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通史五卷——三国鼎立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14 23:06:59 0


通史五卷——三国鼎立

战国三足金鼎

“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似乎在阐述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

两个“必”字,连起天下的分与合。两个“久”字,推动着分与合周而复始的循环。

哲学家说,所谓规律,就是事物间彼此必然的联系。

难道社会发展的规律就是如此吗?东汉天下的分裂是因为统一时间太久还是另有原因呢?分裂的局面难道只能消极地等待其“分久必合”吗?

刘焉建策与董卓进京——皇权式微与地方势力的膨胀。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爆发了由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

无论是从广度还是烈度来看,这都无疑是一场撼动东汉朝廷统治基础的社会地震。心有余悸的朝廷开始总结黄巾起义的教训。太常刘焉说:之所以发生起义,是因为地方上的太守对百姓盘剥得太厉害。应该选用朝中有清名的重臣担任地方州牧,一方面管束太守,一方面平定起义,这样天下就太平了。

刘焉的这个建议,简单说就是在郡太守上面增加州一级行政机构,州牧是这级行政机构的最高长官,掌管一州的军政大权。

几个郡的财政、军权都集中在州牧手中,郡守只能服服帖帖听从管束。问题是谁来管束州牧呢?比郡守权力膨胀数倍的州牧,会接受中央朝廷的管理吗?

刘焉的建议不但被朝廷采纳,而且他还被任命为益州牧,来到四川成都。刘焉本来想到今天的两广地区做州牧,但后来听说,四川地区有“天子气”,便到这里来寻他的天子梦。在成都,刘焉在发展自己的势力的同时,还命人制作了皇帝用的仪仗车队,成了割据一方的地方军阀势力。

东汉灵帝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病死,新皇帝刘辩十七岁。由于年幼,刘辩让舅舅何进任大将军掌握朝政。何进欲清除宦官势力,但遭到姐姐何太后的阻挠,便秘密召并州牧董卓率兵进京,企图利用地方的力量达到目的。不料事先得知消息的宦官先下手为强,还没等董卓到来,便先杀了何进。何进的手下袁绍又对宦官展开反攻。等到董卓率兵开进京城洛阳时,残余的宦官们已经劫持少帝逃出洛阳。董卓坐收渔翁之利,他把少帝迎回洛阳,不久又把少帝废掉,另立少帝的弟弟刘协为帝,这就是献帝。

通史五卷——三国鼎立

清刻本《三国演义》中的“董卓火烧长乐宫”及“虎牢关三战吕布”

董卓进京,废少帝立献帝,说明了中央朝廷没有决断重大政策的能力和处理重大事情的力量,只能依靠地方势力。一个任并州牧的凉州武夫,能够利用手中的武力自命为相国,凭自己的意志决定皇帝的废立,这种权力与前朝相比是绝无仅有的。

刘焉和董卓绝不是特例。在州成为凌驾于郡县之上的一级行政机构以后,各州的州牧和刺史或通过镇压黄巾起义扩大自己的地盘,或借口讨伐董卓壮大自己的实力,或凭天高皇帝远的优势割据自保,地方势力如雨后春笋般地纷纷冒出来:

公孙度占据辽东(今辽宁西部);公孙瓒占据幽州(今河北北部);袁绍占据冀、青、并三州(今河北中南部、山东东北部和山西);袁术占据江淮地区;曹操占据兖州(今山东西南部、河南中东部);张绣占据南阳(今河南西南部);刘表占据荆州(今湖北、湖南);陶谦占据徐州(今山东东南部及江苏北部);孙策占据江东(今长江下游以南地区);刘璋占据益州(今川、贵、滇地区);张鲁占据汉中(今陕西南部);马腾、韩遂占据关陇(今陕西西部、甘肃、宁夏及青海北部)。

文姬归汉——动乱年代的凄美乐章。国家在分裂,战火在燃烧,生灵遭涂炭,百姓在呻吟。这一切强烈震撼着蔡文姬的心灵,这个有着厚重的家族文化背景的才女,用细腻的文学笔法把这一切真实地记录下来:

城郭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茕茕对孤影,怛咤糜肝肺。

通史五卷——三国鼎立

南宋人绘《文姬归汉图》

蔡文姬之所以描写得这样生动形象,是因为她不仅是战乱的亲历者,也是战乱的受害者。她在战乱中被匈奴的骑兵掠到塞外,流落在南匈奴长达十二年。

通史五卷——三国鼎立

《历代画像传》中的蔡琰

大约在建安十一年(206年),长期流落在南匈奴的蔡文姬被曹操用重金赎了回来,结束了寄居生涯,回到了中原,并重新建立了自己的家庭。

著名的史学家郭沫若以此为素材,写成了轰动一时的历史剧《蔡文姬》。剧中除塑造了一个才华高绝、胸襟开阔的女子形象,更塑造了接近历史真实的曹操形象:他是雄才大略、总揽全局、爱惜人才、极富才华的英雄,是蔡文姬命运的拯救者,是军阀割据局面的终结者。

