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战国原来是这样——衣食住行说战国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15:26:49 0

战国这一段著名的历史,各方面的内容,都说得很多,但有一件事情,却相对说得少:生活。

战国人的生活方式是啥样?这看似是个小问题,但放在影视剧里,却是一个常闹笑话的大问题。很多有高收视率的战国题材影视剧,每次播出都闹笑话,基本都被观众追着吐槽,主人公举手投足说个话,甚至吃个饭喝个酒,都能闹出好些个硬伤来,闹得一些明星主创,也时常尴尬不已。

事实上,了解战国的衣食住行,当然不只看影视剧补课,作为中国文化一段重要的萌发期,战国的衣食住行风尚,其实也奠定了两千年华夏民族生活的雏形,了解战国的生活,也就是了解自己的根。

战国人吃什么

战国的生活,首先要从“吃”说起。

战国时期人们的食物,和今天区别还是极大的,诸如胡萝卜、菠菜、芹菜之类的常见蔬菜,战国年间统统都还是外来物种,中国没有。一些影视剧为此,都闹过不少笑话。而在粮食方面,战国和今天也是略有区别的,那个时期主要的农作物是粟米和水稻,其中北方是以粟米为主,南方则是以水稻为主。当然在黄河流域,水稻种植也非常普遍。比如《战国策》里就有典故:东周和西周为了争水种水稻,差点大打出手。这也就是说,今天黄河流域的河南地区,那个时候已经开始种植水稻了。

当然就普及程度来说,水稻还是以南方为主,尤其是楚国。现存战国时期最大的粮仓,就是发现于江西地区,楚国经常豪言能招募百万兵的牛气,就是以这强大的农业生产作为底气。而比起东西周时代,战国农业中另一个突飞猛进的成果,就是畜牧业,六畜的养殖十分热闹,牛马羊鸡犬彘都很普遍。当然这六种家畜的角色也不同,特别是马,这个在战国时代,属于绝对重要的战略物资,主要用于服役。而牛羊更是不能随便宰杀的,这是极其珍贵的食材,通常是在祭天的时候才会宰杀。普通老百姓不要说吃,就是闻一闻肉香都是稀罕事。

猪和狗在战国农家,已经非常常见。当然两者的价值也有所不同,看看春秋战国时期的“计划生育”,就知道差别在哪: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时候,有一个重要的政策就是鼓励生育。谁家要生了女孩儿,就要奖一头猪和两壶酒,生男孩儿可就价码高了:一条狗外加两壶酒。猪狗之间的差距,就是这么大。当然比起猪狗来,战国农家最常见的家禽却是鸡,以战国时期许多学者的游记和辩论说,自耕农家庭的农家,好些都养鸡,鸡肉的价格在当时的饭店里,也是肉类里最为便宜的。

而相比之下,战国饮食与今天差别相对大的,则是蔬菜。

既然我们今天很多的常见菜,都是西汉时期从西域引进的,那么战国老百姓常吃的,又是什么菜?战国的蔬菜,以文献里的记载,主要有葵、藿、葱、蒜、姜、萝卜这几类。而最为常见的,通常是葵和藿这两类菜,不仅当蔬菜吃,碰到饥荒年的时候,更是粮食的替代品。

至于酒醋,在战国的时候也基本都有了,战国的酿酒技术非常高。河北中山王墓出土的文物中,竟还有两千多年前的两壶酒,打开的时候喷香扑鼻,可见其技术之精。

当然这样好的饮食,老百姓家也是基本无缘的,放在战国时期,基本都是贵族的专利。而战国时期最令后人艳羡的,也正是贵族们极度奢靡的饮食生活。

贵族们的饮食有多讲究?不但有专门的属吏负责饮食,而且各种吃法都精益求精。就以我们熟悉的喝粥来说,贵族们喝的粥,就极其地精到:要把粮食加工成末,和肉类蔬菜甚至调味品一起加工出来,依战国纵横家张仪的辩论里说,在楚国仅仅为了给令尹昭阳大人准备一餐粥,就要三十多个人清晨起来忙活。

贵族们的饮食器具,更是精美得眼花缭乱,包括有青铜、金银、玉各种制式,花样极多,有鼎豆盘罍壶尊爵各类,吃法也十分讲究:每次宴会的时候,肉煮好后放在鼎里,依次列在来宾们面前,成语“列鼎而食”就是由此而来。而且当时的宴会,和今天也有区别,都是把席子铺在地上,然后再陈列上各种食物。我们把宴会叫作“宴席”,也是来自于此。

