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晚清原来是这样——难缠的“国辫”:一剪了之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11:51:01 0

清朝之前,汉人对薙发(剃发)极忌讳,只有犯罪或出家当和尚不得已而削发,否则头发不能剪也不能剃。如古代之“髡刑”,剃发即为惩罚手段,而太史公司马迁说的“剔发受辱”,亦有此意。曹操出征南阳,因座马惊奔踏了道旁禾苗,触犯了自己所定的“践苗者斩”之禁令,“割发权代首”,这一自惩,力度已不算小。

清初之“薙发令”,一言而蔽之即“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这大大伤害了汉人的感情。汉人们反抗的未必是留辫,因辫子无非发式,或缠或绑并不重要,但将前额头发剃去,则于传统大为相背,特别在头发剃去后,额面露一光溜溜的大瓢,这就像被刺字一样,几乎是一种失败与耻辱的标志,而满人统治者要的就是这种归顺的效果。

“宁为束发鬼,不作剃头人”。“薙发令”一出,士人们义愤填膺,视之为奇耻大辱,随后各地纷纷造反,满洲铁骑则大兵压境,江南一片血雨腥风。其中,尤以江阴反抗最为激烈,史传“江阴十日”,其杀戮可谓惨矣。

有武力做后盾,剃头也就成了垄断行业。于是乎,剃头师傅们奉旨剃发,摊头旁边竖一旗杆,挂起“薙发令”的醒目布告,旁边还站一清兵,腰间跨把刀,看到谁额上有发,即抓来剃头,谁敢不从,就砍了脑袋挂在旗杆上。久而久之,汉人剃发成了习惯,摊头上也不用挂布告,站岗士兵也撤了,旗杆上也没了人头,但放旗杆的剃头架倒保留了下来,可以放放磨刀石、磨刀布之类。

鞭子史的血腥还不仅于此。太平军造反时,鞭子又成了重点打击对象。建都金陵后,太平天国颁布了同样严厉的“蓄发令”,不过这次成了“剃发不留头,留头不剃发”,想保住颈上脑袋,就得留起前额头发,否则即为“清妖”(太平军绰号“长毛”即由此而来)。只是,太平军经常打了跑,跑了打,等湘军追来,看谁额前留发,抓住也要杀头,老百姓这下可倒了血霉了。有些聪明人搞起了两面派,让额前头发长出一点点,不伦不类,两边应付。最糟的就是阿Q这样的,因脑袋上长了瘌痢生不出头发来,结果被认为是违令不遵给咔嚓了。

说来好笑,太平军中按资排辈,不看别的,就看额前头发,头发长的自然参加起义早,起义晚的自然头发短,一目了然。“长毛们”被镇压下去后,辫子收复山河,直到清末留学潮与革命党的兴起,“国辫”的地位才再次受到挑战。革命党是最早剪辨的,孙中山在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后,其逃至日本横滨即将脑后辫子剪去,而更大的剪辨潮,则来自庚子年后众多的留日学生。

甲午战争后,日本人的自信心突然爆棚,报上的刻薄文人将清国人之辫讥为“豚尾”,一些日本顽童甚至当街追逐侮辱带辫之中国留学生。受辱之后,一些留日学生开始剪辫并形成革命风气,当时有个南洋学监姚文甫(对留日学生进行管理的留学监督),其为人媚上欺下,生活上有伤风化,后被邹容、张继等革命学生强行剪辫,牺牲的辫子次日还被悬挂在中国留学生会馆前,上面大书:“姚文甫之辫!”姚因此而被撤差,而继姚之后,新任南洋学监的沈兆宜也因与学生发生冲突而遭剪辫,革命学生之猖狂,可见一斑。

民国记者包天笑在回忆录中说了两个剪辨的笑话,某留学生自日本留学回国后,装了条假辫子蒙混过关,他家有个女佣不知主人已归,见后惊告同伴:“少奶奶房里来了个和尚!”众皆大笑,此兄想必已真相毕露矣;另一个笑话说两江总督端方的儿子,在日本留学时把旅费、学费挥霍殆尽,向老头子要钱时被拒,这小子就说:“你不给,我就要剪辫子了!”端方一急,便汇了一千块钱过去——满洲人怎能自剪“国辫”呢?

