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清案探秘——年羹尧和隆科多之谜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2 16:14:13 0


年羹尧和隆科多,作为康熙后期的重要官员,在雍正夺位的政治斗争中立下大功。雍正皇帝继位后,这两人出将入相,位极人臣。然而没过几年,两人却都被投入大牢,背上几十条罪状,最终身败名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雍正为什么要严惩这两个功臣?年羹尧和隆科多案背后,究竟隐藏了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又对清朝历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年羹尧和隆科多的人生悲喜剧,能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哪些经验和教训呢?

下面,由我带领大家一同揭开“年羹尧和隆科多之谜”。

一、异军突起

先介绍一下两位主人公吧。

年羹尧(1679—1726年)是汉军镶黄旗人,出身官宦世家。父亲年遐龄曾任湖北巡抚,兄长年希尧曾任工部侍郎,老婆是当朝大学士明珠的孙女。可谓先天资源丰富。年羹尧的妹妹是雍亲王胤禛的侧福晋,雍正继位后晋升皇贵妃。毫无疑问,年羹尧是雍正的嫡系。

清案探秘——年羹尧和隆科多之谜

年羹尧????

有这样的人脉,年羹尧可谓少年得志。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年羹尧31岁。这样的年龄如果放到现在,多数人只是科级,只有少数人能擢升为处级。而回到三百多年前,年羹尧已经被提拔为四川巡抚,跻身正省级封疆大吏行列了。十几年后,他又更进一步,晋升为川陕总督,大权在握。可以说,这种直升机式的越级提拔,离不开四阿哥胤禛在背后的鼎力支持。没有这层裙带关系,怎可能平步青云呢?

年羹尧坐镇西北,干了两件大事:第一,修建驿站,确保后勤供应畅通;第二,协助以“抚远大将军”名义出征西北的十四阿哥胤禵,名为辅佐,实则监视和牵制,使胤禵难有战功,加上远离京城,从而失去了争夺储位的主动权。因此,年羹尧对雍正继位做出了重要贡献。

隆科多(?—1728年)是满洲镶黄旗人。他出身的佟佳氏,是清朝有名的贵族世家,出了许多达官贵人,号称“佟半朝”。父亲佟国维,把妹妹嫁给了顺治,生了康熙,把女儿嫁给了康熙。所以,佟国维既是康熙的舅舅,又是康熙的岳父,可谓亲上加亲,官至领侍卫内大臣,封一等公,位极人臣,并不奇怪。

隆科多的生活环境算是得天独厚。作为康熙的表弟兼内弟,自然备受信任。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他就像《鹿鼎记》里的韦小宝那样,担任一等侍卫。

隆科多仕途的第一个转折点,是康熙五十年(1711年)。

这年,他晋升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负责京城的卫戍和治安,相当于今天北京卫戍区司令员兼公安局长。权力大,责任也大,一般由皇帝特简满族亲信大臣担任。可是,隆科多为什么有机会荣膺此职呢?

隆科多的前任托合齐,跟太子胤礽结党营私,聚众饮宴,被康熙怀疑有可能发动兵变,逼皇帝让位,于是被捕。太子胤礽也被废掉。这件事让康熙感到,为确保皇位平稳交接,必须安排可信赖的人担任步军统领,掌管京城兵权,在关键时刻稳定大局。他选择了隆科多,就是考虑佟佳氏家族与清朝皇室几代联姻的特殊关系。

隆科多担任步军统领,掌管京城兵权,可见康熙皇帝把他当成了亲信,格外信任。

有了托合齐的教训,隆科多跟家人朋友刻意保持距离,以免背上结党恶名。康熙欣赏他的谨慎和低调,高看一等,给予重用。康熙病危之际,隆科多很可能是皇帝身边唯一的大臣,而且兵权在握。因此,在皇位归属问题上,他一言九鼎。那么,为何隆科多会倒向胤禛呢?