当然不管怎样叫法,奢靡程度都是公认:列鼎里的肉按照一定规矩,分别盛给来宾食用。还有储存酒的罍,装酒用的尊和壶,喝酒的时候用斗勺装入爵里面然后端着饮用。酒菜饭的顺序,战国时代也和今天一脉相承。这样的吃法,食物自然特别丰富,以孟子的说法就是“食前方丈”,也就是每个人眼前堆的食物,基本都是一丈高。以当时人的饭量,每次宴会都要剩下不少。贵族们的宴会,就是这样浪费。

而比起贵族家的气派讲究来,普通老百姓家就差远了:别说吃肉吃菜,就是最普通的粟米,能吃饱就算是好日子了。同样以张仪的话说:民之所食,大抵豆饭藿羹,也就是粟米根本不够吃,要把豆子粟米还有藿掺和在一起吃,比起贵族家把粮食肉末弄一起熬粥的场面,真是天壤之别。

战国人穿什么

与吃相关的,就是战国人的穿。

战国的穿戴,好些传统都绵延到了明清。比如头上的服饰,男子在儿童时期头部戴着一块布,也就是巾,二十岁的时候举行冠礼,从此开始戴冠。贵族家的男人们,通常从此戴上精美的冠,普通人家没这个条件,一般都是换一块葛巾,意义却是一样:从此你不再是男孩儿,而是一个担当责任的男人了。

头上戴什么,这在战国不只是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社会地位问题。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冠,都是有严格的规定界限。以《吕氏春秋》上的话说“庶人不冠弁”,也就是普通老百姓是不能戴冠的,而有资格戴冠的人才可以戴,卿大夫以上可以戴冕,其他人则不能戴,就算是身份等级类似,不同的场合,有些东西也不能随便戴。朝见国君的时候,就绝不能戴皮制的帽子,否则就是严重的大不敬。

衣服的规矩也同样多。战国的衣着制样,跟后来的汉唐宋明基本一样:上身总称为衣,长的叫袍,罩衣叫衫,而且单衣里还有夹衣,但和后来不一样的是,战国时期还没有棉花,只有芦花或者丝棉。当时的衣服,传统都是右衽。所以孔子说:微管仲,吾将披发左衽矣。也就是没有管仲当年的“尊王攘夷”,华夏民族很可能已经亡于蛮族之手,堂堂孔圣人也要像蛮族一样,披头散发衣服左衽。

束发冠礼和右衽,就是这个特殊年代里,文明的华夏民族区别于野蛮民族的最大标尺。

当然同样也是身份财富的原因,富贵家庭与普通老百姓家,穿衣服的区别也极大。王公贵族家庭,通常都是穿锦帛皮和精致麻布,扬着宽阔的深衣大袖子,腰以下更是一直到脚的深衣。腰间还有金玉做饰物的丝带。除了这些规定穿戴外,贵族们也有一些特殊的奢侈穿戴。比如说裘衣,也就是兽皮做的精美皮衣,基本就是贵族的身份标志,而且身份越名贵,穿着的裘衣就越珍奇。著名的“孟尝君过秦国”的典故里,名声在外的孟尝君被秦国扣押,生命危险时刻,正是其门客冒死偷来了秦王的白狐裘,转手献给了秦王最宠爱的王妃,这才骗得王妃说好话求情,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这才在秦国逃出生天。如此救命的奢侈品,可见其在战国的珍奇。

而对普通劳动者来说,这样的奢侈品,基本都是天上地下般地遥远。而且老百姓要耕作种地,这样的衣服自然也穿不着。老百姓下地干活,基本都是穿葛麻乱纺的粗布短衣,也叫“褐”,在战国年间,这是老百姓劳动时常见的工作服。比如战国的农家学派,他们的常见打扮,就是穿着“褐”在田间地头劳动。

至于鞋子,战国时候的叫法,就和后来不同,当时叫作“屦”,秦朝以后才改叫作“履”和“鞋”。战国老百姓穿的屦,基本都是用麻草编织,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草鞋。王公贵族们穿的鞋,则主要都是由皮子制成,当然也有做工精美的麻草鞋。

战国时期,还形成了和一个与穿鞋有关的风俗:进屋要把屦脱在外面,遇到重大的场合,连袜子也要脱掉,光着脚席地而坐,否则就是最大的失礼。这个古老习俗,今天在日本依然常见。

战国房子什么样

而比起吃穿来,战国与东周、西周相比,一个重大的进步,就是住。

作为一个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战国一大技术革命,就是在建筑业上。除了城墙工事的水平直线上涨外,居住条件更是大大改观。

我们今天可以看到的,代表中国传统建筑工艺的各类古建筑,特别是高大宽敞的楼台瓦房,基本都可以追溯到战国年代,中国传统建筑的一些独特工艺,比如说斗拱,就是在战国发展起来的。

