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清光辉

历史解析——亲族网络

历史大观园 明清光辉 2020-07-24 12:58:18 0


元明两代的人们生活在一个自己无法控制的行政网络中,同时,他们也生活在一个自己织就的网络中,那就是亲族网络。你的身份和地位并非取决于你的国家,而是取决于与你有关系的人。你的父亲是你获得的第一份重要财产。你的食物由他生产或购买,你能继承的财产多寡也端看他的积蓄或损失。同样重要的是,他也是你的兄弟和堂兄弟连接上的第一环,正是这一连接将每个人整合到各自的亲族网络中,人类学家称之为宗族(lineages)。父系宗族是你通过你的父亲所加入的团体,这个团体赋予你姓氏。这些男人和他们的家庭,与你共享同一个祖先,以及同宗同祖所赋予的仪式认同。在这个网络中,男性能在安稳的日子里谋求土地和资本,在艰难的日子里寻求救济和保护,在最不济的时候还有叶落归根的义冢和公祠。

尽管宗族有明确的边界,但绝不是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封闭。通过嫁娶,一个特定宗族与其他宗族间衍生出一系列关系,这些关系往往处于持续的变动和生长中。父系亲属关系赋予你出身身份,而姻亲关系——由通婚产生的亲属关系——将你与家门之外的世界连接起来。你的姻亲给你带来了配偶、邻里、朋友和生意伙伴。他们是联通一个个父系宗族“孤岛”(silos)之间的管道。姻亲是如此重要,以至于即便儿子在婚前夭折,父母也不会轻易放弃结亲的机会,而可能会找一户新丧女儿的家庭作为冥婚的对象,将这对年轻夫妇合葬,并在次日履行完整的婚礼。

以上所述风俗习惯并非全部产生自元明两代,但其中不少的确如此。这一时期,家族的社会属性正在发生变化。唐代的世族已经是明日黄花,宋代的皇族也已经消失。我们几乎很难在明代找到一个名门望族,能够声称自己的祖上在元朝前便已声名显赫。元明两代仍有精英家族涌现,但它们衰落的速度较以往的世家大族要快得多。譬如,福建的一位县官的说法就能提供佐证,他提到,至明隆庆六年(1572)前后,该县较为富庶的南方诸郡还能找到一些“先朝故家”,不过数量不多,其他地方则已完全没有了。

为了弥补所居社会空间的日益扁平化,家庭通过融入更大的亲族网络、共享更多的资源,来增强自己的实力。最成功的宗族拥有耕地、粮仓、义冢、宗祠和家族生意。有些宗族还开办了族学,甚至有不少的宗族资助族内最聪颖的男孩备考科举。宗族将族人及其财产详细记录在案。整个明代有越来越多的宗族将宗谱中的部分记录刊印出来,与潜在的商业伙伴或联姻对象共享。

李光华的墓志铭反映出这一结构中的一些元素。如果说族谱收录的是长年累月的信息,那么墓志铭捕捉到的则是一个家庭在某一时刻的状态。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就能发现李氏墓志铭中包含的丰富信息。墓志铭中提供了李光华父亲与祖父的名字,这明确了他所出身的父系宗族。有关他的母亲,我们只知道她姓张,因为大多数妇女的名字不会出现在她们夫家的记录中。李光华是长子,有两个弟弟。带他去沙市的李光春,是他的大弟。二弟李光焕,成过家,但早逝。墓志铭中还提到他的一位姊妹。因此,李光华生长在一个由一对夫妇、三个儿子、一个女儿组成的家庭中,其中两子一女活到了成年。

李光华本人为这个家庭的人丁兴旺做出了贡献。他的原配周氏早逝且未有所出,但继室邹氏育有四子。长子李耀早夭,其余三子李烨、李烃、李炫均长至成年。李光华逝世时,家中尚有未出阁的女儿,人数不详。据墓志铭所示,邹氏来自乙镇(Township II),这说明李光华并非乙镇人。精英家族往往会通过与外埠家族联姻来扩大自己的版图,而普通人只能在地方上寻找婚姻对象。

家族用名字来展示关系并区别辈分。李光华的四个儿子的单名中都有一个“火”字旁。这是一种常用的取名方式;另一种方式是同一辈孩子姓名的中间字相同,比如李光华的父亲给三个儿子分别取名光华、光春、光焕。这两种取名的方式也可以显示排行,比如有的名字可以连成一个序列。还有一种常见的做法是字辈排行,即在宗族中给每个辈分取一个字为标志,再按长幼之序给同辈的男孩一个数字。这篇墓志铭中罕见地写出了每个人在宗族中的位置。李光华和他的弟弟们属于正字辈:李光华行二、李光春行八、李光焕行九。李光华的儿子们属于瑞字辈:他的长子行三,说明在李耀出生前,正字辈里已经有人(可能是李光华的堂兄)育有两子了。墓志铭显示的关于宗族的最后一个信息是有“先坟”的存在,这可能是李氏宗族的墓地,不过到此为止的字迹已模糊不清,难以重现其完整的意思。

李光华的墓志铭还反映了部分姻亲的信息。周这个姓出现得最频繁。李光华、李光春和他们的一个姊妹都与周姓者结婚。他们很可能来自同一个家族。婚姻关系的建立需十分审慎,因为这对家族的存亡兴衰至关重要。只有李光焕是个例外,他娶的是黎氏,黎氏在其死后改嫁谢家。到了第二代,李光华的儿子李烨娶的是陈氏。李烨膝下无子,在他死后,陈氏被嫁入周家。此外,墓志铭中还提到了李光华的一个周姓外甥,即其姊妹之子。李家与周家间的频繁联姻说明两者间不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且都在地方社会中拥有稳固的地位。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mqgh/2806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