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明文化简史——挥毫之间的典雅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6 15:49:39 0


书道之传承

书法史家认为,自北宋以来,特别是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代表宋代书法艺术最高成就的艺术大家出现以后,标志着中国书法在彻底脱离原来“附丽”于汉文字演变的重要艺术依借后,将在传统书法的基础上化陈为新,演变出个性鲜明,由个性群体集中反映时代特色的艺术新风。

在晋、唐时代,尤其在魏晋时,对人物价值的认识曾导致“文人的自觉”,并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艺术家,创造了书法艺术的百代楷模。尽管如此,由于书法艺术在中国各门类艺术中早熟,书法艺术的意识成熟必然落后于艺术创作实践的成熟。而且,魏晋时代还在完成着隶到楷的过渡、形成阶段。即便是唐代,也还有完善、规范楷体的任务。至五代、宋之前,伴随着汉文字演变、发展的终结,不仅各书体俱已齐备,还表现出异常的成熟和风格的丰富性。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失去了文字演变的依借后,书法艺术该怎样获得生命力而继续发展呢?宋代的苏、黄、米等人的艺术实践就开辟了这条艺术之路,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因此,可以认为唐末五代到宋初,是中国书法史上划时代的分界,宋代是继魏晋以后书法艺术的第二次自觉和再认识。它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不仅元、明是延续的发展阶段,即便是清代中期以后产生的碑学书法,为扩大艺术视野效法自三代鼎彝文字,而至魏碑、摩崖、造像书法,仍是为推陈出新;长期效法晋、唐法帖而出现的颓势,其本质也没有根本的不同。

有明一代近三个世纪中,诸皇帝都很喜欢书法,这成为明代书法艺术幸与不幸的一大因素。明成祖定都北京以后,即着手文治,诏求四方善书之士,充实宫廷,缮写诏令文书等。仁宗、宣宗也极爱书法,尤其喜摹“兰亭”。神宗自幼工书,不离王献之的《鸭头丸帖》、虞世南临写的《乐毅传》和米芾的《文赋》。所以,朝野士大夫重视帖学,皆喜欢姿态雅丽的楷书、行书,几乎完全继承了赵孟頫

的格调。论者以为:“国初诸公尽有善书者,但非书家耳。”所谓的“书家”主要指以书法为职业的人,其次指其书法形成的一套固定的模式和体格者。因为明初诸书法爱好者喜临古代的帖子,没有独创性的风格,所以论者认为“非书家耳”。

明代像宋代一样也是帖学大盛的一代,法帖传刻十分活跃,著名的有常姓翻刻的《淳化阁帖》、于泉州刻的《泉州帖》、董其昌刻的《戏鸿堂帖》、文征明刻的《停云馆帖》、华东沙刻的《真赏斋帖》、陈眉公刻苏东坡《晚香堂帖》等。其中《真赏斋帖》格调浑厚清新,可谓明代法帖的代表;《停云馆帖》收有从晋至明历代名家的墨宝,可谓从帖之大成。

由于士大夫的清玩风气和帖学的盛行影响了书法创作,所以整个明代书体以行楷居多,篆、隶、八分及魏体作品几乎绝迹,而楷书皆以纤巧秀丽为美。永乐至正统年间(1403~1449),杨士奇、杨荣和杨溥先后入翰林院和文渊阁,写了大量的制诰碑版,以姿媚匀整为工,号称“博大昌明之体”,即“台阁体”。士子为求干禄也竞相摹习,横平竖直十分拘谨,缺乏生气,使书法失去了艺术情趣和个人风格。明代近三百年间,虽然也出现了一些有造诣的大家,但纵观整朝,没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所以,近代丁文隽在《书法精论》中总结说:“有明一代,操觚谈艺者,率皆剽窃摹拟,无何创制。”

明朝书法的发展表现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明初书法陷于“台阁体”泥淖。虽然擅行草书的刘基、工小楷的宋濂、精篆隶的宋璲和名满天下的章草名家宋克、宋广表现不俗,但沈度、沈粲兄弟却推波助澜将工稳的小楷推向极致,“凡金版玉册,用之朝廷,藏秘府,颁属国,必命之书”,二沈书法被推为科举楷则。于是书坛“一字万同”,“台阁体”盛行。第二阶段,明中期“吴中四家”崛起,书法开始朝个性方向发展。祝允明、文征明、唐寅、王宠四子依赵孟頫而上通晋唐,取法弥高,笔调亦雅。其中祝允明高古无华,文征明娟秀骨清,唐寅风华绝代,王宠风流儒雅。这和当时思想观念的开拓解放有关,书法开始迈入倡导个性化的新境域。第三阶段,晚明书坛兴起一股批判思潮,书法上追求大尺幅和震荡的视觉效果,侧锋取势,横涂竖抹,满纸烟云,以丑为美,使书法原先的秩序开始瓦解,这些代表书家有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倪元璐等。他们的创作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只有帖学殿军董其昌仍坚持传统立场。