首创“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权模式。历史把终结割据的任务交给了曹操。这个看似偶然的选择包含了必然。

通史五卷——三国鼎立

曹操像

曹操,安徽亳州人。他喜好读书,平日“手不舍书,昼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经传里当然包括儒家大一统思想。

他以反对称王割据自诩,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他精明强干,机警过人。在东汉天子已无任何权力可言、沦为军阀手中玩偶的时候,他首先发现了天子的价值,把天子抢到手中,创造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权模式。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袁绍两大军事集团在官渡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大决战。此时的袁绍,据有当时最富庶的青、冀、幽、并四州。冀州号称“带甲百万,谷支十年”,幽、并骑兵,勇冠天下。

袁强曹弱。曹操仅有数万人且装备落后的军队,能够抵挡得住袁绍装备精良的十万精兵吗?

胜利之神从来不眷顾表面强大的人,而总是青睐心怀天下、志向高远的真英雄,具有这种素质的不是袁绍,是曹操。

建安五年正月,官渡之战爆发。曹军大胜,书写了中国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战例。

通史五卷——三国鼎立

曹操书法“衮雪”拓片,这是目前唯一能看到的曹操书法真迹。

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为曹操加快统一战争的步伐增添了极大的动力。建安九年(204年),曹军攻占邺城,取得冀州、青州。又用了三年时间,占领幽、并二州,平定三郡乌桓,不仅彻底消灭了袁绍的残余势力,巩固了北边的安宁,而且利用乌桓人的能骑善射组建了强大的骑兵,壮大了军事力量。

《隆中对》与赤壁鏖战。战争长期在北方进行,使得地处长江中游的荆州成为动荡乱世中的一块安定的绿洲。《刘镇南碑》描述荆州说:“稌粟红腐,年谷丰夥。江湖之中,无劫掠之寇;沅湘之间,无攘窃之民。”

荆州的富庶与安定,荆州的重要地理位置,荆州主人刘表的平庸,这一切引起了它的东邻孙吴的垂涎。从建安八年(203年)十月到建安十三年(208年)正月,孙吴三次攻打江夏郡,企图敲开荆州的东大门。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就在孙吴第三次攻打荆州江夏郡这年,曹操五十四岁。“暮年”曹操的“壮心”,就是完成统一大业。

凭着政治家的敏感,曹操察觉到了孙吴的战略意图。他预感如果让孙吴抢先占据了荆州,将给他的统一大业带来巨大的麻烦。他果断地决定向荆州进军。

曹军南下的步骑很快就进入荆州界内,此时刘表已经病逝,新即位的刘琮还没等曹军兵临城下便闻风而降。寄居在荆州的刘备从新野率军向南,准备撤退到江陵。江陵不仅地理位置重要,而且还储备了大量的物资。有鉴于此,曹操立即亲率精锐骑兵对刘备军展开追击,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备,并将刘备军击溃,迫使他放弃了占领江陵的企图,转而向东南奔往夏口,曹操则直扑江陵,占领了这个荆州重镇。

面对曹军的咄咄攻势,孙刘两家选择了联合抵抗。建安十三年这里发生了历史上非常著名的战役,因此地有赤壁山,所以称赤壁之战。战争一方是孙权、刘备为首的孙刘联军,一方是曹操亲率的二十多万南征大军。曹操近十年的军事生涯中,几乎是战无不胜,在这里却饱尝了失败的滋味。

宽阔的江水阻止了曹操进军的步伐;孙刘联军的一把大火,使曹军停泊在江边的水军战船“樯橹灰飞烟灭”。赤壁山下,曹操天下归心的壮志碰到了铁壁。

通史五卷——三国鼎立

清代山西临汾年画《群英会》

通史五卷——三国鼎立

《历代画像传》中的孙权

通史五卷——三国鼎立

《历代画像传》中的刘备

对于曹操的失败,人们有各种各样的说法,有人说是因为他太骄傲了,有人说他战争的步子迈得太急了。

这些分析虽然都有道理,但都未触及根本。最根本的原因是曹操遇到了真正的对手。他的对手孙权、鲁肃、周瑜、刘备、诸葛亮等人都不是平庸之辈,而是和他一样有胸怀天下的宽广胸襟、统一天下的雄图远略、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的英雄人物。

