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上古遗韵

诸神的探索——吕尚

历史大观园 上古遗韵 2020-07-13 00:16:49 0

磻(pán)溪从南山蜿蜒流向渭水,将到渭水的时候,溪里涌出一眼泉水。这泉叫兹泉。泉水清澈,四周游鱼如织。泉边上有一块大石,石上坐着一位手持钓竿的老人。老人年岁很大,戴着一顶大大的斗笠,银色的胡须,一直挂到胸口,风一吹,轻轻飘动着。老人的身上穿着青色的粗布衣,洗得已经有些发白。他的眼睛没有望着前面的钓线,而是望着溪水的尽头或者天边,不知道在想什么。手却很稳,紧紧握着钓竿,纹丝不动。

老人姓姜,名尚,字子牙。他的祖上是帝舜时主管礼仪的伯夷,后来分封在吕,后代就以吕为姓。所以姜子牙又名吕尚。伯夷的后代四散而居,有一支迁移到了东方,吕尚出生在东海之滨。年轻的吕尚,一贫如洗,却好天文地理、文韬武略这些大而无当的东西。对于糊口的技能,却一样也不在行。耕田种地,一年下来,收成还不够种下的种子。去打鱼,渔网都破了,也捉不到几条鱼。他本是入赘在妻子家的。妻子看他这样无用,一顿责骂,把他赶出家门。吕尚满心怀着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却只能在冰冷的世界上辗转漂泊,一荡就荡到五十岁,来到都城朝歌。吕尚想,这是都城,自己一身本事,总有人赏识。他四处投靠,却处处碰壁。没办法,好在手上还有两把力气,就做了屠夫。吕尚一早起来杀猪宰牛,在街上摆一个肉摊子卖肉。吕尚的心思不在卖肉,一刀一刀切着肉,总想着会不会有一天遇着一个知己。这一晃又是十多年过去,不用说知己,相熟的朋友也没几个。年纪渐老,这个体力活也做不下去。吕尚万般无奈,只得离开都城,另谋生路。

一路往南,过了黄河,吕尚在离朝歌一百多里的棘津渡口停了下来。这里人来人往,是个热闹的去处。可是能做什么呢?吕尚四处询问,想打点零工。他已经是一个年近七十的老人,哪有人肯用他。卖苦力是不成了,吕尚就在渡口旁边租了一间小茅屋,开了个小小饭铺,向过往的行人卖酒食。能不能挣钱不重要,总算是有口饭吃。

没想到,只过了几年,这个糊口的饭铺也倒了。困苦的命运逼迫着他,这么老了,还是让他无处安身。

吕尚常听到过往的客人说起周国的国王姬昌。据说他是个敬老慈幼,礼贤下士的人。太颠、闳夭(hóng yāo),还有散宜生、鬻子,都是有名望的能人,据说先后去了岐山,个个都得到了重用。吕尚心里又升起了一些希望。要不然就去一趟吧。反正天下之大,也没有我的立足之处。

吕尚一路西行,一走就是一千多里,终于来到岐山之下。他思来想去,还是没有直接去投奔西伯侯姬昌。他想,自己这么一大把年纪,一事无成,穷困潦倒,跑过去说不定会讨个无趣,还是等待时机吧。这一辈子,反正等得已经够久了。于是吕尚在渭水旁边的磻溪暂居下来。这里风光秀美,民风淳朴,若是注定此生一无所成,在这里安享晚年也算不错。

平常的日子,他就到磻溪来钓钓鱼。不在乎鱼多鱼少,只是有个去处,可以安安静静地坐一坐。这周国果然是好地方。左邻右舍看他一个人孤老无依,个个都来帮他,常常有人送衣送食。虽然只是粗茶淡饭,日子倒也恬静。

吕尚坐在大石上,大半天过去,还是没有鱼儿上钩。他不在意。他几乎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眼睛望着远方,实则已经神游万里。想什么呢?过去也没什么好回忆的,一事无成,人生已经到了暮年。要说悲哀,这恐怕是一个有着英雄梦的人最大的悲哀了。