第一,父亲做局,胤禛拉拢。隆科多的父亲佟国维,与太子党早已结怨,转而支持八阿哥胤禩。不过,佟国维为了给自己留后路,便指派隆科多支持储位斗争中比较“冷门”的四阿哥胤禛。而胤禛虽然为人低调,但也在暗中拉拢。

第二,生活经历,多有交集。四阿哥胤禛的生母乌雅氏只是宫女出身,因而胤禛小时候曾由皇后抚养。而这个皇后,就是佟国维的女儿、隆科多的姐姐。有了这层关系,隆科多跟胤禛的交往就顺畅得多。

第三,专注冷门,宁为鸡头。在储位斗争中,八阿哥胤禩、十四阿哥胤禵是热门人选,党羽众多。即便隆科多拥立其中之一,也很难获得首功。而胤禛集团相对薄弱,隆科多一旦拥立成功,便可成为第一功臣,获得无与伦比的恩宠。

第四,就近投靠,稳妥保险。康熙弥留之际,胤禩已经失宠,胤禵远在西北,被年羹尧牵制无法动弹。只有胤禛被老皇帝委以代行祭天的重任,就在京城。拥立胤禛,可以避免京城政局动荡,确保皇权平稳交接。

清案探秘——年羹尧和隆科多之谜

太和殿。在隆科多等人的星夜护卫下,胤禛成功返回紫禁城,并在太和殿宣布登基,完成 了“雍正夺位”的世纪大戏

很显然,年羹尧和隆科多成功了。雍正继位后,年羹尧接管了胤禵的“抚远大将军”印信,掌控西北军政大权,被雍正称为“恩人”;隆科多兼任总理事务大臣,雍正不仅在官方文书里称他“舅舅隆科多”,而且嘉奖他是“当代第一超群类之稀有大臣”,可谓荣宠备至,达到了仕途的顶峰。

雍正刚刚上台,提拔自己人,既是酬劳,又是排斥异己、建立班底的必要动作。没有年羹尧和隆科多的内外合力,便没有雍正的皇帝大位。雍正将他们视为左膀右臂和台柱子,再正常不过了。

然而,雍正继位不过两年光景,对年羹尧、隆科多的态度却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呢?

二、年氏倒台

有人说,年羹尧获罪,是因为奏折里用词不当。事情果真如此吗?

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天上出现了“日月合璧,五星连珠”的现象。当时人们比较迷信,认为是“祥瑞”。按老规矩,大臣们都要上表歌颂,哄皇上开心。年羹尧也不例外,上表称赞雍正“朝乾夕惕”。不过,他一时大意,写成了“夕惕朝乾”。

这两个成语都出自《周易》,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毫无懈怠,但放在当时的官方语境里,意思就差别大了。“朝乾夕惕”是白天得到皇上褒奖,晚上自己要好好反省,警惕不足之处;“夕惕朝乾”是每天晚上预先想好,有所警惕和防范,白天再去见皇上。语序变了,意思全变了。用今天的话说,“朝乾夕惕”相当于认真学习贯彻皇上嘉奖,“夕惕朝乾”意味着做事应付皇上、防着皇上。用“夕惕朝乾”来歌颂皇上,显然是用词不当,甚至有点骂皇上了。

清案探秘——年羹尧和隆科多之谜

雍正帝观书像????

雍正觉得,年羹尧不是个粗心之人。他这么写,肯定不是一时大意,而是故意不想把“朝乾夕惕”送给皇上,转而“自恃己功,显露其不敬之意,其谬误之处断非无心” [1] 他先是要年羹尧做出解释。面对皇上挑理,年羹尧一时语塞,说不清楚。然后,雍正决定调换四川、甘肃、陕西等地高官,分化瓦解年羹尧在当地的亲信势力。接着,传旨年羹尧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至此,年羹尧的兵权被解除,只剩下“杭州将军”的空帽子。

其实,早在雍正二年(1724年)十月,年羹尧进京述职,雍正传旨犒赏,坊间就有传言,这犒赏是年羹尧主动索要的。这样的传言让雍正很没面子,对年羹尧态度骤变。

雍正是个喜怒形于色的人。他曾跟大臣们多次抱怨:

朕岂冲幼之君,必待年羹尧为之指点! [2]

朕非年羹尧能如何如何之主! [3]

意思就是说,我又不是小孩子,哪轮得到年羹尧指指点点!我这个皇帝,不是年羹尧能左右得了的!

