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史传说 > 历史故事

好女不跟男斗,两宫太后忍气吞声

历史大观园 历史故事 2020-06-08 13:35:22 0

奕訢离开热河后,肃顺等人顿时感到轻松了不少。这时的热河看似平静,但平静的下面,却随时可能掀起滔天的巨浪。

早在奕訢回京之前,两宫太后与肃顺等人发生矛盾的传闻即通过各种渠道传到了北京,在奕訢的授意下,“北京派”的重要人物、内阁大学士周祖培首先采取行动。说到这里,却要简单介绍下清廷的中央部院制与“三朝老臣”周祖培。

与其他朝代不同的是,清朝时的中央六部设立满汉双尚书制,当时肃顺和周祖培曾在户部分任满汉尚书。周祖培学识渊博,名望甚高,而且比肃顺年长二十多岁,但肃顺为人专横,根本就不把周祖培这个汉尚书放在眼里,还时不时地对周祖培进行讽刺挖苦、排挤打击,两人矛盾极深。

有一次,部里文件已由周祖培批阅过了,肃顺装作不知道,故意问:“这是谁批的啊?”办事人低声说:“周中堂批过了。”肃顺鼻子一哼,咧嘴就骂:“呸!不过是一帮吃干饭的混混,哪里懂什么公事!”说完,他竟拿起笔将周祖培的画诺一笔勾销。受此奇耻大辱,周祖培却慑于肃顺的淫威而不敢表露。最后,在肃顺的排挤下,被逼得没办法的周祖培只好请辞户部尚书这个有权有势的大肥缺,而甘任有名无实的内阁大学士。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在得知慈禧和奕訢的用意后,周祖培决定抓住这次机会,将肃顺等人彻底扳倒。他的第一招儿,就是授意自己的得意门生、时任山东道监察御使的董元醇写一篇《奏请皇太后权理朝政并另简亲王辅政》的奏折,这也是政变的第一声号角。

在这份奏折中,董元醇提出两个极为重要的建议:一是皇帝年幼,国家又在危难中,皇太后理应出来掌理朝政,左右不得干预;二是从亲王中简派一二人辅政,防止皇权旁落。

董元醇只是个小棋子,这个奏折也只是棋局的开始而已。奏折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为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和恭亲王奕訢辅政而造势,并以此来试探一下八大臣的态度。果不其然,董元醇的奏折到达热河后,当时就像是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将两派政治力量的矛盾完全暴露无遗。

看过董元醇的奏折后,八大臣立刻暴跳如雷:这等于是把权力从八大臣手里剥夺,转移到太后和亲王的手中;这等做法,完全是和咸丰的遗诏对着干,和八大臣对着干!难道这个董元醇吃了豹子胆了,竟然敢置清朝祖制与大行皇帝遗诏于不顾,把自个儿脑袋往阎王爷那里送?要知道,清朝历来严禁后妃、太监乃至亲王干政,敢在奏折中公开提议让太后垂帘听政和亲王辅政,这岂不是找死吗?真可谓“是可忍,孰不可忍!”

令肃顺等人感到震惊的是,董元醇这个公然违抗先帝遗诏的折子竟然被慈禧“留中不发”。心急火燎之下,八大臣立刻责成某军机章京拟定批驳董元醇奏折的谕旨。初稿拟好后,八大臣之一的焦祐瀛觉得此稿语气平和,言辞不够激烈,于是自己亲自捉刀一篇,其中对董元醇请求“皇太后垂帘听政和亲王辅政”的建议用八个字大加批驳,即“是诚何心,尤不可行”。文末,焦祐瀛要求对董元醇严加惩处,以儆效尤。其他七大臣读后,交口称赞,不料此稿上去后,慈禧仍旧不予理会而将折子“留中不发”。