远远有一大队人马,逆着渭河,沿着磻溪走过来。前头跑着一群猎狗。后面有骑马的,有奔跑的,人人手持刀叉,背负弓箭。是一群狩猎者。从阵势上看,应该大有来头。

吕尚远远看了一眼,又回过脸,静静地钓他的鱼。再大的热闹,跟他有什么关系呢。

狩猎的人们呼喊着,猎犬狂吠着,越来越近了。人群当中,有一辆马车,车上坐着的,也是一位老人。吕尚一想,来人必定是周国国王,西伯侯姬昌。

姬昌的祖先,是后稷。后稷名弃。弃的母亲姜嫄,到郊外游玩,踩了巨人的脚印,回来后生了弃,不敢要,先是扔在陋巷,后来又扔在冰上,都没死掉。长大之后,他喜欢耕种,专心经营,成了一国之中有名的种田好手。尧就请了他去当农师,指导天下人耕作。

这一族,从后稷时开始兴起。经过几次迁徙,到姬昌的祖父古公亶父时,迁到了岐山之下。

古公有三个儿子。长子太伯,次子虞仲,三子季历。姬昌是季历的儿子。古公从小喜欢姬昌。太伯和虞仲知道古公想把位子传给季历,然后传给姬昌,就离开周国去了东方的荆蛮之地。这位太伯,后来成了吴国的始祖。

季历继位之后,不断向戎狄征战,使周国成为一个大国。商王文丁担心周国势力强大,就以封赏为名,把季历召唤到都城,名义上封他为方伯,号称周西伯,却把他软禁了起来。过了一段时间,索性断了饮食,把他活活饿死了。

姬昌即位,成为周西伯。

这位姬昌,即位之后,继续实行祖父“翦(jiǎn)商”的国策。所谓翦商,就是有计划地灭商。他对内行仁政,积善行德。对外招贤纳士,侵占小国。先后攻灭了密须国、耆(qí)国、黎国,其中黎国,已经迫近商国的本土了。

此时天下的共主是商王纣,大臣们屡屡向他发出警报,他于是把姬昌关到羑(yǒu)里。

姬昌被圈禁在羑里这个小小的地方,自由还有一点。他就每天演算伏羲传下来的八卦。日复一日,把八卦演变成了六十四卦。姬昌算卦很灵验,人们纷纷说他是一位圣人。商纣王一听,很狐疑。如果他真这么厉害,可留不得,一定要杀掉。

怎么测试呢?他把姬昌的长子伯邑考召来。伯邑考被纣王留作人质,替他驾车,从来都是小心翼翼。纣王什么话也没说,就把他给杀了。然后用他的肉做成肉羹,让人送给姬昌吃。

姬昌吃了下去。

纣王听使者回来一说,哈哈大笑:什么圣人,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都不知道。

等纣王的使者一走,姬昌赶紧跑出去,把肉羹吐出来。肉羹落到地上,变成了一只兔子,一蹦一跳地往远处跑了。直到今天,在羑里还有一个小小的伯邑考墓,当地人又叫它“吐儿坟”或者“兔儿坟”。

姬昌被囚禁在羑里,急坏了周国的大臣。散宜生等人想方设法,四处求美女购宝物,想把姬昌赎回来。他们从骊戎那里买来一匹文马。文马有着五彩的身子,火红的鬣(liè)毛,眼睛的颜色如同黄金,颈子底下的毛像鸡尾一样,所以又叫“鸡斯之乘”。据说骑了它,只要不遭横死,能活一千岁。他们又从於陵氏那里得到一个名叫驺虞(zōu yú)的怪兽,长得像老虎,尾巴有身子的三倍长。骑上它,每天可以走三千里。

最重要的是要寻找到一个倾国倾城的美女。大臣们去了有莘氏之国。

当年,商汤娶了有莘氏之女,得到了贤臣伊尹。多年前,姬昌在渭水边上见到一位有莘氏之女,也是一见钟情。《诗经》上有好几首诗,都写到这位名叫太姒(sì)的美女。据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的就是姬昌与太姒的爱情。姬昌终于赢得美人的欢心,为了娶她,用船在渭水上连成一座长长的舟桥,亲自带了人,浩浩荡荡过河去迎接。

