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清朝原来是这样——雄主康熙的大手笔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21:00:57 0

顺治皇帝死后,他的儿子玄烨即位。许多人都知道,玄烨就是康熙皇帝,而“玄烨”这个名字又有何含义呢?这要从400多年前紫禁城里的一位西洋人说起。

这位洋人可以在紫禁城自由出入,他带来了西方最精密的西洋钟,以及望远镜。他是中国钦天监第一个洋监正。他的工作是观象测天,这一工作是几千来中国心目中通神通天的职业。大清朝廷居让一个洋人,来坐这个行当的第一把交椅,这是出人意料的。这位洋人官居一品,三代荣受皇封,并且可以世袭,孝庄皇太后还尊他为义父。这位“义父”一生都没有结婚,他笃信天主教,生于西方,殒于中土,葬于北京,他就是前清历史中的著名人物汤若望。

康熙皇帝玄烨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在玄烨出生前后的那几年,正是西洋天文、机械之学在清初的朝廷中最走红的时期。“玄”字代表的是汤若望传授的包括天文、历法、机械以及天主教信仰在内的学说。这套学说,令顺治皇帝深深折服。

顺治十年时,顺治皇帝赐予汤若望“通玄法师”的封号,加俸一级。顺治十四年,顺治又为汤若望御笔撰写《天主堂碑记》一文,并赐予“通玄佳境”的堂额。

顺治皇帝给儿子取的名字里带着“玄”字,给“洋爷爷”汤若望的赐物里也两次带有“玄”字,可见这个“玄”字,在顺治皇帝心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从这个“玄”字也可以看出,顺治对自己的儿子玄烨给予了厚望。

而玄烨也确实没有辜负顺治皇帝的厚望,他登基以后,里里外外忙活了不少事。同父亲一样,康熙皇帝玄烨登基时也是儿童皇帝。当时的大清,朝虽立而国未盛、民未安,守成和创业同等重要。上继父祖鸿业,下开后世太平,实现民众康宁、国家熙盛,是康熙皇帝面临的时代课题。

事实证明,康熙皇帝承担起了这样艰巨的历史使命,他在外期间,完成了很多件后世人熟悉的大事——除鳌拜、平三藩、统一台湾,以及征讨噶尔丹。

这些事情,每一件都称得上是大手笔。

先说除鳌拜。

康熙皇帝即位时年仅八岁。因为年纪尚小,所以国家大事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位重臣辅政。

索尼死后,鳌拜成为首席辅政大臣,他欺君擅权,清除异己,杀害了与他作对的苏克萨哈。此时,康熙虽然亲政,但辅政大臣已经辅政七年,形成了强大的势力,而鳌拜专权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康熙忍无可忍,在祖母孝庄皇太后的支持和策划下,开始实施擒鳌拜的计划。

孝庄先让康熙广泛求言,制造舆论,通过各种措施,纠正辅政大臣政治上的失误和弊端。这使朝廷上下人心振奋,康熙的威望日益增强,鳌拜逐渐走向孤立。与此同时,康熙身边聚集起一批年轻的满洲贵族成员。他们朝气勃勃,索额图就是其中的突出代表。索额图是索尼的儿子,孝庄选中他的侄女赫舍里氏做皇后,加深索尼家族与清皇室的关系,也加强了正黄旗对皇室的向心力,并影响到镶黄旗。索额图对康熙十分忠诚,在清除鳌拜集团的过程中,成为康熙最得力的助手。

鳌拜集团的附庸众多,盘根错节,已经控制了中央机构的各个要害部门。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动荡和不必要的损失,孝庄帮助康熙制定了“擒贼先擒王”,迅速打击主要党羽,震慑其他成员,稳妥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根据这个策略,康熙命索额图秘密地组织起一支善于搏击的少年卫队。康熙经常故意当着鳌拜的面,和少年卫队摔跤滚打。在鳌拜看来,康熙和这些少年只知道玩,因此便逐渐放松了警惕。

时机成熟,行动之前,又将鳌拜的部分党羽遣往外地,以分散鳌拜集团的力量。同时,康熙还采取了其他一些周密的部署。

康熙八年(1669)五月十六日,鳌拜奉诏进宫,当即就被少年卫队擒拿,其主要成员党羽先后被逮捕归案。考虑到鳌拜以往为清朝所做的贡献,康熙对他予以宽大处理,免死,没收家产,终身监禁;对鳌拜的众多追随者,也只处死最主要的一些人,其余一律宽免;就连遏必隆也被免罪,仅革去太师的官职,后又将公爵还给了遏必隆,恢复了对遏必隆的信任,从而团结了镶黄旗。

