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清案探秘——林则徐禁烟之谜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2 16:13:13 0


有人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的民族英雄,他主持的虎门销烟,书写了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雄壮诗篇。也有人说,林则徐领导的这场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反倒给英国政府提供了发动侵略战争的口实。这两种观点,究竟谁是谁非?如何来客观看待和评价林则徐和这场举世闻名的禁烟运动呢?

下面,请随我一起揭开“林则徐禁烟之谜”。

一、禁烟政策大讨论

十九世纪初,鸦片走私在中国泛滥成灾,白银大量外流,人民饱受毒害,社会危机四伏。当时的禁烟思路,无外乎重海口、重洋商、重查办烟贩、重查拿烟馆。可这些老办法的效果并不好。

查海口,办案人员难免受贿舞弊,且海岸线绵延万里,洋商随便在哪登陆,根本查不过来;查洋商,把他们都赶走,关税收入锐减不说,洋商不进港,而是把船停在海上,照样可以将鸦片偷运上岸,对朝廷来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烟贩和烟馆都有大人物在背后撑腰,一旦查禁,肯定会有阻力,最终不了了之。

既然老办法难以奏效,有人建议放开内地种植鸦片替代进口,既增加了税收,又禁绝了鸦片走私。其实,内地种植的鸦片品质较差,吸毒者觉得不过瘾,还会四处求购进口货。最后弄得外患不绝,内患丛生。因此,内地种植也不是个办法。

禁也不行,不禁也不行,那怎么办呢?

道光十八年(1838年),鸿胪寺卿黄爵滋(1793—1853年)上了一道奏折,引起了轩然大波。

鸿胪寺卿,相当于今天的外交部部长助理兼礼宾司司长。别看只是四品官,但有专折上奏权。黄爵滋最大的“爱好”就是“遇事敢言”,深得道光帝器重。道光帝安排他当这个官,主要不是为了排座次,而是便于直接向自己奏事。

黄爵滋在奏折里是这样建议的:

限期一年戒烟,尔后查获吸食者诛。 [1]

清案探秘——林则徐禁烟之谜

黄爵滋请严塞漏卮以培国本折(部分)

我们可以把这句话简称为“重治吸食”。具体来说,就是把禁烟范围从沿海口岸扩大到内地,在全国范围内捕杀吸毒者。

从现代经济学来看,黄爵滋的建议是把治理重点从鸦片供给转向鸦片需求。由于鸦片供给无法遏制,那就干脆掐断需求,让供给无处消化。

我国现行《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非法持有和容留吸食毒品要承担刑事责任,是判刑的,而且一般是从重从严;但吸食毒品的行为不判刑,只强制戒毒。相比之下,黄爵滋建议将吸毒者杀头,处罚是够重的。

道光没有马上表态,而是将这份奏折发给各省督抚讨论。很快,他就收到了二十九份督抚的复奏。大部分人反对“重治吸食”,主张严查海口。很多督抚认为,广东是鸦片来源,禁烟首先要斩断广东的毒源,方可正本清源。相比之下,支持黄爵滋主张的只有包括林则徐在内的八个人,显得力量单薄。

那么,大伙为何齐刷刷地反对“重治吸食”呢?有人怀疑,是朝中的主和派作祟,破坏禁烟运动,继续从鸦片走私中牟利。

在当时的官场氛围里,各级官员都要揣摩皇帝的心思。既然能把黄爵滋的奏折拿给各地督抚讨论,说明道光帝已经有意禁烟。谁敢阻挠禁烟,就是跟皇上对着干,不想混了。大家反对“重治吸食”,主要是不想给自己惹麻烦。

按照大清律例,死刑在执行前,还要走一遍复审程序,相当繁琐。如果把各地的瘾君子都抓起来杀头,不仅官府的工作量增加了一大堆,还容易得罪其中的官宦子弟,真是出力不讨好。吸毒这种事很难控制,如果没抓完,或者又冒出新的,地方官都要获罪受罚。因此,督抚们反对“重治吸食”,首先是为保住自己的顶戴花翎。

督抚们支持严查海口,重治贩毒,是因为鸦片的贩运、销售,在各地都是过境行为,抓住了算立功,漏网也无所谓。大家可以把责任推卸给广东,谁叫你是国内唯一跟洋人做生意的省份呢?