雍正确实不是小孩子了,这年46岁,比年羹尧还大1岁。这番话当然是牢骚,但言语间充斥着不满。很快,他就通过奏折朱批,跟很多地方督抚进行了谈话,内容都是指责年羹尧“居心不纯”“功高志满”“擅作威福”。让大家划清界限,主动揭发,以图自保,最大限度地孤立年羹尧。

自从年羹尧的兵权解除后,大家发现他已经失势,便纷纷跳出来落井下石。就连年羹尧的亲信、直隶总督李维钧,也见风使舵,给自己的主子扣上了好几顶帽子:

挟威势而作威福,招权纳贿,排异党同,冒滥军功,侵吞国帑,杀戮无辜,残害良民。 [4]

套用今天的说法,就是以权谋私、收受贿赂、结党营私、冒领军功、侵吞公款、杀害无辜、残害百姓等,每顶帽子都够杀头了。

雍正把大臣们雪片般的告状信转给年羹尧,让他解释。年羹尧当然百口莫辩,只好自认倒霉。儿子、亲信、家人先后被抓,自己则被革职,以“闲散章京”身份待在杭州。年羹尧就这样被踢出了高官队伍,进入“监视居住”的状态。

奇怪的是,雍正没有乘胜追击,而是做出了一个更“戮心”的决定:请各地督抚发表看法。这些督抚大人们都在官场摸爬滚打多年,对皇上的心思早就摸得一清二楚。既然皇上想借大家的嘴把年羹尧喷死,那他们当然是争相上书,都往狠里说,甚至甩出“大逆不道”的罪名,要求将年羹尧斩首。“人人得而诛之”的舆论氛围就这样形成了。

清案探秘——年羹尧和隆科多之谜

雍正帝半身西服像????

雍正皇帝一看,既然大家都要求严惩年羹尧,“民意基础”牢固,民心不可违啊!于是,他就顺坡下驴,传旨逮捕年羹尧,罗列九十二条大罪,责令他自裁。年羹尧的家属要么革职,要么发配,家产被抄没。叱咤一时的年大将军,最后竟落得如此下场。

年羹尧临死前并不服气,于是雍正传旨说:“尔自尽后,稍有含怨之意,则佛书所谓永堕地狱者,虽万劫亦不能消汝罪孽也!” [5] 意思是说,你死后,如果还心怀怨恨,就会像佛经中说的“永堕地狱”那样,就算在地狱里经历无数劫难,也洗刷不了你的罪孽。所以,你就认命吧,别再不服气了。

雍正和年羹尧都信佛教,往来文书常用佛家语。雍正以这种方式,对当年的“恩人”年羹尧做出了最后宣判。

三、隆党崩溃

电影《小兵张嘎》里有句话:“别看你今天闹得欢,就怕将来拉清单。”隆科多很懂其中深意,便预留了后手。

他知道雍正整人喜欢抄家,便抢先把家产分散在亲戚朋友家和寺庙里。但这么做动静太大,反倒引起雍正注意,留下了把柄。

他知道步军统领职位特殊,自己跟雍正越来越不合拍,便主动辞职。但这么做并没有逃脱雍正的猜忌。雍正发布谕旨公开打压年羹尧时,隆科多也被捎上一起斥责,后来说顺口了,便“年、隆”并称。隆科多次子玉柱是乾清门头等侍卫,在雍正处置年羹尧之子年富的同时,也被牵连免职。

惩办年羹尧时,雍正认为隆科多从旁干预,导致吏部决策错乱,就下令都察院彻查,免了隆科多的太保头衔,发往宁夏贺兰山修城垦荒。这还没完,雍正还给当地官员传了道谕旨,其中提到:

隆科多亦如年羹尧一般贪诈负恩,揽权树党,擅作威福……似此诳君背主小人,相见时不须致敬尽礼。 [6]