铲除鳌拜集团的政治较量,是康熙即位后,孝庄对他的一次关键性指导和帮助。当时,康熙年仅十六岁,还缺乏足够的智谋与经验。如果没有祖母的指教和授计,他很难在亲政第三年,就一举粉碎把持朝政多年、势力强大的鳌拜集团。

另一方面,在对鳌拜集团的斗争过程中,孝庄和康熙祖孙互相加深了了解,感情更为深厚。孝庄的言传身教,使康熙逐步具备了一代明君应有的宽阔心胸与气度。孝庄指导康熙宽大处理鳌拜集团,既是对当年两黄旗大臣同心合力,拥立幼主福临的回报,也是为清朝的长远统治着想。

清除鳌拜集团,排除了威胁皇权的潜在危险,扫除了清朝向前发展的绊脚石,康熙真正掌握了清朝大权。他在“首推满洲”的原则下,努力改善满汉关系,崇儒重道,发挥汉族官员的积极性,发展生产,恢复经济。在短短几年时间内,政局进一步稳定,得到汉族地主阶级更广泛的拥护,经济也开始有了起色。但是,此时天下的形势并不是一片大好。清朝虽然统一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却仍然危机四伏。北有罗刹国(俄国)不断侵扰;西面有噶尔丹擅自称王;南面有“三藩”离心离德,东面还有台湾孤岛自居。

康熙亲政后,书写了一张“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的条幅,悬挂在宫中的柱子上,时刻提醒自己。其中“三藩”是康熙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因为南方的“三藩”,拥兵自重,已经发展成危害国家统一的割据势力。其中,平西王吴三桂的兵力达到七万人。朝廷多次要求他裁军,吴三桂的军队却有增无减。朝廷每年要拨给“三藩”军饷两千多万,占了整个清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半。“三藩”势力的发展,成为朝廷的心腹大患。

康熙知道,要统一政令,“三藩”是最大的障碍。这时候,正好平南王尚可喜年老,想回辽东老家,他上了一道奏折,要求让他的儿子尚之信继承王位,留在广东。康熙批准尚可喜告老还乡,但不让他儿子接替平南王爵位。这样一来,触动了吴三桂和靖南王耿精忠,他们想试探一下康熙的态度,假惺惺主动提出撤除藩王爵位,许多大臣认为,如果批准了他们的请求,吴三桂一定会造反。而康熙果断地下诏答复吴三桂和耿精忠,同意他们撤藩,诏令一下,吴三桂果然坐不住了。

康熙十二年(1673)底,以平西王吴三桂为首的“三藩”发生叛乱。首先,吴三桂在云南起兵,接着,冒充“朱三太子”的杨起隆在京举事;次年三月,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造反。康熙十五年,尚之信在广东造反。与此同时,有些地方原已降清的明朝官员纷纷响应。叛军气势凶猛,很快控制了南方广大地区,并延伸至陕西、甘肃等地。孝庄和康熙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此前,吴三桂等人的反叛之心已经露出了端倪,政治嗅觉敏锐的孝庄有所预感。康熙十一年(1672)十二月十六日,孝庄提醒康熙,在天下太平之际,应不忘武备,居安思危;随后,又通过其他措施,如令儒臣翻译儒家经典,赏赐诸臣等。孝庄帮助康熙加强统治,进一步搞好了君臣关系。因此,当“三藩之乱”突然发生,清朝统治面临巨大威胁的时刻,孝庄和康熙都变现得异常镇静。

康熙十三年(1674)元旦,吴三桂起兵反叛的消息传到京城。清廷仍然和以往一样,举行盛大的朝贺和筵宴,以此向臣民显示最高决策者无所畏惧的气概,以及与叛军决战决胜的信念,起到了安定朝野,鼓舞士气的作用。

吴三桂在云南起兵时,为了笼络民心,他脱下清朝的官服,换上明朝将军的盔甲,在明永历皇帝的墓前,痛哭了一番,说是要替明王朝报仇雪恨。但是,人们都记得很清楚,引领清兵入关的是吴三桂;杀死永历皇帝的,还是吴三桂。

吴三桂在西南一代的势力很大,所以战争开始时,叛军打得很顺利,一直打到湖南一带。此时,吴三桂派人跟广东的尚之信和福建的耿精忠联系,约他们一起叛变,这两个藩王同意出兵造反。历史上把这个事件称为“三藩之乱”。

“三藩之乱”的战火愈加蔓延。康熙十三年(1674)十二月,陕西提督王辅臣响应吴三桂起兵叛乱,并迅速占据汉中、兴安之地,阻绝川陕栈道。康熙任命都统、大学士图海为抚远大将军,急速赶赴陕西,总辖全省满汉大兵,以剿灭王辅臣。