由于督抚们的意见并不统一,道光帝又把让大学士、军机处会商拿主意。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京城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庄亲王奕镈和镇国公溥喜在寺庙里吸食鸦片,被抓了现行,丑闻已经波及皇室。第二件,天津查获鸦片十三万两,数量史上最多,全都来自广东,鸦片已经走私到皇上眼皮子底下了!

清案探秘——林则徐禁烟之谜

鸦片吸食者的丑态

道光帝再也坐不住了,马上传旨:“林则徐著来京陛见。” [2] 不久,湖广总督林则徐以钦差大臣身份到广东禁烟。这意味着道光帝组织全国上下对“重治吸食”的意见讨论一圈后,还是回到了严禁海口的老路上来。跟以前做法稍有不同的是,朝廷不信任广东本地官员,而是相信“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让外地官员主持禁烟。这是道光帝选中林则徐前去禁烟的重要原因之一。

无独有偶,一年后黄爵滋作为“钦差侍郎”到福建禁烟。他一到任,便在奏折里大谈“严禁海口”,丝毫不提“重治吸食”。 [3] 看来,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这时,有人会问:林则徐在复奏中主张“重治吸食”,并不赞同“严禁海口”。朝廷为何还会选择他呢?

二、为什么是林则徐

电影《林则徐》和《鸦片战争》想必很多朋友都看过,赵丹先生和鲍国安先生对林则徐的光辉形象进行了细致刻画,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么,朝廷为什么会选中林则徐来主持禁烟呢?除了上面提到的不信任广东本省官员,而由“外来的和尚”去“念经”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林则徐的三点品格:严于律己,办事认真,落实迅速。

清案探秘——林则徐禁烟之谜

林则徐画像????

第一,严于律己。道光十年(1830年),林则徐出任湖北布政使。还没到任,他就发出告示,宣布赴任途中一切费用自理,不许用公款迎来送往,更不许借机从中牟利,违者严办。道光年间,官场腐败,贿赂盛行,朝廷屡禁不止。在这样的环境里,林则徐能做到清廉克己,不讲排场,独善其身,确实难能可贵,给道光帝提供了一个官场榜样。道光帝当然称赞他“官声颇好”。 [4]

第二,办事认真。道光十一年(1831年),林则徐被提拔为河东河道总督。他虽然表示自己是治河的外行,但朝廷仍坚持让他赴任。无奈之下,林则徐只好恶补治水知识,亲自督办河堤建设,逐一测算,“量其高宽丈尺,相其新旧虚实,有松即抽,有疑即拆”。 [5] 道光帝是个守成之君。守成,就是守住祖宗的基业,最需要官员们认真办事,夯实家底儿,避免松动。林则徐这样的表现,当然令道光帝高兴,被皇帝称赞为“认真”“勤劳”。

第三,落实迅速。道光帝传旨讨论黄爵滋奏折的时候,林则徐任湖广总督。收到谕旨后,他二话没说,率先动作,捣毁烟馆,查获烟膏烟土一万二千两。道光帝称赞他“所办甚属认真,可见地方公事,果能振刷精神,实力查办,自可渐有成效”。 [6] 林则徐知道,道光帝一定赞赏这份奏折的观点,不然也不至于发给各省督抚,扩大知悉范围。虽然道光没有明确表态,但林则徐还是判断皇上支持禁烟。既然如此,那就先下手为强,第一时间落实上级精神,给自己争取主动。

我们发现,这三点品格的背后,都有皇帝的表扬。这说明,林则徐的三点品格,跟道光帝当时的政治需求高度吻合。恰当的表现,用在恰当的环境里,恰好契合上级领导的需求,这三个“恰”拼在一起,给林则徐提供了展现才能的舞台。

前面提到的那场大讨论里,督抚大员们都有比较一致的看法,那就是禁烟行动的阻力,主要是鸦片走私背后的权钱交易和贪官污吏的暗中抵制。既然如此,主持禁烟的钦差大臣,一定得是公正清廉、办事认真、善于决断且有威望的高官。从这个标准来衡量,林则徐堪当此任。因此,让林则徐当这个钦差大臣,不仅是道光帝的决断,也是各地督抚的共识。

???? 清案探秘——林则徐禁烟之谜

情殷鉴古图:道光帝静坐于奇石之上,手 握古书,若有所思

在道光年间的督抚大员里,道光帝最欣赏四个人:两江总督陶澍、直隶总督琦善、湖广总督林则徐、云贵总督伊里布。不过,这四个人里,陶澍虽然为政老练,但年迈多病,几次要求请假调理;琦善忙着查办在天津缴获的那十三万两鸦片的事,脱不开身;伊里布的长项是处理跟少数民族的关系。因此,林则徐就成了禁烟钦差的首选。