清末剪辨非但需要勇气,而且需要技巧。《官场现形记》第53回描绘了这样一个剪辨场面:安徽某大员的儿子要出国留学,剃头师傅拿起刀来哗擦擦两声响,从辫子后头一刀下去,一大片雪白头皮露了出来,旁人骂道:“再照你这样剃法,不成了个和尚头吗?外国人虽没有辫子,何尝是和尚头呢?”剃头的吓得跪在地上:“小的自小吃的这碗饭,实在没有瞧见过剃辫子是怎么样剃的。小的总以为既然不要辫子,自然连着头发一块儿不要……”

据某化名“一勺”的南京陆军中学学生回忆,清末时革命排满之风弥漫学府,学生们对清初“薙发令”所强迫留传的“豚尾”深恶痛绝,一时剪辫之风行于全校。两江总督端方虽号称开通,仍不同意剪辫子,后任总督张人骏尤腐化顽固,多所诛求。故已剪者复制一假辫,假辫有两种:一则周围刘海,覆于顶上,后拖长辫,形颇逼真;一则以假辫缝缀于军帽后沿。前者价三元,后者稍贱,理发匠大发其财,直至辛亥,此风始革。

广西陆军小学毕业生李宗仁则回忆说,“当时我们的服饰是十分别致的,学生多数拖着一条长辫子,却穿着现代式的陆军制服和皮鞋。今日回想起来,虽有不调和之感,但在那时是觉得十分神气美观的。我们的留日教官,以及少数得风气之先的梧州籍同学,间或有将辫子剪去的。也有少数将后脑剃光或剪短,把前面的头发编成辫子,再把辫子盘成一个饼,贴在头顶上,然后戴上军帽的。但他们在寝室内或操场上脱掉军帽时,却倍觉难看。新军有留辫子也有不留辫子的”。

国内最早提出剪辫倡议的是康有为。早在1898年,康即向光绪提出“剪辫易服”的建议,但未及讨论,变法即告失败。据莫理循记载,中国新军剪辫始于1905年岁末,原因是士兵改穿紧身军服,而为方便起见,北京街头的警察也同样被允许将辫子剪短三分之二(但不是剪除)。莫理循同时又称,当时士兵一般不愿意剪,要由军官带头,没辫子的军人,在大街上常常到孩子们嘲笑(与日本顽童迥然相异)。

之后,辫子的“剪与不剪”问题引起了一场大讨论。1909年,立宪派领袖汤寿潜在奏折中直接提出了剪辨易服的主张,而几乎同时,回国述职的驻美公使伍廷芳也上奏请求剪除辫子。鉴于“国辨”的象征意义,清廷对于汤寿潜与伍廷芳的意见并未回应。但事实上,“剪辨”在清末的最后几年中已成风潮,譬如陆军部尚书荫昌在上任后即剪除辫子,这使得很多武备学堂及其他学校的年轻学生纷纷效仿,官长怪罪下来,他们就以荫昌事例作为辩护。至于那些从日本及欧美归来的留学生,他们中大多已是“牛山濯濯”(即已剪辨,不过很多人在回国后又在帽子后戴上一条假辫子遮人耳目)。

颜惠庆在回忆录中记载了一段他所亲历的滑稽戏:1910年清廷在保和殿举行第二次留学生归国考试,考生们身穿朝服,很多人的帽子后面则连缀着一条假辫子,监试的蒙古亲王那彦图见天气酷热而允许考生们将帽子摘下,结果在巨大的红色殿柱上,挂满了缝有假辫子的帽子,情形极为可笑……清廷对此也只是睁一眼闭一眼。

