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五代十国原来是这样——英雄敌不过天意 ——漫谈周世宗柴荣之城建、治河篇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20:02:26 0

前面在《旰食宵夜,礼贤从谏——明君石敬瑭》中提到过,石敬瑭把国都从洛阳迁往汴梁,正式拉开了汴梁城作为中原政治中心长达二百年的序幕。但石敬瑭时期的汴梁城,非常得狭小拥挤,还不能算是国际一线大城市。而真正让汴梁城飞上枝头做凤凰、成为东方世界中心的,还是几乎无所不能的柴荣。虽然宋朝历代诸帝都曾经扩修过汴梁城,但他们只是修修补补,柴荣则真正奠定了北宋二百年繁荣汴梁城的基石。

柴荣认为他接手的汴梁城,“人物喧阗,闾巷隘狭,雨雪则有泥泞之患,风旱则多火烛之忧。每遇炎热相蒸,易生疾沴”,城市狭小拥堵,一旦发生重大灾情,后果是不可想象的。而为了避免天灾,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扩建城市,把人口稀释在巨大的地理空间中。

显德二年(955年)四月十七日,柴荣对外颁布《京城别筑罗城诏》,正式拉开了扩建汴梁城的大幕。这道诏书具体讲述了扩建汴梁的原因:“东京华夷臻奏,水陆会通,时向隆平,日增繁盛,而都城因旧,制度未恢,诸卫军营,或多窄隘,百司公署,无处兴修。加以坊市之中,邸店有限,工商外至,亿兆无穷,僦赁之资,添增不定,贫阙之户,供办实艰。而又屋宇交连,街衢湫隘,入夏有暑湿之苦,居常多烟火之忧。将便公私,须广都邑。”

不过当时并没有动土,原因有两点:一是此时是农忙时节,柴荣不想耽误农民务农,想等到农闲时再动土;二是城外还有很多百姓祖坟,需要给百姓时间迁坟,但条件是新坟要迁到距离新城以外七里。

特别是迁坟问题曾经遭到了很大非议,有人认为柴荣太不近人情,甚至骂柴荣无道。柴荣知道后,对大臣们感慨地说:“朕岂不知修城死人、活人都要受影响,但尔等谁又能理解朕的苦衷?有些人骂朕,朕自当之,他日终为人利。”

显德三年(956年)正月初四,农闲时节,柴荣一打南唐之前,正式下达了扩建令,“发开封府、曹、滑、郑州之民十余万筑大梁外城”。京城都巡检韩通出任新城区建设总指挥,左龙武统军薛可信、右卫上将军史佺、右监门卫上将军盖万、右羽林将军康彦环分督四面。

十几万人的日夜辛劳没有白费,一座雄伟的汴梁新城骄傲地伫立在黄河南岸的中原大地上。

汴梁新城区的面积非常大,比旧城面积大了四倍,面积二十五平方公里,周长“新城周回四十八里二百三十三步”,即周长二十二公里,比旧城周长扩大了四倍。而且更为重要的是,这座新皇都不仅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还有非同寻常的军事意义。根据清朝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的记载:柴荣用虎牢关的土奠基汴梁新城,“坚密如铁”,蒙金大战中,蒙古大将速不台攻打汴梁,“用炮石昼夜击之,不能坏,乃因外壕筑城,围百五十里,昼夜攻击,竟不能拔按”。坚固的汴梁城,对后来北宋王朝的统治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金人攻汴极为艰苦,这未始不是柴荣之功。而北宋之亡,是亡于北宋主赵佶的昏庸无道。

柴荣为后人留下了一座几乎百年不用修缮的坚固城池,而下一次大规模扩建汴梁,则是北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古代建筑水平较低,而一座城市建筑使用六十年没有大修,说明柴荣主建的这座开封新城是一座负责任的良心工程。

一座新城是不是良心工程,一则看它的建筑质量,二则看是否照顾到了普通百姓的利益。在第二点上,柴荣做得非常好,他从来也没有忘记百姓的利益。

在新城刚扩建时,柴荣就宣布除了官方征用的用来盖房子的土地外,其他土地任由百姓们建房,政府绝不强拆。再者,新城只是面积扩大了,但城中的街道布局并没有大的变动,依然狭窄,而且道路弯曲如盘山道,不利于百姓安居和交通出行。柴荣再出大手笔,把这些盘山道全部拆掉,改成宽阔的直道,分为二十五步、三十步、五十步三种标准的直道。街道扩宽了,但路两边却光秃秃的,影响城市美观。柴荣下令让百姓在街道两旁种树植花,甚至还可以挖水井,搭凉棚,留作夏日避暑之用。

说到汴梁城扩建工程,就不能不提宋朝以汴梁为中心繁荣至极的市民商业文化。很多观点都认为宋朝是中国市民商业文化的起点,实际并非如此,早在唐朝安史之乱后,江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出现了市民商业文化。宋朝流行的酒肆文化、庙会游街,在唐末五代就已流行,只不过发展到宋朝集大成而已,并非宋朝一代之功。甚至宋朝酒楼流行的城面装饰,都是上承后周时的商业发展。“如酒肆门首,排设杈子及栀子灯等,盖因五代时郭高祖(郭威)游幸汴京,茶楼酒肆俱如此装饰,故今店家仿效成俗也。”

