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人臣政客

历史名臣——沈庆之

历史大观园 人臣政客 2020-06-27 19:23:12 0


历史名臣——沈庆之

沈庆之

沈庆之(386~465),字弘先,吴兴武康(今江苏境内)人。他以武毅之姿,驱驰戎旅,故得以功成名立,而卒至颠覆,真可谓倚伏难知。

一、素有主见 屡建战功

沈庆之年少便有大志大勇。晋末孙恩作乱,进犯武康,声势浩大。那时沈庆之还不到二十岁,就跟随乡族与孙军作战,屡战屡胜。他在战场上表现得十分勇猛,所以很快在当地出了名。战乱之后,人民流离失所,沈庆之耕种田地,辛勤劳作。不过,一直到三十岁,沈庆之也未被征召重用。

沈庆之的哥哥沈敞之是赵伦之的征虏参军,监南阳郡。有一次沈应之去看望兄长,遇见了赵伦之。赵伦之很赏识他,就让他做了儿子赵伯符的宁远中兵参军。沈应之辅助赵伯符打了许多次胜仗,声日渐盛大。而有几次赵伯符外出作战,沈庆名沈庆之没有跟随,他便无功而返,由此对沈庆之更加看重。

永初二年(421),沈庆之被任命为殿中员外将军,与赵伯符一起跟随到彦之北伐。赵伯符中途患病,只好回家休养,沈庆之则仍留下跟从檀道济继续北上作战。战后,檀道济告知宋武帝刘裕,说沈庆之忠谨晓兵,武帝便让他领队防卫东掖门,出入禁省。领军将军刘湛知道了,想结交他,对他说:“卿在省年日已久,应当升职。”沈庆之听了正色道:“下官在省十年,自应得转,不复以此仰累。”后来被转为正员将军。刘湛谋反被收捕,武帝开门召沈庆之,沈庆之穿着出征作战的军装急速来见。武帝见他如此打扮,大吃一惊,问他说:“您怎么穿上这样的军装来见我呀?”沈庆之回答:“半夜叫队主,来不及好好地穿衣服。”武帝听了很满意,派他收捕刘斌,将其处斩。

历史名臣——沈庆之

南朝牛车画像砖

元嘉十九年(442),沈庆之帮助朱修之平定雍州少数民族叛乱,大破敌军。以后又随军讨伐雍州叛军,屡战屡胜,威名远震。沈庆之自小患有头风病,所以作战时经常戴一顶狐皮帽子,当地叛军就称之为“苍头公”,每当看到沈庆之带兵来战,就都害怕地说:“那个苍头公又来啦!”

有一次,沈庆之和其他将帅一起讨伐雍州少数民族的叛乱,敌军在山上安营扎寨,居高临下,利用有利地势和山石弓箭抵挡来军,因此屡攻不下。沈庆之于是召集众将帅到山下,对大家说:“现在如果爬山一起进攻,则必然损失许多士兵和马匹。去年他们的庄稼获得了大丰收,积粮很多,所以我们围困得越久,只能是对我军不利,他们不会因粮食用尽而被活捉。现在我们应该率军离开山脚而到山上驻扎,出其不意,他们必定心怀疑惧,我们再趁机袭击,敌军就会不战自败。”于是各路军队都斩山开道,不与敌军作战,只是虚张声势,冲其腹地,分据险要。果然敌军惊惧,纷纷溃逃,丢下粮食的沈庆之的军队一个冬季才吃完。

又有一次,沈庆之率兵征讨幸诸山的犬羊族叛军。叛军仍是占据险要山地,积木石为垒,层层把守。沈庆之到了山下,便围着山脚接连为营,诸营相通,而且下令各军在营内挖坑蓄水防火。果然,不久刮起了大风,叛军半夜里每人各持火炬冲下山来纵火烧营,无数的火炬扔过来,营中军士放水把火淹灭,同时弓弩手齐出射箭,叛军大乱,纷纷逃散。就这样围困了很长时间,敌军又饥又乏,渐渐地叛军兵士都来归降。