同年,从美国访问回来的皇叔载涛也公开表示认同剪辫,一时引发了京城的讨论热潮。1910年12月,资政院议员开会时,议员罗杰和周震霖明确提出“剪辫易服”议案:官员、士兵、警察、学生四类人剪辨,民众可自由选择;清廷应对国内外服饰进行考察,如果将来易服,只限于官员,且新服饰的衣料均采用国内产品;请摄政王和皇帝率先垂范,模仿赵武灵王和明治天皇,接受外国礼仪惯例。资政院议决时,认为“两案之主旨,皆以中国辫装妨碍运动,朝廷整军经武,非剪除辫发,改制冠服,不足以灿新天下之耳目”。

在此情况下,摄政王载沣不得不作出回应,但他采用的是模糊政策,声称“前经农工商部具奏,已降旨宣示中外矣,著仍遵照前旨办理,此奏即毋庸议”。载沣对资政院的请求模棱两可,他既不公开反对,又不明确允许,结果引发了一场混乱,剪与不剪,大家各行其是。1911年1月,伍廷芳在上海组织了一次大型活动,30个理发师为近千人剪除了辫子,结果引发了上海的剪辫热潮,一些擅长短发的日本理发师还趁机发了一笔小财。

剪发浪潮的蜂起使得学部不得不发布命令,要求各校停止剪辨行动,这才使得这场混乱稍稍平息,但在各大城市中,脑后无辫的年轻人自由出入于公共场合已被人视以为常,见多不怪了。1911年7月8日《时报》载有《上海之今昔观》一文,其中即称“前三年华人之剪发者尚寥若晨星,今则剧场茗寮之中触目皆是矣。”

革命期间,剪辫子既是一种时尚,同时又意味着风险。福建上杭革命时,革命党人傅柏翠等人加入同盟会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剪辫子,以示与清王朝决裂,但他们回乡时,“庙会上看戏的群众见我们头上没有辫子,很感奇怪,纷纷把视线从戏台转移到我们身上来”。除诧异之外,一些人见了没辫子的革命党,感觉也有些许“惶恐”。

据当时在浙江湖州中学就读的矛盾回忆,武昌起义爆发后,原本秃头的学生反而戴起了假辫子,原因是担心被人认为是“革命党”而遭到不测。事实上,因剪辨而被杀的不仅有,而且为数不少,这就是张勋在南京所制造的惨剧。在南京第九镇起事失败后,张勋在城内大施拘捕,凡无发辫者即为革命党,就地屠杀,据说被杀者近千人,其中以年轻学生居多。司徒雷登当时正在南京任教,他也曾帮助学生缝假辫子出城。直到1911年12月7日,清廷下旨允许自由剪辫,因剪辫而被迫害的事件才告终结。

可怪的是,溥仪的洋帝师庄士敦在《紫禁城的黄昏》中说,辛亥革命时,一些满人完全忘记了是自己的祖先当年强迫汉人留起了辫子,他们反以为是自己的祖先模仿了汉人,因而在革命爆发时,他们剪去了自己的辫子,以示对汉人“造反者”的抗议。

剪辨是个过程也是一种个人自由,非一夜之间所能完成。事实上,强制的剪辨行为在各地引发了不少暴力事件。革命起家的山西都督阎锡山为做表率,他委托同乡好友康佩衍等人回家乡革命,其中以放脚、剪辨为主。康佩衍从自家开始革命,妻子不肯放足,他就威胁说,不放足我就枪毙了你;要给父亲剪辨,其父大骂,我叫你去东洋学本事,想不到你回来却要我的命。因行事过于操切,康佩衍等人引起了家乡父老们的公愤,阎锡山的老家河边村被千余人包围并叫嚣要杀老康,双方发生冲突并导致3人死亡。事后,还是靠阎锡山派兵将带头的几个豪绅抓走,事态才告平息。

类似的事件在民元还有很多,譬如山东昌邑县未经地方士绅同意而强行剪辩,结果引发暴力政变;广西独立的第二天,主要由湖南人组成的巡防营听说要剪辫,结果发生兵变,乱兵趁机抢掠;陕西安康也因剪辩而闹出血案,并再度激起风潮。1912年2月19日《申报》报道,湖南湘潭县城“剪辫者已十居其九,闻有一二未剪者不过顽固之乡愚”,有“一挑水夫尚垂发辫,该兵士迫令剪去”,结果推拉打斗下,挑水夫被殴致死。

