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百家争鸣

天下归秦——统一大业开始了

历史大观园 百家争鸣 2020-07-11 13:06:18 0


先来了结一段历史公案。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八年,王弟长安君成蟜将军击赵,反,死屯留,军吏皆斩死,迁其民于临洮。将军壁死,卒屯留、蒲鶮反,戮其尸。”

这一段记载困惑了人们两千多年,历来的解读只能用乌七八糟蒙混过关来形容了。

下面是目前通行的译文:

八年(公元前239年),秦王弟长安君成蟜率领军队攻打赵国,在屯留造反了,结果他手下的军官都被杀死,那里的百姓被迁往临洮。前来讨伐成蟜的将军壁死了,屯留人士兵蒲鶮又造反,结果战死,死后还遭到鞭戮尸体的酷刑。

唉!!!

啥也别说了,给正确答案吧。

这件事情记录的是长安君成蟜攻打赵国并且战死的的情况,因为战败并且损失了长安君,对秦军部分将士进行了惩罚。了解了这个背景,翻译就很容易了。

秦王政八年,秦王政的弟弟长安君成蟜率领秦军攻打赵国,结果战败重伤,逃到屯留的时候死去。长安君成蟜手下的军吏(也就是负责保卫长安君成蟜的军官和士兵)均被斩首处死,屯留的百姓被强行迁往临洮。作战指挥官将军壁同样重伤死在屯留的蒲鶮,他的尸体被运回咸阳,因为战败以及没有保护好长安君成蟜,被戮尸。

做点小解释。

反,不是造反,而是返回。

秦王政八年的时候,秦王政二十一岁,所以他弟弟长安君成蟜应该不超过二十岁。这个年纪领军出征基本上就是去玩,所以真正的主将不是他,而是将军壁。而且,将军壁负有保护长安君成蟜的责任。从记载来看,将军壁应该就是《史记》中提到过的麃公。如果仅仅是战败,麃公还不至于被戮尸。那么,也有可能麃公并没有受伤,而是自杀。甚至,秦军也可能并没有战败,只是因为长安君成蟜重伤而返。

二十二

廷尉李斯主政,丞相为老臣王绾。不过,秦王政真正倚重的是李斯。

李斯决定帮助秦王政做一件大事:统一天下。

“太好了!正合我意!”当李斯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秦王政一拍即合。

如此大的一件事业,总要商量一下先后顺序吧?

“韩国为天下的中央,先取韩国。韩国灭亡,则魏国孤立,顺势拿下魏国就不在话下。魏国之后,就是赵国。赵国之后,顺便北上,拿下燕国。此后,集中兵力攻取楚国。五国灭亡,齐国可以不战而下。”李斯早已经想好了顺序。基本上,这也是正常的顺序。

“好,那么廷尉可以谋划怎样攻取韩国的事情了。”秦王政表示同意,感觉拿下韩国应该不会太费事。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燕国使者到。

燕国使者这个时候来干什么?

原来,一年前秦王政亲政,齐王建特地从齐国赶来秦国表示祝贺。齐王建也没别的意思,就是希望秦国手下留情,不要攻打齐国,齐国也绝对不会跟着别人攻打秦国。

基本上,就是一个特地来认怂的怂包。

也就是那一次,秦王政知道齐国是个不用打、直接吓就能吓死的国家。

齐王建前脚刚走,赵悼襄王后脚就到了。

赵悼襄王也是来表示祝贺的,不过顺便表达了一个想法。什么想法?

“那什么,秦王是在赵国长大的,太后也是赵国人,秦王怎么也算半个赵国人吧?是这样的,燕国这些年来总是找事,也不尊敬秦国,我们想要好好教训他们一下,希望秦王能给予理解。”赵悼襄王的意思是赵国要打燕国,请秦国别插手。

“没问题没问题。”秦王政当即同意了。

得到了秦国的首肯,今年,赵国开始攻打燕国。为什么要攻打燕国呢?因为赵国在太行山以西的地盘基本上被秦国人抢了,地盘严重不足,因此想要攻灭燕国,以便抗衡秦国。

赵国攻打燕国,燕国不是对手,于是紧急派使者前来秦国求救。

“救,还是不救?”秦王政问李斯。

“救!如果让赵国兼并了燕国,那就等于赵国拥有了赵国和燕国两国之力,足以抗衡秦国了。”李斯说。

“可是,寡人答应过赵国不干预他们攻打燕国啊!”

“没有啊!”