元嘉二十七年(450),沈庆之任太子步兵校尉。这一年,文帝刘义隆想要北讨,沈庆之劝阻他说:“马步不敌,为日已久矣。远的暂且不说,先说檀、到二将。檀道济出而无功,郅彦之失利而返。现在王玄谟等人出征,料也超不过这两位将帅,六军之盛,也不比那时强多少。我想王玄谟也恐怕是重辱王师,难以得志吧!”文帝不以为然,他说:“王师再屈,当另有缘由,檀道济养寇自资,郅彦之中途疾动。其实那些少数民族所依靠的只是战马,我们乘船过河,必能胜敌。”沈庆之坚持此行不妥,而文帝便让丹阳尹徐湛之、吏部尚书江湛和他争辩。沈庆之说:“治国就像治家,耕当问奴,织当访婢。陛下今欲伐国,却和这些白面书生参议决定,事情哪能办成呢?”文帝听了不禁大笑。

王玄谟首先围功滑台(今河南滑县),数月不克。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大军向南而来,萧斌派沈庆之救助王玄谟,沈庆之叹息一声说:“少军轻往,必无益也。”他率兵行到半途,正遇王玄谟大败而还,萧斌要将王玄谟处斩,沈庆之坚持谏止,使王玄谟得以免罪。后来文帝问沈庆之:“你为什么苦劝萧斌,让他饶恕王玄谟?”沈庆之回答说:“凡是战败逃回的将士,没有不害怕降罪于己的。如果他逃回军中而又被处死,那谁还会回来呢?不是投降就是逃跑,这样不是在削弱自己的力量么?”文帝听了点头称是。此时王玄谟因前驱败绩,请求死守碻磝。沈庆之思考了一会儿,说:“深入敌境,窥求所欲,退败如此,何可久住?”正好这时诏使到来,文帝下令不许撤退,诸位将领也都认为应该留下固守。萧斌又问沈庆之怎么办,沈庆之说:“统兵在外,将帅应自有主见,诏令远来,它到战场时形势早已发生变化。您手下现有范增之才而不能听他的意见,和那些人空发议论有什么用呢?”萧斌和坐着的人都笑着对他说:“沈公应该换换学问。”沈庆之厉声说:“众人虽见古今,不如下官耳(听之)学也。”于是他骑马回朝。后来文帝对他说:“您在我左右时间很长,所以更能体会我意。碻磝本应放弃,您虽然违反诏令,但意见明智,我是不会怪您的。”

历史名臣——沈庆之

刘骏

元嘉三十年(453),孝武帝刘骏出兵驻扎五州,他声势浩盛,总统群帅,沈庆之赶来听授军命,刘骏派他带各队军马,决定军事。沈庆之对心腹说:“萧斌妇人之见不足与谋,其余将帅都是容易领导的。现在辅顺讨逆,不用担心不成功了。”当时元凶企图弑逆,秘密地给沈庆之写了一封信,让他杀掉刘骏。沈庆之求见刘骏,刘骏装病不敢接见。沈庆之只好冲进去径直到他面前,把元凶的信呈给他看,而刘骏却吓得泪流满面、浑身发抖,乞求沈庆之准许他到屋内和母亲诀别。沈庆之见此情形感慨道:“下官受先帝恩厚,常思报德,今天我只是想给您看这封手书,殿下怎么对此事怀疑这样深呢?”刘骏听了,急忙站起身来拜了两拜,说:“家国之安危,全在于将军。”于是沈庆之着手料理安排内外诸事。

府中主簿颜峻听说沈庆之到来,急忙跑进来见皇帝,说:“现在四方未知义师之举,而刘劭据有天府,首尾不相应赴,这很危险啊。应等到诸镇相互依存之势形成,然后举事。”沈庆之厉声呵斥道:“今方兴大事,而黄头小儿都参与,这是祸将临头了,应该杀了你用以警戒众人。”孝武帝刘骏说:“颜峻怎么不拜谢?”颜峻起身拜了两拜。沈庆之说:“你只要做好你的文书工作就足够啦!”于是给了他严厉的处罚。就这样,十来天的时间,内外便都严整分明、秩序井然,百姓也都能安心生活。后来,刘骏任沈庆之为领军将军,加封都督。

