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隋唐气象

大唐开国——炀帝之死

历史大观园 隋唐气象 2020-07-07 20:55:44 0

消灭了宋老生后,长安城已经唾手可得。像一个熟透了的苹果,就等着李渊来摘了。

此时长安城近畿已经由平阳公主和李神通扫荡大半,李渊另一个女婿高密公主驸马段纶也在长安以东举兵响应。

段纶与李建成关系甚好,是李建成在父亲面前提议,将妹妹嫁给了段纶。李渊举兵消息传来时,段纶从长安逃往蓝田,招兵买马,很快聚集了万余人的队伍。

李渊关陇集团成员的身份和他名应谶言的名声此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山西、陕西境内很多武装力量都望风归顺。有河东县户曹任瓌前来劝说李渊:关中各支武装现在都在翘首期盼义师,我在冯翊很多年,了解那里风土人情,我愿前往晓谕各路武装,希望您从梁山过河,然后直取永丰仓。一旦据有永丰仓,关中唾手可得。

永丰仓原名广通仓,隋开皇三年(583年)在广通渠口设置,大业初改名永丰仓,这是当时京师附近存储漕粮的重要粮仓。乱世里人是跟着粮食走的,有粮就有兵,有粮就有底气。任瓌的意思是值此乱世,如果手中握有粮食,那么将立于不败之地。李渊听从了他的建议,并且派他打前站晓谕各地武装。

这一路可谓势如破竹,周围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黄河周边居民献上各种物资甚至渡船,李渊为此专门成立了水军。当时关中地区东部最大的武装力量头目叫孙华,孙华此时主动过河来拜见李渊,李渊当场任命他为冯翊太守,由他作为渡河先头部队,王长谐、刘弘基等嫡系部队随即跟进,在黄河西岸建立了一个桥头堡,紧跟着李渊大军浩浩荡荡渡过黄河,进入了关中。

占领了永丰仓之后,李渊开仓赈济,一时间饥民云集,再加上各地豪强归附,仅李世民部就发展壮大成九万人的部队。

此时,平阳公主率领一万多精兵前来接应,李渊听说女儿来到,特地派遣柴绍率军前往接应,让夫妻两个见面。这一对夫妻,丈夫从太原一路披荆斩棘冲杀而来,妻子在关中纵横捭阖迎难而上,充分展现了他们的勇气与担当。

李渊没有把女儿的军队并入其他部队,而是让她单独立营,这是对她功绩的赞赏,也是对她指挥能力的肯定。这支军队就叫作“娘子军”。这就是“娘子军”一词的由来。

接下来就要攻打长安城,此时的长安闭门自守,人心惶惶,主事的大臣卫文昇听说李渊已经过了黄河,登时病倒,再也不能主事。改由阴世师等指挥城防,城内兵力、粮食倒不算少,就是没斗志。

李渊分别派遣李建成把守永丰仓,派遣刘弘基、殷开山经略扶风等地,派李世民经略鄠县,最后会师于长安西北方向的汉长安故城,李建成又派来万余精兵增援,此时李渊手下兵力多达二十余万。攻城时机成熟了,于是竞相向前,猛攻长安。在此之前,为了制造攻城器械,“绕京竹木,歼于斯矣”(《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就是说为了造器械,把京城附近的竹木全部都伐光了。

长安城城墙高厚,战斗激烈,孙华中箭,不幸牺牲,但是李渊军队士气依旧高昂,猛攻不辍,最后军头雷永吉率先登城,打开突破口,大军顺势杀入城中。

破城前,李渊下令不得侵犯隋朝宗庙,不得伤害代王杨侑,并且约法十二章,所以军队破城后没有出现大规模抢劫的现象,老百姓欢欣鼓舞。当时代王正在东宫,左右奔散,只有侍读姚思廉在一旁。李渊的士兵冲了进来,姚思廉大喝道: “唐公举义兵、匡帝室,卿等毋得无礼!”(《资治通鉴》)所有的士兵都被镇住,站在大殿下不敢上来。

此时李渊赶来,请代王迁居大兴殿,姚思廉扶着代王走下台阶,而李渊则站在后面恭恭敬敬礼送。

姚思廉是京兆人,著名才子,曾任代王杨侑侍读。此时的他以一介书生微薄之躯保卫旧主,李渊很是敬佩。唐朝建立后,姚思廉成为李世民秦王府文学馆学士。后来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十八学士”之一。曾参与编修史书,我们现在看到的二十四史中的《梁书》《陈书》皆出自他手。