建筑材料的突破也很大,最典型的就是瓦,虽说以考古的结果来看,早在西周年间就有了瓦,但是和战国时代的瓦比起来,西周的瓦还处于十分粗糙的阶段。像几个西周王宫的遗址,基本就是用瓦片盖住茅草,这种古代社会的新建筑材料,当时还是打酱油的角色。

而放在战国年间,瓦终于摇身一变,成了响当当的主角:首先是品种变得多了,不再是压茅草这么简单。在战国齐国、赵国、秦国的都城遗址,都出土过大量的瓦片,而且种类十分丰富,有板瓦、简瓦等各种瓦当,不但是建筑中的必需材料,花样还十分丰富,好些瓦当上还刻有精美的图案。用瓦建房,这个今天看来司空见惯的事情,却是人类建筑历史上,一个了不起的突破。

战国的房屋技术有多成熟,不只是瓦当了主角,更重要的是,瓦片反映出来的,是整个建筑工艺的完备。从瓦片种类也说,既有装饰性的瓦片,也有实用的建筑材料,还有铺地、砌墙、装饰等不同的瓦片种类。建筑的水平,也早已远远甩开东周、西周时代。

看看遗留到今天的战国时代建筑,就可知战国的住房水平,不但超越历史,更是当时全世界最顶级的:以孟子的形容来说,王公贵族们的居住房屋,台基通常都有1.6米高,屋檐也高达数尺,这在同时期的世界其他国家,都是十分少见的。今天出土的好些战国器物,特别是器具图案上的房屋图纸,样样都是高楼大厦,都是笔直的大柱子,更有斗拱长廊,不但场面十分震撼,而且房屋的基本制式,也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宫廷建筑的样式模板。

除了外观震撼外,战国建筑的内部装修,那更比西周时代考究得多。以《楚辞》的说法,楚国的宫殿里,基本都是雕梁画栋,有各种丰富多彩的图案墙壁,连门户和屋檐上,都有各种神奇的花纹,墙壁更是用平滑的石板砌成,十分坚固美观。房屋里还有彩色的屏风,满眼的绚丽多彩。这样的绚丽场面,也几乎存在于战国所有的贵族家庭里。

战国的座驾很强大

比起建筑业的高科技来,同样一个体现战国领先世界科技水平的环节,就是交通工具。

其中尤其缩影战国科技水平的,就是车。

战国时代,是战场上战车退出舞台的时候,而是也是各种类型的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候。战国时期贵族人家的出行,主要就是坐车,车不再是战场上的大杀器,而是已经成了一种重要的奢侈品。贵族家的车,互相之间攀比的,就是其豪华程度和舒适程度。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辉县市琉璃阁的战国贵族车马坑。

作为陪葬品的战国车架,比起春秋时期的出土文物来,技术水平已经远远升级:马车的分类更加细致,有了大小不同的型号。小型的马车,车厢长1.9米,宽1.2米,大型的长2.4米,宽1.5米,而且上面还有了篷盖,专用挡风遮雨,两端还有三角形席子,乘坐起来十分地舒适。这种体形的车辆,放在春秋时期却十分难找。类似的出土文物,在战国时期的墓葬群里,出土都是非常多。而且车辆的种类也更多,好多马车上还有精美的图案。

与车的进步相对应的,就是造船。

国外很多学者都认为,中国的造船业,在这个时期还是落后于西方的,比起同时期的西方国家,已经有了大规模海战,战国时期的造船水平,还处于袖珍阶段。以中外很多学者的观点,中国造船业真正到达领先世界的水平,还是要等到两汉时期。

但是在战国时期,造船业却也体现出了后来居上的潜力。

以《战国策》的说法,当时战国已经出现了可以承载50人的大船。而出土的战国文物里,也有长11米的独木舟。船只不但早已经运用到战争上,而且还有了另一个独特作用:架设人工浮桥。这个首先突破的就是秦国,秦昭王时代,即公元前257年,秦国就在蒲州风陵渡架设军用浮桥,实现了军事作战的目的,这个军用浮桥,也是世界公认第一次将浮桥用于战争,意义十分重大。

中国封建社会的驿站制度,也在战国时期得以完善。在战国战争的刺激下,列国都把修筑开凿驿道和建设驿站,当作一个重要的环节,秦国得以统一天下,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对于驿道公路的修筑与维护。秦国早在灭亡巴蜀的时候,就开凿了巴蜀到汉中的古道,后来进军中原,更是走一路修一路,特别是著名的长平之战里,秦国与其说依靠了纸上谈兵的赵括贸然出击取胜,不如说是依靠了自己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最终拖垮了无力支撑战争的赵国。

而战国的驿站制度,也在战国历史结束后,被历代封建王朝沿袭下来。说战国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雏形,这类细节问题也同样是缩影。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40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