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历史 > 工业革命

博物思史——俄国革命瓷盘

历史大观园 工业革命 2020-07-01 20:25:32 0

博物思史——俄国革命瓷盘

瓷盘,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

绘制于公元一九二一年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 

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 

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 

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以上文字出自著名的《国际歌》,一首一八七一年创作于法国的社会主义歌曲。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将其定为俄国革命之歌。原歌词是呼吁民众展望未来的革命时代,但布尔什维克在俄语翻译中明显修改了时态,将对未来的展望换作了眼下的事实——革命正在进行。至少在理论上,工人成了国家的主人。 

在本书中,我们已见识过不少集大权于一身的统治者形象,如拉美西斯二世、亚历山大大帝、贝宁的奥巴和爱德华七世。而在本节中我们将看到新一类的统治者,不是某一个“我”,而是“我们”。不是个体,而是整个阶级,比方说在苏联,我们看到了人民的政权,或者说无产阶级专政。本节中这个带画的瓷盘正是为纪念俄国十月革命、庆祝新统治阶级诞生的物品。它用橙色、红色、黑色和白色生动地呈现出一座革命工厂所迸发的活力与生产力。在画面前端,一个无产阶级的代表形象正大步走向未来。历时七十年的共产主义时代即将拉开序幕。 

二十世纪是由意识形态和战争主导的世纪:两次世界大战,殖民地的独立战争,后殖民时代的内战,欧洲的法西斯主义,世界范围内的军事独裁,以及俄国十月革命。持续了几乎一个世纪的激烈政治交锋,一方是自由民主,另一方则是中央集权。一九二一年,即这个瓷盘绘制的年份,布尔什维克基于马克思主义的阶级与经济理论,已在俄国建立起一个新型政治体制,并准备打造一个新世界。这是桩极其艰巨的任务,因为这个国家刚刚经历一战的失败,新政权面临着外来入侵与内战的双重威胁。布尔什维克需要用尽一切方法来激励并引导苏维埃的工人阶级,而艺术便是其中之一。 

设计师利用了瓷盘的圆形来强化图像的象征力量。瓷盘中央是一座位于远处的被涂成红色的工厂,它明显属于工人阶级;冒着白烟,说明它具备良好的生产力;周围放射出鲜艳的黄色与橙色光芒,驱散了过去专制社会的黑暗。画面前端是一个小坡,一名男性从左侧大踏步走了进来。与工厂一样,他也是用红色表现的,身后散发着金色光芒。这一人物形象仅仅是个红色剪影,没有任何细节描画,但我们能看出他朝气蓬勃,热忱地目视前方。很明显,他代表的并非某个个体,而是整个无产阶级,正走向他们即将创造出的光明未来。他手里举着工人的锤子,脚边则有一个齿轮。下一步,他就要踏过一片在石块间散落着单词“KAPITAL”(资本)的荒芜之地。盘子本身制造于二十年前,即一九○一年,当时上面没有任何图案。设计师米哈伊尔·米哈伊洛维奇·阿达莫维奇用妙手将帝国时代的瓷器变成了简单明了而又有效的苏俄宣传工具。这种再利用的手法吸引了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的注意:

关于这件瓷器最有趣的一点是,你可以通过一件物品同时看到新世界与旧世界,以及旧去新来的转换。很少有物品能如此直观地把历史的变动呈现在你眼前。在这些艺术家身上,意识形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人认为自己已完成了革命的壮举,并且强烈地感受到自己取得了前无古人的成就:我们正在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项事业只有在俄国和整个世界都顺利转型之后才算大功告成,而我们有责任指引并推动它——这就是它所呈现的意识形态。

在布尔什维克夺取统治权后不久,皇家瓷器厂被收归国有,更名为国家瓷器厂。负责管理它的部门有着响亮的乌托邦式的名称:人民启蒙委员会。一名国家瓷器厂的委员在给这个委员会的一封信中说:

陶瓷与玻璃工厂……不能仅仅作为工厂和工业企业。它们应该是科学与艺术中心。它们的目标是促进俄国陶瓷与玻璃工艺的发展,寻求并发展新的生产路线……研究并发展新的艺术形式。

一九二一年,也就是绘制瓷盘的那一年,苏维埃俄国迫切地需要向民众灌输一个信息——团结起来、怀抱希望。因为当时国家陷入了内战、物资匮乏、旱灾与饥馑的重重困境之中,有超过四百万人因饥饿丧生。在瓷盘上的这种工人当家做主的工厂里,生产规模和革命前相比大大降低了。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认为,这种以瓷盘为代表的艺术形式向处于绝境中的民众传达了希望的力量:

