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君王天下

李世民传奇——被困安市城

历史大观园 君王天下 2020-07-20 23:30:55 0 李世民


(5)

通向安市城的两道防线被唐太宗顺利突破了。

贞观十九年七月五日,唐太宗率唐军在安市城东安营扎寨。虽然高延寿和高惠贞都已率众投降,可那也只是支援安市城的高丽军投了降,安市城依然在一个叫杨万春的城主手里。

城主杨万春不仅骁勇善战,而且手下兵马精良。杨万春曾是莫离支的手下,由于对莫离支不满,脱离后在安市城创建了自己的小天地。莫离支也曾派遣大军来收复,可最终都黯然离去,甚至默认安市城的统治者是杨万春。

对于杨万春这个人,唐太宗来征讨高丽时便有所了解,知道此人是整个征讨高丽战争中最难啃的硬骨头。因此,对于此战,唐太宗有思想准备。根据安市城的地理位置来看,强攻肯定行不通。而若杨万春执死防守,不与唐军发生正面冲突的话,他们也会束手无策。

驻哔山之战后,唐太宗也曾想过舍安市城,转而去攻建安城。那时的建安城,张亮正率领唐军水军在攻打,如果有了他们的支援,建城收入囊中应该不在话下。等到拿下了建安城,再让张亮率领的水军一起参与到进攻安市城中,想必拿下安市城会更容易些。

不过,李世绩对此却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觉得如果转道去建安的话,路途遥远,唐军的粮饷和基地又设在辽东城,距离有些远。如果高丽断了辽东到建安他们运送粮草的路,那么他们很可能成为高丽军的瓮中之鳖。再说了,安市城就在鼻子底下,为什么还要舍近求远呢?

唐太宗一听,一方面觉得李世绩的担心不是没有可能,另一方面觉得李世绩在此次征讨高丽上确实建功不少,也就同意了他的意见。

然而,唐太宗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杨万春死守城池,根本没有出击唐军的意思。

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唐太宗有些着急。硬攻不行,等待也不行。一个月后,他只好命令唐军将营地移到安市城南。

“既然这杨万春缩在城里不出来,那我们就成全他,将建安和安市两地完全隔断!”唐太宗说。他想将杨万春和安市城里的高丽军困死在城内。

结果,杨万春似乎对此早有预料,并不害怕,依然优哉游哉地躲在城内不出来。唐军不能再这么被动下去了。八月十日,唐太宗一方面令人依旧把建安和安市两地隔断,一方面令李世绩攻城。

李世绩带着投降的高延寿和高惠贞,不停朝城墙上的守城将士喊话。

“杨万春!你快看看这是谁?你们的援军已经投降了,你们还是赶快投降吧!”

然而,不管他们喊多长时间,那城楼上的守城者就像聋了一样,不做任何回应。

“朕就不信,他们真能这么沉得住气?”

唐太宗又气又急,先沉不住气了,策马就要去安市城下,但却被李世绩拦住了。

“陛下,千万不要去,他们在城楼上,我们在城楼下,他们要是射冷箭的话,很难防的!”

唐太宗这才作罢,不过却怒声说:“待攻下城,城内男子尽诛,一个不留!”

唐太宗不知是气话还是想吓唬吓唬守城将士,但当这些话传进城内后,城内的守城者和安市民众不仅不害怕,反而激起了他们的斗志,他们誓死守城,甚至连普通民众都加入到了守城者中。

一句狠话让攻城变得更难了。

这是唐太宗和唐军所有将士都没有想到的,唐军中有不耐烦情绪以及发牢骚者越来越多。唐太宗眼见情况越来越糟,不得不召来高延寿,问他有没有什么攻城妙计。

高延寿说:“陛下,罪臣有个想法,只是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吧!”唐太宗说。

“罪臣觉得,不妨将俘虏的高丽将领释放,让他们回家和妻儿团聚。这样便能动摇安市城守军的军心。然后我们再转道去攻乌骨城(今辽宁凤城以南),乌骨城的守军比安市城守军弱多了,肯定很容易就能攻破。最后,我们再联合其他唐军一起挥军南下,直取平壤。”

