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小叔子出马,关键时刻还得靠自家人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08 13:35:29 0

恭亲王奕訢本来是有机会当皇帝的。

论聪明才智、相貌体格,奕訢都要胜过哥哥奕詝。但道光帝选皇位继承人时,最终的天平还是倒向了老成稳重的奕詝。早在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道光皇帝书写立储密旨时,其亲笔写下了朱谕:皇四子奕詝为太子,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建储密谕中包含两个不同的内容,这在清朝宫廷史上是头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也许,道光帝想给奕訢一点儿补偿吧?

奕詝10岁时,其生母全皇后突然暴崩,奕詝交由奕訢的生母静皇贵妃一起带养。奕詝和奕訢两兄弟小时候的关系还算不错,在上书房里一起学习,一起玩耍,甚至一起习武。奕詝当上皇帝后,对奕訢母子也算可以,静皇贵妃封为康慈皇太妃,奕訢封为恭亲王,咸丰甚至打破祖制,任命奕訢为军机大臣上行走,入军机处才两个月,就被提为“首揆”,当时奕訢只有21岁。

皇兄的格外恩典,奕訢自然力图尽忠报答,但这时出了个意外。当时的康慈皇太妃,也就是奕訢的生母,不慎说漏了嘴,导致咸丰迁怒并冷落奕訢,把他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

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野史中说,咸丰五年,康慈皇太妃病危,咸丰因念有养育之恩,也经常前去探问。有一天咸丰去请安时,正好太妃睡得迷迷糊糊,她以为身边的人是亲儿子奕訢,就说:“阿玛本意立汝,今若次,命也,汝宜自爱。”刚说完,皇太妃发现身边不是奕訢而是咸丰,尴尬之余,只好转身装睡,不再言语。

从此以后,咸丰心里便有了疙瘩,对奕訢也起了猜疑之心。过了几天,奕訢从母亲宫中急急走出,正好遇上前来看望的咸丰,咸丰问他情况怎样,奕訢哭着说母亲恐怕没得救了,希望皇兄能尽快给母亲一个皇太后的封号。

咸丰帝听后支吾了两声,既没说同意,也没说反对。奕訢一时心急,以为皇兄同意了,当时他急着要让母亲在活着时获得皇太后的封号,于是就急急忙忙地赶到军机处,命令臣僚准备了册封典礼。奕訢的自作主张让咸丰骑虎难下,只好勉强同意了封号,尊康慈皇太妃为康慈皇太后。但是,咸丰对奕訢的这次越权行为非常恼火,再加上前面听到康慈皇太妃说的那些话,心中更是十二分的不快。

没多久,康慈皇太后去世。刚过一周,咸丰就找奕訢算总账了,他以办理母后丧仪不周的名义将奕訢赶出军机处,并罢免一切官职,罚他回上书房读书。而在责罚奕訢办理丧仪不周的同时,咸丰却把康慈皇太后的丧仪规格大为降低,狠狠出了口心中的恶气。自此,咸丰和奕訢的兄弟亲密关系宣告结束,就连咸丰死在热河行宫时,留下的遗诏也把奕訢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

小叔子出马,关键时刻还得靠自家人

●恭亲王奕訢

咸丰病逝的各种消息传到北京后,奕訢既伤心,又郁闷,另外还夹带着莫名的委屈和一股无名火起。作为咸丰最亲的弟弟,他既对咸丰命八大臣辅政的遗诏表示十二分的怀疑,又对自己的地位安排感到愤愤不平,他认为这不是咸丰的本意而是八大臣利用热河的变乱有意篡改了咸丰的遗诏。

八大臣在处理咸丰丧仪上的问题,更是证明了奕訢的猜疑。就在咸丰崩逝的当天,八大臣起草谕旨,成立了大行皇帝的“治丧委员会”,其中包括了“睿亲王仁寿、豫亲王义道、恭亲王奕訢、醇郡王奕譞、大学士周祖培、协办大学士肃顺、尚书全庆、陈孚恩、绵森及侍郎杜翰”等人。表面上看,“治丧委员会”的名单不是权力分配表,其成员也只是按照与咸丰的亲疏关系及朝中地位而定。名单倒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问题是,八大臣在谕旨中仅命陈孚恩自北京火速赶往热河,而恭亲王奕訢却被命留在北京办事,无须前往热河。这一扬一抑,亲疏立见,八大臣的用意,奕訢岂能不知?