图海收复平凉后,王辅臣投降,清朝西北战场出现转机。叛军大为震动。尚之信、耿精忠看到形势对吴三桂不利,便也投降了。吴三桂开始打了一些胜仗,可另外两个藩王背叛他,使他的力量渐渐削弱,处境十分孤立,战争进行了八年,吴三桂的形势没有好转。康熙十七年(1678)三月,七十四岁的吴三桂在湖南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国号大周。可是,就在这年秋天,吴三桂暴病身亡,他死后,清军对吴军进行猛烈地进攻。吴三桂的孙子吴世藩服毒自杀,吴军投降,自然,“三藩之乱”平定。

“三藩之乱”平定后,康熙采取了一系列缓和民族矛盾的措施。国家各方面的实力增强。康熙为收复台湾做着积极的准备。

公元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了台湾。他病逝后,在台湾的黄昭、萧拱辰等人,拥立郑成功的五弟郑袭代理招讨大将军。另一方面,郑经也在厦门宣布自己为嗣封世子,和郑袭等人抗衡,郑氏王朝从此一分为二。后来,郑经准备向清朝称臣纳贡,以保持“半独立”或“独立”的地位。可是,“三藩之乱”时,郑经受吴三桂煽动,在广东起兵,后被平定,于公元1680年暴病身亡。他死后,台湾岛局势混乱。此时,康熙做好了收复台湾的准备,他果断地决定,武力收回台湾。朝中大臣虽然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但康熙力排众议,起用施琅为清军水师主将。同时任命姚启圣为福建总督。姚启圣原任广东香山知县,“三藩之乱”时,投靠到康亲王的军中。他在福建漳州特设会馆,实行安抚政策,给予从台湾返回家乡的郑氏官兵厚待。半年内,前来归降的郑氏官兵就有4万多人,这大大削弱了郑氏军队的实力。

施琅是福建晋江人,顺治三年(1646)随明朝原总兵郑芝龙投降清朝。由于郑成功的招揽,又加入郑成功的抗清队伍,成为郑成功部下中最为年少、善战的得力骁将。可是,施琅个性倔强,不小心触怒了郑成功。郑成功将施琅父子等三人都逮捕关押。施琅的父亲和弟弟都被郑成功杀害了,幸亏有部下相救,施琅才得以逃脱。之后,施琅投降了清廷,立志要打败郑成功,以报家仇。

早在康熙七年(1668),施琅就秘密上疏朝廷,主张武力收回台湾。那时康熙刚刚亲政,他召施琅进京,施琅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办法。康熙十分赞赏。但由于当时朝政大权掌握在鳌拜集团手中,还是少年天子的康熙无法实施施琅的计划。

康熙二十年(1681),大权在握的康熙再次召见施琅。施琅向康熙细谈了如何训练水师,如何利用风向变化等具体方略。康熙当即任命施琅为福建水师提督,命令他操练水师,伺机夺取台湾。

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清军在施琅的率领下,开始向澎湖开进。澎湖位于台湾海峡的中央,由64个岛屿组成。澎湖与白沙岛、西屿岛呈环状连接,三岛中间就是著名的澎湖湾。

六月十六日,清军向澎湖的守军发动第一次进攻。两天后,施琅派遣战船攻取了澎湖湾外的虎井岛和桶盘岛。外围被扫清了,可是,此时飓风袭击,清军的战船被郑军围困,只得撤退。出战宣告失败。

六月二十二日,施琅命清军水师兵分三路,发动第二次进攻。这一次,施琅亲自率领50只战船,组成东线攻击部队,从澎湖寇东侧突袭鸡笼屿,以配合主攻部队夹击娘妈宫;另外,西线进攻部队由总兵董义率领,这支部队也是由50只战船组成,从港口西侧进入牛心湾,以牵制西面的郑军。此外,还有80只战船组成的预备队,随主攻部队跟进。

双方交战七天七夜,施琅利用有利的西南风向,手舞红旗,采取“五点梅花阵” (即用多艘战船围攻一艘战船,集中兵力作战)。与郑军展开厮杀。清军战舰阵势整齐,可分可合,作战英勇,一举攻克了澎湖列岛。郑军的大小战船被击毁近200艘。被炮火射死、跳水溺死的郑军士兵多达12000多人,近5000名士兵和160多名将领投降。

