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简明正史——主父偃 汲黯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7-22 22:36:38 0


主父偃(?—前126) 临淄(今山东临淄)人。出身贫寒,早年学长短纵横家的学说,后学《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齐他受到儒生们的排挤,于是北游燕、赵、中山等国,但仍未得到重用。前134年,他抵长安,通过大将军卫青的关系,想得到武帝的召见,结果未遂。于是他直接向汉武帝上书,当日就与徐乐、严安等人一起被召见。武帝在听取他们各自建议后,很欣赏,发出“何以相见恨晚”的感叹。他们三人都被拜为郎中。主父偃后单独向武帝上疏多次,不久迁为谒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连升四级,得到汉武帝的破格重用。在他提出的诸多建议中,最著名的是《推恩令》。

汉初,诸侯王的爵位是由嫡子继承的,庶出的子孙设有继嗣的资格。主父偃认为,诸侯骨肉子弟无尺地之封,仁孝之道就得不到播扬。因此他建议令诸侯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这样“上以德施,实分其国,必稍自销弱矣”,表面上是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前127年,梁王、城阳王提出:愿分部分国土与其弟。武帝立即批准,下诏“诸侯王分与子弟邑者”,朝廷均予批准,并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可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这一“推恩”令实施后,“不行黜陟,而藩国自析”,结果河间王国分为兹、旁光等十一个侯国,菑川王国分为剧、怀昌等十六个侯国,赵王国分为尉文、封斯等十三个侯国。此外,城阳、广川、中山、济北以及代、鲁、长沙、齐等诸侯王国也都分为几个或十几个侯国。按照汉初规定,侯国隶属于郡,地位相当于县。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这样,汉朝廷不行黜陟,而达到削弱诸侯国的目的。其后,王国辖地仅数县。

在施行“推恩令”的同时,汉武帝还运用法律等手段,对诸侯王实行削爵、夺地和除国等措施,以消除他们的势力。不少诸侯王因“骄淫失道”,而被除国,如燕王刘定国与文康王姬通奸、夺弟妻为姬及杀人等罪,被主父偃告发处死刑而自杀国除。像类似刘定国这样犯罪或谋反而被除国的,还有燕、济川、齐、淮南、衡山、江都等九国。淮南王、衡山王谋反败露后,武帝又作“左官之律”,设“阿党附益之法”。“左官之律”,即不准人们私自为诸侯充当官吏,以防结党营私。“阿党附益之法”,是指诸侯王国的官吏不许和诸侯王结为死党,不许对诸侯王有罪不举;朝中的大臣不许与诸侯王勾结,不许帮助诸侯王得到法外利益。如违反了这些规定,犯者要受到严厉的处罚。前112年,武帝又以“酎金”成色不足,一次削夺一百零六名列侯的爵位。经过这些综合措施,诸侯王的问题才基本解决。汉初以来,同姓诸侯王对于中央集权的威胁,至此消除。而主父偃的《推恩令》,在削弱诸侯王势力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主父偃建议的另外二项重要措施是:徙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于茂陵和在河套之地设置朔方郡。

汉初,豪强地主势力得到发展。他们兼并土地,与国家争夺劳动力,以躲避国家徭役、租税,有的还在地方上横行不法,僭侈逾制,藏纳亡命,对国家造成严重威胁。在高祖时就采纳刘敬的建议,把齐、楚的昭氏、屈氏、景氏、怀氏及田氏五姓豪族迁徙至关中。这项措施不单具有“弱末”,即打击地方豪强的意义,还包含了“强本”之举,即充实关中,以为朝廷基础,防胡备变。武帝上台后继续执行这一政策。前139年二月,他在槐里县(今陕西兴平东南)茂乡筑茂陵,以作徙豪强之地。次年,武帝徙户钱二十万、田二顷之豪强者于茂陵。前127年,主父偃再次建议武帝:“茂陵初立,天下豪杰兼并之家,乱众之民,皆可徙茂陵。”武帝从其计,这年夏徙郡国吏民豪杰及资三百万以上者于茂陵。主父偃的这项建议,起到“内实京师,外销奸猾,此所谓不诛而害除”的作用。

