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疑问

水浒知宋——蹴鞠——宋代的国球

历史大观园 历史疑问 2020-06-15 10:36:58 0


水浒传所写人物,最早出场的不是梁山好汉,乃是正史不见有传,但历史上又确实存在的一个人物——高俅。据记载:高俅为人乖巧,擅长抄抄写写,不仅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还有一定的诗词歌赋功底,且会使枪弄棒,有一定的武功基础。高俅原本是苏轼的“小史”(也就是秘书一类的角色),苏轼后将他推荐给了自己的朋友小王都太尉王诜(即王晋卿),由此得以结识当时还是端王的赵佶,成为端王旧日随从,后才得以跻身武职高位。

他虽然为人为官很差,但他不在北宋“六贼”(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之列。

金圣叹在评《水浒传》时,曾经说过:“不写一百八人,先写高俅,则是乱自上作也。”

《水浒传》第二回《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中写高俅发迹过程,实在是因缘际会,给端王送礼品的小高正逢端王踢气毬。因为踢气毬正是小高的强项,正好改变运气的一球飞来。也是高俅合当发迹,时运到来。那个气毬腾地起来,端王接个不着,向人丛里直滚到高俅身边。那高俅见气毬来,也是一时的胆量,使个鸳鸯拐,踢还端王。端王见了大喜。

高俅一脚鸳鸯拐小显身手,震撼了端王。于是端王邀请他下场一块玩玩。书中写端王道:“这是齐云社,名为天下圆,但踢何伤。”

那气毬,齐云社,天下圆是啥东东?

先说踢气毬,就是踢球,古代也叫蹴鞠。蹴就是踢,鞠就是皮毬,毬通球,也就是皮球,相当于现在的踢足球。中国蹴鞠历史悠久,亦作“蹵毬”,是现代第一运动足球运动的祖宗,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临淄。

2004年7月15日,国际足联确认“中国古代的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

蹴鞠到汉代已进入宫廷,且在皇宫及其周围还有专门的蹴鞠场地,号称蹴鞠城。

桓宽的《盐铁论》记载,西汉社会承平日久,“贵人之家,蹋鞠斗鸡”为乐,一般百姓也是在“康庄驰逐,穷巷蹋鞠”。

汉代葛洪的《西京杂记》记载:刘邦做了皇帝,把父亲刘太公安置在长安城的未央宫养老。但刘太公却闷闷不乐。原来这刘太公思念家乡,得了思乡症。于是刘邦就在长安城东百里之处仿照老家沛县丰邑的规模,造起了一座新城,把原来丰邑的老乡全部迁到那里。刘太公搬到那里,与老乡们“斗鸡、蹴鞠为欢”。

司马迁的《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一个因沉溺于蹴鞠而丧命的球迷:西汉时临淄名医淳于意在“诊籍”中记录一个叫项处的人,患了重病,找淳于意诊治。淳于意诊治完后一再嘱咐他不要从事重体力活动,否则定会吐血而死。项处不以为然,仍然去蹴鞠,果然吐血而死。

汉代有人还曾写了一部《蹴鞠二十五篇》。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育专业书籍,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有关足球的专业文献。在汉代蹴鞠有了明确的规则。东汉李尤的《鞠城铭》最早地体现了当时的蹴鞠规则。

早期的鞠是用熟牛皮做球,中间填充毛发,做成实心的球。这种鞠一直沿用到中唐。后来逐渐改进了做球的工艺,改填充毛发为里面放一个动物的尿囊,制成了充气的鞠,并增加了鞠的片数,使之更接近圆形。唐人徐坚在《初学记》里记载:“今蹴鞠曰戏毬。古用毛纤结之,今用皮,以胞为里嘘气闭而蹴之。”

宋代将鞠的片数增加到了十二片,将外缝线改为了内缝线。据《宋朝事实类苑》记载,宋代气毬是内由牛彘胞或其他动物胞衣充气,外加六片、八片或十二片皮革缝制而成。

南宋陈元靓有诗道:“十二香皮,裁成圆锦。”存世的宋代磁州窑少女蹴鞠图瓷枕里面的蹴鞠,外形就已经非常接近近代足球。

南宋江少虞在《皇朝事实类苑》中写道:“蹴鞠以皮为之,中实以物,蹴蹋为戏乐也,亦谓为毬焉。今所作牛彘胞,纳气而张之,则喜跳跃,然或俚俗数少年簇围而蹴之,终无堕地,以失蹴为耻,久不堕为乐,亦谓为筑毬鞠也。蹴,陈力之事,故习蹴鞠,乃习射之道。”由此可知宋代踢毬与现代足球的玩法还是有些不太一样。毫无疑问“蹴鞠”在宋代是一项全民运动。宋时的踢球在比赛机制和人数上比较灵活,既有数百人一起参加的大型比赛,也有家庭式的几个人的小比赛。东京皇家园林的琼林苑宴殿之南就是市民踢球的场所。

