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秦朝原来是这样——史无前例的大变法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16:20:02 0

变法只是手段,不是目的。

目的是富国强兵。

固然,秦国并不弱,它拥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剽悍之师。但与其他诸侯相比,秦国也不强,否则沦陷数十年之久的河西之地,怎么迟迟没有收回呢?这是一个争雄天下的年代,战国七雄,无一弱者。要脱颖而出,鹤立鸡群,只能比对手更强、更壮。

富国强兵不光是秦国的目标,也是诸侯们的目标。在此之前,各国的改革已如火如荼地展开。魏国有李悝变法;楚国有吴起变法;齐国以邹忌为相,广开言路,政治最为清明;韩国以申不害为相,以权术治国。然而,这些国家的改革,无论在深度或广度上,都不及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的理论核心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国家一切可资利用的力量,投入到农耕与作战中。农业是本,商业是末,把农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是富国之本,也是战争后勤的根本保证。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力量,采取赏与罚两手硬的手段。赏是要激起百姓的热情,罚是要用恐怖手段来控制他们,双管齐下,把生杀之权牢牢掌握在统治者手中。国家就如同一台大机器,所有人只是其中的一个零件。

秦国开始朝着高度集权迈进。

在集权主义之下,个人的自由空间被大大压缩了。

新法的条文相当苛刻。比如连坐法是这样规定的:百姓每十家为一“什”,五家为一“伍”,一家犯了法,其他九家有举报的义务与责任,倘若知情不报,十家连坐。不告发罪犯者处以腰斩的酷刑,举报者得到的奖赏与战场杀敌相同。窝藏罪犯的惩罚与战场投降相同。

连坐法的危险在于,你不再是个自由汉,你没犯法,也可以因为别人犯法而遭株连。所以你除了当一个守法良民之外,还得随时充当暗探与告密者的角色。只要生活在这个国家的土地上,每个人都别想置身事外。

在这个国家,最重要的事就两件:一是耕地,二是打仗。商鞅新法对农业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经济是国家实力强大的根本,而农业又是经济之本。秦人尚武,向来注重军功,却不注重农耕,商鞅把农耕的重要性与作战相提并论。要提高农耕的效率,就得压制商业,让商人无利可图,他们破产了,就只好去务农。国家要求每个人都是有用的人,对游手好闲的懒人只有一种处置手段:把他们充为奴婢。

军事制度的变革更是变法的重中之重。建立起绝对的军事优势,是商鞅最大的努力方向,这同样需要使用赏罚作为手段。凡是在作战中立功的,按照功劳的大小受封爵禄。由于秦人尚武,民间私斗十分盛行,这必须要坚决清除,对私斗者要视情节不同而给予不同的惩罚。一个国家全体国民,必须要成为有机体的一部分,要服从国家意志,不许自作主张。对于有军功的人,得给予显赫的声名,没有军功的人,就算富有也不光彩,公室宗族倘若没有军功,也不能列入贵族行列。

法令制定出来了,如何推广实施呢?如何让百姓了解政府坚定不移的决心呢?倘若仅仅只是在城门张贴法令告谕民众,显然达不到目的。为此,商鞅精心构想一个立威、立信的方案。

他在都城的南门立了一根约有三丈长的大木头,对围观的人群说:“有谁能把这根木头从南门扛到北门,赏十金。”大家觉得很奇怪,扛这么根木头可以得到十金的奖赏,不可能吧?

大家不相信,没有人自告奋勇站出来。商鞅站在台上高声说:“把木头扛到北门,赏五十金。”台下的人惊叫起来,议论纷纷,过了片刻,总算有一个人挤上前来说道:“我来试试吧。”

此人扛起木头,从南门走街过巷,一路扛到北门。站在路边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想看看他是否能真的领到五十金的赏钱。那人把木头扛到目的地,商鞅绝不食言,当场发放五十金赏钱。众皆骇然,所有人都后悔了,早知如此,自己就应一马当先冲上前去扛木头。

整个都城轰动了,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这事。商鞅徙木立信,花费五十金,值!这是给政府打广告,给变法打广告,向国人表明:政府是讲信用的,绝不欺骗百姓,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紧接着商鞅公布了新法的各项细则,变法的大幕就这样拉开了。

新法所招致的不满,如洪水般袭来。

秦国各地的官员百姓,都感受到了新法的威力,他们全被卷入到变革的旋涡之中,以往的生活习惯完全变样了。每个人的生活,全都打上政治的烙印,不能游手好闲,不能无所事事,不能只顾着自家,还得盯紧邻人,否则哪天被株连都不知道。当习惯刚刚受到外力的剧烈改变时,人通常会感到很不舒服,有强烈的抵触心理。于是乎数以千计的人从全国各地集中到都城,抗议新法,其中有的是个人行为,有的则是有人在背后操纵。

