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百家争鸣

天下归秦——韩非子

历史大观园 百家争鸣 2020-07-11 13:06:23 0


韩非虽然很聪明,可毕竟是个公子,生活优越,不需为一日三餐而打拼,并不懂得世道险恶世态炎凉。而且,韩非从小喜欢钻研学问,时间基本上都花在书本上,什么人情世故,什么阳奉阴违,统统都不知道。

这么说吧,韩非就是一个书呆子。

而李斯不同,他是一个来自社会底层的人,他的人生哲学是从茅坑老鼠的身上总结出来的,为了成为粮仓的老鼠,他不遗余力。为了保住自己在粮仓的生活,他会不择手段。

这多少与当年孙膑和庞涓的故事有些相似。不同的是,李斯生活在秦国这样一个残暴的国家,他会更加绝情。

二十六

李斯安排了韩非去见秦王政,在这个问题上,李斯是不能阻拦的。

虽然秦王政的地位远远高于韩非,可是这毕竟是粉丝和偶像的见面,因此两人一开始都有些局促。

随着谈话的展开,韩非感到压力越来越大,秦王政则越来越放松。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韩非口吃。

一个人口吃容易给人造成一些不好的印象,譬如可能怀疑你在说谎,譬如对你的思维敏捷度有所怀疑,等等。

所以,韩非在秦王政心中的偶像地位迅速削弱,而秦王政对韩非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

韩非在一开始说到了自己的来意,就是想让秦王政放弃攻打韩国。秦王政没有立即表态,不过说可以商量。

韩非没有办法展开来说,因为口吃会让自己的说法缺乏说服力。所以,他递交给了秦王政一篇文章。对此,秦王政倒是很高兴,他喜欢韩非的文章。

但是,韩非不想放过抨击姚贾的机会,这不需要太多的话。

“大……大王,姚……姚贾不是个好……好人,他用大……大王您的财……财宝出使四国,私……私下和四国君主结……结交,四国君主都为他封官许愿。大……大王,姚贾这个人出身下……下贱,是大梁看……看门人的儿……儿子,在魏国当过小……小偷,后来去了赵……赵国,又被驱逐。大……大王您重用这么个人来参……参与秦国的国家事……事务,这真是太……太……太丢……丢人了。”韩非一通贬损姚贾,所有的资料来源其实都是李斯。

“哦?”秦王政皱了皱眉头,关于姚贾的出身和当过小偷这类事情他还真不知道,所以一听之下,有些恼火。

话说到这里,李斯上前请秦王政休息,韩非告辞了。

秦王政去休息了,因为他听李斯说过,说话时间长了韩非就会抽羊角风,最好在他抽风之前结束谈话。韩非也很高兴地走了,因为李斯说过秦王政比较急躁,说话时间长了脾气就不好,脾气不好就会杀人。

韩非走了,秦王政拿起韩非留下来的文章,仔细地看了起来。

“韩事秦三十余年,出则为扞蔽,入则为席荐。秦特出锐师取韩地,而随之怨悬于天下,功归于强秦……”

全文就不录了,大致的意思是这样的:韩国就是一条狗,趴在秦国大门口。您让咬谁就咬谁,您说住口就住口。赵国才是大灰狼,一门心思咬你娘。自家好狗不该打,要打就打大灰狼。韩国当狗时间长,防守能力比较强。如果非要打韩国,韩国还有大城墙。不如带着我这狗,一块去打大灰狼。

基本上,韩非子的意思就是千万别打韩国,应该打赵国,只要放过我们,我们愿意跟着秦国打赵国。

以邻为壑啊!

基本上,韩非的人品也就是这样了。

读完之后,秦王政的感觉不是太好。对于赵国,秦王政虽然有仇恨,但是同时也很佩服赵国人的硬气。而韩非虽然有才气,却是个软骨头。

正在这时,姚贾来了。

“嗯,正好问问他韩非所说的事情。”秦王政想。

姚贾为什么来了?因为李斯已经提前告诉了他,说韩非会说他坏话,甚至会说些什么坏话都告诉了他。所以,他就是来辩解的,早就想好了说什么。

“姚贾,有人说你用寡人的钱去结交各国君主,有这事吗?”秦王政问。

“有啊!”姚贾坦然地说。

“那你还好意思来见我?”秦王政有些生气了。

“大王,曾参孝顺父母,所以人人都想让他做儿子;伍子胥忠于国君,所以每个国君都希望有伍子胥这样的大夫。为什么四国都想要我呢?不就是因为我忠于大王您吗?如果大王听信了奸人的谗言,姚贾死不足惜,大王的名声就坏了。”姚贾说。

秦王政想想,好像有道理。

“那什么,据说你是大梁看门人的儿子,在魏国当过小偷,后来去了赵国,又被驱逐,你的人品难道不是很糟糕吗?”秦王政又问。

“嘿嘿!”姚贾笑了,然后说了一通伊尹是奴隶、姜太公是屠夫、百里奚也是奴隶之类的话,所以人无完人,关键看君主怎样使用他们。圣明的君主用人之长,昏庸的君主揭人之短。如果大王您不懂得用人之长,而总是盯住人的短处和过去的劣迹,那谁还敢来为大王效力呢?