这一次,他们又在有莘氏那里求得一个千娇百媚的美女。

名马、美女加上从西海之滨找到的白狐,从江淮的水边寻到的巨贝等等珍宝,全摆在了纣王的面前。纣王一看,眉开眼笑。“只要一样就可以把西伯放了,何况送了这么多。快,放人。”

西伯姬昌回到岐山,休息了一段时间,众臣们建议他出去狩猎,算是散散心。出猎之前,西伯卜了一卦。卦词很怪,说他这次狩猎,“所获非龙非螭(chī),非虎非罴”,而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佐之臣。

姬昌走了一路,也没看到什么奇异之事。一路来到磻溪,远远看到一位老人,端坐在茅草丛中的一块石头上,怡然自得地钓着鱼。这边人喊马嘶,猎狗奔来跑去,林木间不断有小动物惊惶地四散逃窜。可是这位老人却一动不动。

姬昌心里有些好奇,就让随从在远处等着,自己一个人走了过来。走到跟前,看了一眼他旁边的鱼篓,空空如也。

“先生喜欢钓鱼啊?”姬昌问。

吕尚抬头看了看姬昌。“谈不上喜欢。你看我这鱼钩,是直的。愿者上钩。”

姬昌说:“你这是为什么呢?”

吕尚说:“钓鱼就像权术。用厚禄收买人才,用重金收买死士,用官职招揽人才,都如同用饵钓鱼。凡是垂钓的人,目的都是为了得到鱼,这里面的道理很深啊。”

姬昌道:“希望先生您能对我详细说一说。”

吕尚点点头。“如果用细小的钓丝,鱼饵清晰可见,小鱼就会上钩;用中等的钓线呢,鱼饵要香,这就能钓到中等的鱼。钓大鱼,就要用又粗又长的钓绳了,鱼饵也要非常丰盛。鱼只要贪吃香饵,就会被钓住;人如果要得到君王的俸禄,就会听从君王的驱使。所以啊,用饵吸引鱼,就能捉到鱼;用高官厚禄,就能网罗到人才。以家为基础,就能取得国家。以国家为基础,就能够取得天下。圣人所考虑的事,就是让天下之人各得其所,最后使得天下归心。”

姬昌急忙问道:“那怎么才能让天下归心呢?”

吕尚笑了笑,回答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能与天下人分享天下利益的,就可以取得天下。独占天下利益的,就会失掉天下。能为天下人谋求利益的,就是王道。道之所在,天下归之。”

姬昌一听,大为叹服。“我祖父太公就曾说过,当有圣人来到我周国,周国就会兴起。说的就是您啊。我们太公望您已经很久了。”说完,请吕尚登上他的车子,一起回都城。

回到都城,西伯立即封吕尚为师。自此之后,人们就称吕尚为太公望,又叫姜太公。

当初,纣王收了宝物,放回姬昌之时跟他说:不是我要囚禁你啊,是崇侯虎。

这个崇侯虎,是崇国的国王。崇国本是尧给鲧的封地,是个战略要地。崇侯虎是个很有眼光的人,看到西伯姬昌收买人心,四处扩张,知道他是商朝的心腹大患,也是自己国家的巨大危险,所以向商纣王进言,要他对周国下手。谁知道,纣王不仅放虎归山,还出卖了他。同时又愚蠢地赐给姬昌弓矢斧钺,让他有实力征伐其他诸侯国。

姬昌与吕尚一商量,崇侯虎是一个大威胁,必须先把他拿下。攻打崇国很不容易。第一次攻打了将近两个月,由于城池坚固,一直没有攻打下来。只好退军回来。过了一段时间,挥军再战。这次用了新发明的攻城工具,终于灭了崇国。随后,姬昌大兴土木,修筑了新城丰邑。把都城迁了过来,作为进攻商朝的基地。