意思是说,隆科多跟年羹尧一样,贪婪狡诈、忘恩负义、独揽大权、结党营私、作威作福,像这样跟皇上不一心的小人,你们见到他时不必致敬,也不必遵行礼数。

这意味着,隆科多在雍正心目中的形象,从“当代第一超群类之稀有大臣”迅速堕落为罪人。毫无疑问,隆的倒台已为期不远。

雍正四年(1726年),隆科多接到了一个新差事:到恰克图与来访的俄国外交使团议定中俄中段边界。临行前,雍正发来谕旨,承诺他“若实心任事,思盖前愆,朕必宽宥其罪”。抱着赎罪的心理,面对俄国特使萨瓦提出的领土和经济条件,隆科多都断然拒绝,态度强硬。经过实地勘察,他发现俄国侵占了中国喀尔喀蒙古地区(今蒙古国境内)的大片土地,便在谈判桌上坚决要求俄方退还。我觉得,在清朝对西方列强进行外交谈判的历史上,隆科多算是态度最强硬的中方代表,也是俄国代表眼中最难对付的中方代表。

就在双方拉开架势,在谈判桌前唇枪舌剑之际,远在北京的隆科多府上出事了。奴仆王五、牛伦被秘密逮捕,在刑部的严刑逼供下,招认自己的主子隆科多曾收受年羹尧等多名高官的贵重礼物。没有微信朋友圈,没有微博和电子邮件,更没有移动电话甚至电报传真,隆科多对这些新情况一无所知。

谈了一年,陷入僵局。这天,朝廷使臣携谕旨来到恰克图,宣布逮捕隆科多回京,由兵部侍郎图里琛取而代之,继续与俄方谈判。回到京城,隆科多立即被扣上了四十一条大罪的帽子。其中头等大罪,就是私藏玉牒底本。

玉牒是皇家族谱,非常神圣,除宗人府衙门外,任何人不得私自翻看。即便因公务需要阅读,也要先上奏请旨,得到批准后才能“敬捧阅看”。隆科多办这事,无非就是满足自己的收藏爱好而已,却犯了皇家的忌讳。

如果皇帝心胸宽广,或者跟这大臣关系不错,这些小节本不算什么。可是,雍正已经盯上隆科多了,这事自然也就作为把柄被放大,说成是“大不敬”罪。

面对皇帝的指控,隆科多自知无力回天,只好认栽。既然当事人没什么好说的,雍正干脆就传旨,将隆科多永远圈禁在畅春园附近,贪污受贿的赃银几十万两,从家产中抵扣追缴。长子岳兴阿被夺爵,次子玉柱发配黑龙江。之所以把隆科多关在畅春园附近,就是因为他对康熙“大不敬”,没把皇上的墨宝当回事,罚他在园外思过。

一年后,隆科多病死在囚所。至此,雍正继位的两大功臣双双倒台。

四、君臣之道

年羹尧、隆科多是雍正身边的亲信和功臣。雍正夺位成功,他俩位极人臣,本该同享胜利果实,为何如流星划过一般迅速倒台了呢?

先说年羹尧、隆科多。这俩人在雍正继位后,触犯了君臣之道的三大忌讳:

一是对上:妄自尊大。

儒家伦理讲究“君臣父子”,君臣之间等级森严,泾渭分明,不容逾越。可是,年羹尧、隆科多偏不当回事,仗着自己是功臣,言谈举止间显露出居功自傲、狂妄自大的情绪,这让雍正很不痛快。

年羹尧身为川陕总督,只是封疆大吏。可是,当他接了十四阿哥胤禵的抚远大将军职位,便要在权势上向这位阿哥看齐。他向地方督抚、蒙古王公发布公文,都用“令谕”,居高临下,把平级官员视为下级僚属。每次出行,都要百姓填道,临时戒严,兵丁把守路口,店铺关门歇业,好不威风。到年府送礼称为“恭进”,年羹尧给人东西叫“赐”,下属拜谢要自称“谢恩”,接见新下属称为“引见”,吃饭称为“用膳”,请客称为“排宴”。这些本该用于皇帝的词汇,都被年羹尧拿去给自己摆谱。

