被押送到济南后,还以太后派出的钦差自居,自信没人敢动自己,根本不把丁宝桢放在眼。丁宝桢大怒,命人掌嘴,将安德海打得遍地找牙。随后,丁宝桢决定不等朝廷命令,而是按照清廷“太监不得出都门,违者就地正法”的祖制,将安德海径直处死。

安德海是慈禧太后最宠信的太监,将之处死是非同小可的事,丁宝桢身边的官员都跪求丁宝桢不要轻举妄动,等朝廷旨意来了再说。毕竟,万一慈禧太后追查下来,不仅乌纱帽难保,搞不好还要赔进自己的身家性命。然而,丁宝桢正是因为担心慈禧太后会回护安德海,所以要在旨意到来之前从速处死安德海,为国家除了这一个大害。安德海可能做梦都没想到,他还没有风光够,就在济南被丁宝桢斩下了头颅。

再说慈禧太后这边,她得知安德海被擒拿后,方知事态不妙。无奈之下,她只好同慈安太后一起召见了恭亲王奕䜣,以及军机大臣和内务府大臣等人,商议如何处理这件事。令慈禧太后难堪的是,慈安太后、奕䜣和朝臣们都一致认为,祖制不可违,要将安德海处死。慈禧太后当也知道祖制家法,当年顺治皇帝鉴于明朝太监干政,导致亡国的教训,特意在交泰殿外立了一个“内宫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明令凡有太监犯法干政者,都要凌迟处死。

虽然慈禧不得不同意众人的看法,但为了挽救安德海的性命,慈禧太后还是要将处死安德海的谕旨扣着,迟发了两天,试图让事情有所转圜。可是,慈禧太后不知道的是,安德海此时早已是人头落地。几天后,安德海已经殒命的消息传到京城。慈禧太后也只能强压怒火,她不但未作声张,反而连发两道上谕说,我朝家法森严,有犯必惩,太监安德海竟敢如此胆大妄为,招摇过市,种种不法,实在是罪有应得。

安德海被处死后,朝中大臣们都认为此事大快人。据说曾国藩得知此事后,在他的日记里记了一笔:“我眼睛患病已经几个月了,在听说此事后,积翳为之一开!稚璜(丁宝桢的字)真豪杰也!”李鸿章则拿着这条消息,兴奋地对幕僚们说:“稚璜自此成名矣!”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71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