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晚清原来是这样——我本善良:七品报人汪康年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11:51:15 0

1901年,章太炎与一群朋友们再酒足饭饱后纵论天下,议及时人时,章以《红楼梦》中人物作喻:慈禧太后,贾母也;光绪皇帝,贾宝玉也;康有为,林黛玉是也,张之洞,乃王熙凤也……至于书中的“刘姥姥”,则封给了在座的汪康年。

戊戌变法前,国内有一份报纸风靡一时,影响极大,这就是汪康年曾参与创办并担任总理(经理)的《时务报》。章太炎也曾在《时务报》中任职,以他对汪康年的了解,这个比喻不算离谱。在朋友眼中,汪康年外貌憨厚而世事洞明,性情平和犹见辱不怒,为人中庸却仗义扶危,这位以办报为终身之业的改良主义者,他的中间路线虽被革命派与保皇派所攻讦,但仍不失为一谦谦良善君子。

汪康年,浙江钱塘(今杭州)人,1860年出生于某盐商家庭。明清时期,盐商是个好职业,经营者富甲一方,汪家也不例外。积累了多年的财富后,汪家祖上也有意附庸风雅并鼓励子弟读书应试。为此,家中建有“振绮堂”藏书楼并名扬江南。乾隆年间,汪家在《古今图书集成》修撰时即上贡善本书百余本,并受到朝廷的嘉奖。

汪康年后的职业选择与其祖上藏书有莫大关系,可惜他生不逢时。至其祖父辈时,汪家已然没落,太平军横扫江南更是给了他们沉重的一击。1860年初,其父汪曾本在太平军合围杭州之前将身怀六甲的妻子、老母与一子二女护送出城,汪康年于当年1月25日(正月初三)诞生于外祖父家。两个月后,未逃出杭州的汪家人及亲戚大多在这场战乱中遇难。

汪康年的父亲汪曾本曾被视为家族复兴的希望,因他在20岁时即中举。由于家族财产在兵荒马乱下早已荡然无存,两次会试不中后,汪曾本不得不在沉重的家庭负担下为生计而奔波。因功名路上未得圆满,他在之后20年所获得的都是微职(8品官)或不稳定的差使,尽管一生颠沛流离,但始终未能翻身。1882年,汪曾本黯然去世,给刚刚成年的汪康年留下5000两银子的债务及多病的老母,另外还有尚未婚娶的两弟一妹。

汪曾本去世前给汪康年留下遗言,“不可废书不读”,他用自己一生的教训告诉儿子,既选择了读书这条路,就不能半途而废,否则难有出头之日。汪康年未必比其父更有才华,他在19岁时考中秀才,但在乡试一关上却四售不中。

俗话说得好,人各有命,科考亦如是。汪康年十年内四试不中,比他大两岁的康有为也同样困于场屋二十载,六试不中。而康有为的弟子、也是汪康年的同门师弟梁启超(同修举业于石德芬)却是年少成名,16岁中举人;汪康年的座师瞿鸿禨21岁中进士,瞿鸿禨的座师王文韶22岁中进士,张之洞26岁中探花,这些都是科考路上的幸运儿。

汪康年就没那么走运了,瞿鸿禨任浙江学政时,他虽然于岁试与科试均考得第一并由此获得朝考的机会(按清制,生员经学政的岁试、科试成为优贡后可参加朝考,如通过可以派为知县或县教谕),但乘兴而去,败兴而归,不过名列朝考第三等而已。

不过,幸运之神还是降临了汪家,第二年也就是光绪十五年(1889年)的浙江乡试中,30岁的汪康年与堂兄汪大燮、堂弟汪鹏年同榜中举,这也是汪曾本在37年前获得举人之后,汪家子弟再次获得举人功名,而且一下就是3个。当年同榜中式的,还有蔡元培、张元济等人,这都是后来的文化名流。

中举后,汪康年拿着伯父汪守正(御医,为慈禧所信任)及老师李文田的荐书于次年投奔两江总督张之洞。或因性格方面的缺陷,汪康年并没有受到张之洞的重视而只是让他负责文化、教育方面的事务并充任家庭教师。据其堂兄汪大燮所言,汪康年的性格直率少心机,书生气太足而不知权变,张之洞也说他“不甚明白,亦有不定处”,因此他在湖北政治圈只能算外围人物。