挥毫泼墨者其为谁乎

有明一代,比较著名的书法家,大致有如下几人:

林大木,号松山,生卒年不详。生于书香门第。其先祖在宋帝南渡时隐居于福建兴花府莆田县鲁家桥,后迁居桃源县。大木行侠好义,来求者辄挥毫相赠,并不居奇吝啬。尝乘酒意,作四季回文诗,兴酣下笔,纸墨淋漓,隐约透出仙气。尤善擎窠大字,书法流畅,宛若游龙,楔石者真相延致。金陵燕子矶上“振衣千仞”四个大字,即大木的遗笔。又苏州虎丘山上的“虎丘”二字及天林关“飞来峰”三字,皆大木手迹。难怪晚清翰林院待诏、特授桃源县教渝崔丹桂品评说:“观大木公书苏州天林关‘飞来峰’三字,飘飘然有仙骨。”清乾隆皇帝南巡,见到林大木所写的几处墨迹,亦啧啧称赞为“笔下龙蛇”。林大木以一介书生、平民百姓的普通身份得在名胜之区留其墨宝而名垂久远,已足见其书法的精妙绝伦。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人,出生在“二沈”的家乡,自幼就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他曾自述学书经过说:“初师颜平原《多宝塔》,又改学虞永兴,以为唐书不如晋魏,遂仿《黄庭经》及钟元常《宣示表》《力命表》《还示帖》《舍丙帖》,凡三年,自谓逼古……比游嘉兴,得尽睹项子京家藏真迹,又见右军《官奴帖》于金陵,方悟从前妄自标评。”由此可见,他对于古代名家墨迹是认真临摹的,在用笔、用墨和结体布局方面,能融会贯通各家之长。《明史·文苑传》称他:“始以米芾为宗,后自成一家,名闻外国,尺素短札,流布人间,争购宝之。”他的楷书用笔有颜真卿率真之意,而布局得杨凝式的闲适舒朗,神采风韵似赵孟頫。草书植根于颜真卿《争座位》和《祭侄稿》,并有怀素的圆劲和米芾的跌宕。书法至董其昌,可以说是集古法之大成,“六体”和“八法”在他手下无所不精,同时他又善于鉴赏,品题书画虽片语只字,也被收藏家视为珍宝。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也说:“书家神品董华亭,楮墨空元透性灵。除却平原俱避席,同时何必说张邢。”其代表作品有:白居易《琵琶行》(卷)、《草书宋词》(卷)、《烟江叠嶂图跋》《临怀素自叙帖》《草书诗》(册)等。董其昌的草书很少,且不甚好。白居易《琵琶行》(卷),前人曾说是“笔势纵横,神气飘逸,出入张、素之间。”他自己说“白太傅(白居易)琵琶行,恨不逢张伯高,余以醉素笔意仿佛当时清狂之状,白相似不?”现在看来,此卷虽系学张、素,实则姿态秀逸,笔力不足,仍是他自己的本色。《草书宋词》(卷)极富清远散淡的情致,用笔清疏流畅,意境深远,似信手写来,实则笔法严谨,一丝不苟,蕴神采于笔墨之中,使行笔俱在法度之内,而无雕琢的痕迹。《烟江叠嶂图跋》则以淡墨入书,浓淡兼施,加上流畅的行笔、空灵的行款,那种淡雅幽静的书法,的确将人们带入一个超越尘世的意境中去。