攻克澎湖后,施琅不杀岛上一兵一卒,使台湾民心归顺。同年七月二十七日,郑克塽开城投降。

康熙二十三年(1684),大清朝廷在台湾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驻兵一万人,筑城守戍。至此,宝岛台湾终于得以统一于清朝政府之下,台湾的行政建制与内地完全统一。

接着再说说,康熙皇帝的第四个大手笔——征讨噶尔丹。

明朝以来,沙皇俄国就开始向我国东北部的黑龙江流域扩张。明朝末年,满清忙于入关,放松了北方边境的戒备,沙皇俄国趁机进犯我国黑龙江地区。他们在那里掠夺财物,杀害居民,遭到当地各族人民的反抗。

康熙即位初期,鳌拜专权,政局十分混乱,沙皇俄国的侵略军乘虚而入,又潜入中国领土,占领了雅克萨。雅克萨在今天的黑龙江呼玛西北,漠河以东的黑龙江北岸。俄军占领雅克萨后,在尼布楚(贝加尔湖以东地区)修建碉堡,向当地居民征收大量的赋税,建立了殖民据点。沙皇俄国采用了两面手法:一方面,派侵略军蚕食中国领土;一方面,派使臣到北京进行恐吓和讹诈。康熙对此不予理睬。

“三藩之乱”的时候,沙皇俄国又占领了黑龙江的大片土地,到处建立侵略据点,掠夺了大量的当地土特产和矿产资源。同时,又于康熙十五年(1676)派使团来北京讹诈。俄国使团在北京的耶稣教会的传教士那里窃取了大量的情报。回国后,他们向沙皇建议,派出2000名正规军进驻贝加尔湖以东的黑龙江流域。沙皇接受了这个建议,立即增兵远东,以雅克萨为巢穴,派兵分路侵扰,扩大在黑龙江流域的侵略范围,建立了更多的侵略据点。

对于沙皇俄国无耻的侵略行为,在平定“三藩叛乱”后,康熙实施了有条不紊乱的计划。他采取先礼后兵的办法,派大理寺卿明爱去东北与雅克萨的俄军交涉。但俄军方面根本不讲道理。于是,在公元1682年,康熙皇帝亲自到边境了解情况,实地考察,摸清了对方的实力。回京后,康熙又派兵侦察。侦察的结果使康熙认为,俄军是很容易击败的,但又怕他们卷土重来。因此,康熙认为,应该在边地建城筑兵,屯田开垦,并修通水陆交通。

康熙派出1000多官兵带着家眷去屯垦驻防,做好战前准备。边区的各族人民看到朝廷抵抗沙俄侵略的决心,受到了很大的鼓舞,积极支援清军备战。

一切准备就绪。康熙二十四年(1685)春,康熙下令,对俄军的据点雅克萨发动进攻。清军直抵雅克萨城下。他们遵照康熙皇帝的旨意,先警告沙俄军。沙俄军却置之不理。于是,清军把雅克萨包围起来。在观察地形后,清军在城南筑起土山,让兵士站在土山上往城里放冷箭,城里的俄军以为清兵要进攻城南,就把兵力都拉到城南。而清军却出其不意在城北隐蔽,趁城北敌人防守空虚,突然以火炮发起攻击,炮弹击中城楼,清军又在城下堆放柴草,准备放火烧城,俄军在慌乱中举白旗投降,并带着残兵败将逃走。清军占领雅克萨后,收缴了大量的俄军武器。

但是,俄军并没有死心。就在当年,沙俄侵略军的增援部队趁清军撤回休整的时机,又带兵开进雅克萨。康熙决定,这一次要彻底消灭沙俄军。于是,清军又一次包围了雅克萨,用猛烈火炮进攻。这一次沙俄进行了顽强的抵抗。几次出城反扑,都被清军打了回去,战斗持续了3个多月,沙俄守城的头目托尔布津中弹身亡,俄军最后只剩下150多人,清军终于攻克了雅克萨。

两次雅克萨之战都以失败告终,沙俄政府不得不派出使者到尼布楚,请求谈判。

康熙二十八年(1689)八月,双方代表集中到了黑龙江柳絮的尼布楚城,开始了有历史意义的边界问题谈判。沙俄方的代表戈洛文首先提出土地的问题,要求黑龙江北岸划归俄罗斯帝国,南岸属于中华帝国。而清朝方面,在康熙的旨意下,索额图表示可以以尼布楚为界。戈洛文却不领情,使谈判陷入僵局。戈洛文为了进行武力恐吓,在尼布楚哨卡增派了300名火枪手,但清朝官员不卑不亢。