1892年,汪康年赴京会试,初试时很顺利地考中贡士,但不走运的是,因病未参加殿试。两年后(1894年),汪康年入京补殿试,以三甲第五十九名的成绩中得进士,功名路上功德圆满。不巧的是,汪康年在朝考前再次患病而未能应考,按例不能授予官职。直至1904年,汪康年补应朝考,这才被授内阁中书,不过此时的他对做官已毫无兴趣了。

与同时代的很多士人一样,甲午的战败也深深刺痛了汪康年。这一年,他给自己起号“毅伯”,并决心以办报为事业。汪康年所处的年代是中国近代报业的萌芽时期,19世纪末的中国有近百家报刊,其中大半为教会所办,外国商人所办占五分之一,中国人自办报刊为个位数,其中数家还有洋人入股。甲午战争期间,上海报刊屡屡错误报道战事,竟有称清军获胜、日军大败的各种假消息,被愚弄的民众竟为之庆贺不已。这一系列的荒唐事,更刺激了汪康年为中国人办报的决心。

1895年七月,康有为在京创办《万国公报》(后因与上海广学会所办报纸重名而改称《中外纪闻》),以梁启超、汪大燮为主笔。该报为双日刊,主要登载阁抄、西报或外电的译文及中外知识的介绍,当时也没有什么发行渠道,只是随《邸报》(又称“邸抄”或“宫门抄”,主要刊登重要谕旨、奏折、人事任免等信息,以在京官员为发行对象)免费赠送,发行量在两三千份。半年后(1896年元月),朝中有人告发康有为、文廷式等人利用报纸结党营私并组织会社对抗朝廷,强学会和《中外纪闻》被查封。

甲午战争后,汪康年积极加入了维新的浪潮,后应康有为之邀赴上海加入强学会。强学会初期声势浩大,张之洞也主动捐款五千两白银以示支持。北京的强学会被查禁后,汪康年在张之洞的授意下利用所余款项与黄遵宪等人于1896年8月在上海创办《时务报》,由汪自任经理并聘梁启超为主笔。

作为维新时期影响最为深远的报纸,《时务报》的创办及运作与汪康年的经营管理和全盘调度是分不开的,他不仅负责报社的财务、人事与发行,偶尔也兼任评论与编撰。作为背后的“大股东”,湖广总督张之洞也对《时务报》提供了大力支持,并称“该报识见正大,议论切要,足以增广见闻,激发志气,凡所采录,皆系宏纲,无取琐闻,实中国创始第一种有益之报。”在其命令下,两湖大小文武衙门、各官办理学院学堂等均按期订阅《时务报》,费用由善后局支付。

《时务报》的影响力也与主笔梁启超的才华密切相关。作为百年不世出的大才子,梁启超以其犀利活泼、纵横捭阖的文笔迅速在官绅阶层中掀起了一场舆论大风暴,当时竟出现人人争读《时务报》的盛况(这也从侧面折射了中国报刊业极不发达的现状)。但在康有为的有意主导下,《时务报》于1897年后由变成法、改科举、选才讲学、兴业练兵等议题转到敏感的“开宪政,尊民权”主题,这引起了张之洞的极大警惕。

之后,张之洞命人致书汪康年,要求《时务报》在“宪政”、“民权”等议题上谨言慎行,免得为人指摘而重蹈北京强学会的覆辙。接到张之洞的指令后,汪康年随即阻止梁启超继续发表他认为“过激”的议论,这引起了梁启超的极大不快。得知这是张之洞的暗中指使后,年轻气盛的梁启超愤而求去,之后应谭嗣同所邀赴湖南长沙参与创建时务学堂及《湘学报》、《湘报》等。

此时的汪康年大概是最活跃的。1897年,他与叶瀚等名流在上海创建蒙学会并发行《蒙学报》;同年,又帮助罗振玉创立了务农会并发行《农学报》。对汪康年来说,这两份报刊只是牛刀小试。1898年5月,汪康年和曾广铨、汪大钧等集资创办了《时务日报》(作为《时务报》的姊妹报),社务由其一人主持,这份报寄托了汪康年的很多用心。