宋代足球运动的火爆也得益于政府的重视,开国皇帝宋太祖赵匡胤就很喜欢踢足球。现存故宫博物院的《宋太祖蹴鞠图》(原作者为北宋苏汉臣,现在看到的是宋元时画家钱选的临摹品)就描绘了宋太祖赵匡胤与其弟赵光义、近臣赵普、党进、石守信、楚昭辅六人用白打方式踢足球的场景。

赵匡胤虽然肥胖,但他就像当今洪金宝一般,是个灵活的胖子,不仅棍术拳术玩得好,踢球在当时也是赫赫有名,尤其擅长白打(类似现代的“花式足球”),即踢球时,可以头、肩、背、腹、膝、足等部位接触球,灵活变化,随心所欲。

一种运动,如果连皇帝都成为其粉丝,那号召力可想而知。具体有多大,大家自行脑补当年乒乓球大热之时即可。据记载,宋时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对踢足球的爱好不亚于当年我们对乒乓球的喜爱。

蹴鞠绝对是宋代的国球。

宋太宗赵光义也是个足球迷。《宋史·太宗本纪》记载:“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三月戊子,会亲王、宰相、淮海国王及从臣蹴鞠大明殿。”

宋徽宗更不用提,没当皇帝之前就时常与人一起玩踢球。作为文艺青年他还曾写诗专门称赞足球运动:

韶光婉媚属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

近密被宣争蹴鞠,两朋庭际角输赢。

明朝王宗沐的《续资治通鉴》记载:“隆兴四年(1177年)九月戊午,阅蹴踘于选德殿。”皇帝领头踢足球,然后观赏足球,可见有宋一代对足球运动的重视与喜爱。

手下大臣不仅高俅皆以擅长蹴鞠出名,李邦彦也踢得非常好。宋庠诗曰:“蹴踘将军第,吹箫贵主家。”

踢球踢得好,吹箫吹得好都能当官,你懂得。

其实早在高俅之前,就有人因为球踢得好做了官。

宋人刘邠的《中山诗话》中记载:丁谓当宰相时业余爱好踢足球。有个秀才叫柳三复的球技出众,知道宰相丁谓喜欢踢球。为了升官,柳三复便天天候在宰相府球场的围墙外。有一天,柳三复终于等到球飞出了墙外。柳三复捡起球,以还球为名进了相府。在拜见丁谓时,他施展绝技把球抛在空中,一面跪拜,一面用头、肩膀、后背等部位巅球,球一直未落地。丁谓见此大悦,给柳三复安排了一个官职。真可谓行行出状元。

最能体现宋代蹴鞠之热的还是在民间。宋人对蹴鞠的喜爱难以言表。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就记载了首都开封城出现的民间蹴鞠会社“齐云社”。

陈元靓的《事林广记》还有一首诗曰:

四海齐云社,当场蹴气毬,

作家偏著所,圆社最风流。

诗中的齐云社又称圆社,是宋代最为著名的踢球社团。

“圆社”的会员称作“圆友”。圆社阵容强大,估计很多高官大贾都是成员,其影响力不逊于今天的足球协会。当时有一句顺口溜:不入圆社会,到老不风流。另有“若论风流,无过圆社”之说。这里的“风流”应作“影响”“名声”解释。当时也出了不少著名的足球运动员,如一个叫王齐叟的“以蹴鞠驰天下名”。

齐云社是足球运动在宋代出现的行会性质的全国性专门组织,由经常参与蹴鞠运动的人组成。他们或聚在一起消遣娱乐,切磋技艺,或以表演卖艺为生,既类似于今天的中国足协,又类似于足球俱乐部。

齐云社的一项重要职能是组织全国性的比赛,每年要举行一次,一个重要的目的是确定蹴鞠艺人的技术等级。山岳正赛就是齐云社组织的全国性蹴鞠比赛,因在山上举行,所以叫山岳正赛。

