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趣闻

他们都有病——药典珍本何以流落海外?

历史大观园 历史趣闻 2020-06-24 09:50:29 0


孝宗之崩,病热也。院判刘文泰以热剂上,渴甚,索水执不可。

阉臣有进瓜者,上啖之。仅能出言,召大臣受顾命……

——《皇甫录·皇明纪略》

《御制本草品汇精要》是明代皇帝下诏太医院编纂修订的国家药品最高法典,这是中国第一部大型彩绘图书,为何竟在异国长眠五百年?

古籍珍品流浪儿

此书根据药用来源分为玉石、草、木、果等十部,正文用朱、墨两色分写,绘有精美的彩色写生图一千三百多幅,编撰者舍弃当时相对成熟的雕版印刷技术,由抄书工匠分色缮写文字,经多位宫廷画师绘图,精工细描,极显名贵,算得上是中国本草史上现存最大、最珍贵的一部彩色药物图谱,具有相当高的中药文献价值。

可这样的珍本却长期流失于海外。20世纪30年代初,收藏在罗马国立中央图书馆的《御制本草品汇精要》开始受到关注。经多年努力,中国终于在21世纪初与意大利达成协议,获得拍摄全部精装本的权利,并于2002年首次出版了这部药典。一部举世瞩目的中医巨著却在异国他乡长眠,几近湮没,从诞生到面世居然跨越了五百年!

这就不得不从药典的编撰者说起。

明代中叶,孝宗弘治帝下诏修订本草,让太医院从院使(相当于院长)到御医、医士数十人参与编修,太医院院判(协助院使管理医务)刘文泰担任总裁,这位刘文泰可不简单。

“妄进药饵案”

一般而言,为国家至尊看病的应该是全国顶级的专家,可在腐败的明朝,事实并非如此。据《万历野获编》记载:“刘文泰先任右通政,管太医院使。以投剂乖方,致损宪宗。”原来,刘文泰在孝宗之父宪宗成化帝朱见深的诊治失败中难辞其咎,“孝宗命降为院判”。通政司和太医院实际上有很大区别,前者是管理行政的文官机构,而太医院由于专业性强,历来由医家子弟供职。这文人刘文泰其实对医学并不在行,最多懂点皮毛,却攀附权贵混进了“卫生部”,干预医师处方,导致宪宗病情加剧。皇太子朱祐樘当然不能作罢,孝宗即位后决定惩处此人,无奈刘文泰与太监沆瀣一气,最终阴差阳错被“降职”到太医院当“院长助理”,摇身一变竟成了专业人士。

刘文泰醉心于权术,常往来于礼部尚书邱浚之门,以求迁官,其事为吏部尚书王恕所阻,刘文泰竟自为表章,诬陷王恕,其人品可见一斑。

明代宦官干预朝政最臭名昭著,刘文泰与太监互相利益输送,遂得到太监在皇家面前的美言和推荐,居然“援引专侍禁中,遇上(皇帝)及中宫有疾,无论内外科,俱令文泰直入矣”。真不知这江湖郎中是如何妙手回春的,简直拿国家中枢的健康当儿戏。

有太监的暗中相助,刘文泰竟谋得编撰药典的主角,此人虽德行、医术令人不敢恭维,但组织能力尚可。两年后,这部独一无二的大型彩绘药物图典完工,收录药品一千八百多种,图文并茂。孝宗非常满意,还给著作写了序言,不料刚想刊行就突然“患热得疾”,此时刘文泰估计被吹捧得飘飘欲仙,自认能手到病除,再立新功。

明孝宗虽然身体状况一直不是很好,但此次开始得病,自信还是小病,且自己长期善于养生,只要稍作调理便可痊愈,因此并无多大担忧,患病之初还坚持处理政务,但是随着病情进展,服药后的皇帝居然每况愈下。他立刻召见大臣,病恹恹地躺在龙榻上,眯着眼睛说:“热甚,不可耐。”又“命左右取水以布拭舌”,并且交代后事:“朕嗣祖宗大统一十八年,今年三十六,乃得此疾,殆不能起……”

是疾病来势汹汹还是太医处理不当?其实,据史料记载:“孝宗之崩,病热也。院判刘文泰以热剂上,渴甚,索水执不可。阉臣有进瓜者,上啖之。仅能出言,召大臣受顾命……”(《皇甫录·皇明纪略》)

原来,自信满满的刘文泰等人,自以为是,连皇后都对其信任有加,结果“误投大热之剂”,雪上加霜,导致孝宗“烦躁不堪”,在医疗事故中一命呜呼。

医师最主要的本职就是治病,其他一切仅是点缀,遗憾的是时下很多高级医院里充斥着不少凭借发表“科研”论文和海外镀金而晋升高位的知名教授、医师,不时借助各种媒体抛头露面,其实日常并未专注于医术精研,其临床技术往往令慕名而来者失望而归。这有点像刘文泰,所不同者,明代失于政治腐化,而当代咎于体制不全。

“凶手”从轻发落?

作为保障手段,《大明律》有专条对庸医及其医疗行为进行惩处,其中还出现了第三方的医疗鉴定,如“凡庸医为人用药针刺,误不依本方,因而致死者,责令别医辨验药饵穴道,如无故害之情者,以过失杀人论,不许行医。若故违本方,诈疗疾病而取财物者,计赃,准窃盗论,因而致死,及因事故用药杀人者,斩”。刘文泰的所为谈不上故意杀人罪,但在人治的专制社会,把皇帝弄死了,本来也绝不会轻判的。

但从这“妄进药饵案”的处理结果来看,由于有大臣干涉,朝廷对此案主要责任者如刘文泰等人的处理并没有百分之百按照律法的规定执行,由此可见,刘文泰等人实际上拥有复杂的权力人脉背景,不仅仅局限于宦官,还延伸至皇后和朝中大臣。

欠了两位帝王性命的刘文泰最终受到的惩罚不是死刑,仅是流放。一个乌烟瘴气、腐化堕落的朝廷已出现在世人眼前。

那本药典也因编者被流放,殃及池鱼而被打入冷宫,无人问津,明亡时流失。意大利罗马国立中央图书馆的藏本原藏于康熙第十三子怡亲王允祥的安乐堂。这一明代抄本经怡府流落民间后,约在道光末年被外国传教士取得,并携回罗马,但长期以来,不熟悉中文的西方人一直将其当成画册来收藏。著名汉学家李约瑟说:16世纪中国有两大天然药物学著作,一是世纪初的《御制本草品汇精要》,二是世纪末的《本草纲目》,两者都非常伟大;而前者的名声和影响之所以明显低于后者,只是因为它从未出版过。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qw/1178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