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清光辉

细说历史——朱棣削藩,加强皇权

历史大观园 明清光辉 2020-07-14 01:04:16 0


朱棣自己是以藩王起兵得到皇帝宝座的,因此,他对藩王权势过重的危害自然十分清楚。但他自己又是以藩王利益代表者和保护者的身份“清君侧”而起兵的,所以,他当上皇帝后,一方面要削减藩王的权势,另一方面又不可操之过急,便采取欲夺先予的政策。起初,他对诸王礼恩有加,先恢复了被建文帝贬削的几个藩王的地位,如周王、齐王、代王、岷王等都恢复了旧封,遭他们牵连的部下也大都得到复职。朱棣还对诸王进行慷慨的赏赐,以表彰护驾有功。但诸王们很快就发现,他们在朱棣手下只能安分守法,不能骄恣放纵,更不能干任何危害皇权的事,否则,以朱棣的老辣果断,他们的结局会更惨。

宁王朱权足智多谋,他的三护卫都是剽悍的骑兵,朱棣刚起兵他的部下就被收编,并在“靖难之役”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当时朱棣答应他事成后“中分天下”,如今事成了,朱棣成了皇帝,却不兑现先前的诺言,不仅没有把当初收编的部队还他,也没有答应将他封到苏杭地区的要求,而是把朱权改封到偏远的南昌。这样一来,大大削弱了朱权的实力。朱权自然心中不快,但很快便被人向朱棣通报,说他心怀不轨,伺机谋反,朱棣随即派人查访。朱权看到成祖的这种气势,知道一切都无济于事,便只有认命,每日以鼓琴诗书自娱,总算躲过了劫难,终成祖一朝平安无事。

当朱棣感到自己的皇位比较稳固之后,他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削藩行动,包括在永乐初被重新恢复王位的诸藩王。永乐元年十一月,革去代王的三护卫及官属;永乐四年(1406)五月,削去齐王的官属和护卫,八月又将其废为庶人;永乐六年(1408)削岷王朱楩的护卫并罢其官属;永乐十年(1412)削辽王朱植护卫;永乐十五年(1417)废谷王朱橞为庶人。朱棣的同母弟周王朱橚,看到诸藩被削,心中害怕,时常讨好朱棣。但朱棣仍对他不放心,永乐十八年,令人告他谋反,然后召他进宫,让朱棣看告他的信。小心谨慎的朱橚是个聪明人,回去后就献出了三护卫军队。从此以后,远离政治,成为明代颇有成就的科学家。他著有《救荒本草》一书,收录了许多可供人食用的野生植物,还主持编写《普济方》一书,共一百六十八卷,书中集我国历代方剂之大成,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备的一部古代方剂学著作。朱橚还善词赋,著有《元宫词》百章。在历代王室子弟当中,朱橚也算是文化成就较突出的一个了。

这样,通过各种手段,朱棣就把当时掌握兵权的大部分亲王,或削其护卫,或废为庶人,基本上实现了削藩的目的。总体上看,朱棣的削藩比较顺利,不像建文帝那样一波三折。这一方面是二人在性格、策略上的差异,建文帝削藩时优柔寡断,态度不坚决,策略也不当;而朱棣则坚决果断,雷厉风行。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建文帝已经削掉了几个势力较大的藩王,客观上为朱棣提供了一些有利的条件。经过“靖难之役”后,当时已没有足能与永乐朝廷抗衡的藩王了。

细说历史——朱棣削藩,加强皇权

北京天坛祈年殿。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建,原名为天地坛。

细说历史——朱棣削藩,加强皇权

阳山碑材。朱棣为其父朱元璋树碑而开凿的巨型石材,因过于巨大而被遗弃在南京郊外的采石场。

朱棣还通过实行“藩禁”,进一步加强对诸王的控制。主要有下列措施:一是将边塞掌握重兵的藩王迁封到内地,削减其护卫军兵。二是禁止诸王节制武将,将军事指挥权转移到朝廷任命的将领手中。此前藩王有节制武臣的权力,尤其是边塞诸王,一旦边境有事,即便元勋宿将也都要听藩王节制,客观上为诸藩王培养羽翼、拥兵割据提供了条件,这自然为朱棣所不能容忍。三是禁止藩王干预地方事务。这些措施实施之后,藩王彻底失去了统率重兵、指挥公侯、横行地方的威风,再也掀不起威胁皇权的大风浪。