当时的慈禧很冷静,她有意将董元醇的奏折“留中不发”,表示对这个奏折很重视;同时,她又以此来试探一下八大臣的反应。果然,八大臣这下坐不住了,他们竟然不顾君臣礼节而向两宫太后反复催要,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被逼无奈之下,两宫太后抱着小皇帝于八月十一日召见八大臣,但她们却要求将董元醇的奏章交由群臣共商。八大臣当然不是傻子,岂肯轻易答应!随后,两宫太后和八大臣展开激烈的论辩,当时气氛极其紧张,只见郑亲王端华满面怒容,言辞激烈,根本不把两宫太后放在眼里;军机大臣杜翰出口不逊,公然顶撞,口口声声称不能奉命;肃顺更是含讥带讽,轻蔑有加,称两宫太后不过是内宫中侍奉皇帝的女子,怎懂得什么军国大事!

可以想象,此刻殿中的气氛是如何火爆,两个女人如何能说得过八个男人,每次她们说出一句话,八大臣便用八句话盖过她们细小的声音。在偌大的殿堂中,八个壮硕男人声震殿瓦的咆哮声把六岁的小皇帝载淳吓得哇哇直哭,他一头钻进慈安太后的怀里,连裤子都尿湿了。颇值得注意的一个细节是,小皇帝找的不是亲生母亲慈禧太后,而是慈安太后!

吵到最后,肃顺等人干脆拂袖而去,他们公然宣称:“今后请太后看奏章已是多余!”八大臣离去后,两个年轻的太后被气得两手发颤,浑身发抖,眼泪哗哗直流。

第二天一大早,八大臣更是变本加厉,他们不等宣召便直接入宫与两宫太后大吵大闹,强烈要求下发批驳董元醇的谕旨。在要求被拒绝后,八大臣采取了更加极端的手法——以“搁车”相威胁。

所谓“搁车”,那就是对应处理的奏章置之不理,同时也不向太后移交,实质上就是政治罢工,让朝政瘫痪。这一天,两宫太后发下文件,怡亲王载垣将之丢在一边,说:“不定是谁来看呢!”

八大臣的这种做法,在历朝历代都是罕见的,这一严重的政治事件也为他们后来被严惩埋下了伏笔。在慈禧眼里,八大臣至多不过是辅弼朝政的臣子,最高权力仍掌握在小皇帝之手;而在皇帝年龄尚小、不能亲政时,理应由两宫太后代为掌握。但肃顺等人却认为,他们是受先帝咸丰之命全权辅弼小皇帝的,先帝遗诏具有不可动摇的合法性和权威性,他们只对小皇帝负责而不必顾及他人,只要军国大事处理妥当,即无愧于先帝的托孤重任,谁要是反对这一制度安排,谁就是反对遗诏,反对先帝。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双方就这样一直僵持着,八大臣沉着脸,一面任由僚属将文件送进而绝不拆阅,一面任凭两宫太后反复催要也毫不理会。事实上,他们就是要用这个手段来向两宫太后表明:朝政实际上掌握在八大臣的手中,两宫太后和小皇帝只不过是个象征;要是不听从他们的安排,国家机器就甭想运转下去!

在内宫,两宫太后也发生了激烈的争执:慈禧决意抗争到底,决不退让;慈安则劝她暂时忍耐,一切等回到北京再说。听了慈安的话后,慈禧思前想后,她发现当时的热河已完全被肃顺一党控制,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慈禧最后只能服软,不得不把八大臣拟定公开批驳董元醇的谕旨下发。直到这时,肃顺等人才言笑如初、照常办事——嘿嘿,这两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女人,就凭你们,还想和我们八大重臣斗?

在这次的斗争中,八大臣大获全胜,两宫太后灰头土脸,蒙受了重大羞辱。挫辱之后,慈禧想起了奕訢的话:“一切等回北京再说!”这时的她,心中的万丈怒火才逐渐平息,脸上也再次恢复了平静,绝不在八大臣面前流露出任何的不满。

“搁车”事件后,两宫太后仍旧每天召见八大臣并如原来一样批阅各地的奏折,中间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从后来的事实看,在危险重重的热河,慈禧与慈安以退为进,以时间换空间,也不失为一步好棋。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ysxl/lsgs/550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