此时臣服于周的诸侯国已有数百个。有的史书上说,天下有三分之二都属于周国了。万事俱备,只等一个时机,即可向商朝开战。哪知道,刚刚才搬到新都,年事已高的姬昌就得了重病,很快离开了人世。儿子姬发即位为国君。姬发尊吕尚为“师尚父”,请他统率全国的兵马。

周王姬发虎视眈眈,而商纣王却越发荒淫暴虐。有天早上,他站在朝歌的鹿台上,远远看到一个老人在河边犹豫不决,想过河,又不敢。他问手下人老人怎么回事,手下人说,人老了,腿上的骨髓就松了,会怕冷。商纣竟然就把这个老人捉了来,让人砍下他的腿,看一看骨髓是不是松了。

比干是商纣王的叔叔,看纣王荒淫残暴,一次次向他进谏,终于惹得纣王大怒:人说圣人心有七窍,我今天就来看看,是不是真的。他令人把比干的心掏了出来。

杀死比干的地方,原先是纣王赏景的一座高楼,因为高耸入云,称为摘星楼。比干在这里被剜心而死,人们自此改称这里为“摘心楼”。

箕子是纣王的另一位辅佐大臣。起初,箕子看到纣王吃饭一定要用象牙筷子,就叹息说:“用象牙筷,就要配玉杯。有了玉杯,就一定要远方的珍宝奇物。如此一来,造华美的宫殿,就不可避免了。国家就是这样开始衰败的啊。”他也曾向纣王苦苦进谏,纣王不理不睬。看到比干惨死,箕子心如刀绞,就披散了头发,装作疯子,天天鼓琴悲歌。纣王看他这样,就把他贬为奴隶,囚禁了起来。

纣王的种种倒行逆施,迅速传遍诸侯国。

周王姬发下令出兵伐纣。

出兵之前,照惯例,要占卜一下,看看凶吉。哪知道一占卜,不吉。大臣们大惊失色,面面相觑。吕尚快步走过来,一把将太史面前的蓍(shī)草和龟甲全都拂到地上,大声说道:“枯骨死草,哪知道什么吉凶!”姬发一看,也就坚定了决心,号令发兵。

姬发用车装着父亲姬昌的木主,说是奉他的遗命前来征伐商纣。所谓木主,又叫灵牌或者牌位。在一块木牌上写上死去的祖先的名字,死者的灵魂驻留其上。木主就是祖先的象征。

大军来到黄河北岸的孟津渡口。军队统帅吕尚,一手拿权杖,一手握黄钺,命令说:“各位将领,统领众兵,集结船只,迟者斩首。”

八百家诸侯一齐聚到渡口前来会盟,军马黑压压的,一眼望不到边。姬发登上战车,检阅六师,他与众将士盟誓说:“商纣王自灭于上帝,结怨于民众。他设立炮烙之刑,杀戮无辜。囚禁直谏之士,不祭天地。上天已经厌恶他,要降下灾祸。古人说,抚爱我的就是君王,虐待我的,就是仇敌。独夫商纣,是你们的大仇敌。我现在就率领你们,去把他歼灭。”

周武王姬发在孟津渡做了三篇《泰誓》,统一军心民心,提升士气。誓师已罢,他命令吕尚率领最精锐的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连夜向朝歌出发。

黄河之上,人喊马嘶,火把照得两岸明亮如昼。不知道从哪里飞来许多像红鸟一般的大蜂,聚集在姬发的船上。姬发认为是吉兆,让人把这蜂鸟的形状画在军旗之上。后世的军旗上多画鸟像,就是从此而来。

经过六天六夜的急行军,部队在黑夜中到达了朝歌城外的牧野。吕尚立即排阵。阵型还没有排完,天就下起雨来。众军就在这雨中肃立着。

第二天,是甲子日。天刚亮,商纣王就率领着黑压压的部队蜂拥而至。雨慢慢停下来,商纣王抬头一看,大吃一惊。面前整整齐齐地列着一个铁一样的方阵。这个方阵在这里已经站立了许久,一动不动,人人都像标枪一般。