“嗯,好像确实没有。”秦王政笑笑,其实答应过又怎么样呢?“不过,廷尉说要先攻取韩国。”

“要懂得随机应变啊,现在赵军主力在攻打燕国,我们正好乘虚而入。”

“这么说来,倒好像当初寡人是故意骗赵王的,哈哈哈哈!”秦王政笑了,有实力就是好,想骗谁骗谁。

赵军北上攻打燕国,攻取渔阳城。正要继续北进灭燕,秦军杀来了。

秦军大将蒙骜和王龁都已经死去,此次秦军兵分两路,一路以王翦为主将,攻取赵国上党的阏与、橑杨,一路以桓齮为主将,攻打赵国的邺。

结果,赵国攻下了燕国九城,自己丢了六城。从重要程度看,明显是吃了大亏。

“狗娘养的秦国人,不要脸啊!”赵悼襄王破口大骂,可有什么用呢?

骂归骂,现在的问题是秦国人说来就来,谁能对抗秦国人呢?这个时候,赵悼襄王想起老将廉颇来了。

当初长平之战前廉颇去了邯郸,长平之战后平原君将他请回了赵国。后来赵国与燕国之间发生战争,廉颇率领赵军连连取胜。谁知道这个时候赵孝成王崩了,赵悼襄王登基之后派乐乘取代廉颇,廉颇一怒之下,再次去了魏国。

所以现在,廉颇人在大梁。

“去把老将军请回来吧!”赵悼襄王也是没有办法了,尽管他不喜欢廉颇。

“这个……万一廉颇身体已经不行了,请他回来,那是用他还是不用他呢?我看,不如先派人去看看他还行不行。”赵悼襄王的一个宠臣郭开提议。

赵悼襄王不知道的是,这个郭开是被秦国人收买的卧底,是一个赵奸。

“嗯,也好。”赵悼襄王于是派出使者前往大梁,看看廉颇到底还行不行。

赵悼襄王不知道的是,这个使者也是一个赵奸,和郭开是一伙的。

廉颇身在大梁,其实心系邯郸。眼看秦国人步步紧逼,他也急啊!听说赵王使者来到,廉颇非常兴奋。

“廉颇将军,大王非常想念您啊,因此派我来看望您。”使者说,并不说要请廉颇回去。

廉颇略有些失望,不过想想也是,自己毕竟老了,如果不拿出点真材实料来,人家凭什么请自己回去?

于是,廉颇很热情地接待了使者,大碗吃饭,大块吃肉,显示自己的身体还很健康。取出硬弓,让使者看自己还能拉得动。穿戴盔甲,登上战车,让使者看自己还能战斗。

总之,老爷子的身体确实保持得很好,上阵打仗都不是问题,更何况指挥战斗。

使者一个劲地夸奖廉颇老当益壮,老而弥坚,说是要回去禀报赵王。

“我要回赵国了。”使者走后,廉颇让家人开始准备搬家。对于廉颇来说,他宁愿死在战场上,也不愿意这样死在家里。

使者回到了赵国,赵悼襄王急忙问起廉颇的情况。

“廉颇老将军虽然岁数大了,可是饭量不错,不过,跟我坐了一会,拉了三次屎。”使者说。话不多,却说明了廉颇的肠胃已经很差,现在就是个酒囊饭袋而已。

“唉,廉颇老矣!”赵悼襄王叹了一口气,从此不再去想廉颇的事情。

廉颇终究还是没有能够回到赵国。

后来,楚国听说廉颇在大梁,悄悄地请他去了楚国。最终,廉颇就死在了寿春。

不过,廉颇应该庆幸自己没有回到赵国,否则,他恐怕不能死在战场上,却要死在赵国人手中。

二十三

秦军在赵国捞了两票,得胜而归。之所以要回来,一来是赵军仍有实力,秦军劳师远征,需要休整;二来是秦国的统一大计是从韩国开始,只好暂时放过赵国。

可是,等秦国大军归来的时候,从赵国传来消息:赵悼襄王崩了,赵王迁继位。

根据前方间谍的报告,这个赵王迁的娘原本是个娼妓,因为长得太漂亮太风骚,被一个邯郸富二代娶回家中。从此之后,这家人就没有消停过,全家为了这个女人争风吃醋,父子反目,兄弟成仇。没过几年,老公被榨成了人渣,一命呜呼了。

赵悼襄王早就听说此人风华绝代且床技了得,十分向往。如今恰好成了寡妇,赵悼襄王先下手为强,派人接进宫里。再一看,正是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