大约在汉献帝兴平二年(195年),随叔叔从山东老家出来避难的诸葛亮,历经辗转周折后,在距荆州襄阳城西二十多里一个叫隆中的山村定居下来。

辗转流徙的经历,砥砺着他结束战乱实现统一的宏图远志。

通史五卷——三国鼎立

明人绘《三顾茅庐》

经过十多年的学习、观察、思考,一个实现天下统一的系统规划在他的心中日益成熟。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在许昌宴请刘备,席间说道:“当今天下英雄,只有你我二人够格。”

虽然都是英雄,刘备在起家的路上却备受挫折。然而失败并没有使他放弃追求,挫折也没有磨灭他的意志。

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的事业发生了一个转折。这一年他经过三顾茅庐见到了号称“卧龙”的诸葛亮。他对诸葛亮说:“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这个问题,既表达了刘备心中多年的郁闷,也表达了他欲统一天下的雄心大志。

诸葛亮用了很长一段话回答了刘备的问题。

自董卓已(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就是被后人传诵千古的《隆中对》。

比刘备、诸葛亮隆中谋划早七年,在孙吴的首都建业也有过一幕类似的场景。

建安五年(200年),孙权和鲁肃也有一次对话。

孙权问:“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

鲁肃回答说:“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

这番对话被后来的学者们称为《江东对》。

《隆中对》和《江东对》,都是政治家经过深思熟虑、极富远见、极富战略意义的建言。这种战略思想一旦被刘备、孙权这样具有坚毅品格的政治家所接受,就会迸发出巨大的力量。

对于曹操的统一战争,赤壁之战是个句号。从此之后,曹操退回北方,终止了南征的步伐。

对于孙刘两家来说,赤壁之战是个逗号。他们还要继续划分曹操退出后的半壁江山。

对于社会进程来说,赤壁之战是个问号,社会还要经过怎样的道路才能走向统一?

争荆州与关羽之败。赤壁之战后,荆州八郡为曹、孙、刘三家分别拥有:曹操占有南阳、章陵二郡;孙权占有南郡、江夏二郡;刘备占有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四郡。

通史五卷——三国鼎立

清绘本《回荆州》

七年之后,经过一系列摩擦、谈判、讨价还价,甚至刀兵相向,建安二十年(215年),孙刘双方达成协定,以湘水为界,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归属孙吴,南郡、零陵、武陵归属刘备。

荆州最后划分以后,刘备集团自以为荆州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便放心大胆地开始了向曹操的进攻。

通史五卷——三国鼎立

清刻本《三国志演义》中的关羽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六月,刘备军先后占领了西城、上庸、房陵三郡,打通了汉水的汉中到襄阳段。七月,刘备派驻扎在荆州的关羽率军北攻襄阳,并实现了对襄阳的包围。时值八月,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汉水暴涨,大水漫过河床,向樊城城北低洼之处狂泻。樊城外围曹军驻扎之处顿时变成一片汪洋,平地水深数丈,七军皆被淹没。曹兵纷纷登至高处避水。关羽利用水军优势,率众登上大船,对被洪水包围的曹军发动进攻。关羽大获全胜,樊城危在旦夕,曹操闻讯,甚至打算把都城迁出许昌。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正当关羽军攻打襄阳节节胜利的时候,孙吴却趁虚偷袭荆州,占领了江陵。丢失荆州的后果比攻不下襄阳严重得多,关羽放弃攻打襄阳,回军救江陵,在麦城兵败被杀。

蜀汉失去了荆州,两路夹击中原的战略遇到了空前的挑战。

刘备与诸葛亮共同决策的夷陵之战。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一月,曹操病逝,时年六十六岁。十月,他的儿子曹丕以“禅让”的方式取代了汉献帝,建元黄初,国号魏,史称曹魏。

通史五卷——三国鼎立

魏文帝曹丕像

第二年(221年)四月,刘备在成都称帝,建元章武,国号汉,史称蜀汉。

一年之后,孙权称吴王,虽然没有称帝,但以黄武为自己的年号,也是帝王的规格。

通史五卷——三国鼎立

上尊号碑,又名劝进碑,为臣下恳请曹丕即位的奏书石刻。

蜀汉章武元年七月,刚刚登上帝位三个月的刘备便迫不及待地发动了讨伐孙吴的战争。

一般人认为刘备伐吴是为了替关羽报仇。对于关羽的死,刘备不为之动情是不可能的。但是刘备此时已六十二岁,是一个相当成熟的政治家,只是因为一时愤怒而率兵东征的说法,不能使人信服。更何况刘备大举东征时离关羽之死已有一年半的时间,因此不能说是愤兵。

通史五卷——三国鼎立

蜀先主刘备像

愤而为关羽报仇,只是表面现象,深层次的原因是要重新夺回荆州,恢复《隆中对》设计的从关中和荆州两路夹击中原的战略态势。

刘备不顾一些人的劝阻,率兵讨伐孙吴的态度是坚决的。诸葛亮是什么态度呢?

