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秦汉精神

大秦风云——嬴政的选择

历史大观园 秦汉精神 2020-07-09 13:07:15 0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接下来,秦始皇召开了他施政以来的第一次重大会议,这次会议不但决定了秦朝统治天下的国策,更影响了中国以下两千年的历史格局。我们来看看这次事关重大的会议,到底在谈些什么。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丞相王绾及大臣们向始皇提了一个建议,那就是为了安定遥远的燕国、齐国、楚国等新征服地区,请始皇分封儿子们为各地之王,用分权的方式来统治这么庞大的国家。

这是周朝就用过的办法,也就是希望始皇恢复过去分封诸侯的封建体制,而非实行所有的地方官员都由中央派任的郡县体制。

始皇听了这个建议后,决定召开会议,叫群臣来议论此事,结果是: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群臣几乎一面倒的,都认为这样做是比较好的办法。

我说“几乎”,就是还有一个人反对。那个人是谁呢?就是始皇时的名臣李斯。

李斯的理由是什么呢?各位读到这里不要心急:

请你把书合起来,静下心来想,如果你是秦始皇,在面对这样的局势,听到这样的议论时,你觉得哪一种做法更好?如果你是李斯,你反对这件事的理由是什么?

把所有的问题从头到尾想过一遍以后,再打开书,我们来看李斯怎么说。

李斯一人独持反对意见,而他说服了秦始皇。他说: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周文王、武王的时候,把自己的子弟分封到天下去,刚开始都是和乐一家。可是一代一代过去,亲戚关系也越来越疏远,最后到了春秋战国时,这些同姓子弟的国家之间彼此攻击,好像仇人一样。周天子根本没有能力去阻止他们。

李斯的意思无非是,分封子弟必然重蹈周朝的覆辙。在他来看,最好的办法还是实行郡县制,所有的官员都由中央派任。那怎么处理诸子功臣的问题呢?只要给钱就可以了,给他钱让他享受富贵,可是绝对别让他拥有自己的土地、人民、军队,这样他就没有反抗的能力,中央就容易控制地方。

但李斯所说不止于此,注意下面这两句,这才是秦朝立国最重要的核心精神,来看看他们用什么方法统治这个天下。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怎么样才能够让天下安宁?只要天下没有人敢持有和我不同的意见,不就自然安宁了吗?

大家都听我的,不准有其他意见。从中央到地方,整个天下只能有一个意志、一个领袖、一个力量,这就是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人面对第一次天下统一的时候,所提出来统治天下的方法。

这个方法好不好呢?不要急,历史学不谈空话,所有的判断都要用事实来检验。接着往下读,各位就会看到这个政策贯彻到最后,会是怎么样的结果。

我只提示你们一点,各位好好思考,世界上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是自然之理。“天下无异意”,这可能吗?

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

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议,决定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这就是中国从封建到郡县制的一个里程碑。此后两千年不是没有封建,但郡县制始终是中国政治体制的主流,和这场廷议有莫大的关系。

秦始皇为什么接受李斯的建议?因为他希望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战争,他说:

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天下为什么战争几百年,就是因为分封了诸侯王,只要没有诸侯王,天下就不会再发生战争了。

这个想法确实是好的,单从这一句话来看,秦始皇真是悲天悯人,真是入圣了。所以有很多历史学家觉得,秦朝当时有一个消弭天下战争的和平理想。这说得没错,问题是,秦始皇想要消弭天下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大秦风云——嬴政的选择

统一文字后的小篆《泰山刻石》,李斯手书

接下来,始皇颁布一连串的政治措施,包括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收天下兵器,统一度量衡、车轨和文字。其中影响最深远的,便是统一文字。

当时天下各国都有自己的文字,写法已各有不同。虽然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所谓六国文字跟秦文字还是同一套方块字的系统,但沟通毕竟不便。如今始皇要将所有不同的文字,全部统一成一个写法,目的是方便公文书的传递,利于秦朝统治广阔的天下。

这项措施的影响非常深远巨大,到了今天,中国各地虽然有不同的方言,但始终都有统一的文字,能够维系这个国家于一体而不坠,始皇可谓功莫大焉。

除了上述的措施外,始皇还有一项命令值得注意:

更名民曰“黔首”。

什么叫“黔首”?“黔”是黑,“首”是头,是当时对一般百姓的称呼。至于为什么这么称呼,后世学者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但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

