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君王天下

坐龙椅——正面交锋

历史大观园 君王天下 2020-06-26 10:38:49 0

在朱棣20到35岁的时间节点,一些与权谋有关的腥风血雨事件在他身边残酷地发生:朱棣20岁时,右丞相汪广洋被谪贬到广南,朱元璋追敕杀之;21岁时,左丞相胡惟庸以谋反罪被杀,御史大夫陈宁、御史中丞涂节也被杀,另有15000人被株连。大将朱亮祖则被廷杖而毙;26岁时,徐达屈死。郭桓案发,株连万人;31岁时,胡惟庸案再兴,李善长、陆亨等被杀。谭王畏罪自杀;34岁时,蓝玉案发,除蓝玉因谋反被杀外,另有15000人被诛杀……于血流成河中,朱棣逐渐明白什么叫政治,什么叫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这样的人生体验,是小他17岁的朱允炆不具备的。朱允炆似乎也不喜欢厚黑学,这个抑郁的少年除了在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以皇太孙的身份闪亮登场时与朱棣曾经惊鸿一瞥外,更多的时间是沉迷在自己的幻想世界中。洪武二十五年时,朱棣33岁,已然明白世事的个中三昧。

1398年是以闰五月为分界线的。闰五月前,朱元璋令朱棣备边方略,同时节制北平都司、行都司及燕、宁、谷王府兵。闰五月后,一场针对他的军事行动迅速而秘密地展开。原因是在这个闰五月,朱元璋死了。帝国新的领导人是朱允炆。

朱允炆五月十六日即皇帝位,六月任命兵部左侍郎齐泰为兵部尚书,太常寺卿、曾经伴读东宫的黄子澄兼翰林院学士,同参军国大事。七月,建文帝朱允炆征汉中府教授方孝孺为翰林院侍讲。随后,朱棣就不安地观察到,时局出现了异动:周王被捕,罪名是谋反。八月,这个可怜的人被废为庶人。当然在八月,还有一些人也被逮捕。他们是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岷王朱楩,燕王朱棣明白,朱允炆和他的团队已经动手了,最后的目标很可能是他。不过他此时的反应是疑惧——又怀疑又惧怕,不知如何是好。

两个月后,朱棣的高参,一个叫道衍的和尚密劝其起兵。朱棣做出的反应是称病,暗地里开始练兵。这是朱允炆和朱棣二人过招的开始,虽然还是暗自发力,却已经针锋相对,一触即发。十一月,建文帝朱允炆采取了一个新动作,任命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史,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不过此二人真正的工作是秘密监视燕王朱棣。

这一年快要过去的时候,建文帝还获得了一个机会,以加强他对朱棣行动时的反应力——燕府长史葛诚奉燕王之命到京师来汇报工作。建文帝召见后成功策反了他,令其在抓捕燕王的行动中做内应。由此建文帝在1398年完成了全部的布网工作,他要向大他17岁的叔叔朱棣采取行动了。

世上事其来有自。一切的因缘或许来自于朱棣当年对还是皇太孙的朱允炆含义暧昧的一拍。当时的场合只有朱棣和朱允炆两人在,朱棣以手拍侄子的后背,用半开玩笑的口气对朱允炆说:“不意儿乃有今日!”——想不到你小子也有今天啊!“拍背门”事件发生后,有两个人心里产生了隐忧。一个是朱元璋。因为他碰巧看见了这一幕:一个藩王对储君动手动脚,言辞无礼,这怎么得了?!这还是他朱元璋在世的情况下发生的,他要去世了,文弱书生朱允炆怎么应对呢?另一个人便是朱允炆。或许从那时开始,他便有了削藩的打算。

关于朱允炆的削藩计划,黄子澄大概可以站出来做一个历史的见证人。“拍背门”事件后,朱允炆在东角门对其伴读老师黄子澄说:我的皇叔们身为藩王,个个手握重兵,多行不法之事,如此发展下去,我该怎么办呢?黄子澄给出的回答是:“临以六师,即可歼灭。”在黄子澄看来,藩王们只有护卫兵,仅可自守。况且历史上也有经验教训——汉代的七国之乱,就是以造反的藩王自取灭亡而告终的。黄子澄总结——之所以出现这种结局是“大小、强弱、逆顺不同的缘故”。毫无疑问,黄子澄的回答直接促成了建文帝朱允炆在1398年的所作所为,因为他相信藩王一旦造反的话,“临以六师,即可歼灭”。

当然在具体策略上,黄子澄和齐泰是持不同观点的。齐泰建议,擒贼先擒王,应该用霹雳手段率先解除对帝国威胁最大的燕王朱棣的权力。但黄子澄主张曲径通幽、循序渐进,先扫清外围,从势力较弱的周王入手,一个一个解除燕王朱棣身边的屏障,最后再拿他开刀。建文帝同意了黄子澄的建议,由此,历史只走向一种可能性:朱允炆和朱棣秘密PK,朱允炆打草惊蛇却自以为着意深远,朱棣未雨绸缪、徐徐布阵却不露声色。两人的处事方式和行动手段高下立判。

历史就这样排除了其他的可能性,只给建文帝朱允炆留下一条通道,选择和朱棣正面交锋,一决雌雄。事实上这是一场基本上没有悬念的战斗,尽管朱允炆开局很好,几乎要将朱棣请入瓮中,实施其关门打狗的策略,但形势比人强,朱棣也比朱允炆强悍得多。接下来,年轻人朱允炆几乎在每一个环节上都做得不好,顾此失彼,漏洞百出,留下他致命的败笔——朱允炆最终败于青春,败于他的生涩和盲目乐观,这不能不说是他的宿命。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jwtx/1367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