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生活在魏晋——侧帽也是一种时尚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22:51:45 0


一直以来,就有“歪戴帽子斜穿衣,长大不是个好东西”这句俗语,要说这话啊,其实也挺有道理的,因为,一个仪容仪表端正的人,总能给人稳重可靠的印象。不过,您可曾想象,在一千五百年前,西魏曾一度流行过一种戴帽的时尚——侧帽。

要是那时有类似于《时尚先生》的报刊,我们有理由相信,北魏末期一个叫作独孤信的美男子,其见报率会高得让粉丝发狂。作为一个武将,长得美已经很难得了,打扮又新潮又酷炫,想不红都难。

《周书》和《北史》中都有明载:“信既少年,好自修饰,服章有殊于众,军中号为独孤郎。”不过,这不是独孤郎本人最为传奇的一幕。最传奇的那幕,还在于后来北魏两分后,独孤信在西魏秦州留下的风流韵事。

“又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其为邻境及士庶所重如此。”这是说,在大统年间时,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独孤信,曾在日暮时分匆忙入城,蓦然间风吹帽侧,引得满城百姓心底怒赞一声帅呆酷毙,第二天就开始纷纷效仿。

有意地“好自修饰”,被美称为“独孤郎”;无意间“其帽微侧”,引得众人“咸慕信而侧帽焉”,都是一个人魅力指数的绝佳体现。也许,换一个人,侧帽的时尚潮流就未必能被带起来,而据我所知的是,这种魅力已经被凝固于时人的打扮上、后世的诗文中,这都不算传奇,什么才算是呢?

还有一个故事,可以看成是“侧帽风流独孤信”的翻版,这人叫郭泰,时代比独孤信还早很多,是在东汉桓帝时。郭泰身为当时赫赫有名的名士,其一举一动也时常为人所效仿。某次,他的头巾被突来的阵雨打湿了,一只角竟折了下来,造成了脑袋上头巾高低不一的模样。郭泰本人对此是无知无觉的,但他这样的造型看在别人眼中可是气度非凡的。于是,很多人便依样画葫芦,刻意为之。这个故事,一时间也传为美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大夫们,家居时一般不戴冠帽,一般戴巾和帢。如我们在影视剧中所见,百姓们也是可以戴巾的,只不过其质地和款式有所区别而已。所谓的“林宗折巾”指的便是士大夫和读书人所戴的巾。这个“林宗”,正是郭泰的表字。您看,郭泰无意之间,一举手一投足都影响着后世,甚至带动了时尚风潮,这种偶像效应可比今日来得更烈——如果从影响的持续时间来看。

刚刚也提到一种家居时所戴的帢,之前提过的女权主义者傅玄著有《傅子》一书,其中提到,“汉末王公,多委王服,以幅巾为雅……魏太祖以天下凶荒,资财乏匮,拟古皮弁,裁缣帛以为帢,合于简易随时之义,了色别其贵贱,于今施行。”

根据这个描述,这个帢无疑来自于曹操的发明。既然帢产生的原因,是“天下凶荒,资财乏匮”,那么其所用缣帛也是能省则省。帢的原型是皮弁,这是一种用白鹿皮制成、形似合手的冠。在皮制的冠衣上,缝隙之间会被缀上珠玉宝石,《诗经·卫风·淇奥》中,说“会弁如星”,指的是卫武公(有争议)皮弁上的宝石灿如星闪的情形。

与皮弁有别的是,帢是由帛缝制的,初期本用于军队中,渐渐流行于世。当然啦,这种简便版本的皮弁上面,肯定是不会镶宝缀玉的。为了区分帢的前后,他们在脑门前那块加了一条线缝。这么一来,帢也叫作“颜帢”。

发展到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元嘉草草”的主人公)的时代,时人将颜帢上的缝给拆了去,便称之为“无颜帢”了。再往后,帢没有很好地传承下去,逐渐演变成了丧服冠,用于葬礼之上。

不过,一般来说,我们还是认为帢是介于帽和巾之间的一种首服。所谓“首服”,是人们对一切裹首之物的泛称,也可称作“头衣”“元服”。巾、帽、冠都囊括在其间。

相对来说,巾是为了便于劳作而产生的,毕竟披头散发是失礼的事,他们很需要将其包裹起来;帽(包括羃离)是为了御寒或遮蔽的,是出自实用的目的。

简单地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都有戴纱帽的习惯,这种趋势是从南方发展到北方的。纱帽的形制较为随意,“或有卷荷,或有下裙,或有纱高屋,或有乌纱长耳”。