重点是“更名民曰‘黔首’”的意义,这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

对六国而言,秦国是征服者。古今中外,征服者征服了那么庞大的土地,通常最简单的治理方法就是设立等级制度,把他们自己变成最高等的民族,而其他被征服的民族则一层一层降低,雅利安人统治下的印度是如此,罗马帝国统治下的西方是如此,元朝统治下的中国也是如此。

但秦始皇没有这个想法,普天下的人民在统一以后,不分你原来是秦国人、赵国人或楚国人,一律平等,统统都是“黔首”,没有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差别。

或许有人会说,这真是了不起的平等思想。是的,这真是了不起的平等思想,但是凡事都会有两面,两面是并存的。中国文化讲阴阳、正反、表里,就是不希望用单一的眼光去看待事物。

为什么秦始皇要颁布一个将老百姓全部视为平等这样的命令呢?因为在他的心中,所有人都是他的臣民,说得更直接一点,所有人都是他的奴隶,有什么不平等的呢?

不信的话,各位还记得尉缭的评语吗?

诚使秦王得志于天下,天下皆为虏矣。

各位以为我在污蔑秦始皇吗?不要急,看到后面,各位就会明白我为何如此评价秦始皇了。

秦每破诸侯,写放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殿屋复道周阁相属。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

这一段是什么意思呢?始皇灭掉赵国后,就在咸阳模仿建造和赵国一模一样的宫殿;等灭掉魏国后,又在咸阳模仿建造和魏国一模一样的宫殿……由此类推,等他消灭完了天下所有的国家后,那么全天下的宫殿都在首都咸阳可以看到,这是多大的气势啊!

各位可以想象一下,今天如果有一个国家灭亡了地球上所有的国家,它把美国的白宫、法国的罗浮宫、英国的白金汉宫等等,全部搬到它的首都里面,这是多么宏伟的气势,象征着天下统一新时代的来临。

问题是,天下经过了几百年的战乱,此时是做这些事情最适当的时机吗?做这些事情是谁在出力?做这些事情又对谁有好处呢?

所有得到的各国美人、宝物,统统填入这些宫室里面,只供秦始皇一人享受。让苦于战祸的人民,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就为了一个人的快意,难道不是把天下人都当成他的奴隶吗?

我写这些文字,就是要告诉各位,人是很复杂的,每个人有很多面貌。这是历史人物课,目的是分析人物、了解历史。因此当你们读到任何一位历史人物时,要反复地在心中琢磨,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你是他,你的做法会有不同吗?

当然,这绝不是问你有没有更蠢的做法,而是问你会有比他更好的做法吗?如果你能发现更好的做法,你才能够学到怎么做人处世,这才是有用的历史教育。

秦始皇的自我评价

我们继续看秦始皇接下来发生了哪些事情。

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乃遂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禅梁父。刻所立石。

二十八年,是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第三年,这一年始皇到东方六国去巡视。更重要的是,他要去泰山封禅。什么是封禅?我用一个简单的比喻讲给各位听。

各位要知道,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皇帝虽然是人世间最大的主宰,但严格来说,他并不是最高的主子。

皇帝是什么呢?皇帝是天子,天子是天的儿子,是代理天来统治这个世间的人。

所以这个世间的真正主子是天,而不是天子,天子只是个代理人。

若按照现代人的概念来比喻的话,天是董事长,皇帝是总经理。对人间,皇帝是君;对天,他就是总领河山之臣。

那问题来了,如果董事长是天的话,那么总经理是需要去做业绩报告的。我帮你在统治这个天下,天下到底是统治得好还是不好呢?

试想如果你是总经理,报告的时机由你决定,你会挑业绩最好的时候去做报告,还是业绩最不好的时候去做报告?我想大部分的人都会挑业绩好的时候去吧!

业绩不好的时候谁要去触霉头,万一天不高兴,把你给换掉了怎么办?

各位认为不可能吗?《尚书》不就告诉你,“皇天上帝,改厥元子”吗?皇天上帝把天子给换掉了,于是周就取代了商。所以当然是要等施政最好的时候,天子才去做报告,所谓的封禅基本就是这么回事。

皇帝既然对天做施政报告,自然希望天能够奖励他。秦始皇此时环顾四周,觉得我这天下治理得实在太好了。几百年以来,天下无王啊!自从周室统治衰落后,天下战乱不休,今天终于有一个统治者恢复了人类文明世界的安宁,我当然要上泰山去进行封禅了。封禅这一天,始皇正是志得意满的那一刻,结果上天最会给他泼冷水。下山的时候,突然之间狂风暴雨,这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太触霉头了。