也就在主父偃建议实行《推恩令》和徙豪强于茂陵的这一年,大将军卫青领汉军出云中,沿黄河北岸西进,到高阙,再沿黄河南下陇西,迂回围击寄牧于河南(今内蒙古河套以南)之地的匈奴。匈奴大败,丧兵数千,楼烦王、白羊王弃地远遁。河南自秦末被匈奴侵占已八十余年,至此收复。河南离长安不过千数百里,匈奴骑兵一二日即可到达,是悬在汉廷头上的一把利剑。河南收复,解除了长安的威胁。中大夫主父偃建议河南筑城:“河南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也。”武帝将这一建议交公卿议论,丞相公孙弘反对,公卿们都言不便。但武帝仍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置朔方郡,命卫青部属平陵侯筑朔方城,并傍河修整故长城边塞。后来武帝又募民十万和家产在五十万以上豪强徙朔方。这些措施既充实了朔方,又加强了对匈奴的防备。主父偃因这些建议得到武帝赏识,地位日显,拜为齐相。由于地位改变,他日益骄横,毫无顾忌地接受了大臣和诸侯王很多钱财。他认为,自己过去地位低下,被人看不起,穷困潦倒的日子过得太久了。人生在世时就要享尽荣华富贵,况且“吾日暮,故倒行逆施之”,收受的贿赂“累千金”。

到齐国后,他发现齐王次昌与其姊淫乱,就揭发了此事,齐王畏罪自杀。武帝以为主父偃胁迫齐王而死,加之赵王彭祖使人告发他接受诸侯贿金,遂下令逮捕主父偃。武帝不想杀他。公孙弘争道:“齐王自杀无后,国除为郡,入汉,偃本首恶,非诛偃无以谢天下。”遂被族诛。他的遗体由学生孔车收葬。

汲 黯 字长孺,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人。为人刚直,敢面折人过,是武帝时著名的力谏之士。

汲黯家族世代为卿大夫,因其父为官,汉景帝时被任举为太子洗马,汉武帝时任谒者。前138年,闽越向东越发动进攻,东越粮尽援绝,向武帝求援。武帝派汲黯前往调查,汲黯到了吴地就回朝,说:“这是越人之间的相互械斗,是他们的风俗,用不着派使者去。”后河内发生大火,武帝又派他去处理。他去后回来奏报道:“家人失火,屋比延烧,这不足为忧。我到河内,见到百姓受灾害之苦,饿殍遍野,父子相食,擅作主张开了河内的粮仓,赈济百姓。这是先斩后奏,罪该万死,请求处罪。”武帝认为他处理得对,不仅未处罪,反而调他去担任荥阳令。他认为县令的职务太低,称病归里。武帝知道后,又调任他为中大夫。在任期内,他多次提出切中时弊的建议,但很尖刻,武帝不愿让他留在身边,把他外任东海太守。

汲黯好黄老之学,政治上主清静无为,只抓大事,不过问小事。他体弱多病,常卧病在床,很少外出,他用这种统治方法,将东海郡治理得很有成绩,受到百姓的拥戴。汉武帝了解这些情况后,又把他调到朝廷,任主爵都尉。

汲黯性格傲慢,对犯了错误的人当面批评,不讲情面。当时丞相田蚡权高势尊,朝廷官员中自中二千石以下都登门去拜望他,汲黯就是不去,见了田蚡也只是作个揖。大将军卫青因征伐匈奴有功,地位显赫,朝廷官员也一个个去将军府拜谒,汲黯从不登门拜见卫青。有人建议他去拜望一下卫青,他说,“如果大将军卫青也能上门去拜望一些大臣,这不是能使大将军形象更好吗?”卫青听后,对汲黯越加敬重。

他的这种倔强脾气连皇上也不卖账。前135年,汉武帝广招文学儒士,对儒士们说:“吾欲施仁义。”在一旁的汲黯听了当廷讥评汉武帝道:“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汲黯的尖刻词语,使武帝顿时接受不了,一怒之下罢了朝,一边嘴里还在嘀咕:“这个汲黯如此戆直,也太过分了。”一些大臣看不惯,指责他不该如此对待皇上。汲黯说:“天子设公卿大臣,难道是要养一批阿谀奉承的人吗?”