商纣王少年时就随父亲东征西讨,杀敌无数。他的天资极高,力大无穷,能够空手与野兽搏斗。即了帝位之后,常常在群臣面前夸耀自己的能力,认为谁也不如他。原本他对周国来犯,是丝毫也不在意的。没想到这么快,他们竟然就打到了京城。可是他的部队由于荆夷作乱,正在东方作战,此时正是京城空虚之时。听说周军已经到达孟津,他只得驱使京城的奴隶,编成队伍,到城外列阵作战。这些奴隶,有一部分是犯了事,从各国逃亡而来,被商纣收留的。商纣的这个做法,引起各诸侯国的怨恨。许多国家之所以随周国反叛,这也是一个重大原因。更多的奴隶,都是战争中的俘虏。这些人个个怀有异心,哪会甘心为纣作战。纣王心里也明白,可是除了自己不多的亲兵之外,其他也无兵可用。几个忠于自己的诸侯国派来的援军还没赶到,周兵就已出现在面前。

天大亮了,周武王站在战车之上,对部队发布命令说:“众将士,举起你们的戈,排好你们的盾,竖起你们的矛。每次前进,不超过六步七步,攻击时不超过六七次,就要停下整顿队形。你们要像虎豹熊罴那样去战斗。临阵不战者,死。”

话音刚落,吕尚带着一名百夫长,直驶敌阵,照当时战争的仪规,向商军挑战。一时之间,战鼓齐擂,喊杀声惊天动地。周军的战车,旋风一样往前直撞。后面的虎贲之师,排山倒海般碾压过去。

大地颤抖着。

商纣王指挥着部队向前迎敌。可这是怎样一支部队呢?大部分都是奴隶,刚刚还在做着苦力,突然被编起来,既没有训练,也没有排过战阵,完全是乌合之众。等周朝的战车猛力一冲,立即涣散。有人抱头鼠窜,有人扔下兵器投降,有人甚至倒戈相击,回头攻击督战的商军了。漫山遍野的商军如雪崩一样,四散而逃。吕尚没想到商军如此不堪一击,看到他们溃败,毫不迟疑,立即挥军追击。

奴隶四散而逃。随着商纣王退到都城玉门的,都是他的贴身侍卫军。这支军队,虽然人数不多,却都是精锐之师。玉门是朝歌城的西南门,门外有沧河。纣王把部队排出阵,打算在这里决一死战。

这一战,才是硬碰硬。双方短兵相接,以命相搏。呐喊声惊天动地。士兵们一个接一个倒下,鲜血汩汩而流。时间不长,沧河里的水全都被鲜血染成了红色。《尚书·武成》里记载这一场面时,用了“血流漂杵”一词,可见这一战是如何残酷和血腥。血水沿着沧河一直往南流到淇河口,凝固了,淤积在一个小村子的村口。在这之后,这个小村就叫血村,后来变为薛村,如今改名叫小河口。

商纣王寡不敌众,几乎全军覆没,只得再次败逃。他带着残兵退回鹿台。这个鹿台他前后修建了七年,方圆三里,布满了亭台楼阁,里面堆放着从各地搜刮而来的珠宝美玉。这里既是他与后妃们享乐的乐园,也是个易守难攻的要塞。纣王想在这里稍作喘息,再退守到朝歌山上的朝歌寨,在那里坚守,等待援军。

上朝歌寨只有一条羊肠小道。从寨顶望下来,拦马墙、饮马池、跑马岭,贮藏粮食的山谷,将军发号施令的令山尽收眼底。到了朝歌寨,周军再攻打就不容易了。然而这么一个险要之处,商纣王是去不了了。朝歌寨的士兵们早已被他投入战场,所剩不多的部队,此时正与周军在鹿台下殊死搏斗。援军呢,近处的诸侯依然杳无言信。而他精锐的大部队,正在遥远的东方与夷人激战。

朝歌兵力空虚,周军乘虚而入。

周军很快就攻破了鹿台。已经听到宫殿外面的叫喊声、戈矛的撞击声。纣王走投无路,穿上缀着珠宝的衣裳,坐到随从堆好的木柴堆上。周兵已经在用撞木冲撞大门了。纣王点点头。随从把手中的火把往柴堆上一丢。商朝最后一个王,立即被大火吞没。