中国人特别相信这个,什么都可以附会在天象上。以前某一位政治领袖死掉的时候,那一天刚好是下大雨,就一定要说成是天在哭泣。可是等下一位政治领袖,也就是他儿子死掉的时候,那天是大晴天,大家就绝口不提这件事情了。

就从这次巡行起,秦始皇开始了立石刻辞的举动,刻辞的内容在说什么呢?我们可以来看看。例如:

泰山刻辞:

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

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琅邪刻辞:

维二十八年,皇帝作始。……

上农除末,黔首是富。……

功盖五帝,泽及牛马。……

始皇在刻辞中将自己统治后的天下,叙述成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不仅“治道运行,诸产得宜”,都得到最合宜的境况;而且还“黔首是富”“泽及牛马”,不仅百姓过得富裕,都生活得非常好,连牛马都受到皇帝的恩泽。这也难怪,始皇敢在刻辞中说自己“功盖五帝”了!

这就是秦始皇对自己施政的评价,所有立石的目的就在歌颂他自己的功德,他的统治到底有多了不起,给老百姓的恩惠有多大。刻在石上,就是为了让他的功德能流传千秋万世。

太史公深知这一点,因此《史记》中描述始皇几次刻石都说:

二十八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立石,与鲁诸儒生议,刻石颂秦德。

并勃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

作琅邪台,立石刻,颂秦德,明得意。

……

三十七年十月癸丑,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在太史公来看,始皇刻石的目的就是“颂秦德”“明得意”。

说实话,如果歌颂内容属实的话,歌颂自己无可厚非。但问题的关键正在于,始皇刻辞中所歌颂的内容是真的吗?

同样在这一年的巡行,始皇还做了几件事。最常被后人提到的,就是他派方士徐市求仙药,以及在泗水捞鼎不成的故事。但这里我要提另一件事,就是他面对神祇的态度。

浮江,至湘山祠。逢大风,几不得渡。上问博士曰:“湘君何神?”博士对曰:“闻之,尧女,舜之妻,而葬此。”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

始皇要过江,却碰到了大风,几乎渡不过去。古人遇到这种事,便会怀疑是因得罪神祇而遭到阻碍。当地的神祇是湘君,于是始皇问随行的博士:“湘君是什么神呢?”博士回答:“湘君原是尧的女儿、舜的妻子,后来葬于此地。”

始皇听了大怒,他可是“功盖五帝”的皇帝,尧舜都不放在眼里,怎么能被尧的女儿、舜的妻子所欺?于是他下令要刑徒三千人,将湘山上的树全部砍光,作为对湘君的惩罚。

在我来看,这一刻是始皇一生的巅峰,他连神祇也不放在眼里!只要阻碍他的,就算是神鬼也要被他踩在脚下!

在中国传统的语汇中,“巅峰”并不是一个好词,因为这代表了接下来只能走下坡路。所以在过去,很少会恭维人“如日中天”,这等于咒他后面只会“夕阳西下”。如果真的要恭维人,就会对他说“如日东升”,接下来能步步高升,一天会比一天更好。

是的,我说“这一刻是始皇一生的巅峰”就是这个意思。接下来的秦始皇,只会一天比一天糟糕,直到他离开人世,直到秦朝灭亡为止。

始皇的选择

二十九年,始皇东游。

这一年他又到东方巡游,先在博浪沙被人刺杀,“为盗所惊,求弗得”。当然各位都知道这位“盗”是谁,他就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张良大哥了。这时天下大举搜捕他,这位大哥却如我前面所讲的,正“从容步游下邳圯上”,真是何等胆气!

从史书来看,博浪沙刺杀事件似乎没有影响始皇的巡行。他到各地继续刻辞,文中仍然充满对自己的歌颂。直到这一刻,他仍深信自己的统治是如此的完美而伟大。

三十年,无事。

各位注意了,这一句是重点。

我想有朋友看到这里,一定会问:“无事还能叫作重点?”那是因为各位不明白中国的传统史法。

在《史记》中,本纪体通常是编年记事。但如果那一年没有什么事,一般都会跳过去,直接记载后面有事的年份。可是这一年明明没有事,为什么史书还会特别记载“无事”呢?