“嗯,你说得对。”秦王政被姚贾说服了。

到这个时候,秦王政对韩非的印象实际上已经一落千丈了。

时机来了。

李斯是一个对时机很敏感的人。

“大王,恕我直言,虽然我和韩非是师兄弟,感情非常好。可是,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也只能忍痛大义灭亲了。没错,韩非是有些文才,可他毕竟是韩国人,他的屁股总是坐在韩国那一边的。显然,他就是要忽悠我们不要攻打韩国。大王,不能被他忽悠啊!”李斯及时地插了进来。

“嗯,寡人才不会被他忽悠,这就让他走吧。”秦王政说。

“大王,韩非来秦国这些天,已经窥探了秦国不少的秘密,而且他懂得治国,如果放他回去,不论是回韩国还是去赵国楚国,将来都是秦国的大患啊!”李斯做事,绝不留下隐患,当下趁热打铁,要彻底收拾韩非。

“那……廷尉的意思?”

“找个罪名,先把他扣押起来再说。”

“好。”

李斯身为廷尉,主管的就是秦国的刑罚,找个罪名实在是太容易了,当下以妄议朝政的罪名抓捕了韩非,投入了死牢。

韩非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出使秦国竟然被扣押了,这难道就是自己景仰已久的法治之国吗?

“我要见秦王!”韩非大喊大叫。

“住嘴!”一个狱吏的大棍打过来,打在韩非肩上,一阵剧痛,韩非不敢再大声喊叫了。

“大哥,能不能让我见见李斯?”韩非轻声请求,他还不知道自己就是被李斯陷害的。

“见个屁!”狱吏骂他一句,恶狠狠地瞪他一眼。

韩非不敢再说话了,他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将会怎样。

终于,李斯来了。

“师兄,救救我啊!”韩非像看见了大救星一般。

“唉,师弟,你这是怎么回事?秦王对你非常生气,我为你求情也没有用,他一定要杀了你。”李斯唉声叹气,假装很无奈。

“啊,真的?”

“要五马分尸啊!”

“啊!!!”韩非差点晕过去,太可怕了,想想都吓死个人。

韩非目瞪口呆,浑身冷汗,瘫倒在地。

李斯看见,暗中高兴。

“师兄,你要救救我啊,让我干什么都行啊!呜呜呜呜……”韩非哭了起来,竟然不口吃了。

李斯假装踌躇了半天,这才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瓶子来。

“师弟,不是我不救你,秦王盛怒,谁也救不了你。不过呢,我冒着风险带来了这瓶毒药,你自己吃下去吧,总好过五马分尸啊!”李斯说着,把药瓶递了过去。

“这……”韩非不想死,不肯接。

“不要?那我走了。”李斯假装要走。

“要!要!”韩非抢了过来,颤颤巍巍将毒药倒出来,放在手心,“师兄,谢谢你了!”

两天之后,秦王政后悔了,他下令赦免韩非,让他做自己的老师。

“唉,韩非当初携带毒药入狱,已经畏罪自杀了。”李斯报告。

“哦。”秦王政说。

就这样,韩非像个被毒死的老鼠一样死得无声无息,尸体被扔到乱葬岗。

二十七

韩非,历史上通常被称为韩非子,因为他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并且有一本《韩非子》流传下来。从百家的划分来说,韩非属于法家,根正苗红的法家。

单从著作来看,《韩非子》在先秦著作中绝对是一流的,韩非的逻辑和文笔都是一流水准,再加上巨量的史实,《韩非子》一书的价值非常大。

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韩非者,韩之诸公子也。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

为什么司马迁说韩非归本于黄帝老子呢?因为韩非也讲道。

首先来说说韩非思想与别人相同的部分。

在轻罪重罚方面,韩非和李悝是一致的;在愚民方面,韩非和商鞅是一致的;在人性本恶方面,韩非继承了荀子的观念;在权术使用方面,韩非继承了申不害的思想。在刑罚和郡县制方面,韩非赞同秦国的做法。