高延寿的策略倒和唐太宗之前的策略不谋而合,那就是先放下难啃的安市城,转道去攻其他城池。

“好……”唐太宗正要说好主意。不料长孙无忌却极力反对,还说不管是移兵去乌骨还是去建安,肯定他们前脚走,高丽军就会后脚跟上,这样唐军很可能遭遇腹背受敌。

“臣觉得还是先破安市,再取建安、乌骨,最后长驱直进平壤的好。”长孙无忌说。

唐太宗又犹豫了,长孙无忌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

“那就再看看吧!”唐太宗无奈道。

于是,唐军继续攻打安市城,结果可想而知。当双拳砸在棉花上时,怎么可能击痛对方?只会消耗自己的精力。

唐太宗第一次有种无力感。

这一日深夜,在营地里辗转反侧,怎么都无法入眠的唐太宗突然听到安市城内鸡鸣狗叫,很是嘈杂。

“不好!高丽军要偷袭!”唐太宗这么一想,即刻起身。

虽然已是大唐天子,可他依然还像东征西战时那般警觉,即刻换装出营,集合上百精兵去了安市城下。果然,不一会儿,夜色里,几百名高丽士兵偷偷出了城,向唐军营地潜来。

“杀!”唐太宗大喊一声,率先冲向了那几百名高丽军。

高丽军根本没想得到,他们一出城唐军就在等着他们,急忙转道向城内逃,慢一点儿的也就被唐军杀了。

不过,经过这次的探试,高丽军重新躲在城内不出来了。虽然唐军和之前攻辽东城、白岩城一样投石、撞门,无奈守城高丽军非常勇敢,抵死反抗。而当他们在城外筑土山时,高丽军也在城内筑土山,自然他们的投石也就没什么效果了。而当他们用攻城车撞门时,刚刚将门撞出个缺口,城内很快就又堵上了。

就这样,两个多月过去了,城内城外依然不分胜负。

僵持。

高丽军在城内,显然日子比在城外的唐军舒服很多。唐军想速战速决,便继续加筑土山。然而,急于求成的他们,只求高度,忽视了土山的牢固性,还没用就垮了。不仅砸死砸伤了几名唐军,而且这给了城内的高丽军机会,他们快速反击,竟然一鼓作所气,将唐军赶离了他们筑的土山。

唐军筑的土山成了高丽军的又一屏障。唐太宗怎么可能忍得了?命令唐军无论如何都要夺回土山,结果未能如愿。

唐军劣势越来越明显,安市城的高丽军则越战越勇,凭借他们的顽抗,将这场战争拖到了十月。

十月的高丽,草木开始结冰,粮草也用尽了。

“唉!看来这城是攻不下来了!回去吧!”唐太宗无奈道。

唐太宗还算清醒,他知道,不管天时地利还是人和,都已经不站在他们这边了,如果不及时撤回,很可能会像当年的隋炀帝伐高丽一样,大败而归。

唐军悻悻然退兵,虽然没能攻下安市城,但却在这次东征高丽中,共攻破10座城池,歼灭高丽军4万,降高丽大将2名,兵士10余万,获牛马各5万,粮草无数……当然,唐军也损失了将士将近2千,战马上10匹。

看结果,唐军是胜利了。可对于这样一场胜仗,唐太宗并不满意,他的目标是全歼高丽,因此,在回朝的路上,他不禁又想起了魏征,他说:“魏征若在,此次一定不让出征!”