文征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征明,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曾官翰林待诏,长洲人。擅长诗、文、书、画,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绘画上,师法沈周,典雅秀丽,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在书法上,早年受吴宽的影响写苏体,后受李应祯的影响,学宋元的笔法较多。小楷师法晋唐,力趋健劲。明谢在杭《五杂俎·卷七》中如此称赞文征明的小楷:“无真正楷书,即钟、王所传《荐季直表》《乐毅论》皆带行笔。洎唐《九成宫》《多宝塔》等碑,始字画谨严,而偏肥偏瘦之病,犹然不免。至本朝文征仲先生始极意结构,疏密匀称,位置适宜。如八面观音,色相俱足。于书苑中亦盖代之一人也。”他的大字有黄庭坚笔意,苍秀摆宕,骨韵兼擅,与祝允明、王宠并重当时。其代表作品有:《草书七绝》、《奉天殿早朝诗》、《大行书七绝诗》(轴)、《行草七言诗》(轴)等。其中《草书七绝》高109.6厘米,宽30.6厘米,诗为:“玉泉千尺泻湾漪,天镜分明不掩疵。老去常思泉畔坐,莫教尘土上须眉。”《奉天殿早朝诗》是行书,笔法苍劲有力,结体张弛有致,整幅作品上下呼应,左右映带,血脉相通,气贯神溢。《大行书七言诗》(轴)结体开展奔放,有黄庭坚的神韵,清人梁献说文征明“晚年作大字宗黄,苍秀摆宕,骨韵兼擅”,此书即可为证。

祝允明(1460~1526),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人。自幼聪慧过人,五岁时能写一尺见方的大字,九岁会作诗,以后博览群书,诗文有奇气。他的楷书早年精谨,师法褚遂良、赵孟頫,并从欧、虞而直追“二王”,其书《出师表》谨严浑朴。晚年临写《黄庭经》,不注重点画的形似,结构疏密,转运遒逸,神韵益足。嘉靖末的书法家王樨登说:“古今临《黄庭经》者,不下十数家,然皆泥于点画形似钩环戈磔之间而已……枝山公独能于矩绳约度中而具豪纵奔逸意气。”他的草书师法李邕、黄庭坚、米芾,功力深厚,晚年尤重变化,风骨烂漫。得意之作是《太湖诗》(卷)、《箜篌引》和《赤壁赋》,流利洒脱,奔放不羁。《名山藏》说:“允明书出入晋魏,晚益奇纵,为国朝第一。”其代表作品有:《唐寅落花诗》和《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唐寅落花诗》是草书,纵21.2厘米,横248.3厘米,每字有一寸见方。此卷潇洒飘逸,神韵洋溢,有不少章草的笔法。用笔浑厚,含筋骨于笔画之内,是祝允明草书中含蓄一路的代表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均系狂草书,现藏上海博物馆,内容是宋代苏轼的两篇散文。据考证,此卷为祝晚年杰作。千古绝唱之文,经生花之笔,构成变化万状的“画图”,堪称“双绝”精品。此卷下笔变化丰富,行笔沉着痛快,信手而作,随意而行。正如王世贞在《艺苑卮言》里所说,祝允明草书“变化出入,不可端倪,风骨烂漫,天真纵逸”。结体上也大小相间,修长合度,引领管带,疏密成趣。纵观全卷,神采似行云流水,飞动自然,形迹如行立坐卧,意态朴素。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吴县人。二十九岁时,乡试第一,故有“南京解元”之称。进京会试时,因牵涉科场舞弊案而被革黜下狱,经吴宽保举出狱,妻子改嫁,精神上连受打击。后游历名山大川,专事书、画、诗、文创作,并以此为生。作品中常流露出遭受打击后的忧郁之情和消极处世的思想。他以绘画最为擅长,为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明代四大家”,又称“吴门四家”。著有《六如居士集》。其代表作品是行书《七律诗》(轴),纸本,高146.5厘米,宽36.2厘米,共四行,释文是:“龙头独对五千文,鼠迹今眠半榻尘。万点落花都是恨,满杯明月即忘贫。香灯不起维摩病,樱笋消除谷雨春。镜里自看成大笑,一番傀儡下场人。”唐寅书法主要学赵孟頫,此幅更见受李北海影响,俊逸挺秀,妩媚多姿,行笔圆熟而洒脱,唯笔力稍弱,钩挑牵丝绵软,结构亦略趋松散。故王世贞评曰:“伯虎入吴兴堂庑,差薄弱耳。”

王宠(1494~1533),字履仁,后字履吉,号雅宜子、雅宜山人。吴县人。王宠博学多才,工篆刻,善山水,他的诗文在当时声誉很高,而尤以书名噪一时,为明代中叶著名的书法家。他的楷书初学虞世南、智永,行书师法王献之,到了晚年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以拙取巧,婉丽遒逸。他是继文征明之后的著名书法家,所写诗格调亦清隽可喜,山水画与唐寅齐名,当时称为“三绝”。其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小楷,疏淡恬静、圆润虚灵,有晋人遗意;《送友生游茅山诗》,草书,疏朗萧散,俯仰多姿,饶有情趣,不失为高格调的佳作。