赵悼襄王也不管什么名声不名声,直接纳为妃子。从那之后,专宠这个妃子。

这个妃子究竟叫什么呢?历史没有记载,只说她是倡后。

倡后手段了得,发得一声好嗲,叫得一口好春,搞得赵悼襄王整天五迷三道晕头转向。终于,赵悼襄王决定废掉太子公子嘉,立倡后的儿子公子迁为太子,倡后为王后。

如今,赵悼襄王崩了,公子迁成了赵王,也就是十三岁上年纪,倡后正当如狼似虎的年龄,养了几个猛男在身边,号称赵国嫪毐组合。

秦王政听罢赵国的情况,猛然感觉这怎么和自己当初很像呢?当年自己继位的时候是十三岁,如今赵王迁也是十三岁;自己的老娘是舞女,赵王迁的老娘是娼妓;自己的老娘养了个嫪毐,赵王迁的老娘养了赵国嫪毐组合。

秦王政怎么想怎么觉得这事很别扭,似乎赵国就是在重演当年秦国那一段,这不是存心让本王出丑吗?

“廷尉,赵国的情况算得上是主少国疑吧?依寡人看,先灭赵国算了,韩国放一放。”秦王政想要修改统一大业的进程表了。

“大王,虽然赵国是主少国疑,可赵国人是现在唯一敢和秦国对着干的,是个硬骨头。一旦硌了牙,后面吃韩国都费劲啊!”李斯的意思,还是先动韩国。

“不,先灭赵国。”秦王政不好意思说出真实的理由,总之是坚持。

既然秦王政坚持,李斯当然不会再反对。

“既然大王这样说,那就先打赵国。不过,攻打赵国,魏国可能会蠢蠢欲动。依我看,不如我们假意帮助魏国攻打楚国,这样他们就无法顾及赵国了。”李斯又出了个主意。

于是,按照李斯的主意,秦国派人前往魏国,声称要出兵帮助魏国抢夺楚国的土地。魏国人也不是傻瓜,心说这黄鼠狼来给鸡拜年了,肯定没安好心。但是,又不敢拒绝,于是哼哼唧唧组织了军队,却不去攻打楚国,反而驻扎在魏秦边境。秦国则派大将王翦出兵,也驻扎在秦魏边境。

另一边,秦王政派大将桓齮领军十五万攻打赵国。

桓齮是魏国人,深得秦王政的欣赏和信任,因此这统一大业的第一步就交给他去走了。

桓齮率领秦军攻打赵国平阳(今河北省磁县),拿下平阳后,并没有攻打邯郸,而是向西北方向进军,攻打武城(今山东省武城县)。

赵王迁得知秦军来犯,吓得直接尿了裤子,叔叔大爷的喊了一阵,终于喊出一个名叫春平君的叔叔。

“大王不要急,可以派大将扈辄领军十万救援武城。”春平君还算冷静,出了这么个主意,交代完毕,就去跟嫂子约会了。

原来,春平君和倡后也有一腿。

扈辄率领精兵十万由邯郸开拔,向东抗秦去了。基本上,这是赵国最后的看家家底了。

秦赵两军在武城相遇,此处一派平原,无可逃避,只能硬拼。于是,决战开始。

秦军已经很久没有收割人头了,此次看见这么多人头,兴奋得如恶狼见到了羊群。可是,赵军也不是好惹的,人人都有一本血泪史,看见秦军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两军交战,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

最终,赵军十万人全军覆没,十万具无头尸体倒在荒凉的土地上。

不过,赵军可不是吓死的,他们是战斗而死的。所以,秦军伤亡同样惨重,五万人阵亡,三万人受伤。

秦军惨胜,拿下武城。现在,邯郸的西面、南面和东面都落入了秦国人的手中。

桓齮下令撤军,一来是秦军已经拿下平阳和武城,这一趟功劳不小;二来是秦军伤亡较大,已经没有力量继续攻打邯郸。

于是,秦军撤回咸阳。

桓齮受到了秦王政的嘉奖。秦王政与此前的历任秦王一样,他不在乎秦军死了多少人,只在乎是否夺取了对方的土地。所以,即便是秦军伤亡惨重,秦王政也不关心,他关心的是秦军拿下了赵国的两个重镇。

“干得不错,桓齮将军,下一步准备怎样行动?”秦王政问。

“大王,目前我们已经占领了邯郸的西、南、东三面,下一步我准备占领邯郸的北面,这样,邯郸就将被秦国彻底包围,到时邯郸就能不攻自下了。”桓齮是个不错的将领,有自己通盘的考虑。

秦王政点点头,他对桓齮是越来越欣赏了。

第二年,桓齮率领十万秦军由上党北上太原,由太原向东翻越太行山,直抵赵国的赤丽、宜安(今河北省石家庄市),一旦拿下,则完成对邯郸的合围。随后,桓齮在北面阻击赵国由代地增援的部队,而王翦则从南面攻打邯郸。

秦军顺利拿下了赤丽和宜安。

就在这个时候,由代地前来增援的赵国援军赶到了,赵军主帅是李牧。

李牧是个什么人?