此时隋朝留守大臣卫文昇已经病故,阴世师等被抓获。李渊举兵的时候,卫文昇、阴世师等下令挖了李渊家的祖坟,毁了李渊的家庙,李渊对他们早已经恨之入骨。数落阴世师等人罪过之后,李渊将其斩首,但一共只杀了十余人,其余一概不问,使得隋朝旧臣们迅速安定了下来,城中秩序也得以恢复。

长安城被攻克,李渊拥有了自己的基地。这是长安,具有其他城市不具备的象征意义,而挟持了代王,使得他有了政治上的主动权。大概李渊此时已有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意。

纵观当时天下,怎一个乱字了得。四处起烽火,举目是狼烟,李渊这边暂时告一段落,我们来看看当时的隋炀帝正在做什么。

隋炀帝的性格就是容易走极端,顺境下慷慨激昂,逆境下容易颓废保守。天下大乱之后,他不是考虑如何收拾旧江山,而是选择了迁居江都。恐怕此时他的心里,全是对他人的怨恨,怨恨关陇集团的背叛,怨恨百姓的违法作乱,怨恨身边人的无能为力。

江都是当年他平定南朝时候的驻地,他与南方知识分子、佛教界关系良好,他的妻子萧皇后是南梁萧氏,这一切都促使他下定决心来到江都避难。而且此次前来,他已经做好了不再回去的准备。

他带领着百官、后宫,在禁卫军骁果的护送下浩浩荡荡来到江都。在这里,隋炀帝过上了醉生梦死的生活。宫内百余间房,每房都置美人一人,随时准备着丰盛的宴席和乐舞,隋炀帝随意进出这些房屋。

他和萧皇后以及后宫宫女们终日喝酒宴乐。隋炀帝似乎知道自己来日无多,喝酒之余,还常常流连忘返于花园之间,似乎看不够那些景色。他还曾经对萧皇后说:外间想害我的人不少,但我不失为长城公,你不失为沈皇后。所谓长城公就是陈后主——这已经有亡国的预感了。

有时他又顾影自怜,对着镜子看着自己,忽然说一句:“好头颈,谁当斫之!”(《资治通鉴》)萧皇后惊问:何出此言?他笑笑说:贵贱苦乐,更迭为之,人生不就是如此吗?

他的这种颓废让身边的人感到绝望,尤其是他的禁卫军骁果。骁果是这支部队的番号,这支部队清一色由关中人组成,安土重迁,隋炀帝来的时候,并没有告诉他们不再回去了。此时看到隋炀帝如此颓废,而且一点回去的意思也没有,这些骁果十分焦急,他们想回家,想念老婆孩子,并且越来越不想为这个终日沉醉的君主卖命了。军心一天比一天不稳。

隋炀帝看到大家情绪不稳,于是脑门一拍就是一个主意。他下令江都城的未婚女子都停止谈婚论嫁,全部嫁给骁果们。这是乱政,引发了更大的不满。骁果们也不满意,觉得这是在胡闹。

此时隋炀帝的亲信、虎贲郎将司马德戡开始打小九九了。他与好友元礼、裴虔通等商议,都觉得现在形势岌岌可危,骁果随时可能叛乱,而自己身为将领在劫难逃。怎么办?最后他们商量来商量去,决定干脆站到骁果们一边去,成为他们的领导者。

他们打定主意后,就开始招募同党,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他们的团伙里,这些人甚至狂妄到大庭广众商议谋反,一点也不避讳他人。有的宫女听到了,就来向隋炀帝报告,竟然被隋炀帝斩首。以后再也没人敢向他汇报。萧皇后也劝说众人:“天下事一朝至此,无可救者,何用言之,徒令帝忧耳!”(《资治通鉴》)