作为专门的蹴鞠组织,齐云社在南宋时期更具影响力。齐云社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这是我国最早的单项运动协会,也可以说它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俱乐部。

齐云社订有社规,规定参赛的人数、比赛规则等。参加齐云社的人,要遵守社规,如不许作“人步拐、退步踏;人步肩、退步背”等危险动作。还规定“狂风起不踢,酒后不可踢”等等。

作为全国性的足球俱乐部,齐云社在各地都有分支机构,以首都的齐云社实力最雄厚。许多城市都有齐云社,一个人参加了齐云社,就可以到处跑码头。齐云社对他们进行技术考核,通过后即可以免费接待他们。齐云社中的社员,论技术高低分等级,最高级称校尉。女子踢球进入校尉级的,称女校尉。

蹴鞠运动也是宋人寒食节与清明节的节庆活动之一。宋代还专门有女子蹴鞠队,相当于女子足球队。

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记载:“女弟子队一百五十三人,衣四色,绣罗宽衫,系锦带,踢绣球,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

陈元靓的《事林广记》中“圆社市语”《好女儿》词曰:“生得宝妆跷,身分美,绣带儿缠脚,更好肩背。画眉儿入鬓春山翠。带着粉钳儿,更绾个朝天髻。”

另外,还有王珪诗曰:“翡翠盘龙装绣额,真珠双凤蹙花毬。”汪元量诗曰:“舞馀燕玉锦缠头,又著红靴踢绣球。”足可见宋代女子对蹴鞠运动的热爱。

宋人文字中记载的宋代蹴鞠运动特别多。

司马光有诗曰:“东城丝网蹴红毬,北里琼楼唱石州。”张舜民诗曰:“宝马嘶风车击毂,东市斗鸡西市鞠。”白玉蟾诗曰:“何当牵犬臂苍鹰,锦帽貂裘呼蹴踘。”周文璞诗曰:“有时挟弹暮云表,有时蹴踘春风前。有时却自着绛帕,走入药市寻神仙。”谢景初诗曰:“蹴踘逢南陌,秋千送晚烟。”赵文词曰:“斗鸡走狗,呼卢蹴鞠,平生把臂江湖旧,约何时,共话连床雨。”

吴自牧的《梦粱录》记载临安城:“蹴鞠、打球、射水弩社,则非仕宦者为之,盖一等富室郎君,风流子弟,与闲人所习也。”

西湖老人的《繁胜录》这样记载临安城:“宽阔处踢球。”

周密的《武林旧事》亦记载临安民间有“齐云社”;《诸色伎艺人》一篇中还记载了当时临安城玩蹴鞠的高手“黄如意、范老儿、小孙、张明、蔡润”等五人的名字;另一章节记载临安城中著名的蒋苑“立标射垛,及秋千、梭门、斗鸡、蹴鞠诸戏事,以娱游客”。用蹴鞠来招引顾客,这体现了当时蹴鞠的商业价值。

陆游写过许多首关于宋代不同地区蹴鞠运动的诗歌。比如陕西咸阳:“蹴鞠场边万人看,秋千旗下一春忙。”陕西汉中:“地近函秦气俗豪,秋千蹴鞠分朋曹。”陕西梁州:“寒食梁州十万家,秋千蹴鞠尚豪华。”江西抚州:“蹴鞠墙东一市哗,秋千楼外两旗斜。”

宋代农村的蹴鞠运动也十分受欢迎。刘克庄的《田舍即事》诗曰:“蹴鞠鞋尖尘不涴,臂鹰袖窄样新裁。社中年少相容否,也待鲜衣染鬓来。”陆游的《残春》诗曰:“江鮆堆盘粔籹香,山家节物亦穷忙。桑间葚紫蚕齐老,水面秧青麦半黄。语燕似催春事去,游丝不似客愁长。乡村年少那知此,处处喧呼蹴鞠场。”梅尧臣诗曰:“蹴鞠渐知寒食近,秋千将立小鬟双。”晁说之诗曰:“上巳清明徒颉颃,流觞蹴鞠岂周旋。”