在绘制这个瓷盘的年代,几乎所有人都处于饥饿状态。饥荒在伏尔加河畔蔓延,人们接二连三地死于饥饿与伤寒。因而这一刻,人们不禁要问:“这个已经倒下的国家如何能康复?”我认为,促使人们投入建设的动力纯粹出于人们想象中的重建后的未来,他们会说:“无论发生什么,我们仍在建设未来。我们要怀着无与伦比的信心迎接它。”

借一位陶瓷艺术家的话来说,瓷盘向我们展现了“来自光芒万丈的未来的信息”。通常情况下,一个政权会不断重温历史,为当时的需要提供支持。但布尔什维克希望人民相信,过去业已完结,新世界将从零开始重建。 

无产阶级建立平等新世界的主张被绘制在瓷器这一历史上通常与贵族文化及特权相关联的奢侈物品之上。图案是直接手绘在釉面上的,使得瓷盘明显只能作为摆设而无法使用。瓷盘本身有贝壳式边缘,做工精良,早在革命前便已由沙皇时期的瓷器厂制作完成。皇家瓷器厂是十八世纪由伊丽莎白女皇在圣彼得堡附近设立的,出产的瓷器足以与欧洲最精美的同类物品相媲美,多供宫廷使用,或作为官方馈赠之物。俄罗斯埃尔米塔日博物馆馆长米哈伊尔·彼得罗夫斯基解释说:

俄国瓷器已成为俄国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俄国皇家瓷器声名远扬:其出品的精美瓷盘在当今世界拍卖会上成交价极高。这是艺术与经济、政治息息相关的典范,因为它其实是对沙皇俄国的展示——军事画面、阅兵、普通民众的生活热情、冬宫的美景等,这是俄罗斯想向世界和自己展示的美丽风貌。

这个瓷盘作为一个缩影,也证明了苏俄所宣扬的与旧世界彻底决裂的道路并不现实:考虑到革命的进程,布尔什维克不得不在某些可行的方面利用现有的制度,因此苏俄很大程度上仍然保留着沙皇时期的模式。他们别无他法。但这个瓷盘却是他们有意为之。瓷盘背面有两枚工厂标记,釉面之下是纯白瓷盘于一九○一年问世时皇家瓷器厂所作的尼古拉斯二世的标记,釉面之上则是苏俄国家瓷器厂于一九二一年绘制的镰刀锤子的标记。这个带图案的瓷盘,制作、加工于前后相距二十年的两个时代,二者的政治环境有着天壤之别。 

博物思史——俄国革命瓷盘

皇家瓷器厂的沙皇尼古拉斯二世标记与苏俄的镰刀锤子标记

你原先可能认为他们会抹去沙皇的标记,掩盖瓷盘与沙皇帝国的关联,而事实上,情况也的确常常如此。但工厂中的一些人意识到,保留那枚标记大为有利,能让瓷盘成为更炙手可热的藏品,在国外卖出更高的价钱。这个政权亟须积累外汇,出售类似这只瓷盘的艺术品和文物无疑是一条解决之道。新成立的国家瓷器厂的记录中写道,“在海外市场,人们对兼有苏俄标记与沙俄标记的艺术品兴趣浓厚,若早期的标记没有被遮盖,它们无疑能在国际市场上更为值钱”。 

因此我们得以目睹一种意外的状况:一个经历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政权制造奢侈品卖给资本主义世界。当然,你可以说这合情合理,因为瓷盘所带来的利润能够支援苏联的国际行动,而它的设计目的正是为了削弱那些购买瓷盘的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将瓷盘上无产阶级的宣传信息传达给苏联的敌人。评论家雅各布·图根霍尔德曾在一九二三年写道:“艺术工业是幸福的战锤,已经敲倒了国际孤立的高墙。” 

苏联和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这种冲突与共生的关系,起初被视为在西方国家的工人与共产主义取得胜利之前的过渡期的必然状态,最终演变成整个二十世纪的常态。这个瓷盘的正面向我们展示了布尔什维克早年间明确坚定的信念,背面则是实际的妥协。对帝国历史和政治现实的妥协,是苏联面对资本主义世界时在经济上采取的复杂的权宜之计。更进一步说,在其后的七十年里,当整个世界分为两大互相竞争而又彼此依存的意识形态阵营时,苏联始终延续着这种模式。这个瓷盘的正反两面描绘出了从全球革命浪潮步入稳定的冷战状态的道路。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sjls/gygm/1714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