史书对诸葛亮是赞成还是反对伐吴夺回荆州没有明确记载,然而,东征孙吴对于蜀汉来说是件大事。在这件大事面前,蜀国内部有过激烈的争论,作为蜀国主要决策者之一的诸葛亮不表示自己的态度是不可能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梁满仓

诸葛亮是赞成刘备东征孙吴的。因为他还没意识到《隆中对》战略方针本身存在的缺陷,不会因为初次受挫而放弃对《隆中对》战略方针的贯彻。在刘备集团内部,反对伐吴的人,史书都给予了明确记载。如果诸葛亮也反对伐吴,史家一定会大书特书,然而在史籍中却只字未提。在伐吴战争失败后,诸葛亮说:“法孝直(法正字)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这显然是在感慨,在伐东吴这个问题上没有一个重要人物进行有效劝阻。

急于夺回荆州,重新配置进攻中原的双钳,是诸葛亮与刘备的共同心态,这种共同心态,决定了他们在伐吴问题上的共同态度。

一个是蜀汉帝国的君主,一个是蜀汉帝国的丞相。两个最高决策者的态度如此,其他人的阻拦劝谏能起多大作用呢?

然而,刘备、诸葛亮在下决心夺回荆州时,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孙吴方面力保荆州不失的决心。

对于孙权来说,处在上游的刘备既是盟友,也是悬在头上的一柄利剑。没有荆州,孙吴西部虽有门户,但钥匙却不在自己手里。

孙吴所在的江东地区,北有强大的曹魏,向北发展几乎没有空间。只有向西发展,占领荆州,才有可能全据长江天险,北拒曹魏。荆州关系到孙吴的强弱,关系到孙吴的安危,关系到孙吴的存亡。

从经济上看,江东地区除江浙一带以外,其他地方尚未开发,经济十分落后。荆州土地肥沃,士民殷富,有了它,就可以使国家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蜀汉对荆州是志在必夺,孙吴对荆州则势在必保。

蜀汉章武元年(221年)七月,刘备亲率八万水陆大军沿江东下,穿过三峡,杀向东吴。因战争的主战场在夷陵,史称夷陵之战。

战争开始,蜀军气势如虹,节节进逼;孙吴避其锐气,主动退却。

退却并不意味着胆怯,而是换取主动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当孙吴军退出三峡,行至今鄂西北山地与江汉平原的交界处夷陵地区后,便停止了退却,坚壁防守。

两军在夷陵对峙了半年以后,蜀军疲敝,斗志大衰。这时孙吴军趁机反攻,对蜀军营寨发动了火攻,同时令水军逆流攻击蜀军水军。刘备败退,收集残兵北上马鞍山,围绕自己的指挥所,依山部署兵力。吴军四面围攻,蜀军土崩瓦解,数万人战死。刘备利用夜色突围,在秭归又遭重创,最后退至白帝城。

孙吴捍卫荆州占有权的充分准备和坚决态度,使蜀汉大军在夷陵之战中惨遭失败,七八万主力军队丧失殆尽。

通史五卷——三国鼎立

陆逊像

蜀汉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在军事和心理上遭受重创的刘备,因病重在永安宫去世。临死前他把儿子以及蜀汉政权的前途一并托付给了他非常倚重的诸葛亮。

身负重托的诸葛亮为了蜀汉的前途,为了统一大业,对夷陵之战失败的教训进行了认真的总结。蜀汉终于放弃了跨有荆益的战略,以承认孙吴对荆州的全部占有换取了两家新的联盟。

鼎有三足,三分而立。然而三足毕竟不是全鼎,它们最终还要统一于鼎身之上。

通史五卷——三国鼎立

白帝庙外景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黄河流域的基础,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初步格局,夷陵之战是这个格局的最后定型。

魏蜀吴三国鼎立,达成了暂时的平衡。

打破平衡需要时间,历史只能等待。

然而这种等待不是消极的,在此期间,三个国家都各自在追求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军事强大、文化昌盛的道路上不懈地努力。这种努力是汹涌的暗流,是涌动的岩浆,终将冲垮暂时的平衡,形成新的统一局面。

通史五卷——三国鼎立

汉末地方割据形势图(199年)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499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