年羹尧言行上的随意,还体现在跟皇帝打交道上。皇帝谕旨送达西宁前线,按规定应该在公共场合摆香案,跪着听。他偏不,直接拿起来就看。年羹尧编了本书送给雍正,雍正准备写个序言,没想到年羹尧直接掏出一篇自己事先代拟的序言,请雍正认可。陛见雍正时,其他大臣都是站着或者跪着,而年羹尧偏要坐着。年羹尧这么做,超出了君臣关系的正常限度,是典型的自取其祸。

二是对事:独断专行。

年羹尧仗着自己备受宠信的特殊地位,在官员任用上独断专行。在川陕总督任上,年羹尧连巡抚、布政使、按察使、提督、总兵这样地方大员的任免权,也攥在手里,先安排,再上奏。年羹尧大肆保举亲信,到了什么地步呢?吏部选用官员,必须单立一格,称为“年选”,一旦有缺,优先安排。许多精于钻营的官员发现,巴结年羹尧是升官捷径,于是争相行贿送礼。年羹尧也是毫不客气,来者不拒。这些被保荐的官员围拢在年羹尧周围,形成朋党,其中西安按察使王景灏在被举荐为四川巡抚后,对年羹尧百依百顺,被人称为“干儿子”。隆科多主管吏部工作,大权在握,经常插手官员任免。吏部的司官对他“莫敢仰视”,惟命是从。对他经办的铨选,称为“佟选”。

三是对人:闹不团结。

十三阿哥胤祥 [7] 是雍正的铁杆亲信,雍正继位后封他为怡亲王,地位高于年羹尧、隆科多。对此,年羹尧很嫉妒,便私下议论允祥的宅子“外观宏长,而内草率不堪,矫情伪意,其志可见”。 [8] 四川巡抚蔡珽是年羹尧推荐给雍正的亲信。可后来,年羹尧想在四川铸钱,蔡珽借口四川不产铅,断然拒绝。年羹尧一怒之下,借口蔡珽逼死下属,收受贿赂,将其弹劾革职。

清案探秘——年羹尧和隆科多之谜

允祥,即康熙帝第十三子胤祥(1686—1730 年),与雍正关系最亲密,成为其夺得皇位 的最有力支持者????

直隶总督李绂本是年羹尧的死党,一次,由他主持论功行赏,年羹尧的儿子年富排名第一,一些拍马屁的小人建议从优给赏,李绂认为不符合规矩,没有同意。年羹尧得知后,大骂不止,导致俩人交恶。

几年下来,年羹尧把雍正集团的得力干将都快得罪光了。

妄自尊大、独断专行、闹不团结,这三条都逾越了人际关系的基本底线,最终给他们带来了杀身之祸。这样的教训发人深省。

再说雍正。在对待年羹尧、隆科多的问题上,有三点用意。

一是巩固专制,消除隐患。清朝是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的朝代,雍正对于独揽大权的欲望非常强烈。雍正这辈子最恨大臣不守臣节,最害怕失去实权。年羹尧屡次触犯这两条底线,当然令雍正不满。

雍正夺得皇位的过程,经历了许多波折,留下了历史之谜。最了解谜底内幕的大臣,就是隆科多。对于雍正来说,隆科多的存在绝对是隐患,何况他还是步军统领,掌握兵权。所以,隆科多的倒台也就成了必然。

有人会问:年羹尧、隆科多有没有造反的野心呢?我认为是没有的。雍正收拾他们采取的是步步推进、各个击破的办法,这俩人毫无还手之力,只希望皇上顾念往日情分,饶过一命。所以,雍正曾说:“朕之不防年羹尧,非不为也,实有所不必也。” [9]

二是打击朋党,维护稳定。康熙末年发生的储位斗争,表面看来是几个王爷为了皇位继承权明争暗斗,其实他们的背后都有各自的朋党集团,党同伐异造成朝廷不合,甚而导致分裂。如今,年羹尧、隆科多也组成了各自的政治集团,分别在四川、陕西和朝廷的吏部、兵部形成宗派势力,这是雍正无法容忍的。为了政令畅通,为了不重蹈覆辙,他必须对结党大臣进行无情打击。