细说历史——朱棣削藩,加强皇权

长陵方城、明楼。长陵为明成祖朱棣与徐皇后合葬墓,建成于永乐十一年(1413),为明代十三陵之首,也是明成祖建北京皇宫(故宫)的第三年(1409)自建的“寿宫”。

在削弱藩王势力的同时,朱棣又大封靖难功臣,使得永乐朝的中央政权有了可靠的武力保证。至此,朱元璋大封藩王所遗留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但朱棣对藩王分封还没有从制度上进行彻底改革,他对自己的儿子汉王高煦和赵王高燧,仍然按祖训设立了护卫,从而导致了宣德元年(1426)的“高煦之叛”。宣宗朱瞻基率兵平定了朱高煦的叛乱之后,又先后削除了楚、蜀、肃及赵等王府的护卫。自此以后,王府不再设立护卫,藩王的势力大衰。朱瞻基还进一步规定,藩王不得参政、出仕,严禁与地方官府结交等。此后在“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祖训和历朝皇帝的严厉管束下,藩王们别无“出仕及谋生之路”,从屏蔽帝室镇守一方的地位,下降为坐食禄米的皇室地主,在政治上已起不了大的作用。但到了明朝后期,随着藩王宗室人口的繁衍,皇族人口达数十万之众,成为明朝财政的沉重负担。

设立内阁与创设东厂

内阁的出现是中国官制史上的一个重大变化,它也是明成祖加强中央集权的一个有力措施。它与过去的丞相制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给后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洪武朝“胡惟庸案”导致中国古代社会长达千余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长达千余年的君权与相权之争以君权的彻底胜利、相权的彻底失败而告终。宰相府原本是皇帝与六部之间事务处理的中转站,军政大事,都由宰相和几个副手集中处理,最后呈交皇帝批准决定。如今宰相没有了,但国家仍要治理,奏章仍需批复,这使得朱元璋要直接面对繁杂的六部事务。曾有人做过统计,以洪武十七年(1384)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为例,八天时间里,内外诸司奏札共一千六百六十份,合计三千二百九十一桩事情。平均下来,朱元璋每天要看两百份奏报,处理四百多件事情。如此繁多的政务,即便朱元璋精力过人,也会应接不暇,心力交瘁。特别是拟旨、批示等,都是要见诸笔端的,而这远非文化程度不高的朱元璋所能独自应付。因此,丞相被废不久,朱元璋便挑选几名文人担任殿阁大学士,协助他批阅奏章,官级五品。这些人只有建议权,没有议决权,实际上等于没有实权。殿阁大学士可以说是内阁制的最早雏形。

到永乐朝,内阁制度基本形成。这一时期阁臣的设置已成为常制,成为一个稳定的官僚机构,并且明确规定其职责是“参预机务”,不像洪武朝那样偏重于义理经史,而对国家事务则很少参决,只备顾问而已。永乐初年阁臣的地位还较低,远远不及尚书,他们的权力也受到种种限制,只不过相当于内廷秘书处,其权力绝不足以与前代的丞相相比。

永乐朝的内阁大学士都来自翰林院。翰林院是文士荟萃之地,明清两代都把翰林院作为储才重地。翰林学士掌秘书、著作之职,他们的品级虽然不高,但如表现出色、才华出众,往往能很快升至显要。永乐朝阁臣的选择和任用基本能够做到“唯才是取,不拘内外新旧职事”,说明此时的内阁有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对推动当时整个官僚机器的运转,对加强中央集权,是成功的措施。