隋炀帝就在这样的颓废气氛里迎来了自己的末日。

谋反者们觉得自己的级别都不高,难以服众,于是想起了右屯卫将军许国公宇文化及,想请他出山担任叛军首领。

宇文化及是隋右卫大将军宇文述长子,也是关陇集团成员。杨广为晋王时,宇文述曾参与策划拥立杨广为太子,所以隋炀帝继位后对宇文一家颇多恩待。

宇文化及是个性格懦弱无能之人,叛军们看中的是他的爵位和名号,当把计划原原本本一说,宇文化及大惊失色,汗流浃背,过了一阵子又点头同意了。大概是因为他考虑到假如不答应可能立即会被骁果们杀死,而答应了说不定还能闯出一片天地来。

司马德戡等人决定动手。他们四处散布谣言,说隋炀帝已经定下计策,将宴请所有骁果,用毒酒杀害他们,然后和南方人一起留在江都。

隋炀帝多年来倾向南方的政策此时终于结出恶果。关中人与南方人已经形成鸿沟,所以司马德戡等人的煽动特别有效,骁果们信以为真,一时间气氛紧张万分。司马德戡召集所有军官开会,军官们在会议上纷纷表示,愿意服从司马德戡等人的指挥。于是政变就这样紧锣密鼓地开始了。

醉生梦死的隋炀帝对此一无所知,而燕王惔听说了消息,想连夜进宫报告皇帝。燕王惔是隋炀帝已故长子杨昭之子,他从水道穿越了芳林门,来到玄武门,发现玄武门已经被叛军们把守住了,他谎称自己中风,想来向皇帝诀别。一个大活人跑过来说自己中风要死了,任何智商正常的人都不会信,所以叛军根本没让他进去。

裴虔通等人率军冲入宫中,此时隋炀帝听到了动静,吓得赶紧躲避。叛军们挟持了一个妃嫔,她颤颤巍巍指示了皇帝所在,大家一拥而上,将皇帝的藏身处紧紧包围起来。

隋炀帝眼见已经无法躲藏,于是隔着门喊话说:你们是想杀我吗?

叛军回答:绝无此意。

隋炀帝这才敢开门,见到了裴虔通,他问:你不是我的故人吗?为什么要谋反?裴虔通在隋炀帝还是晋王的时候就已经是他的部下了,所以隋炀帝有此一问。

裴虔通回答说:我们不是谋反,而是想奉陛下回京。

隋炀帝回答说:我其实一直想回京,只是运粮船还没到,无法动身。

叛军们将隋炀帝押送到寝殿,隋炀帝一进门就看到士兵们手持利刃,杀气腾腾,心里就明白了,他说:我何罪而至于此?

叛军们回答:“陛下违弃宗庙,巡游不息,外勤征讨,内极奢淫,使丁壮尽于矢刃,女弱填于沟壑,四民丧业,盗贼蜂起;专任佞谀,饰非拒谏:何谓无罪!”(《资治通鉴》)一口气将隋炀帝几大过犯都概括出来了:生活奢侈,饰非拒谏,执意伐辽,生灵涂炭。

此时隋炀帝最小的儿子赵王杲正在隋炀帝身边,这孩子只有十二岁,哪里见过这种剑拔弩张的场景,吓得哇哇大哭,裴虔通上前一刀将其砍死,鲜血溅了隋炀帝一身。隋炀帝此时终于拿出了一个君王应有的威严,他对叛军们说:天子有天子死的方式,决不能死于锋刃。将我的鸩酒拿来。

原来,隋炀帝早就料到有这一天,事先已经准备了毒酒,交给宫女专人保管。他曾对妃嫔们说:如果哪一天遭遇不测,你们先喝此酒,我跟着喝此酒,不能死于贼人之手。

但是此时掌管鸩酒的宫女早已经跑得不知踪影,无奈之下,隋炀帝解下身上一条练巾,交给了叛军,叛军们一拥而上,将隋炀帝勒死。

隋炀帝是一个颇具才华、颇有战略眼光的皇帝,不是印象中一般的昏君。他统治之下,隋朝的国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大业五年的各种经济指标甚至让后来的唐太宗都难以望其项背,唐朝要一直到唐玄宗时期才算赶超了他。隋炀帝率先看到了关陇集团的局限性,率先意识到了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可谓高瞻远瞩,但是他不知道,执行比计划更重要,任何好的谋略都必须考虑可执行性,都必须考虑自己执行力的边界在哪里。他的性格里有好大喜功、文过饰非的一面,对基层民众的疾苦漠不关心,将所有重大战略举措一起进行,又执意伐辽,导致民不聊生。而操之过急的爵位、勋官改革和大规模启用关东、南方人士的举动又引发了关陇集团的不满,对谶言的恐惧又导致他对关陇集团成员屡屡举起屠刀,最终落得众叛亲离。他死的时候,文武百官不来帮他,禁卫军不来保卫他,真正是孤家寡人。