第二天,清朝使团又一次做出让步,提出以格尔必齐河为界。但是戈洛文提出,要索取雅克萨,拒绝了清朝方面的建议。这样一来,引来了尼布楚周围的布里亚特人和温科特人的不满,他们纷纷起义。清政府的坚定立场和人民的起义,让戈洛文慌了手脚。在他们查明清廷割让给沙皇俄国的那部土地具有丰富矿藏的时候,终于同意以额尔古纳河为界,再沿外兴安岭向东直到海边为中俄边界,河东岭南属于清政府,河西岭北属俄国。沙皇俄国还保证要拆毁雅克萨城堡,把军队撤离中国领土。

康熙二十八年(1689)九月七日晚,索额图和戈文洛分别代表中、俄双方在条约上签字,这就是著名的中俄《尼布楚条约》。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定以后,沙俄方面并不安分,就在条约签定的第二年,即1691年,沙俄唆使蒙古准噶尔部的首领噶尔丹进攻漠北蒙古,挑起叛乱。

康熙时期,蒙古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个部分,这三个地区都陆续归顺了清政府。噶尔丹统治准噶尔部后,野心勃勃,先兼并了漠西的其他部落,又向东进攻漠北蒙古。漠北蒙古被攻破后,几十万漠北蒙古人逃到漠南,哀求清政府给予保护。康熙派使者来到噶尔丹那里,要求噶尔丹将侵占的地方交还给漠北蒙古。噶尔丹的幕后是沙俄政府唆使策划,因此,噶尔丹认为,自己有沙俄政府撑腰,根本不理睬康熙的劝说,不但不肯退兵,还大举侵犯漠南,气焰十分嚣张。

谈判失败,康熙认为,噶尔丹野心不小,不可小视。于是,他决定亲自征讨噶尔丹。康熙二十九年(1690),康熙兵分两路,左路由抚远大将军福全率领,出古北口;右路由安北大将军常宁率领,出喜峰口。康熙则亲自带兵在后面指挥。

右路清军最先接触到噶尔丹军,打了败仗,噶尔丹更加得意,派使者向清军要求交出他们的仇人,噶尔丹又把几万骑兵集中在大红山下,后面有树林掩护,前面又有河流阻挡。又将上万只骆驼,绑住四条腿躺在地上,驼背上架上箱子,用湿毡毯裹住,摆成了一个长长的“驼城”。企图阻止清军进攻。康熙下令反击,福全以炮火分段击破。“驼城”被轰开一个大缺口,上万名清军骑兵冲杀过去。福全又派兵绕到山后夹击山下的骑兵,叛军猝不及防,被里外夹攻,损伤大半,剩下纷纷逃命。噶尔丹见形势不利,急忙派人向康熙求和。实际上,这是缓兵之计,等清军奉命追击的时候,噶尔丹已经带着残兵败将逃到漠北去了。

噶尔丹回到漠北后,继续招兵买马。康熙三十三年(1694),康熙约噶尔丹会见,以订立盟约。噶尔丹不但不来,反而暗地派人到漠南煽动叛乱,并扬言沙俄将支援6万名枪兵,来对付清军。

面对噶尔丹的阴谋,康熙决定再次征讨噶尔丹。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第二次亲征。分三路出击:黑龙江将领萨布素从东路进兵;大将军费扬古率陕西、甘肃大军,从西路出击,截击噶尔丹的后路;康熙亲自带领中路军,从独石口出发。三路大军约定好时间组织夹攻。

康熙带领的中路军先期到达科图,遇到了敌军前锋,但东、西两路军还没有到达。康熙当即决定继续进攻克鲁伦河,并派使者去见噶尔丹,告诉他康熙亲征的消息。噶尔丹得知后,连夜拔营撤退,在三路大军的夹攻下,噶尔丹只带着几十名骑兵逃脱。

经过两次大战,噶尔丹的势力已土崩瓦解。康熙要噶尔丹投降,但是噶尔丹继续顽抗,过了一年,康熙又带兵渡过黄河亲征。此时,噶尔丹军队已经人心涣散,很多人纷纷投降,甚至愿意做清军的向导,噶尔丹走投无路,最后只好服毒自杀。

自此之后,清政府重新控制了阿尔泰山以东的漠北蒙古,给当地蒙古贵族各种封号和官职。清政府又在乌里雅苏台设立将军,统辖漠北蒙古。后来,噶尔丹的侄儿策妄阿拉布坦攻占西藏。

康熙五十九年(1720),康熙又派兵远征西藏,驱逐了策妄阿拉布坦,护送达赖喇嘛六世入藏。之后,清政府又在拉萨设置了驻藏代表,代表清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国家内部逐渐稳定,使天下由大乱走向大治。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升平盛世。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74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