张瑞图(?~1644),字长公,号二水,福建晋江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官至大学士,善画山水,草书气魄宏大,笔势雄伟。清代秦祖永《桐阴论画》说:“瑞图书法奇逸,钟王之外,另辟蹊径。”《评书帖》云:“张瑞图得执笔法,用力劲健,然一意横撑,少含蓄静穆之意,其品不贵。瑞图行书初学孙过庭《书谱》,后学东坡草书《醉翁亭》,明季书学竞尚柔媚,王(铎)、张二家,力矫积习,独标气骨,虽未入神,自是不朽。”其代表作品是《后赤壁赋》,行草体。该作把横直笔画密集在一起,纵横牵掣,大折大翻,给人以极少使用圆转用笔的印象。在章法上,他依靠点画的疏密来体现字的节奏感,由于翻折的运用,横画得以突出,加上其行距拉开,形成字紧行疏的特殊行款,黑白对比十分鲜明,与王宠、董其昌的清疏典雅风格不同,大有咄咄逼人之势。

宋克(1327~1387),字仲温,长洲人,自号南宫生,洪武初年任凤翔府同知,博涉书史,喜欢走马击剑。《明史·文苑传》称他“杜门染翰,日费十纸,遂以善书名天下”。杨慎评他的真、行书在明代应数第一。宋克直承赵孟頫,他所写的《李白行路难》笔墨精妙,风度翩翩。楷书有钟、王法度,但是过于流丽圆熟,当时就有人说:“国朝楷、草推‘三宋’,首称仲温,然未免烂熟之讥,又气近俗,但体媚悦人目尔。”其主要作品有:《唐宋诗稿》《急就章》。《唐宋诗稿》(卷),今草,是他三十四岁的早期作品,杂有章草的笔意,锋芒毕露而精神外耀,然而也因此遭来“波险太过,筋距溢出,遂成佻卞”之议。不过也有书法史家认为,从每个书法家都应该追求自己的个性这一角度出发,这些贬词恰恰说明宋克的草书具有了强烈的时代感,而所非之处也正是宋克学古能化的明证。《急就章》,草书,是他四十岁时临皇象的得意之作,但与皇象的《急就章》又“貌合神离”,给人活泼清新、热情奔放的感觉,笔画粗细变化强烈,较之赵孟頫写的《急就章》更为生动精彩,富于感染力。

王铎,字觉斯,号嵩樵、痴庵等,河南孟津人。他楷书学钟繇,坚劲古拙。其行、草书尤善,初学二王,甚得其意,在笔法上推敲很深,对献之笔法吸取更多,故其更偏于婉美中见峭厉,又多参前贤笔法,受米芾的影响最明显,而又得力于唐张旭、怀素狂草笔意,终于入古而出新。在明代中叶浪漫主义书风的影响下,以一己之胸臆化古法于笔端,造新风于墨翰。其用笔的最大特点是将淹留之法与峻厉之气化为一体,故其用笔凝练韧健,过笔不欲一刷而过,每回环盘屈,有“扭”动,而笔势则一脉流贯,于淹留中得畅达。“涩”与“畅”相反相合、相辅相成,骨力既重,风神亦生。其草书回曲而畅达、坚韧而峻厉,将力感沉着与气息贯畅结成一个奇妙的整体,被人们喻为“金戈铁马”“枯藤绕树”。王铎喜欢书超长的巨幅条幅,自云书条幅非逾丈不解瘾。其书又善将枯、湿、浓、淡做较强的对比,在其中后期的书法作品中,甚至用涨墨法入书,强调墨趣,由此造成一种点、线、面相结合的艺术效果。在章法上,王铎喜茂密,用笔一气直下,连绵不绝。在书写中还常以结字的俯仰翻侧、字间的疏密结合,使每一行字的动态曲线异常明显,从而形成作品中强烈的白疏黑密的艺术效果。王铎书法由于在用笔、结字、章法上既吸取帖学之精髓,又独出己意,较成功地解决了大幅作品“耐看”的难点,为明代书法奏出了一个成功的尾声。

傅山,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名山,字青主。别号极多,人称“傅青主”,山西阳曲人。傅山的行草书,运笔柔中寓刚,意志天真而精神贯注,圆转流便而迟速应心,结构超逸,章法连绵缠绕。在董其昌书法笼罩书坛之时,他强调任情恣性:“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是以回临池既倒之狂澜矣。”他的书法一反正统书派清整、温润、闲雅以及提、按、顿、挫的要求,与统治者倡导的书法分庭抗礼。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800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