清帝退位后,民国政府颁布“剪发令”,北京城一时传唱:“袁世凯,瞎胡闹,一街和尚没有庙。”所谓“和尚”,说的就是那些剃光头的新剪辨者。老舍在小说《我这一辈子》中说,某巡警给行人强行剪辫后,晚上走到背静胡同里却挨了突如其来的一砖头,被打瞎了眼睛而无处申冤,这似乎也说明一些民众对剪辨并不欢迎。就连最开化的城市上海,光复两月有余而辫子仍未除净。

徐永昌在回忆录中说,“民元春天,官厅社会,到处提倡剪发辫,即是官厅提倡,社会强迫执行。中国人向极自由,当蓄辫者走到街上,往往被人强剪发辫,侵犯自由,亦无如之何,政府事先毫无计划,事后亦不研讨,一任社会上骚闹。”

直到后来,官员们也搞出些花样,譬如在庙会、集市上搭棚设点,里面预备菜饭粥茶,见未剪发的便扭进棚内,强行剪辫。剪完后,便有官员长揖恭维道:“您剪发辫啦,大吉大利!请您棚里用饭吧!”因事起突然,有些人愤然而去,有的则一边捧着碗吃饭,一边哭辫子。有人走时还要将辫子捡回去,说是留着死后入殓时好放进棺材里,落个“整尸首”。

革故鼎新之际,有些人宁可不出门,也拒不剪辫,如成都在城门设点剪发(很多地方都是如此),一些人听说后吓得不敢进城,就像《阿Q正传》中说的,“几个不好的革命党夹在里面捣乱,第二天便动手剪辫子,听说那邻村的航船七斤便着了道儿,弄得不像人样子了。”

金启孮在《谈北京的满族》中说,民国改元后,年轻人辫子剪得快是因打架方便,最开始剃光头,全是秃子;中年人剪得慢,老年人则很晚才剪,因怕冷。即使剪,后脑勺一般也留一围头发,以御早寒。坚决不剪辨的,倒是营房里的山东人。更黑色幽默的是,北伐时山东民谣反张宗昌的暴政,剪辫子即为其中之一,实则张宗昌主政山东时,距民元已有十余年,山东民间仍视剪辫为苛政,似有余愤焉。蒋经国1940年在赣州搞干部训练班时,也曾看到一个船夫仍旧留着辫子,当时他派了两个学员去劝他将辫子剪去,但船夫却说,今天日子不好,到明天再来剪,并答应剪了后去专员公署给蒋经国看。但此事似乎又没有了下文,至少蒋经国在其《训练日记》没有记载。

蒋梦麟在《西潮》中说,辛亥以前,大多数美国华人都留辫子,很多女人也缠足,但辛亥年后,美国的华人社会与国内情况差不多,辫子消失,缠足也逐渐消失。但有一点,清朝覆亡后,旗袍反而流行起来(应为改良版旗袍),成了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蒋梦麟是1917年回国的,有个长辈刘老丈跟他聊起民元见闻,说城里人一夜之间就把辫子剪去了,年轻人再穿西装,像是猴子!

留发是汉人的传统,薙发梳辫只是发型问题,从原始意义上说,剪辨未必是反抗清廷(前额蓄发才是),而是对儒家传统不适合现代社会的一种自然反应,毕竟蓄辫发不便活动,头发长了又容易污秽散乱,确实有碍卫生。而且,时代不同了,审美观也大相径庭。如今若有人在脑后梳个小辫,耳朵上再扎个眼,套个铜环,街上围观群众一定会指指点点的说,瞧!艺术家!

从这个意义上说,剪辨实际上是一种“符号的革命”,革命党人觉得剪掉辫子就是革命,正如六十年代后西方的年轻人认为蓄起胡子便是革命,实则异曲同工。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26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