变法的最大阻力,并不是来自底层的百姓,而是来自上层的贵族与官员,他们想方设法要中止改革,害怕自己的利益受损。商鞅必须采取更加强有力的手段,杀鸡吓猴,让所有人都知晓,新法的威力绝对是不可抗拒的。

改革,就要有硬碰硬的勇气。

小官小吏容易搞定,大官大吏则不容易摆平。

阻力巨大,要突破阻力,势必与权贵周旋到底。

机会来了。

这次,触犯新法的不是别人,正是国家储君,当今秦国太子。

这时太子年龄还小,没遵守法令,也是底下人纵容的,太子党显然认为根本不受新法的约束。商鞅借这个机会,向太子党开刀。这真是疯狂,太子是未来的君主,其他人巴结都还来不及,怎么敢与之作对呢?然而商鞅真的豁出去了,只要太子党屈服了,还有谁敢对新法阳奉阴违呢?

商鞅谒见秦孝公,说道:“新法得不到强有力的执行,就是因为上面的人触犯了它。太子犯法,依法应当查办,只是太子作为国家储君,不能施刑,但太傅公子虔、太师公孙贾两人,作为太子的老师,其过不可恕,请允许我将此二人法办。”

对秦孝公来说,这是考验他变法决心的时刻。

刑不上大夫,这是那个时代官场的潜规则。商鞅公然挑战权贵,挑战传统,挑战潜规则。改革进入一个关键点,能否顶住压力,变法成败在此一举。令他欣慰的是,秦孝公的支持是毫无保留的,对年轻且雄心万丈的君主,富国强兵是压倒一切的大事。为此,秦孝公不惜砸碎一切绊脚石,与一切反对者为敌。

在伟大秦孝公的支持下,嚣张的太子党遭到当头重击。太傅公子虔与太师公孙贾两人被依法惩罚,公孙贾被处以黥刑,就是在脑门上刺字,一辈子都得留下耻辱的烙印。全国震惊!谁也没想到新政府动真格的,拿权贵开刀问路。太师下场尚且如此,其他大大小小的官吏岂敢再吭一声呢?

在商鞅霹雳般的一击下,所有反对新法者噤若寒蝉,无人敢抱怨了。所有人都知道商鞅背后有国君的支持,而且是无条件的支持。固然,许多人心里怨恨商鞅,但商鞅毫不在意,我行我素,他充满使命的狂热,他才是创造历史的人,其他人只是庸庸碌碌的无名之辈。

新法推行的进程越来越顺,在短短几年里,秦国的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路不拾遗,山里没有盗贼——这是儒家一直想做却做不到的事,商鞅全做到了。他能做到,是因为手段不同,儒家强调教化之功,而商鞅则迷信强权的力量。人皆有恐惧怵惕之心,商鞅看清这点,采取恐怖、强制之手段,故而能收一时之效。当然,商鞅也明白,光以恐怖手段难以长久,怨恨久了,人心必如火山喷发。因此,还要利以诱之,只有让百姓尝到甜头,享受新法的好处,社会才能长治久安。

新法带来什么好处呢?人人都丰衣足食,家家富裕,社会治安相当好。同时,私斗几乎绝迹了,国人怯于私斗,勇于为国家战斗,军队的战斗力比以前更强大了。只要秦国还能不断地从其他国家掠夺土地、财富,就可以转移百姓的注意力。当一个国家走向强大时,膨胀起来的爱国主义热情,能有效抵消对新法的抵触心理。

与变法同时进行的,是秦国一系列的军事扩张。

从秦孝公始,秦国开始崭露咄咄逼人的锋芒。

孝公元年(前361),秦军东攻魏国陕城,西伐戎人、斩獂王,亮出闪闪的刀锋。孝公三年,秦国大举进攻韩国。韩国连战连败,秦军攻到怀地(河南武陟西南),在附近筑城,作为长期威胁韩国的堡垒。孝公四年,秦军再度攻韩国,在西山战役中再创敌军。

当秦国的威胁越来越大时,三晋之间仍热衷于战争。秦孝公八年(前354),赵国发动对卫国的战争,魏国出手阻止,以十万大军包围赵国首都邯郸。魏国重兵集结于东部,西部已露出大大的空当。秦孝公绝不浪费机会,再攻河西,大败魏军于元里,斩首七千,一鼓作气夺下河西重镇少梁城。尽管河西仍未全部光复,但秦国已经获得少梁城这座桥头堡,随时可以渡过黄河进攻魏国本土。

少梁城尘埃方定,秦孝公又把战火引向韩国。秦公子壮包围焦城,初战不利,转而攻略上枳、安陵、山氏诸地,在这些地方修筑城堡。秦人的势力,已如一把尖刀,插入魏、韩交界处。