想到魏征的好,唐太宗一回宫便令人重新给魏征立了碑……

当然,唐太宗直到去世都没能灭了高丽。幸好李治继位后的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李唐和新罗联合,这才灭了高丽,了了唐太宗歼灭高丽的心愿。当然,这是后话。

<meta charset="UTF-8"> <link href="../styles/0002.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link href="../styles/0001.css" rel="stylesheet" type="text/css">

第三十二章 双面帝王的陨落

 

盛世大唐,当这些光环照耀在唐太宗身上;当那时刻提醒他的长孙皇后在贞观十年去世;当那敢违皇令,不时劝谏他的魏征在贞观十六年去世;当那齐王李佑和太子李承乾在贞观十七年谋反……

这一切的一切,让原本就有着双面性格的唐太宗,一下子暴露出了他的另一面。

如果说贞观初年,唐太宗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体现着人文关怀,实现开明政治,倡导宽大安抚的圣君、明君的话。那么贞观十年后,特别是贞观十六年后,唐太宗便开始展现他残忍、阴险的一面了。

或许是齐王李佑和前太子李承乾的谋反,给了他很大打击,他“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猜忌心理达到了极致。对大臣动辄问罪,轻则贬黜,重则杀戮。

这从他对待死去的魏征身上就能看出。

贞观十七年,在得知和太子李承乾一起合谋谋反的还有侯君集时,他不仅杀了侯君集,而且还怪罪在已经去世的魏征身上。理由是,魏征临死前,向他全力推荐杜正伦和侯君集,可这二人呢?在他让杜正伦去劝导李承乾时,杜正伦竟然将自己的“密旨”泄露给了李承乾,在他质问杜正伦时,杜正伦竟然说:“臣劝导他,他不接受,所以就用陛下的话吓唬他,希望他有所畏惧,或许可以改善从恶”。

唐太宗当时在失望之极时,将杜正伦改职流放。而那侯君集更过分,竟然伙同李承乾谋反,甚至要将自己杀掉。这样两个背叛自己的人,魏征竟然还在临死前极力推荐他们,是何用心?或许,他们之间,很可能早就结党私营。

唐太宗的疑心病就此开始,他令人调查魏征,在发现魏征曾将谏书拿给记录历史的褚遂良看时,唐太宗觉得他所有的怀疑都成了真。甚至觉得魏征把谏书拿给褚遂良是为了抹黑他这皇帝,目的就是博取清明。

猜忌心理让唐太宗发了狂,他不仅下旨解除了衡山公主和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而且还亲自砸掉了魏征的墓碑。

试想一下,如果魏征当时还活着,唐太宗会不会一怒之下,将魏征斩首呢?完全有可能。

曾经被唐太宗视为“镜子”,在朝臣中不停念叨的魏征,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不得不说是唐太宗心性发生大变的证明。

当然,贞观十七年后的唐太宗,已经无心再创造盛世辉煌了,于他而言,没有比政局稳定更重要的了。于是,对于普通人犯错,他可以不予追究,可对那些位高权重的朝臣,甚至以前的功臣,他都密切关注,时刻关注他们的动向,一有风吹草动就捕风捉影。

宁可错杀一千,不能放过一个。

唐太宗慢慢又从一位明君,变成了一位暴君。

凡是威胁到他天子利益的,他绝不放过。自此,开明的政治变得紧张起来,人人自危。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收拾人”上的时候,那要“隋亡为戒”的思想便被他彻底抛弃了。而他是创造了大唐盛世的大唐天子,是灭掉了蛮夷的“天可汗”的想法,让唐太宗的心里开始有了自满情绪,变得专制起来。

此时的朝臣,不再因被唐太宗重用而欣喜了,反而当他们被重用时却显得忧心忡忡。那岑文本在被升任为中书令后,不仅不高兴,反而面露忧色,在他母亲问他原因时,他说:“非勋非旧,滥荷宠荣,位高责重,所以忧惧。”

当亲戚朋友来道贺时,他又说:“今受吊,不受贺也!”

这时候的大唐朝臣和唐太宗的关系,到了“伴君如伴虎”的阶段……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jwtx/2696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