武帝从西域得了一匹汗血马,兴致一高,赋《天马歌》一首。汲黯对此非常不满,在他眼里,作为一国君主,这样舞文弄墨,赋风赋马,是不务正业,对国家和臣民毫无教育意义,便责备他说:“凡王者作乐,都是上能承继祖宗传统,下可教化兆民。如今陛下不过得了一匹马,就要作赋歌颂,到宗庙里去唱。先帝和百姓们难道能知这些音吗?”由于汲黯批评不讲情面,武帝有时也对他敬畏三分,衣冠不整时竟不敢见他。

在平时,大将军卫青去见武帝时,武帝能在床边一边上厕所,一边与他讨论国家大事;丞相公孙弘去见武帝时,皇上有时衣冠不整就加以接见;而对汲黯,武帝却不敢这样做。一次武帝坐在床帐内,衣服未穿好,皇冠也未戴正,这时恰好汲黯有事向皇上奏请。汉武帝只好躲在床帐内把衣冠整理齐了,才出来接见汲黯。可见武帝对他的敬重。

在朝廷里,汲黯最看不惯的一个是酷吏张汤,一个是儒士丞相公孙弘。力主无为的汲黯对深文周纳的酷吏很反感。前126年,汲黯当着汉武帝的面责斥张汤:“你身为公卿,上不能褒扬先帝的功业,下不能化导天下的邪心,安国富民,使监狱出空,为什么要乱改高皇帝的法度?我看你将来是要断子绝孙的!”在廷上,汲黯经常同张汤争论不休。张汤尖嘴利牙,巧言善辩,汲黯不是他的对手,汲黯怒不可遏,骂道:“天下人都说刀笔吏不可做公卿,果然如此。一定是你这个张汤,要弄得天下人心怀惧,仄目而视!”

对专门揣摩皇上旨意、看风使舵的公孙弘,汲黯也不屑一顾。当时在开发西南夷问题上,汲黯和公孙弘都认为是劳民伤财的事,两人都不主张开发。但当汉武帝要大臣们讨论此事时,汲黯直爽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表示不同意。而公孙弘在一旁却一言不发,当武帝问他时,他才说:“此事关系重大,一切由皇上裁决。”通过此事,汲黯看透了公孙弘两面派伪君子的面目,指责他“狡诈而无情”,是“不忠”。

前121年春,霍去病取得河西战役大捷,匈奴受到沉重打击,浑邪王率众万骑降汉。汉廷命长安令发车二千辆,即日前往迎接。长安令一时筹备不到那么多马,只好向百姓贳马。百姓恐县令无钱发给,纷纷将马藏匿他处,不肯应命。武帝闻讯要斩长安令。汲黯又忍耐不住,便入朝面诤道:“长安令无罪,独斩臣黯,百姓方肯出马!”武帝用目斜视,默然不答。汲黯复申道:“浑邪王叛主来降,已由各县次第传驿相送,也算尽情了,何必再令天下骚动,疲敝国人精力,为这些胡人服务呢?”武帝听罢,收回成命,赦免了长安令。

浑邪王归汉后,匈奴大小首领都得到封赏,手中有很多钱。按汉律规定,百姓不能持兵器铁器出关售与匈奴人。但百姓不懂法律,有的出关后把兵铁器卖给了匈奴人。有关部门查察此事,一下抓了五百余人,朝廷要对他们处以重罚。汲黯进谏道:“匈奴长期以来侵扰我边境,朝廷为对付他们化的费用已累至数万。今匈奴来降,应该把这些降奴罚作奴婢,分赐将士,取得的财物,也宜遍赏兵民。而今,皇上对降人恩爱有加,对百姓却严刑酷法。我认为这是不可取的。”武帝听罢,变色不悦。等汲黯退出,对左右大臣道:“我很久没有听到汲黯的声音了,今又来胡说了。”后来武帝还是下诏,将那五百人从轻发落。

为改革币制,汉武帝以五铢钱作为全国统一货币。刚改铸之时,各地盗铸五铢钱现象很严重,楚地尤甚。汉武帝就派汲黯到他的老家淮阳(今河南淮阳)去当太守。他起初不愿去,武帝下了几次诏令,他才去。汲黯到了那里还是搞黄老清静无为的那一套。几年后,淮阳治理得很好。他在淮阳当了十年太守,死在任所。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2720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