三是惩处贪腐,整顿吏治。康熙末年,吏治腐败,财政亏空。雍正继位后,为重振朝纲,便把惩处贪腐、整顿吏治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措施,落实得非常严厉。年羹尧知法犯法,贪污军饷、钱粮价值数百万两银子。隆科多也贪了几十万两银子。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自然难逃惩罚。

通过处理年羹尧和隆科多这两条“大鱼”,雍正的这三个目的基本实现。

五、谁人评说

对于年羹尧、隆科多案,我们应该如何来评价呢?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谈谈。

第一,年羹尧、隆科多毁誉参半,咎由自取。他们曾经是朝廷的功臣,饱受恩宠,位极人臣。然而,他们居功自傲,在处理跟皇帝、跟同僚、跟下属的关系上犯了一个又一个致命错误,最终葬送了自己的仕途甚至性命。他们的倒台,归根到底是他们自己的不自律造成的。因此,正人先要正己,身正才不怕影子斜。

第二,雍正对年羹尧、隆科多的倒台负有责任。年羹尧、隆科多的居功自傲,跟雍正的过分恩宠脱不开关系。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过分亲昵、恩宠和放权,使这两人淡漠了君臣界限和臣子身份,变得忘乎所以。因此,有时候距离产生美,车辆距离过近容易追尾,人际交往过密副作用也难免。

第三,雍正对隆科多的抓捕行动时机不当,导致边界谈判吃亏。就在隆科多与俄国使团就领土问题据理力争,谈判陷入僵局之时,雍正突然下令将隆科多召回,另派兵部侍郎图里琛继续主持谈判。图里琛对中俄中段边界没有实地调研,也缺乏谈判技巧,很快就把底牌亮了出来,导致谈判陷入被动,在俄方讨价还价下步步后退,做出了较多让步。尽管随后签署的《恰克图条约》和《布连斯奇条约》仍是中俄两国的平等条约,但在领土问题上中方确实吃了亏。临阵换将,未必会起死回生,反而会扰乱军心,把事办砸。

君和臣,是封建社会君主专制政体下的一对矛盾统一体。如何处理好君臣关系,同心协力推动国家走向富强,是一门颇有奥妙的学问。君臣之道,一张一弛,处在不同的角色,要深刻理解自己的角色定位,做好本职工作,不越位,不说过头话,不做过头事,和衷共济,维护团结,这才是君臣之道留给我们的精髓,也是雍正在处理年羹尧、隆科多案留给我们的深刻经验教训。

【知识链接】

雍正死亡之谜

雍正虽然在清除政敌和异己的斗争中耗费了大量精力,但身体健康状况一直还不错。即便是雍正七年(1729年)害了一场大病,险些丢了性命,甚至连传位诏书都备好了,还是挺了过来,甚至在雍正十年(1732年)添了儿子弘瞻,其后还两次前往清东陵祭扫。直至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他还在养心殿、圆明园照常办公。然而,八月二十一日起,雍正的身体出了大状况。

《清世宗实录》记载,八月二十一日,雍正在圆明园患病。次日晚间病情加剧,自知来日无多,便召见亲王弘历、弘昼、允禄、允礼,以及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领侍卫内大臣丰盛额、讷亲,内大臣兼户部侍郎海望,宣布传位弘历。二十三日,雍正便辞世了。发病急、恶化快、死亡迅速,死因不见于正史记载,从而引起各方面的怀疑。

清案探秘——年羹尧和隆科多之谜

西暖阁,分南北前后两室,前室西侧为 “三希堂”,东侧为雍正秘密召见大臣 的场所,格局保密,挂有雍正亲笔题写 的“勤政亲贤”匾额和“惟以一人治天 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的楹联

关于雍正死因,学界有三种说法:

第一,正常死亡。张廷玉在自撰年谱中透露:“八月二十日圣躬偶而违和,犹听政如常。(张)廷玉每日进见,未尝有间。二十二日漏将二鼓,方就寝,忽闻宣诏甚急,疾起整衣,趋至圆明园,内侍三四辈待于园之西南门,引自寝宫,始知上疾大渐,惊骇欲绝……至二十三日子时龙驭上宾矣。”

张廷玉为官谨慎,尽量避免因文字获罪,故而无论是纂修实录,还是撰写年谱,都有欲言又止、故作模糊处理的情况。这段记述同样没有提及雍正病因,或亦有难言之隐。

第二,刺客谋杀。雍正曾大兴“吕留良文字狱”案,其女儿(一说孙女)吕四娘侥幸逃走。为替父报仇,吕四娘到深山习武,练就一身本领,后来潜入皇宫,斩杀雍正,割下脑袋带走。更有传说,讲吕四娘的师父本是雍正的血滴子剑客,后因不满离去,出家为僧。

吕四娘刺杀雍正的说法,得到了历史学家陈垣、罗继祖等人的支持,但南开大学冯尔康教授经过论证,予以否定。由于雍正的泰陵地宫并未打开,有身无头的说法没有印证,因而吕四娘刺杀雍正的真伪始终存疑。

此外,英国人濮兰德撰写的《清室外纪》记载,湖南卢某获罪处死,其妻学习剑术,混入畅春园,替夫报仇,刺杀了雍正,然后自杀。这一说法也被冯尔康教授否定。

第三,丹药中毒。雍正继位前,曾韬光养晦多年,与僧道多有往来。他对道家炼丹很感兴趣,曾作过《烧丹》诗,推崇紫阳真人,赞赏其“发明金丹”,为其重建道观。继位后,雍正国务繁忙,不仅自己服用丹药,“弥补元气”,还把道士招进宫里修炼,给自己治病,希望以此去病健身、延年益寿。然而,这些道士炼成的丹药,都含有一定量的铅。服用过多,有可能造成铅中毒死亡。这或许就是雍正的重要死因。

雍正去世三天后,新帝乾隆立即传旨将这些道士赶出皇宫,并且声称“未曾听其一言,未曾用其一药”,不许这些道士“捏称在大行皇帝御前一言一字”,否则“一经访闻,定严行拿究”,“立即正法”。新皇帝上台,政务繁忙,千头万绪,却把驱赶道士作为要务,还不忘严加申饬,令其管好嘴巴,只能说明雍正之死与道士炼丹脱不开干系。

清朝遗老金梁在《清帝外纪》的《世宗崩》中写道:“世宗之崩,相传修炼饵丹所致”。杨启樵在《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一书中,也认为“服饵丹药中毒”是雍正死亡的主要原因。

种种迹象表明,雍正长期处在黑白颠倒的工作状态,身体处于高度紧张的亚健康状态,免疫力和抵抗力日益下降。服用丹药加剧了身体素质的弱化,导致中毒症状逐步加剧。诸多因素汇集在一起,导致了雍正中年而亡。

参考文献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雍正朝起居注册》,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影印。

萧奭:《永宪录》,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

李强编:《清代名人奏折书系:年羹尧》,郑州:大象出版社,2010年。

翟清福:《中国历代整肃官吏史料通编》(一九),香港:蝠池书院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

于平:《年羹尧》,北京:华夏出版社,2014年。

陈晓枫:《九十二宗罪:雍正杀年羹尧的缘由与诡局》,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4年。

年羹尧

太和殿。在隆科多等人的星夜护卫下,胤禛成功返回紫禁城,并在太和殿宣布登基,完成了“雍正夺位”的世纪大戏

雍正帝观书像

雍正帝半身西服像

允祥,即康熙帝第十三子胤祥(1686—1730年),与雍正关系最亲密,成为其夺得皇位的最有力支持者

西暖阁,分南北前后两室,前室西侧为“三希堂”,东侧为雍正秘密召见大臣的场所,格局保密,挂有雍正亲笔题写的“勤政亲贤”匾额和“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的楹联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96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