这代表史家认为没有事正是一件大事,因为始皇即位以来,连年有事,百姓疲于奔命。难得有一年终于没事,老百姓可以休养生息,所以是史家所认为的大事。

读中国史书,一定要明白什么是中国的史法。有时候你认为没有意义,史家却特别强调,里面多半隐藏着重要的意义。

三十一年……始皇为微行咸阳,与武士四人俱,夜出逢盗兰池,见窘,武士击杀盗,关中大索二十日。米石千六百。

这一年始皇不知为何大发雅兴,居然微服出行去巡视咸阳。

先跟各位讲个笑话,在明清时代考科举,为了怕冒名顶替,需要写明考生的容貌特征。有一个考生去考试,考官却不让他进场,原因是他的特征写的是“微须”,可是考生却留了小胡子。

等一等,“微须”不就是留了小胡子的意思吗?为什么考官不让他进场呢?因为这位考官认为,“微须”是没有胡子的意思,《论语》中不是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微”就是没有的意思嘛!

这位考生听了后,真是目瞪口呆。他只好反问考官:“那么请问孔子微服过宋,难道是不穿衣服过宋国的意思吗?”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积累太深了,每个字都有许多解释,必须要看前后文才知道。为了避免有朋友误解,特别声明,“始皇为微行咸阳”,是穿上一般人的衣服出行咸阳,不是他没有穿衣服经过咸阳,那就未免太惊世骇俗了。

这次始皇微服出巡,只带了四名武士,结果在兰池这个地方碰到了盗贼,居然被盗贼所困,最后武士们奋力厮杀,才击败了盗贼。

读中国书心一定要细,逐字逐句地去体会文字背后没有说的事情。试问各位,始皇出行只带了四名武士,这四名武士的武功会是高强还是低微?

想当然耳,这四名武士武功一定是高强对吧?始皇不可能带四个废物出去,那怎么保护自己的安全。再问,这四名武士武艺如此高强,结果盗贼能使他们“见窘”,那么盗贼的人数是多还是少?

想必盗贼的人数绝对不少,对吧!否则天下哪有那么多高手?皇帝带出去四个高手,结果就被民间两三个人打到“见窘”,这未免运气太差了。最后武士虽然击杀了盗贼,但从“关中大索二十日”来看,就知道盗贼必有漏网之鱼逃掉,否则何必大肆搜捕?

因此各位要注意,就在这一年,就在始皇统治的京畿脚下,就有大规模的盗贼敢在咸阳横行,你就看他的统治已经到了什么地步!他前面的刻辞不是告诉你“诸产得宜”吗?不是说“黔首是富”吗?

这不是新征服的东方六国,而是始皇统治下的首都咸阳,为什么盗贼规模会那么强盛呢?下面史家用五个字给了答案:“米石千六百”,这年一石米的价钱是一千六百钱。

正常的米价是多少呢?这是个很难的问题,因为每个时代的币值不同,而且史书记载的多半是战乱或荒年时的特别价格。但我们仍然可以列出各个时代的一般米价作为参考:

春秋中期齐国米价一石是六十二钱半(《管子》)。

战国早期魏国米价一石是三十钱(李悝)。

西汉文帝时的米价一石是十余钱(《史记》)或数十钱(《桓子新论》)。

从这样的价格,各位就可以看出一石米价一千六百钱,是多么可怕的事。为什么盗贼横行?正是因为民不聊生,老百姓只能铤而走险。连身为征服者的秦国都如此,何况是被征服的东方六国。

你还好意思去跟人家讲“诸产得宜”?

你还好意思去跟人家讲“黔首是富”?

你还好意思说你自己“功盖五帝,泽及牛马”?

讲到这一段,或许有朋友会想:“讲这一段的目的,就是要告诉我们秦始皇施政有问题吗?”

不是,我的用意不止如此。

所有的人在做事的时候,其实难免都会碰到挫折。挫折是小事,更重要的是常常在你努力做了很多的事后,最后才发现结果完全不像你想象的那样。别人对你的实际评价和你自己认为的评价完全不一样,有时是天壤之别甚至是背道而驰。有时你觉得对方很喜欢你,可是突然发现真相是对方讨厌你讨厌到了极点;有时你自以为做事做得很成功,自以为你很聪明,但在别人眼中这就是一个笑话。

人或多或少都会碰到这样的问题,但人跟人之间的差别往往不在于遇到不同的问题,而在于面对问题的态度。通常决定你一生成败的,有两种不同的态度:

第一种是面对现实,改变自己,去解决问题。

第二种是掩耳盗铃,设想别人的评价都不正确、都是偏见、都不怀好意,因为各式各样的目的故意污蔑扭曲自己。其实自己做得很成功,都是别人不对,你没有错。

你有两条道路可以选择:改变自己,或是继续活在自己的美梦之中。

我讲到这里,可能有人会问:“人人当然都会选择第一条路,谁会选择第二条路呢?”