总体来说,韩非是秦国统治方式的拥护者。

任何学说,都分为目的和手段。

韩非的学说,其目的是四个字:富国强兵。

请注意,是富国强兵,不是国强民富。韩非并不关心人民的利益,他所关心的其实只是韩国的存亡。从这个角度讲,他希望韩国能够像秦国一样变法。

韩非认为,要富国强兵,就要君主高度集权。韩非举了齐国和宋国的例子,说明君主一定要同时掌握赏罚的大权,才能保证不被篡夺。原本在实行郡县制之后,秦国已经是专制集权统治,在韩非的理论支持下,秦始皇在建立秦朝之后进一步加强了专制集权。可以说,《韩非子》为此后两千多年的专制集权统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专制集权的条件下,《韩非子》提出了“法术势”的统治手段。“法术势”的提出,是《韩非子》对统治理论的巨大贡献,也是此后两千多年统治者们极力去追求的目标。

应该说,即便到了现代社会,“法术势”的理论依然适用。

所谓法,就是成文法,“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所谓术,就是权术,“术者,藏之于胸中,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所谓势,就是权势,“势者,胜众之资也”。

统治国家,最重要的是法。有了法,就有了规则,有了秩序,命令就可以执行。对于法,韩非有两个观点需要指出。

韩非认为要轻罪重罚,并且要实行“连坐”“告奸”,要执法公平,“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认为法治实行的关键在于执法,而执法的关键在于赏罚分明。韩非认为人都是自私的,人际关系都是建立在赤裸裸的利益关系之上的。韩非举例说卖车子的人希望更多人富贵,而卖棺材的人希望多一些人死。这并不是他们的品质有什么区别,而是他们想卖出更多的产品。

韩非强调君主千万不要以为或者认为自己能够让百姓爱自己,只能让他们不得不为自己服务,所以君主一定要掌握赏罚的大权,而军功制就是最好的体现。

关于术的运用,韩非其实更多地是参照了申不害的理论,让君主神秘化,不要让臣子猜出君主的真实想法,让大臣们互相猜疑、告密,有的时候甚至发布假消息去考察他们。总之,术是法之外的手段,用以加强统治。基本上,各种阴谋诡计都算是术的范畴。

势的运用排在最后一位,轻易不用,但是不得不用的时候,就不要犹豫。什么时候用到势呢?就是通过法不能实现、权术也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就只能用势。所以,用到势的时候,就是不讲理的时候,就是臭不要脸的时候。

韩非举了一些用势的例子,其中说到晏婴的时候,批评晏婴没有能够帮助姜齐保住江山,被田家夺走。韩非说晏婴其实可以通过势来对付田家,就是让国君直接杀灭田家,即便受到谴责也在所不惜。因为用法和用权术都已经无法对付田家,只能用不讲理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按照韩非的理论来进行推论,法术势的运用应当进行合理的组合,当法的运用最多的时候,这个国家的治理就会比较好;当势的运用过多的时候,这个统治者一定是暴君。

其实在当下的时代,同样是法术势的组合运用。法治国家运用法的比例很大,但是如果完全杜绝术的运用,这个国家的统治就会显得僵化。有些国家的统治者热衷于术的运用,喜欢暗箱操作,政治就会比较动荡。而一些专制政权几乎靠势来统治自己的人民,在国际上的名声一定很差,国家的发展也一定很落后。

韩非还有哲学上的造诣,他发明了“道理”这个词。

“道者,万物之所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道者,万物之所以成也。”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是自然万物的存在根据。如果说道是普遍规律的话,那么理就是个别事物的特殊规律。道是永恒的,而理是相对的。

韩非认为事物都在变化之中,所以时代不同了,变法就应该进行了。为此,韩非写了很多恰当的故事来作为例子,譬如“郑人买履”“守株待兔”等。韩非还写了大量的寓言故事,其中一些演化为成语,譬如“自相矛盾”“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

《韩非子》的文学形式主要是散文和议论文,二者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尤其是议论文,不仅举例生动,而且逻辑严谨清晰,切中要害,不容辩驳。

《韩非子》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

由于赞同秦国的暴政,韩非在历史上的评价并不高。不过在近代,因为被冠以法家的名头,韩非骤然之间地位陡升。

当今的时代是讲法治的时代,于是韩非受到很多人的追捧。但是我们不应当忽视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法也好,儒也好,道也好,神也好,都是手段。再好再高明的手段,如果目的是错的,如果这种手段被坏人所利用,那么,结果可能更糟糕。

不错,韩非是法家,可是他的法是反人类的反人性的,是剥夺人们基本尊严和基本权利的。他的法,是无底线地服务于专制统治者的。

正因为如此,韩非的死和商鞅的死一样,从来也没有博得过人们的同情。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bjzm/2213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