无论是道光帝,还是林则徐,亦或是其他大臣,都没有意识到,禁烟运动的最大对手,不是广东的烟贩和瘾君子,也不是他们背后的贪官污吏,而是在海上飘忽不定的英国人。

三、虎门销烟的智慧和壮举

林则徐奉命抵达北京后,先后八次接受道光帝的召见,每次都要密谈个把小时。至于谈了什么,文献档案没有详细记载,林则徐后来也没详说。

就在林则徐抵达北京前后,英国驻华商务监督查理·义律派出军舰闯入虎门,直接向清朝广东官府投递信函,要求保护鸦片贸易。义律这么做违反了信函由行商代转的老规矩,广东官府很不高兴,中英双方发生了摩擦。这件事表明,英方摆出了不惜武力维护在华贸易利益的架势。

尽管英国军舰后来陆续撤走,道光帝还是不希望在东南沿海惹出乱子。毕竟,以清朝当时的财力和军力,根本无力支撑一场大规模战争;毕竟,道光帝年近六旬,不希望边境大乱,而指望守住祖宗基业,平稳传给子孙。因此,在和林则徐的密谈中,道光帝很可能提出了这样的训令:鸦片务必禁绝,边衅决不能开。

林则徐一再保证,会兼顾这两方面,既要完成禁烟大业,又确保不会发生大的战争。可是,当他来到广州后发现,禁烟的事情并不简单。于是,他采取了“内外兼修”的禁烟策略。

先说对内。

一声令下,查封烟馆,抓捕烟贩,逼迫其交出鸦片。处死了一些不听话的烟馆老板,收拾了一批烟贩在官府的保护伞,起到了杀一儆百的震慑作用。一八三九年五月至一八四〇年六月,差不多十三个月的时间,林则徐一共查获烟土烟膏二十多万两,超过他在湖广总督任上禁烟成绩的二十倍。而两广总督邓廷桢在一八三七年春到一八三九年五月两年多的时间里,查获的烟土烟膏四十六万多两,民间自首上缴的还有十七万多两,比林则徐的成绩还大。

显然,林则徐辉煌的禁烟成绩,是建立在邓廷桢等地方官既往工作的基础上的。广东地方官并不都是烟贩的保护伞,道光帝对他们一概不信任,显然缺乏足够的证据。

清案探秘——林则徐禁烟之谜

两广总督邓廷桢????

把上面的数字加起来,一共是八十三万多两。三年收缴这么多烟土烟膏,工作效率、收缴数量都是全国第一。可以说,两人确实付出了巨大心血和智慧。不过,跟当时流入中国的八万一千箱鸦片的数字相比,这些成绩连百分之一都不到。

因此,禁烟的大头不是烟贩,而是外国鸦片走私商。只查办烟贩的老办法,不可能获得禁烟运动的全面胜利。

再说对外。

林则徐来到广州后,把行商找来,让他们给外国商人传话。这里有人会问,林则徐为何不把洋人直接找来传令呢?

按照朝廷的规矩,来中国做生意的洋人,不能直接跟中国的官府和普通商人打交道,只能跟官府指定的行商打交道。行商就承担了传话筒和中间商的角色。这样做,既能保持“天朝”威严,又能防止“刁民”叛国。

行商作为特许中间商,占据贸易垄断地位,从中大发横财,涌现出一批世界首富;当然,发财也是有代价的,他们必须为进港贸易的外国商人作担保,一旦外商惹事,行商要承担连带责任。

一八一六年以来,行商对每艘进港外国商船都出具了绝无夹带鸦片的担保。林则徐很清楚,这样的担保都是走形式、糊弄人。因此,他让行商给外国商人们传的话是:三天之内,把趸船上运载的几万箱鸦片全部交出,并签署保证书,声明今后如再夹带鸦片,一经查出,“人即正法,货即没官”。 [7] 同日,粤海关暂停给外国商人颁发自由离开广州的红牌,这些洋人一时走不了了。

清案探秘——林则徐禁烟之谜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烟枪烟灯????