二、再度出山 人老志坚

孝建元年(454),鲁爽造反,沈庆之和薛安都等去平定,大败鲁军,薛安都临阵斩鲁爽,全军凯旋而还,沈庆之进号为镇北大将军。这时沈庆之已年满。孝武七十,请求辞去职务,孝武帝刘骏不许。沈庆之坚持乞还,以至老泪纵横。孝武帝不得已,就让他做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他仍不肯接受。孝武帝坚持不许。沈庆之呈上疏文达几十篇,而且又当面对孝武帝说:“张良是名贤,汉高祖还准许他退职,我还有什么用处,必须留在朝中?”说罢泣不成声,孝武帝百般无奈,只好批准,每日给钱十万,米百斛,卫士五十人。

孝建三年(456),司空竟陵王刘诞起兵造反,孝武帝又召沈庆之率军去征讨。沈庆之辞退不掉,只好从命。刘诞听说沈庆之来,便派遣自己的一个门客、沈庆之的同族沈道愍去劝说沈庆之,并赠一把玉环刀作为见面礼。沈庆之热情地招待沈道愍,与之畅饮,但当沈道愍劝其勿战,他马上变了脸色,义正词严地列数刘诞的罪行,让他回去报告刘诞做好战斗准备。第二天,沈庆之带兵来到城下叫战,刘诞登上城楼和他说:“沈君您已是白首之年了,何必又来作战沙场呢?”沈庆之回答道:“朝廷觉得你这个人痴狂愚钝,不足以劳动少壮将士,所以就派我这么个白发老人来对付您啦!”沈庆之担心刘诞会向北逃跑,所以决定断其逃跑路线,把军营移到城外十八里处,然后又进攻刘诞。刘诞果然出逃,受阻后只好又退还。当时连日大雨,攻城不能取胜,孝武帝于是以免官相激。刘诞屡送书信劝说沈庆之,沈庆之毫不动心;刘诞给沈庆之军队奉送粮食,沈庆之拒而不收;刘诞又到城上请他为自己送一封书信给孝武帝,沈庆之仍不答应,正色说:“我奉命讨贼,不能替你送表。您如果真的想自首,就应该打开城门派出使者,我会为您护送函表的。”就这样,又攻了几次城,每次作战,沈庆之都身先士卒。孝武帝提醒他说:“您是统帅,应该分配手下兵力作战斗先锋,何必自己抢前。一旦有了伤,损失不就大了吗?”从四月一直到七月,沈庆之坚持攻城,终于成功,得以屠城斩刘诞。战后又任他为司空,他坚持辞谢不受。第二年,沈庆之又奉命讨伐北方少数民族的一支叛军,经过一年,全都平定,俘虏战俘达数万。

三、躬事园田 直谏被杀

沈庆之居住在清明门外,有四所宅院,屋室都异常华丽。他还在娄湖有一处园舍。有一天夜里,他带着子孙迁往娄湖居住,后又把里外亲属也迁往那里,在那里广开田园之业,常常指着地对人说:“钱都在这里面。”他身为国朝要人,家里一直富贵,产业数以万计,奴僮数以千计。朝廷赐赏的粮食有万斛,钱积千万。妓妾达数十人,全都姿容美丽,而且善于歌舞技艺。沈庆之整日悠然无事,尽情享乐,不是朝贺从不出门。他常常在出游时和随从打猎取乐,这时他便精神更振,据鞍临风,英姿和少壮之时没有什么分别。有一次,太子妃向孝武帝进献金镂匕箸及杆杓,孝武帝第二天便赏赐给沈庆之,对他说:“您辛勤一生,功劳过人,觞酌之赐,应以大夫为先。”有一次,孝武帝宴请众臣,欢饮畅谈,便令群臣赋诗。沈庆之手不会写,眼不识书,在孝武帝和群臣的一再催促下,他只好说:“我不识字也不会写字,就让我口授,请颜师伯代写吧。”孝武帝很高兴,就让颜师伯执笔。沈庆之口授说:“微命值多幸,得逢时运昌。朽老筋力尽,徒步还南岗。辞荣此圣世,何愧张子房。”孝武帝听了更加高兴,在座的众人也都称赞其辞意之美。