隋炀帝倒地后,叛军们撤走。此时大多数嫔妃、宫女和宦官都跑散了,只有萧皇后和身边的宫女目睹了整个过程。悲痛不已的萧皇后只能和宫女们一起收敛隋炀帝尸身。仓促之间想找个棺材都找不到,只好拆解了家具木板,做了一口简陋的薄棺,将隋炀帝草草埋葬。

2013年,扬州市曹庄某工地施工时挖到一座古墓,经过抢救发掘,发现这竟然是隋炀帝和萧皇后的合葬墓。墓中发现了一方墓志,进一步证实这就是隋炀帝的墓葬。

此处已经不是当年隋炀帝第一次被埋葬的原址,而是经过唐人改葬的地点。萧皇后在唐朝贞观年间去世后,灵柩自遥远的长安被运到了此处,与自己的夫君埋葬在了一起。

大唐开国——炀帝之死

墓葬内发掘出的墓志(图片来源于扬州网)

要说起这位萧皇后,也是命运多舛,虽然贵为皇后,却身不由己,被时代的潮头撞击得东倒西歪。萧后乃著名的梁朝昭明太子萧统后代,西梁明帝岿之女。二月出生,江南风俗“二月生子者不举”,就是说二月生的孩子不吉利,克父母。所以萧后被亲生父母遗弃,由明帝六弟萧岌收养。不多久,萧岌夫妻俱死,于是萧皇后被其舅舅张轲收养。张轲甚贫,萧后的青少年时代日子非常艰难,亲自参加体力劳动。

后来隋文帝要为晋王杨广选妃,派使者前往西梁,梁明帝给所有女儿占卜,却发现没有一个得到大吉的。要知道,此时西梁从属于隋朝,否则以它不到千里的地盘早都被陈朝所灭,所以政治联姻对于西梁来说至关重要。梁明帝着急了,此时忽然想起来自己还有个女儿一直在舅舅家,于是赶紧把她也列入名单,占卜结果大吉,于是灰姑娘的故事出现了——萧氏成了晋王妃,后来又成为隋帝国的皇后。隋炀帝对南方的喜好,应该说部分原因来自对自己的皇后的爱,可以说,这一对夫妻感情还是比较好的。

在杨广夺嫡过程中,萧氏也起到了不小的作用。当时为了掩人耳目,杨广和同党的往来,对外宣称萧氏懂医术,同党带着自己的夫人以看病为由往来于晋王府,紧锣密鼓进行谋划。除了这个之外,萧皇后一生谨小慎微,没有干政乱政的行为,但是也没有什么主见,对于隋炀帝的所作所为,她是心有余力不足,无力劝谏。甚至在形势危急的时候,她也只能选择和夫君一样,放任自流,以鸵鸟政策应对乱局,最后的结果就是丈夫身死国灭,而自己则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她先是被宇文化及挟持,后来宇文化及被窦建德消灭,她又被窦建德俘虏,后来在隋朝和亲公主义成公主运作下,萧皇后又被突厥接走,突厥失败后又被唐军俘虏,回到了长安。好在当时的皇帝唐太宗对她礼遇甚厚,总算有了一个安定的晚年,一直到寿终正寝后才得以回到扬州。

一代传奇君王隋炀帝和萧皇后的墓葬就这样重现人间,令人百感杂陈。

隋炀帝的死,标志着隋朝的覆灭。隋失其鹿,天下逐之。此时的李渊、李密、窦建德、刘武周甚至宇文化及都有可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掰腕大赛现在已经进入了总决赛。

人的成功,固然与能力、道德、时代背景息息相关,但有时,运气也的确会起到极大的作用。隋炀帝身边作乱的叛军,其目的就是返回关中,这支队伍兵力雄厚,战斗力彪悍,而且思乡心切。假如进入关中,对刚刚站稳脚跟的李渊将极为不利,但是,这支队伍在半路却忽然消失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tqx/2053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