不。按历史来看,大部分人通常都会选择第二条路。为什么呢?因为我还没说的是,第一条路是很痛苦的。

面对真实的自己,甚至是丑陋的自己,就好像伤口结痂之后,要把结痂处重新撕开一样的痛苦。活在自己的幻想跟美梦之中,永远是比较快乐的事情,没有几个人有勇气去面对真实的自己。但如果你选择的是第二条道路的话,那你永远也不可能改变自己,事情只有一步一步地越来越糟。

我为什么要讲这么一长段,就是希望各位好好想想。“逢盗兰池”的不是别人,就是秦始皇自己;一石米价涨到一千六百钱,他更不可能不知道。始皇应该已经意识到了,这个天下完全不像他刻辞中想象的那么美好。

那么在这一刻,他会选择哪一条道路?

人生从你选择哪一条道路,就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

历史的讽刺

三十二年,他又继续到东方巡游刻辞,我们看看这次刻辞中说什么:

碣石刻辞:

……地势既定,黎庶无繇,天下咸抚。

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

刻辞中继续强调,老百姓完全没有多余的徭役,男人都在田畴里面快乐地耕作,女子也都各守自己的本分,天下真是富裕祥和的景象啊!

秦始皇不是不知道问题,可是当他碰到问题的时候,他选择的是继续自欺。

秦始皇是笨人吗?绝对不是。这个人十三岁即位,二十二岁铲除权臣亲政,到最后统一六国,他是绝顶聪明的人,聪明才智绝对在我们十倍以上。可是各位要明白一件事,这个世界上越聪明的人越会自欺,因为他不能忍受自己不像自己想象的那么聪明。当人走到了这条道路上,他就离悲哀和失败不远了。

这一年,始皇命令更多的方士去求仙人不死之药,求仙之路加速进行了,为什么?因为他今年已经四十五岁了。看这本书的许多朋友,多半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所以各位没有感觉。等你过了四十岁,自己身体一天不如一天,离大限之日越来越近,你就会明白了。

秦始皇也不例外,他也是人。唐太宗年轻的时候,读秦始皇汉武帝求不死药的事迹,就大骂这两个人真是愚蠢到了极点,天下哪有不死之药,怎么会去相信方士呢?骂得真好,可是唐太宗是怎么死的呢?“服胡僧长生药,遂致暴疾不救”。

清朝康熙皇帝年轻的时候,读唐太宗的传记,说他一生文治武功很好,就是不会处理家事,所以晚年两个儿子争位闹得天下不宁。骂得真好,那么康熙晚年他的儿子又怎么样呢?人家的儿子两王夺嫡,他的儿子九王夺嫡啊!

在中国人来看,历史最重要的是“人”。人就是人,不必把人看得太高,也不必把人看得太低,你必须忠实地去认识人到底是什么,才能真正明白历史。

结果到海外求仙的方士没有带回来不死药,却带给他一个坏消息。在海外发现了预言之书,上面写着:“亡秦者胡也。”

预言书在中国历史悠久,它最大的特征就是,你光看字面绝对看不懂是什么意思,而猜测通常都会猜错。只有等到最后应验时,你才会发现原来是这个意思。

按秦始皇的解读,“胡”就是胡人,因此他为了挽救大秦的命运,决定派大将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他猜对了吗?完全不对,按后人的解释,秦朝灭亡在他最小的儿子手里,那个儿子名叫胡亥。这也是中国预言的特色,预言家怎么说都是对的。

但有趣的是,秦朝的灭亡和始皇对外大肆征伐有密切的关系。他因为不想秦朝灭亡,所以才去北伐匈奴,才兴建长城、直道等种种大型工程,结果这一切反而加速了秦朝的灭亡。历史的讽刺,就在这种地方。

三代之事,何足法也?

三十四年,这年举行了另外一场极为重要的会议,甚至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历史。

秦始皇在咸阳宫举行酒宴,大臣和博士们都前来祝贺。这时有一位大臣周青臣颂扬始皇说:

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这句话不必翻译,相信各位都看得懂。但我要问各位,如果你是秦始皇,在这一刻听到这样的话,你会有什么想法?

不要急,合上书,好好想想。想清楚了,再把书打开,看看始皇怎么想。

据史书记载,他的反应是:始皇悦。

如今盗匪横行、民不聊生,这算是哪门子的“人人自安乐”?现实已经到了什么地步,难道始皇不知道吗?这样的谎话,他为何会相信?