躲在广州商馆里的英美商人都炸了锅。他们认为林则徐这么做是雷声大、雨点小,新官上任三把火而已。甚至有人认为,林则徐这是索要贿赂的节奏,就没当回事。挨到三天过后,几乎没人交出鸦片。

中国人讲求“先礼后兵”。既然洋人不听话,林则徐决心使出“撒手锏”,传出两道命令:第一,暂停中西贸易。第二,派兵包围广州商馆,撤退所有仆人,停止一切供应。这样,广州商馆变成了活脱脱的“集中营”和“拘留所”,里面的三百多名英美商人顷刻间被关了禁闭。

关禁闭的日子肯定不好受。三天后,英方交出了二万多箱鸦片。林则徐的“撒手锏”获得了成功。林则徐要求十六名大鸦片商人签署合同,保证以后不再来中国。这样,商馆解围,洋人撤离。

收缴了这么多鸦片,该怎么销毁呢?

林则徐本想把这些鸦片运往北京,当众销毁,既能向皇上邀功,又有政治震慑效果。不过,道光帝担心鸦片运输途中有被掉包的可能,不如就地销毁。

既然朝廷同意就地销毁,林则徐很快就选定在虎门销烟。这里海滩宽阔,便于举行盛大仪式,造出声势;虎门又是广州的门户,有炮台,有港口,严防死守,万无一失。地点选定了,那用什么来销烟呢?

林则徐尝试了传统的“烟土拌桐油焚毁法”,将桐油浇在烟土上,用火点燃烧毁。这么做看起来是烧成了灰烬,但烟膏渗入土壤,吸毒者挖地三尺,把土取走,仍能提取出不少烟膏残渣。这个办法显然达不到禁烟效果。

他采取了一种新方法—“海水浸化法”。具体做法是:在海边挖出两个水池,池底和四周都铺上石板,防止烟膏渗漏。再挖一条水沟,连通水池,用闸门隔离。销烟时先在水沟里倒入盐水,打开闸门,将其引入水池;然后把烟土割成四瓣,倒入水池里,用盐水浸泡半天;接着投入石灰,遇水沸腾,烟土瞬即溶解;让士兵们拿着木耙不停地在池中搅拌,确保烟土完全融入盐水;待海水退潮时,打开闸门,将池水顺水沟送入大洋;再用清水冲洗池底,不留残渣。

清案探秘——林则徐禁烟之谜

虎门海战图

用今天的眼光看,这种做法肯定会对虎门海域造成污染。林则徐在日记里写道:“以日内消化鸦片,放出大洋,令水族先期暂徙,以避其毒也。”显然,他意识到了这一点。不过,考虑到海水有自我净化功能,这点毒品在大海面前九牛一毛,很快就会被稀释掉,污染的影响是短暂的。

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根据道光帝的谕旨,林则徐在虎门举行大规模销毁鸦片的活动。销烟持续了二十多天,销毁鸦片二百三十七万斤,相当于一八三八至一八三九年运进中国鸦片总量的60%。这个成绩可以说非常伟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然而,就在这场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背后,潜藏着新的危机。

四、广州危机四伏

林则徐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并没有因销烟的成功而有大的改善,反而潜伏着深刻的危机。这场危机,从林则徐派兵包围商馆、断绝通商起,就已初现端倪。那么,林则徐的“撒手锏”是否真的操之过急呢?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林则徐使用的两个“撒手锏”。

“断绝通商”是朝廷对抗英国商人的惯用手段,相当于经济制裁。当时的清朝官员普遍认为,中国的茶叶和大黄是洋人的生活必需品,如果断绝通商,不仅会断了他们的财路,更会让他们消化不良,葬送性命。“天朝”在本国领土范围内制裁不听话的洋人,无论是按照国际法,还是《大清律例》,都行得通,并不过激。

“包围商馆”似乎争议更大些。不过,按照《大清律例》,贩卖鸦片可以处以充军、流放的刑罚。清朝官员在司法实践中,对嫌犯无需取证即可逮捕,即便是外国人在华犯罪,也一样惩罚。因此,林则徐完全可以依法把这些英美鸦片贩子都抓起来,审讯定罪。当时英国政府没有获得领事裁判权,也就没资格跟中国讨价还价。林则徐只采取了包围商馆的做法,最后把这些商人都放了,对照清廷的律法规定,显然是宽宏大量了。

如果将这些在华外商都视为嫌犯的话,如果案件还没查清,嫌犯当然不得离境。因此,粤海关暂停发放红牌的做法,跟现代各国的法律标准也没有冲突。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认定,林则徐禁烟,合情合理合法。