吕尚马不停蹄,兵分几路,去迎战前来支援纣王的诸侯。诸侯听闻纣王已死,兵无斗志,纷纷溃败。仅仅四十六天,周军横扫九十九国,击败敌军十七万七千多,俘虏三十余万。

周王姬发进了朝歌城。他让吕尚用黄色的大斧,砍下商纣的人头,挂在大白旗上。又用黑色的斧子把已经上吊自杀的妃子妲己的头砍下来,挂在小白旗上。然后把一百多名助纣为虐的奸佞之人绑缚了,在这旗子的导引下,送到新建的大庙。大庙里供奉着周文王的木主。庙祭了五天,向祖先汇报胜利的喜讯。接着又去进行社祭,这是向天帝汇报。

四弟周公旦、十五弟毕公高,手持大斧,守在姬发的两旁,散宜生、太颠、闳夭等重臣,手持宝剑在后面护卫着,群臣诸侯跟在后面一起来到神社。姬发站立住。“师尚父”吕尚牵来祭祀的牲畜,太史按照策书祈祷,向神祇禀告讨伐商纣之事。然后以牺牲祭祀。祭礼已罢,姬发命令把商纣王积聚在鹿台的钱币、囤积在钜桥的粮食,发放给贫民。周王姬发的仁爱之名,一下子传遍四海。

姬发又派人为比干的墓加土上坟,把箕子释放出来,商国民众交给纣王的儿子武庚管辖。一切安排妥当,然后带上九鼎,彩旗招展,凯旋回周国。

箕子被释之后,隐居到箕山。周武王姬发知道他是一个贤人,想向他请教治国之道,亲自来拜访。武王见到箕子,问他殷商亡国的原因。商朝的灭亡,是箕子的伤心之事,他不愿提起,就向武王说了一番大禹传下的“鸿范九畴”的治国之道。武王请他出山为官。箕子说,商亡了,我是不能做新朝的臣子的。等武王一走,他立即打点行装,带着商朝的一批故人,一路往东,一直跑到了朝鲜。

武王听说箕子去了朝鲜,就封他为朝鲜之王,不把他当自己的臣属。过了几年,箕子把朝鲜治理得井井有条了,思念故国,就又回来了一趟。他经过商朝的故城,看到宫室都倒塌了,遗址上杂草丛生,除了一些吃草的牛羊,几乎没有人烟,荒凉得令人心痛。箕子想到纣王不听自己的劝谏,最后让国家落得这样的下场,不禁心如刀绞,写诗唱道:“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歌很快传遍朝歌,商朝的遗民们,唱者与听者,无不流泪。

商朝灭亡了。一个灿烂多姿的周朝从废墟上开始崛起。

吕尚因为立下赫赫战功,被周武王姬发封地于齐国。

吕尚率领部属随从,一路往东前往自己的封国。东方的大海之滨,原本就是他的故土。时隔多年,重又返回,吕尚心中是五味杂陈。一路走走停停,接近都城营丘之时,天色尚亮,大家安营扎寨下来,打算好好歇一晚再走。天色黑下来,吕尚到营外巡视,听到有人在低声交谈:“机会难得啊。你看他们睡得这样安稳,哪像去兴建国家的样子。”吕尚大吃一惊,立即率部火速行军。急行军一夜,天刚亮,就赶到了淄(zī)河西岸,朝河对面一看,黑压压的一支军队,正涉水直奔营丘而来。

来的是莱人。莱人本是神农氏的后代,他们最早培育出了麦子。“来”字的本义就是“麦”。在甲骨文里,来就是生着对生叶子的禾苗上长出一撇,这一撇,象征着麦穗。莱人就是种出麦子的人。他们一路从西往东迁徙,走到哪里,就把麦田带到哪里。炎黄两族合并之后,他们就安居在商河,住的地方就叫麦丘。商人兴起之后,他们再次被往东南驱赶。商周之交,他们来到了这几百里外的营丘附近。听说吕尚带人要来这里兴建齐国,他们就倾巢出动,来争夺营丘。若是吕尚迟来一步,建立齐国,恐怕就困难了。

