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明清光辉

细说历史——发展经济,奖励农桑

历史大观园 明清光辉 2020-07-14 01:03:52 0


明初政府面临的是经过长期战乱破坏后的社会局面:人口减少,土地荒芜,社会经济亟待恢复。朱元璋本人起自贫民,亲身体尝过官逼民反、民不聊生的苦难,尤懂得治乱安危的关键在于百姓境遇的好坏。因此,他做了皇帝后,在经济上的主要指导思想便是安养生息,采取宽仁手段,使民受惠,以期长治久安。

农业方面,主要采取了鼓励移民垦荒屯田、宽赋免租、兴修水利、发展桑棉种植等措施。

明初的屯田主要有军屯和民屯两种形式。军屯主要是为了保证军事供给,民屯的原则是把农民从窄乡移到宽乡,从人多田少的地方移到人少田广的地方。如洪武三年(1370),徙苏州、松江、嘉兴、湖州、杭州无地农民四千余户到濠州种田。移民由政府发给牛具种子,三年不征其税。另外,针对某些地区租税过重,农民无力负担,重新出现逃亡的社会现象,朱元璋下令削减苏松嘉湖地区的田租,并诏:凡各地闹水旱灾荒歉收的,蠲免租税,由官府贷米,适当补贴。这些措施使百姓在历经战乱后,稍获休息,有利于明初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在明初的移民中,迁徙富民于中都和京师值得注意。如洪武初年,朱元璋迁江南十四万民户于他的老家凤阳,其中有不少为江南当地富豪。洪武二十四年(1391)徙天下富户五千三百余户于南京,洪武三十年(1397)又徙一万三千余户于南京,这实际上也是朱元璋打击地方豪强势力的一种手段。这些富户离开了原来的家乡,财势俱失,因而对中央政府的威胁也大大减少;而中都和京师,是明朝政府统治力量最强的地区,也便于对这些豪族地主的控制。被迁徙到凤阳等地的一些江南地主,留恋原来在家乡的生活,但政府不允许他们私自回去,故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常常扮成乞丐,以逃荒为名,成群结队,到家乡扫墓探亲,沿途唱着他们自己编制的凤阳花鼓,“家住庐州并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以发泄对朱元璋的不满情绪。

细说历史——发展经济,奖励农桑

大明通行宝钞

明初政府对水利兴修也很重视,广西的灵渠、四川都江堰等,都曾在洪武年间先后修复。明政府还以此作为考核官吏是否胜任的标准之一。据洪武二十八年(1395)的统计,全国共计开塘堰四万零九百八十七处,疏通河流四千一百六十二处,修建陂渠堤岸五千多处。

明政府也十分重视经济作物的种植。政府下令种植棉花,由政府规定各地种植桑、棉额数,并以赋税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一政策的推行,有利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扩大,尤其是竭力推广桑、麻、棉的种植,为明中后期丝棉纺织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手工业商业方面,明初政府基本上采取了扶植的政策。首先,改革匠户制度。元代的手工业工人被征调后,就终身服役,地位也很低。明初将匠户改为轮班匠和住坐匠两种,前者每三年为政府服役三个月,住坐匠每月服役十天,因病不能服役的可纳钱代役,其余时间可以自由支配。这使得几十万工匠的绝大部分时间可以用于社会生产。商业上,主要采取轻税政策,凡商税三十分取一,违犯者以违法论处。洪武十三年(1380),明政府下令裁撤税收额米不足五百石的税课司局共三百六十四所。

细说历史——发展经济,奖励农桑

洪武四年进士登科录(明洪武四年刻本,天一阁博物馆藏)

细说历史——发展经济,奖励农桑

明代《皇都积胜图》所绘之承天门外的商业区

此外,明初政府还颁布法令,恢复奴婢的人身自由,提高其社会地位;承认战乱中农民垦种的荒地和无主田地,否定了逃亡地主对抛荒田的所有权。这些措施对当时社会的稳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的恢复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细说历史——发展经济,奖励农桑

洪武丈量鱼鳞图

在对农民的管理上,明初采取了“以良民治良民”的办法,在江南、湖广、江西、福建等地,创立了粮长制;基层组织制度方面,仍沿袭前代的里甲制。朱元璋还下令对传统农业时代最为关注的户籍与地籍进行整理,政府花大气力清丈耕地,调查户口,编制了《黄册》和《鱼鳞图册》。《黄册》,实际上就是户口总册,十年一更造。造册时,每户要在政府颁给的清册供单上登记本户籍贯、丁口、姓名、年龄、田宅、资产。由里长、县、府、布政使司层层造册,最后上报户部。因送给户部的户口总册封面用黄纸,故称《黄册》;又由于《黄册》上所登记的人丁和资产是政府征赋派役的依据,故又称《赋役黄册》。洪武二十二年(1389),明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普遍丈量土地,以一个粮区为单位,记载每块田地的亩数、质量、田主姓名,并绘制成图,因所绘的田亩形状像鱼鳞,定名《鱼鳞图册》,作为明政府征收赋税的依据。

明初政府通过上述经济政策的实行,使得社会生产大大恢复发展,社会出现了自长期战乱后的第一次复兴、繁荣,也为后来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mqgh/2477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