因为他喜欢,因为他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在这一刻,他完全不管现实如何,他又选择了自欺。越聪明的人越会自欺,明白了吗?始皇的成功,来自他能以理智驾驭情感,但如今的他已经做不到这一点了。

不过殿上还是有人说出了真话,博士淳于越立刻进言,他说殷周两代就是因为实行封建,才能享国长久;如今秦不封子弟为诸侯,一旦出现奸臣、篡臣,何以相救?最后他总结说:“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淳于越为什么这样主张?因为他是博士,熟读古籍,书中记载的都是古圣先王治国的智慧。而始皇的种种做法都与先王背道而驰,所以淳于越觉得危险。到这一刻为止,其实淳于越的话都还不失为一个良好的建议、忠心的建议。但读书人就是太多嘴,后面又多一句话:“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

你建议就建议,骂人干吗呢?那不是平白多树仇敌吗?这样周青臣为了表现自己是忠臣,他只能跟你殊死咬下去。更何况你一次骂了两个人,周青臣如果是奸臣,那受奸臣谄媚还高兴的秦始皇,不就是昏君了吗?

于是始皇再次召集大臣们来议论,这是第二次讨论封建和郡县之争,但却惹出来一个从来没有想到的事情。

各位要特别注意,淳于越原是齐国人,可是从他的话来看,他是真心地在为秦朝着想,他是真心地希望这个王朝能传之久远。方法对不对是一回事,但态度对不对是另外一回事。这让我们了解,秦朝是真的有可能让天下各国变成一体的,历史其实是给过秦朝机会的。

但淳于越这样的进言,却引来了丞相李斯的严厉反击:

今陛下创大业,建万世之功,固非愚儒所知。且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

“三代之事,何足法也”,这正是秦始皇和李斯的心声,始皇都已经“功盖五帝”了,何必还去学比五帝更低的三代呢?在他们心中,他们的功业早已远超前人,又何必学三代呢?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过去一切腐朽落后的存在都应该淘汰,这岂是书呆子所能了解的?

因此这场起源于封建和郡县之争的会议,接着被李斯导向了另一个可怕的方向:

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焚书之祸”。本来讨论封建之事,情势突然急转而下,我每次读这段都觉得,李斯这个人恐怕早有预谋,要谈这个事情。

李斯认为,今日的学者不想学习秦朝的治道,却老是用古代的道理来非议始皇所为,例如淳于越就是如此。这只会造成老百姓的困惑和混乱,对统治只会有负面的影响。这个天下只能有一个标准、一个意志、一个声音,那就是皇帝陛下的标准、皇帝陛下的意志、皇帝陛下的声音。皇帝说是黑的就是黑的,说是白的就是白的,不需要讲道理,只要好好服从就可以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应该彻底毁灭过去的历史和民间的学术,杀掉任何敢提到古代诗书的人。如果敢用古学非议时政,不只杀掉你,还要把跟你有血缘关系的人统统杀掉。这其实就是李斯在第一次封建与郡县争论时所说的:“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怎样能让“天下无异意”呢?秦朝的办法就是“杀”!宁可错杀一百,绝不放走一个,这就是秦朝的治术。如果各位不信,可以接着看看秦始皇碰到事情是怎样解决的,我坦白告诉各位,就是那一百零一招──“杀”。

将这种方法贯彻到底,最后会是什么结果?

李斯的这个建议有多么可怕,而秦始皇的反应是什么呢?

始皇的反应是:太好了,就这么办!

为什么呢?因为始皇统治到今天,在这一刻他终于明白了,要让天下没有跟他不同的意见,用法令严格控制只是治标,把不同思想的根源彻底铲除才是治本。我坦白跟各位说,始皇真正的理想就是要将过去中国传承了几千年的文化彻底灭绝,重新建立一个廉洁、高效、像机械一样,只服从于一个意志,让他能够随心所欲的国家,这就是西汉董仲舒所说的:“其心欲尽灭先王之道,而颛为自恣苟简之治。”

这就是秦始皇真正想要达到的目的,他成功了吗?我坦白告诉大家,他失败了,因为他注定是要失败的。为什么会失败?因为这根本是违背了人类文明史的进程,违背了历史的大势,这种做法是不可能成功的。

不要急,我们继续往下看。历史学不讲空话,讲的每一个道理,都要有实际的例子来验证。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qhjs/2139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