魏国运气着实差劲。北线战场与赵国陷入旷日持久的战争,西线被秦国收复少梁城,此时齐国忽地从背后插入一把刀。齐威王围魏救赵,孙膑献计大破八万魏军于桂陵,生擒魏将庞涓。南方的楚国乘机浑水摸鱼,夺取魏国若干城池。魏国在东西南北四面受敌,狼狈不堪。

孝公十年(前352),商鞅被提拔为大良造,这也是秦国最高官职,相当于相国兼将军。

商鞅不当战争的看客,他也要过过战争瘾。

大家都知道商鞅是大政治家,他作为军事家的一面总被忽略。其实商鞅有很高的军事素养,曾钻研过兵学,写过《战法》《兵守》等文章,论述作战方法、防守手段等问题。他在新法中鼓吹战功,没有军功就不配享受爵禄。这条法令,对别人适用,对他也适用,他要以身作则,在实战中捞取军功。

在商鞅的指挥下,士气高昂的秦军东渡黄河,迅速向魏国境内挺进,包围安邑城。安邑是魏国旧都,重要性仅次于大梁城。只是魏国主力在北线战场与东线战场均陷入战争的泥潭不可自拔,如何还有兵力解安邑之围呢?安邑守军在孤城无援的情况下,被迫向商鞅投降。

安邑对商鞅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他在此生活许多年,始终没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彼一时,此一时,当他再回到这座城市里,不再是当年落魄人,而是带着征服者的骄傲与光荣。

一年后,商鞅再度带兵杀入魏国,兵围固阳城,迫使守军献城投降。

魏国西线频频告急,魏惠王不得不放弃吞并赵国的企图,与赵、齐等国陆续握手言和,集中力量对付秦国。魏国的军事力量仍然不可低估,魏惠王大举反扑,杀入秦国,兵围定阳。这次进攻,雷声大而雨点小。魏惠王的战略重心在中原,对秦国的反击,显然只是报复战。商鞅看清了这点,遂提议秦孝公与魏惠王议和。果然不出商鞅所料,魏惠王赢了面子后,撤兵回国去了。

西线无战事。

商鞅利用这个时机,实施第二阶段变法。

第一阶段的变法,主要是变更法令,强化赏罚手段,限制民众自由,让他们服从于国家。在商鞅铁腕之下,变法取得极大成功,但仍不够深入。酝酿十年后,商鞅二次变法隆重推出。

二次变法,主要是完善、强化国家的行政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迁都咸阳。

秦国历史上曾数次迁都,秦献公二年迁都于栎阳。栎阳并不是十分理想的都城,更像是一个临时军事指挥中心,难以担当行政中心的职能。相较之下,咸阳的地理条件更好,四周有山河之险,易守难攻,扼东西、南北交通要冲。建都咸阳,中央政府对国内四境之地都有很强的掌控力。另外,作为新都,咸阳的保守派势力绝对不像雍、栎阳这些旧都那么强大。

第二,完善行政区。

商鞅把秦国的小乡小邑、村落整合为县,全国总共有四十一个县。每个县都设置县令、县丞、县尉,分别掌管县的民政、军事。以上三个要职都由国君直接任命,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管理力度大大加强了。

第三,废井田,开阡陌,“以尽人力垦辟,弃地悉为田畴”。

农业是经济基础,是战争的坚实保障。秦国地广人稀,三晋地狭民贫,针对这种情况,商鞅从三晋引进劳动力,分给他们田地与住宅,允许三代人不用服兵役。这样做,既增加了秦国的劳动力,又削弱了魏、韩、赵三国的兵源后备力量,可谓是一箭双雕之计。商鞅又颁布法令,鼓励开荒,只要是力所能及,不限土地数量,任由百姓耕种。这一政策实施数年后,秦国一举成为最富裕的国家之一。

第四,统一度量衡制度。

秦国在战国七雄中能异军突起,标准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以兵器制造为例,统一度量衡后,有了标准的量器、容器,国家要打造一批兵器时,只要在设计图中标明规格,如大小、重量、尺寸等,无论在全国的哪个工场打造,出来的兵器规格都是相同的。除了秦国之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做到这点。

第五,革除戎狄陋习,禁父子兄弟同室而居。

秦国僻居西北,受戎狄风俗影响至深。中原诸侯看不起秦国是有道理的,中原礼法,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儒家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以“齐家”为本,秦国习俗父子、兄弟同室而居,在中原人看来,不合礼制。商鞅变风俗,把中原家庭礼制引入秦国,给这个文化落后的国家带来了文明的气象。

后来秦国名相蔡泽高度评价商鞅的二次变法:“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474.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