李牧是李家的人。当然,他一定是李家的人。不过,他不是一般的李家的人,他的祖父名叫李兑。

李牧继承了李兑的冷静和沉着,他喜欢研究兵法,不喜欢跟人争论,但是坚持自己的看法。

赵孝成王时,赵国北部边境时常受到匈奴的侵扰,于是李牧自告奋勇前往代地雁门担任边将。

李牧在边境建城设寨,修烽火台,然后对士兵宣布自己的“三好两不”政策。“三好”就是吃好、穿好、玩好,“两不”就是不冒险、不送命。

李牧在边境设置市场,允许边民与匈奴牧民进行贸易,市场的租税全部用来改善士兵的生活条件。每天杀数头牛作为士兵的伙食,冬天及时添加衣服,训练骑射作为娱乐。这就叫吃好、穿好、玩好。

与此同时,李牧派遣大量间谍进入匈奴人地区,掌握匈奴动态,再配合烽火台预警。每次匈奴入侵,立即点烽火,所有人入城入寨自保。不管敌军多少,一律不许出击。这,就叫不冒险、不送命。

就这样过去了数年,赵军一直不跟匈奴人接战,不过也没有什么人财损失。

“胆小鬼,哈哈哈哈!”匈奴人认为赵国人都是胆小鬼,根本不敢和他们战斗。

就连赵军士兵也认为李牧就是个胆小鬼,完全靠着祖先的余荫混到了这个位置上。

赵孝成王也对李牧不满,数次要求他出战,结果李牧始终拒绝。

没办法,赵孝成王一怒之下撤了李牧,换人前往。

李牧没有怨言,乖乖地回了家,连解释的兴趣都没有。

李牧走后,新来的将领开始与匈奴军队战斗,由于匈奴人全部是骑射,来去如风,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所以,赵军胜少败多,士兵和财产都损失严重。

这个时候,赵孝成王才知道李牧是对的。

“李将军,还是你去吧!”赵孝成王亲自请李牧出山。

“不去,我就是个胆小鬼。”李牧脾气挺大,一口拒绝。

“李将军,寡人错了,寡人错了还不行吗?去吧!”

“那好,如果我去,还跟从前一样,谁也别管我,行不?”

“没问题。”

就这样,李牧又成了赵军北部边境的主将,并且立即采取从前的策略。这下,匈奴人又开始郁闷了,因为每次来都捞不到油水。

经历了一次换帅,将士们现在知道李牧的好了,吃好穿好之余,主动求战。于是,李牧开始整合军队,在代地雁门整合战车一千三百乘,选练骑兵一万三千人,精兵十万。

一切准备就绪,李牧搞了个边境大集市,弄了个什么购物节之类的东西。总之,汇集了许多的物产和牛羊,还有很多人来边境游览。

这么说吧,有财物有人民有美女,足够吸引人。

匈奴人来了,一开始是小股军队,李牧派出军队与他们交手,假装战败,匈奴人抢了不少东西,而且抓了一些人。

匈奴王听说有这么多东西可以抢,于是率领十万大军前来抢夺。在他的心中,赵军还是和从前一样不堪一击。

可惜的是,这次他遇上的是李牧。

李牧同样率领十万赵军迎战,不同的是,李牧在一开始诈败佯输,等到匈奴军队开始抢夺牛羊乱作一团的时候,赵军主力从两翼包抄夹击,强弓硬弩开道,战车、骑兵和步兵结合作战。

一场屠杀。赵军歼灭十万匈奴骑兵,匈奴王拼死逃走。此后,赵军北上,扫荡匈奴残部,匈奴部落远远逃去。

从那之后,赵国北境十余年没有匈奴骚扰。

这,就是李牧。就像一头躲在草丛中的雄狮,静静地等待猎物走近,再走近,然后一招要你的命。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bjzm/2213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