说完了城建,再来说说柴荣在治理水患上的突出成就。

而历代治理河患,其实主要都是指治理黄河,黄河水患向来是困扰历届政府的大问题,柴荣也不例外。

黄河水患,主要是黄河中的积沙太多,从黄土高原东下时,卷杂着大量的泥沙,等流到河南、山东的平原地带时,河床上的积沙越积越多,最终导致黄河水位上涨而决口。

隋唐五代时期是黄河水患的爆发期,特别是五代。隋唐五代都有黄河决口四十三次,存在三十八年的隋朝决口四次,存在二百八十九年的唐朝决口二十一次,而存在仅仅五十三年的五代则决口十八次,平均三年决口一次,这个比例是非常恐怖的。而到了周朝显德元年(954年)下半年,黄河在杨刘镇(今山东东阿以北六十里)至博州一百多里河段爆发规模空前的洪灾。因为这里是平原,黄河在杨刘决口之前,卷杂着泥沙冲袭千里平原,淹没了齐、棣、淄、郓、青等州,夺路东奔入海。这场洪灾“澨坏民庐舍,占民良田,殆不可胜计”。

刚刚继位不久的柴荣在第一时间就派人去善后杨刘洪灾,但效果均不太理想。柴荣向来注视百姓安危,他派宰相李榖去灾区善后。李榖是一代横平天下的名臣,同时也是治河名吏,在李榖主持下,政府征募了六万民工,不分昼夜地固堤堵漏。用时一个月,不知道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终于修固了黄河堤坝。

基本上稳定了黄河水患,柴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对汴河动大手术。

其实汴河治理和修建汴梁新城是一个配套工程。柴荣扩建汴梁城的目的是要把汴梁打造成天下最大的商贸物流中心,而当时汴河久塞不通,不利于大型船只来到汴梁进行贸易,所以欲扩建汴梁,必浚通汴河。

汴河就是那条由隋炀帝杨广修建的沟通黄河与淮河的著名人工河流,起于黄河汴口,于泗州入淮河。汴河最大的意义就是商品流通,江南货物通过汴河以最快的速度送到黄河流域的两京长安与洛阳,保证了朝廷的正常运转。但到了唐末大乱,淮南王杨行密为了阻止朱温南下,刻意堵塞了汴河,结果汴河流域都成了泥沼地,“唐末杨氏据淮甸,自埇桥(今安徽宿州埇桥)东南决汴,汇为污泽”。

从唐末到周朝,历经六十余年,汴河淤泥越积越厚,完全不利于航行。而且当时柴荣正三打南唐,如果从汴河运输物资要比陆运更快,所以浚通汴河成了当时的重中之重。

显德二年(955年)十月,柴荣命驻徐州的武宁节度使武行德发动当地民工,在汴河埇桥至泗上的旧河道上进行清淤。不过当时就有反对声音,但柴荣坚持自己的判断,他告诉反对者:给朕两三年,朕让你看到一条千帆竞发的新汴河。

显德五年三月,柴荣再次征调民工浚通汴口。“导河流达于淮,于是江、淮舟楫始通。”从这一年开始,长江流域的大型船只可以通过淮河转入汴河直抵汴梁,真正实现了南北河道大动脉的畅通。后来柴荣又在汴梁城东郊修建了一条起于汴梁,终于蔡河的人工河道,彻底打通了河南地区的漕运通道。

浚通汴河的成效如何,一贯反柴荣的北宋享受型和尚文莹在《玉壶清话》中有详细记载:“周世宗显德中,遣周景大浚汴口,又自郑州导郭西濠达中牟。景心知汴口既浚,舟楫无壅,将有淮、浙巨商贸粮斛贾,万货临汴,无委泊之地,讽世宗,乞令许京城民环汴栽榆、柳,起台榭,以为都会之壮。世宗许之。景率先应诏,踞汴流中要起巨楼十二间。方运斤,世宗辇辂过,因问之,知景所造,颇喜,赐酒犒其工,不悟其规利也。景后邀巨货于楼,山积波委,岁入数万计,今(北宋仁宗时期)楼尚存。”北宋时期的东京汴梁城之所以繁荣甲天下,根本原因就是柴荣的扩建汴梁城,以及浚通汴河,这份功劳是属于柴荣的,北宋帝王只是坐收渔利。

河南地区的水运交通网建成之后,柴荣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打通河南与山东的水路运输线,降低两地贸易往来的运输成本。

显德四年五月二十七日,柴荣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疏汴水一派北入于五丈河。”其实就是挖一条人工运河,直达山东境内的黄河,而这条人工河,就是著名的五丈河。五丈河的开通,极大便利了山东与河南的贸易交往,“至是齐鲁之舟楫亦达于京师矣。万世之利,其斯之谓乎!”

至此,周朝境内的水路运输网已经基本建成,但如果没有与时俱进的航运新政,也会打击商业领域的信心。所以柴荣在通河之后,紧接着就出台了各项有利于航运的新政策。

从外地经河道运送物资抵达汴梁,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物资漏损的情况,这在官方文件上称为“斗耗”。五代后汉以前,历代政府都允许“斗耗”的存在,但后汉为了搂钱,废除了“斗耗”,规定一文钱的斗耗都不允许存在,从甲地运出多少,到了汴梁就必须是多少。否则严厉处罚相关人员,以及强令甲地官府补偿所谓的斗耗漏损。“亡身破家,不可胜计。”

柴荣非常反感后汉政权几乎是毁灭性的经济政策,他在显德二年与大臣们议事时就提到斗耗问题。“仓廪所纳新物,尚破省耗,况水路所般,岂无损失,今后每石宜与耗一斗。”即地方上所运货物中,每一石可以有一斗的损耗率。

与民无争,柴荣说得出,也做得到。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620.html

  • 猜你喜欢
  • 热门推荐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