明代内阁制的发展:洪熙、宣德时期,阁权已重于部权。“三杨用事,政归内阁”(杨士奇在任四十三年、杨荣三十七年、杨溥二十二年)。

正统至正德时期,阁权全面超过部权,票拟权制度化,成为内阁的一项基本职权,阁臣中的首辅地位日益显著。但由于受土木之变及宪宗朝宦官汪直专权的影响,这一阶段内阁实权一度有所下降。至正德时期,随着“三杨”年老而退出政治舞台,加上宦官刘瑾专权,皇帝也不信任内阁,内阁权力急剧下降。

嘉靖、万历时期,是明内阁制度的鼎盛时期,内阁及首辅的作用发挥最为充分,出现了与历代丞相颇为相似、大权独揽的内阁首辅。万历以后至崇祯时期,内阁权力渐趋衰落。

内阁制度与丞相制度大不相同。 首先,丞相历来有定员定制,而阁臣则无定员定制,其人数多少很不稳定,少时一人,多时竟达十人,阁臣数额缺乏制度上的保证,也使得其职权难以得到稳定的发挥。

其次,丞相、宰相均为历代王朝法定的最高行政长官,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中央六部为其法定的直接下属;而明代内阁则始终不是法定的最高行政机构,内阁首辅亦非法定的最高行政长官,六部更不是它法定的直接下属,阁臣本身的品秩比各部尚书要低很多,终明之世不过正五品。阁臣官秩品位获得提高,主要是依靠兼授保、傅衔或尚书衔,而并非由于阁臣职位。内阁与六部之间的关系,在仁宣之前,六部权位高于内阁;仁宣以后,阁臣权力渐重,阁部相持;及至严嵩、张居正等显赫的首辅出现后,阁权开始压制部权了。

再次,历代丞相、宰相均拥有法定的权力,他们不仅“综理政务,统率百僚”,而且对皇帝也具有相应的制衡作用。而明代阁臣包括首辅在内,只备皇帝“顾问”,仁宣后虽然有主票拟的权力,但票拟所提出的意见能否实行,最终则要取决于批红。阁臣没有法定的权力,皇帝始终控制着阁臣的选任和罢黜,阁臣权力的大小,完全取决于皇帝对他们的信任程度。因此明代的阁权忽轻忽重,作用忽大忽小,很不稳定。明朝以内阁制度取代历代的丞相制度,反映了后期皇权的高度强化,标志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历史阶段。

朱棣即位之初,曾鼓励告密,有不少人乘机挟私诬告,陷害好人,多有因此而青云直上者。后来,朱棣发现锦衣卫多起诬告朝臣的事件,引起了朱棣对锦衣卫的不信任感。同时,锦衣卫又是个外廷机构,既管侦缉,还要负责侍卫皇帝。永乐十八年(1420),明成祖开始设立东厂。这是个内廷机构,由太监主掌,也是明代最大的一个负责侦缉和刑狱的特务机关,其使命是缉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除皇帝之外,任何人都在它的侦察之中。东厂专门出外缉访的称“役长”,役长的下手称为“番子”,他们大多是从锦衣卫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朱棣之设东厂,目的也是与锦衣卫分权均势,制约锦衣卫的力量。

由于宦官昼夜在皇帝身边,报告这类事就特别方便。虽然东厂侦缉的范围极广,但只对皇帝汇报,不受其他朝廷机构的制约,这样,在大大增强皇帝对臣下监视和控制的同时,一切最终决定都出于皇帝本人,这又从根本上杜绝了包括锦衣卫在内的任何机构的僭越专断。因此,自朱棣以后,锦衣卫的地位逐渐被东厂超越。东厂的地点设在京城东安门北(故称“东厂”),它跟锦衣卫合称为明代的厂卫制度,是君权高度强化的产物。东厂一经设立,终明不废。后世皇帝设立的西厂、内行厂等机构都时设时废,没有东厂的影响大。东厂的一切奏本不必经过任何手续,便可直接送交皇帝,就此意义而言,东厂可谓名副其实的特务机关。在永乐年间,朝廷外有锦衣卫,内有东厂,朝廷内外无不处于其严密的监视之下,特务政治无孔不入。朱棣还将东厂大权委与宦官。东厂过重的特权以及对宦官的过分倚重,都为后来的宦官控制东厂、左右皇帝而专权埋下了祸根。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mqgh/2478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