不仅文字,很多宋代的历史实物也可以证明宋人对蹴鞠运动的喜爱。

比如美国克里夫兰美术馆藏有南宋无名氏所画的《蹴鞠图》;存世的宋代磁州窑瓷枕上有少女蹴鞠图、童子蹴鞠图;耀州窑青瓷上有母子蹴鞠图、童子蹴鞠图;湖南博物馆所藏宋代铜镜有上男女一同蹴鞠图;安徽博物馆藏有宋代蹴鞠图牙雕笔筒。

宋代以后,由于蹴鞠逐渐演变成为娱乐性极强的项目,元朝明令禁止蹴鞠。明人沈德符在《野获编补遗·刑部·赌博厉禁》中记载:“按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圣旨:学唱的割了舌头,下碁打双陆的断手,蹴圆者卸脚。”

柴萼的《梵天庐丛录·明太祖轶事》也记载:“太祖尤恶无赖为无益之举。洪武二十六年(1394年)圣旨:学唱的割了舌头,下棊打双陆的断手腕,蹴圆者卸脚。蹴圆,古之蹴踘,今之足球也。”

蹴鞠从汉唐时期开始向日本和高丽传播。蹴鞠运动本身的娱乐性、健身性、竞技性等特色赢得了日本朝廷和民间的喜爱。

日本古籍《游庭秘抄》中说:蹴鞠者,起自沧海万里之异域,遍于赤县九陌之皇城。另一本日本古籍《蹴鞠九十九个条》中说:“鞠,始于大唐。”

日本的蹴鞠到江户时代(十七世纪)已经成为贵族消遣娱乐的代表项目,从此久盛不衰。当时的新年正月要举行蹴鞠会,还出现了蹴鞠名家。当时最出名的蹴鞠家族是藤原家,他们家族中的藤原成通被称为“鞠圣”。

朝鲜半岛与山东半岛隔黄海相望,而蹴鞠起源于山东半岛的齐国。隋唐时蹴鞠就传入朝鲜半岛,又经朝鲜半岛传到日本,以致现在韩文汉字中,足球还写作“蹴球”。

《旧唐书·高丽传》和《新唐书·东夷传》中都有高丽妇女蹴鞠的记载。《旧唐书·高丽传》记载:“高丽,妇人首加巾帼,好围棋之戏,人能蹴鞠,食用笾豆。”

墙内开花墙外香,我们祖先发明的很多东西在传承中不断地丢失,比如围棋,比如蹴鞠。值得深思。

另外,如果把宋时的球类运动按接触球体的方式划分,主要有以足踢球和以杖击球两大类。

以足踢球,又有无球门与有球门之分。

有球门者称“筑球”,球门架高三丈有余,用杂彩结网,网中留一洞,俗称“风流眼”,直径约一尺。参赛人数14、24、32人均可,分为两队。北宋时,每队各有球头一名,次球头两名。南宋时,分工更明确,有球头、跷球、正挟、副挟、左竿网、右竿网、散立等。球头负责进攻,由他用力一脚高射,使球穿过“风流眼”。无球门者称“蹴鞠”,踢球者双手下垂,可用足、腿、膝、肩接触球体。以踢球者的鼻子为界,分身体为左右两部分,球落左边,只许用左半身迎击,落右边则用右半身碰踢。胜负按所踢花样的多少与动作难度的大小决定。

以杖击球,又有乘畜与徒步之分。乘畜挥杖击球称“击鞠”,又称打马球。乘马击球叫大打,通常实行双球门制;乘骡、驴击球叫小打,一般实行单球门制。球用木料制成,如拳头大小,表面涂漆,或素色,或彩绘。球杖长数尺,前端弯曲,如半月。参赛者平分为两队,所穿球衣颜色不同,进行集体对抗。击球入门者得筹,先赢三筹者获胜。

徒步击球称“步击”,比赛方式与打马球相同,只是球场小些。步击在宋代经改进,变贴身冲撞为间接对抗,称“捶丸”。参赛者2人、多人、两队均可。赛前,各方掘地为“球穴”,并在距球穴60步至100步处选定“球基”。开赛后,球员由球基向球穴击球,入穴即得分。

捶丸作为上流社会的贵族运动,很讲究对场地的选择,一般要以地势起伏、草木相间的开阔山野;而且打的也很有绅士风度:“捶丸之式,先习家风,后学体面。折旋中矩,周旋中规。失利不嗔,得隽不逞。若喜怒见面,利口伤人,君子不与也。”

很像现代的打高尔夫。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yw/710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