吕尚来得及时,立即率部向莱人发动攻击。他手下的部队身经百战,连商纣也不是对手。加上吕尚又是一个高超的军事家,土著莱人哪是他的对手。只一战,他们就溃不成军,往海边遁逃。

吕尚进了营丘。此时的齐国,偏处东方,国小民穷,从来不曾有过有序的管理,到处混乱不堪。吕尚决定以法治国。

此时,掌管刑狱的司寇叫营荡。他声称要以仁义治国。可是背地里却结党营私,杀害无罪之人。吕尚大怒,说他“以仁义乱齐”,把他给杀了。

东海有个名叫狂矞(yù)的人,名声很响,据说是一个贤人。吕尚三次去拜访他,他都闭门不见。吕尚就把他抓了起来。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封在隔壁的鲁国,听说吕尚抓了狂矞,急忙赶过来。等他赶到齐国,吕尚已经把这个狂矞给杀了。

周公在周武王去世之后,曾摄周王之政,在周成王成年后,又还政于他,是孔子最为景仰的贤人。周公以礼乐治国。据说体现着儒家仁爱精神的《周礼》,便是由他所著。杀一个无辜之人,这是他极其反对的。

周公旦生气地问吕尚:“先生,这位狂矞是天下有名的贤人,你怎么就把他给杀了呢?”

吕尚说:“这个人,他说他不做天子的臣子,也不跟诸侯为友。耕田而食,掘井而饮,无求于他人。他不做天子的臣子,就不会臣服我。不跟诸侯做朋友,就不会做我的官。无求于人,我就没办法对他进行奖惩。治理国家,就靠授官职、加俸禄、奖励和惩罚这四种手段。而这四种手段对他都没用,我拿什么来治理国家呢?以名士自居,不肯为明主所用的人,就像一匹马,让它走,它不走,让它跑,它不跑。这是国家大害,所以要杀掉。”

吕尚杀狂矞的事,记载在《韩非子》里。是法家以他说事,还是实有其事,很难说。不过吕尚与周公的理念,的确完全不同。吕尚以天下为饵钓得周文王,自己也接受“师尚父”这个饵,辅佐周武王。活着,就是为了成就事业。这是他对人生的理解。

靠着霸气与杀气,吕尚很快控制住齐国的混乱局面。他大兴渔盐之业,劝种麻纺丝,奖励冶炼,鼓励经商。对别国来的商人,甚至不收税费。四方民众,少有人不贪利,于是纷纷归于齐国。齐国很快就显出大国气象。

吕尚一生经历了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数代,直到周康王六年才去世,活了一百多岁。从助周文王强国,到为周武王征商,吕尚屡出奇计。有人把他的智慧记在一本名为《六韬》的书中。这是一本兵书,里面有着种种深奥的谋略。后来的军事家,几乎都受到他的影响。人们把他称为兵家之祖。

明代许仲琳把吕尚助周灭商的事,写成了《封神演义》。吕尚——那位手执打神鞭的姜太公姜子牙,成了天下诸神的统帅。怎样才能成为神呢?一本《封神演义》上满满地写着:斩将封神。到了姜太公的时代,成神之路也充满了血腥。诸神都是带着血迹,升到天界。

姜太公,从来不是一个满脸慈善、羸弱不堪的老人。他大半生孤苦无依,抑郁不得志,可是胸中的豪气没有消减半分。他运筹帷幄的智慧,显得深不可测。他的性格刚烈无比,充满着杀伐之气。直到今天,每年的大年三十,人们都要在家里的神案上,贴上一张细细长长的红纸条,上面斩钉截铁地写着:“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

令人既敬且畏的姜太公,驻留在每个平凡人家的神案上。他吓阻一切可能作恶的邪神鬼怪,同时又鼓舞着那些一无所成却又心有不甘的人们。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gyy/2364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