为区别身份,帝王戴的是白纱帽,大概是为了衬托帝仪,纱帽上部做得较高,所以其别称为“高顶帽”;而南方的士庶和北方的官员戴的是乌纱帽。

不过,虽说白纱帽是帝王的专属物,但在史书中,我们却能找到一个反例。南朝齐著名将领垣崇祖,当年与北魏军激战,“著白纱帽,肩舆上城,手自转式”,但这种疑似僭越的行为极为少见,其因也无法明察。只是,联系事前齐高帝萧道成对他自比为韩信、白起说法的高度信任,个人倒觉得垣崇祖能戴白纱帽,很可能是出于帝王的特许和激励。

总之,垣崇祖此时不负君望,事后进号为“平西将军”,增封为一千五百户,自己又去御前求了一部鼓吹(乐队)——也是有些倚功而贪啊!

与纱帽由南传北,影响了北方高层的情况相似,北方的鲜卑帽也渐渐为南方人民所接受。鲜卑帽的别称为突骑帽、长帽、大头垂裙帽等,从大头垂裙帽这个别称上不难想见,这种帽子有着下挂垂裙(披幅)的形制。参照封氏墓群出土的北魏武士陶俑,我们可以看见那是圆顶、脑后和两侧悬裙的模样。

本是起着遮挡风沙作用的鲜卑帽,在北魏孝文帝汉化步伐下,终于还是逐渐被汉族冠冕所取代,只有在北魏分裂后,东魏、北齐那边,因执政者有意掀起反汉化浪潮,鲜卑帽才重新流行起来。西魏后期,鲜卑帽也曾流行过一段时间,这和实权统治者宇文泰的“身体力行”(据说是用垂裙来遮挡脖子上的瘤子)有关。

当然,这种情况维持得并不长。因为,北周终于灭掉了北齐,完成了北方的统一。北周的执政者也是鲜卑人,但发展到后来,包括编发在内的一些鲜卑习俗都已改变,帽上的垂裙自然也没有存在的意义了。故而,垂裙渐渐地被人们用带子勒了起来。

大多数人都认为,北周武帝宇文邕从这个做法上获得了灵感,于是用三尺皂绢或罗,从前往后裹发。为方便起见,这个巾角要一分为四,“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二带反系头上,令曲折附顶,故亦谓之‘折上巾’”。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故事一》中所说的幞头,是唐时才有的名称,在北周时它被称作“帕头”。

暂时撇去宇文邕的历史功绩不谈,仅仅是作为流行千余年的幞头雏形的发明者,他的名字都值得被后世铭记。

刚刚说的鲜卑帽,是不能遮蔽主人面容的,那时非常流行的一种羃离,在这方面则严实得多。《新唐书·车服志》中说:“妇人初施羃离以蔽身……”羃离类似现今的方巾,材料为缯帛,用以遮蔽全身,原为胡服,隋唐之世妇女作为蔽体。

直到唐高宗永徽年开始,“薄纱掩至颈”的帷帽才代替了羃离。回顾历史,正是在羃离的掩饰下,隋末李密才能“著妇人衣,戴羃离,藏刀裙下”,搞成偷袭;汉王杨谅才能“使兵士服妇人服,戴羃离”,酿出兵乱。

不过呀,羃离自从男人们骑马时遮挡风沙的功用中退化下来,主要还是作为北朝贵妇们外出遮蔽形体的服饰,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帽的概念。

当年,秦王杨俊特地给王妃郑氏做了一顶七宝羃离,以大秀恩爱。想象一下或红或紫的绢罗面纱,再想象一下珠翠琳琅的耀目光泽,这自然比李密、杨谅所带来的杀戮之气,来得赏心悦目多了。

小 贴 士

【乌纱帽的发明者】据说,乌纱帽的形制,来源于南朝宋建安王刘休仁。当时,他将黑纱四边抽扎起来,做成一顶小帽,戴在头上出门溜达。很快,乌纱帽便掀起了时尚浪潮。不过,自从马王堆汉墓被发掘,考古人员发现了状如泳帽的乌纱帽后,这个说法几乎可以推翻了。

【乌纱帽的意味】乌纱帽发展到隋朝,具有比较明确的官服的意味,但是民间仍可穿戴,隋文帝杨坚也很喜欢。直到明太祖朱元璋在洪武三年明文规定,文武官员必须在公开场合戴乌纱帽、穿圆领衫、束腰带,乌纱帽才真正成为官员的独有标志。因此,用“乌纱帽”来代指官位,也就成了习惯。“丢掉乌纱帽”自然也具有“削职为民”的概念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59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