此时的奕訢,回想近年来的种种不公,不免也对兄长咸丰颇为怨愤。奕訢心想,在皇兄北走热河后,自己留在北京和洋人百般周旋并费尽心机将洋人弄走后,多次奏请皇兄回銮而不准,请求赴热河探视疾病又不允;现在好,咸丰这一撒手,八大臣辅政也没有自己的份儿,这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啊?难道自己的亲弟弟还不如远支宗亲载垣、肃顺等人可信吗?难道穆荫、匡源等外姓人比自己的亲兄弟还可靠吗?

想到这里,奕訢的一腔无名怒火顿时烧向了肃顺等人:正是这些弄权的小人时时刻刻在皇兄面前中伤毁谤,这才会使得自己被日益疏远;而这些人为了把持朝政,还故意多次阻挠咸丰回銮京城;如今皇兄病死,这些人竟然不准自己前去热河奔丧哭奠,真是家奴翻天,岂有此理!

想到这里,奕訢恨得牙直痒痒,他一跺脚,自言自语道:不行,我一定要亲往热河讨个公道,弄个明白!

恰在这时,慈禧的密使也到了,皇嫂指示小叔子立刻前往热河,化解危局。奕訢得此消息后,心情立刻转好,他就像吃了颗定心丸——自家人就是自家人,这自家的江山,岂能让外人染指?

随后,奕訢立刻上奏行在,坚决要求赴热河奔丧。肃顺等人虽然对奕訢防范得紧,但咸丰毕竟是人家的亲哥哥,这胞弟来热河奔丧哭奠胞兄,这无论怎么说都是合情合理的;要是肃顺等人非要蛮横拒绝,弄不好还让世人怀疑八大臣是有意排挤宗亲、把持朝政,反落下自己的不是。

肃顺等人转念一想:也罢,反正现在大局已定,热河是我们的天下,就算奕訢不怀好意,他单刀赴会、赤手空拳的,还能搅出多大的风浪来!

七月二十六日,恭亲王奕訢怀着复杂的心情踏上了前往热河的行程,一路上他昼夜兼程,马不停蹄,经过四天的跋涉后,终于在八月初一的清晨抵达热河行宫。奕訢到达时,正好赶上咸丰的“二七”殷奠礼,行宫内香烟袅袅,哀乐齐鸣,满目苍夷。此情此境,奕訢岂能不感伤于怀!他带着满身的尘土,半是劳累、半是伤心地扑倒在咸丰的梓宫(灵柩)前伏地大哭,声彻殿陛。

说真的,从咸丰崩逝后,还没有谁像奕訢这样悲痛过,即使是八大臣和两宫太后,也没有这样伤心过。奕訢的痛哭哀号,让在场的人都眼圈一红,被感动得陪同流泪。

奕訢痛哭的背后,情感极为复杂,可谓半是伤心半是委屈。其伤心的是,自己虽然和兄长有过芥蒂嫌隙,但毕竟是一起长大的手足,谁料到去年一别,便已成永别。想起自己的哥哥自打当上皇帝,何曾过上一天舒心的日子,如今斯人已去,人隔阴阳,兄弟间的这点儿龃龉疙瘩又算得了什么呢?

奕訢的伤心大哭,也有一半是为自己而哭。他回想往事,虽然自己有些事情做得出格,但皇兄何以如此糊涂,竟然会将大权交给远支宗亲和异姓外人,而反对自己的亲兄弟大加猜疑呢?何况,这皇位是父皇留下的,本来自己也不是没有机会,既然皇兄做了皇上,自己也已经认命,何以还是不加信任呢?何况他留在北京和洋人周旋,如今洋兵已退,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凭什么将他排斥在权力之外呢?

想到这里,奕訢是越哭越伤心,觉得自己实在是太窝囊、太委屈、太郁闷了,本来是出于礼仪性的一哭,变成了发自肺腑、痛彻心扉的号啕大哭。

奕訢的这一哭,可谓感天动地,不仅那些大臣们觉得奕訢是真的和咸丰皇帝手足情深,就连八大臣都认为要是真不让奕訢前来拜奠的话,那可就成了千古遗恨了。不过,既然奕訢这次是真的来奔丧哭奠而不是闹事,那他们也就放心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551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