孝武帝晏驾,沈庆之等都受顾命,遗诏说如有征讨等重大军事,都要由沈庆之来统领。前废帝刘子业即位,加沈庆之几杖,给三望车一辆。沈庆之每次朝贺,都乘坐猪鼻无帏车,左右随从不过三五人。平时骑马在田园时,只带一个随从看马而已。每当农事繁忙时节,遇见他的人并不知道他是位居三公的人物。等到给他加三望车,他对人说:“我常常在田园里散步,有人时算上马匹才三个,没有人时则我和马加起来才两个。现在坐这辆车子,我到哪里去呢?”赐给他几杖时,他推辞不受。

历史名臣——沈庆之

刘子业

前废帝刘子业狂悖无道,众人都劝说沈庆之废掉他,再立他人。柳之景、刘义恭等人谋划举事,也告知了沈庆之。但沈庆之和江夏王刘义恭一向关系不怎么好,就告发了此事,柳元景、刘义恭等人被诛杀,朝廷以沈庆之为侍中、太尉,封次子中书郎文季建安县侯,食邑千户。沈庆之少子文耀,十几岁年纪,善于骑马射箭,刘子业很喜欢他,也封为永阳县侯,食邑千户。

刘子业凶暴无道日渐厉害,沈庆之仍然尽言谏争,刘子业表现出很不高兴的神情。等到诛杀何迈时,刘子业担心沈庆之不同意,一定会来进谏,于是下令关闭清溪诸桥不让他过来。沈庆之知道此事,果然赶来,但无法过桥,只好作罢回家。于是刘子业派人送药给沈庆之赐死,那年他八十岁。这一年的年初,沈庆之曾做过一个梦,梦见有人拿着两匹绢送给他,对他说:“此绢足度。”第二天醒来后,他长叹一声对家人说:“我今年难免一死了。两匹即八十尺,足度,也就是没有盈余了。”

沈庆之死后,赏赐十分丰厚,追赠为侍中,太尉照常给鸾辂辌车,前后羽葆鼓吹,谥号为“忠武公”。没等到埋葬他,前废帝刘子业就失位,明帝刘彧即位,追赠侍中、司空,谥号“襄公”。泰始七年(471)改封苍梧郡公。沈庆之的群从姻戚,由于他在朝中的位高功大而被重用委以贵职的多达几十人。

沈庆之素以忠诚勤俭为人所称。当初他受赐几杖和三望车后,众人羡慕不已,而他并未以此自耀。有一天,柳元景、颜师伯去拜访,正好他在田园里耕作,柳颜二人鸣笳列卒满道,而沈只与一位随从并行,见了柳、颜二人的阵势,悄然变了脸色,对他俩说:“贫贱不可居,富贵亦难守。我和你们都出身贫贱,因运气昌达,所以荣贵至此,应该共同思量居安思危之事。我今已八十岁整,眼见成败者已经很多,您们炫耀这些车服,想要干什么呢?”于是低头插杖而耘,不再回头看他俩一眼。柳、颜二人听了十分惭愧,赶紧让众侍从回去,自己也脱下华服和他一起干活。沈庆之这才和他俩有说有笑,尽情畅谈。

沈庆之以前并不被乡里人所看重,等到他富贵发达之后,以前看不起他的那些人都跪下爬着来见他。沈庆之见此情景感慨道:“我还是以前的沈庆之啊!”当时有几十个以劫掠为生的强盗,为当地人民所痛恨。沈庆之便假称摆宴大会,把他们召集到来,全部杀掉,从此民心安定,全境喜悦,都称赞沈庆之的英明果断。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rczk/1517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