然而,在合情合理合法的背后,却隐藏着更多的问题。

麻烦之一:官商之争转化为官方对抗。

商馆被围后,群情汹汹,义律作为驻华商务监督,背负了很大的压力。不过,他耍了个小聪明,很快就拿出了对付林则徐的有效办法。

义律宣布,以英国政府的名义,要求本国商人将所有鸦片交给他,由他转交给清朝官府。这么做的结果,是将这些鸦片走私商的利益捆绑到英国政府身上,表明英国政府将要保护鸦片走私利益的态度。自此,林则徐的对手不再是各自为战的外商,而是站在他们背后的各国政府,尤其是英国政府。林则徐销毁的不是走私商的鸦片,而是英国政府的鸦片。这就是《南京条约》中英方执意要求赔偿鸦片损失的原因。

有时候,得到的太快太容易,不见得是好事。义律代表英方交出大量鸦片,林则徐或许以为是围困商馆、断水断粮发挥了效力,对于义律在背后所做的大量工作,既不了解,也没有事先评估和预作防范。义律使用阴招,使林则徐背上了轻开战端、给朝廷惹麻烦的坏名声,在道光帝跟前的印象急转直下。

麻烦之二:战云密布却毫不知情。

虎门销烟之后,义律派人回国搬救兵,游说国会通过法案,拨付军费,对中国开战。与此同时,清朝依旧在闭关锁国状态下,对英国国内的这些变化一无所知。

林则徐完成禁烟大业后,对海防形势做出了这样的判断:

虽其中不无波折,而大局均尚恭顺,非竟不可范围者。 [8]

意思是说,小麻烦不断,但大局稳定,一切尽在掌握中,没有超出容忍底线。即便是英国战舰开到虎门口外,他还认定是敌人挑衅,制造事端,武装恫吓而已,顶多是准备武装走私,请朝廷不要大惊小怪。林则徐身处前方,却对敌情判断失误,没有及时发出战争警报,留下历史的遗憾。

麻烦之三:战争策略毫无针对性。

在鸦片战争爆发前,清军水师和英国兵舰曾在九龙和穿鼻洋两度交手,互有胜负。林则徐从中意识到,虽然英国战舰只有两艘,但清军水师还是拿它们没办法。所以,海上交锋没有胜算,林则徐就制订了凭借炮台的坚固工事“以守为战”的打法。

一般情况下,正确的防守策略是以攻为守、积极防御。林则徐的防守思路恰恰相反,是背靠炮台,死守阵地,相当于“消极防御”。一方面,受长期闭关政策的影响,清朝高级官员普遍缺乏主动出击、大洋浪战的勇气和信念。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清军在内陆作战屡屡得手,十几年前还在西北平定了张格尔叛乱,清朝高级官员对清军的陆战能力充满自信,甚至有些自大。林则徐也有这样的观念。

清案探秘——林则徐禁烟之谜

道光时期广东水师布防图

殊不知,林则徐所仰仗的广州各个炮台,存在诸多技术缺陷,比如炮位固定,难以挪动;炮身劣质,容易炸膛;弹道紊乱,缺乏精度;炮弹较小,威力不足等。更重要的是,炮口瞄准海面,对登陆敌军无可奈何。武器装备不如人、防御理念严重落伍,这样怎么打得赢?更遗憾的是,这样被动应战的打法贯穿晚清历史始终,让清军屡战屡败,吃了大亏。

林则徐曾认为,“知彼万不敢以侵凌他国之术窥伺中华”。 [9] 今天看来,这个观点显然是错误的。不过,他已经注意到英国人“侵凌他国之术”,说明比起当时绝大多数国人,他已经迈出了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步,比如聘请翻译,收集英文书报和情报。做了这么多功课,林则徐为何还会犯这些低级错误呢?有两个因素不可忽视:

第一,片面的情报误导。

林则徐从翻译过来的资料了解到,英国本土远离中国,又以贸易立国,对华茶叶贸易获利丰厚。因此,他认为英军不可能劳师远征;如果与中国决裂,英国的对华茶叶贸易会受重创,这会招致英国政府的不满。更有甚者,林则徐还深信这样的说法:

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甚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所不可制也。 [10]

后来,他甚至认为英国人“一仆不能复起”。 [11]