1898年变法开始后,梁启超在康有为的召唤下赴京与事,对于之前争夺《时务报》的失败,梁大才子颇有不甘,他趁机请老师向光绪皇帝建议,将《时务报》改为官报,由其自往上海督办,此议于1898年7月获准。

对康、梁假官报名义强收《时务报》并借以报复私怨的行径,汪康年等人极为愤怒,之后即将《时务报》易名《昌言报》予以抵制。《昌言报》仍延续了之前《时务报》的做法,并由张之洞指定梁鼎芬为总董。随着局势的急剧变化,康有为甫离北京,政变随后而起,接收一事也就不了了之。

变法失败后,《昌言报》仍得以继续生存,但汪康年的主要关注对象是另一份报纸即之前创办的《时务日报》。为避免牵连迫害,《时务日报》于当年8月改名为《中外日报》,以英人杜德勒为发行人、以日本人安藤虎雄为总董,此举实为改挂“洋旗”,以便于继续出版。

《中外日报》4开4版一张,白报纸双面印刷,后扩为对开大张,纵向分层编排,这些在当时都属独创。汪康年最大的一个创新是,改变当时各报普遍通行的四字标题而代之于分类标题,将每版分为上下四栏;又将新闻分为电报、各国、外埠、本埠四类,再按地域分别排列,力求版面现代化,以与《申报》竞争。在办理这份报纸的过程中,其弟汪诒年也助力不小,该报实为汪家兄弟所主导。

由于竞争激烈,《中外日报》仍与地方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乃至于接收官方的资助。1905年,各地因美国“排华法案”而发生反美浪潮,《中外日报》受命“疏导”,结果引发读者不满而相约退订,“不幸”成为中国新闻史上第一家被读者抵制的华文报纸。1905年后,因汪康年赴京任职,该报影响日微,后于1911年2月停刊。

1904年,汪康年赴京应朝考,后被授为内阁中书。内阁中书不过七品官(从七品),以汪康年的年纪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前途,在此期间,他的兴趣也仍旧在办报上。1907年3月,汪康年在京创办《京报》,正当他想大干一场时,半年后又因“杨翠喜案”而被查封。

直到1910年11月2日,汪康年再度来京并创办《刍言报》,这既是他生平所办的最后一份报纸,也可以说是他一个人的报纸,该报每月出6期,每期8页,所有撰写、编辑、校对和发行工作均由他一人负责。《刍言报》分内外两编,内编设《谘告》、《评论》、《研究》等栏目,外编设《调查》、《事案》、《掌故》等栏目。与其他报刊相比,《刍言报》有两大特点,一是“以评论及记载旧闻供人研究为主,不以登载新闻为职责”;二是“独资经营,不对外筹款,不招揽广告”。

此时的汪康年已年过半百,年龄不算很大,但其身体因多年的奔波与劳累而日渐羸弱。对其如此卖力的办这样一份报纸,一些亲友也劝他:“何必自苦到如此地步?”汪康年则笑答:“吾即以是为疗疾之药耳。”但没过多久,汪康年患上了严重的肺痨,时时“咳喘不已”,最终于1911年11月14日于天津“悲呛而逝”。作为他一个人的报纸,《刍言报》也随之停刊(共出82期)。

清末新政后,汪康年以改良派思想而著称,其主张走温和的中间道路而反对激进的革命思潮。尽管如此,他与章太炎等人仍旧保持了良好的关系,“《苏报》案”后的烂摊子及邹容的安葬等都是其在背后操持。而在1910年后的“国会请愿运动”及保路风潮中,汪康年均持反对意见,其认为“民智太低”而舆论从中煽动,社会将因此而动荡不安,这与新闻事业所追求的目标是背道而驰的。

汪康年只活了51岁,他至少有一半的时间是在报馆中度过,但可惜的,这位办了半辈子的报人,他所办之报却没有一家能够善终。汪康年死后,留有《汪穰卿遗著》、《汪穰卿笔记》(汪康年字穰卿)等著作,其弟汪诒年在其传记中说:“百年后,人若知先生所值之时事如何,所处之环境如何,则于先生何以有此怀抱,何以发此言论,可洞如观火矣。”

话虽如此,汪康年至今仍少有人知——或许是改良派两头不讨好,不遭人待见罢。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26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