意思是说,英国人不擅长陆战,腿脚紧裹,行动不便,登岸之后更无所作为,甚至摔倒就站不起来了。

这些只言片语的情报,使林则徐认为战争打不起来,没必要针对英军登陆做准备,直接导致林则徐战争决策的失误。

第二,自相矛盾的口谕。

林则徐离京前,道光帝给他的口谕是“鸦片务必禁绝,边衅决不能开”。林则徐虽然嘴上答应,但心里大概也明白,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此,林则徐虽然决策有失误,但还是努力了解各方面的情报,力求知己知彼。相比之下,道光帝对禁烟运动的想法就过于简单了。他见虎门销烟大功告成,便以为大局已定,就剩下些扫尾的工作了,于是准备调林则徐赴任两江总督,作为对他的奖赏。没想到,虎门销烟之后,中英之间摩擦不断,广东地面并不平静,让他很不高兴。

道光帝认为,一切的麻烦都在通商上,只要把大门关上,断绝来往,就不会再有争端。于是,他快刀斩乱麻,决定停止中英贸易,将英国商船赶出虎门口外。至于粤海关的税银损失,在他看来根本无所谓。林则徐也别去两江赴任了,就地担任两广总督,把禁烟善后处理完。邓廷桢替林则徐去当两江总督。

道光帝以“天朝”的逻辑来思考中英关系,做出了自相矛盾的口谕,跟实际情况相去甚远。林则徐根本做不到。道光君臣犹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虽然故作镇静,虽然天下太平,但战争的风暴正悄然来临。

林则徐是民族英雄,但不是神。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是爱国义举,无可厚非,但受到时代局限,成为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借口。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看得还不全面,不彻底,甚至受到了误导,影响了决策。历史在这里拐了一个弯,把中国带进了近代社会。

【知识链接】

“林则徐”名字由来

“林则徐”这个名字,乍一看像是一个正着念、倒着念都能说得通的名字,其实有些讲究。“林”是随父亲林宾日的姓,但“徐”并不是随母亲的姓。林则徐的母亲名叫陈帙。也有人认为,他是生于林家,养在徐家。然而,这一说法如今已被学界否定。

林则徐的“则”,是名词用作动词,学习、效法的意思。“徐”,有的说是南朝梁陈时期的才子徐陵,有的说是福建巡抚徐嗣曾。

第一种说法:林则徐出生时,林宾日恰好在睡觉,“梦中亲见凤凰飞”。醒来后听说儿子降生,觉得这个儿子是号称“天上石麒麟”的南朝才子徐陵转世。于是,就给这个儿子起名则徐,意思是向徐陵学习。由于徐陵字孝穆,所以他给林则徐起字“少穆”,还是效法徐陵的意思,又起字“石麟”,正应“天上石麒麟”的说法。不过,经学界长期研究,这一说法也被否定。

第二种说法:乾隆五十年七月廿六日(1785年8月30日),天气闷热。教书先生林宾日的妻子陈帙分娩在即。这时,接生婆已经进门,男人自当回避。林宾日索性离家,跑到镇上买些滋补品。

说来也巧,福建巡抚徐嗣曾下乡视察,正在回省城的途中。刚才还是炎热的晴天,转瞬间阴云密布,下起瓢泼大雨。巡抚大人恰好路过林宾日的破旧小屋,就来到屋檐下避雨。不过,徐嗣曾很讲规矩,只是避雨,没打算进屋。

忽然,屋里传出一阵婴儿呱呱坠地的啼哭声,引起了徐嗣曾的注意。就在这时,林宾日从镇上回来,见自己家门口站着好些官员,其中还有一位二品大官,大吃一惊,扑通一声,跪倒在泥泞中,磕头请安。徐嗣曾将他双手搀起,说:“古人云,天生万物,唯人为贵。你为大清生育了一个好子民,说不定以后还会成为栋梁之才。要行礼的是我,而不是你。我该向你祝贺。”

林宾日发现,这位大官很和蔼,很亲民,不摆架子,非常感动。为了纪念这次难忘的偶遇,林宾日决定给儿子起名林则徐,就是希望他能效法徐嗣曾,做个清官,出类拔萃、飞黄腾达。林则徐也确实不辱父命,跻身封疆大吏行列,在清代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一说法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同。

参考文献

齐思和整理:《黄爵滋奏疏许乃济奏议合刊》,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林则徐:《林则徐全集》,福州:海峡文艺出版社,2002年。

茅海建:《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美)特拉维斯·黑尼斯三世(W. Travis Hanes III),弗兰克·萨奈罗(Frank Sanello):《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

刘鸿亮:《中英火炮与鸦片战争》,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年。

马谧挺:《鸦片战争的正面与侧面》,北京:团结出版社,2011年。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96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