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春秋原来是这样——小三转正:曲沃代晋事件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15:04:56 0

上面重点讲了郑、齐、宋、楚称霸天下的大业,今天讲一讲晋国。晋国在春秋史上的地位,从某种角度上看,影响力甚至超过了秦、齐、楚等大国,特别是春秋第二霸晋文公姬重耳的横空出世,为晋国挣得了太多的印象分。

晋文公姬重耳作为春秋第二霸,青史留有大名,但实际上他并非晋国的大宗出身,而是出自不起眼的小宗,有些类似于明成祖朱棣推翻朱允炆,取代朱标一系统治明朝。

晋国的始祖是周成王姬诵的幼弟唐叔虞,因为姬诵的一句戏言,被周公姬旦逼着封唐叔虞为唐侯,统治今山西西南地区,《诗经·唐风》其实讲的就是晋国。之所以国号由唐改晋,是因为唐国统治区域内有一条晋河,久而因之,也就换了招牌。

晋国建立初期,在江湖上并不太起眼,在西周时期,政治级别最高、曝光率最高的当属周公姬旦一系统治的鲁国。唐叔虞本人在历史上也没留下多少浓墨重彩,平平淡淡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由于年代过于久远,从唐叔虞往下传了五代,历经晋侯姬燮、武侯姬宁族、成侯姬服人、厉侯姬福、靖侯姬宜臼(与周平王同名)的事迹都与史无考,直到晋靖侯十七年,才有了明确纪年,因为这一年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

就在周厉王姬胡被国人暴动赶跑的第二年,公元前840年,晋靖侯去世,太子姬司徒即位,就是晋僖侯。其实这些流水账并没有什么可说道的,直到姬司徒的孙子晋穆侯姬费王即位,“鸠占鹊巢”大戏的序幕才被历史老人轻轻地拉开。

先做一个晋国大宗与曲沃小宗的世系表:

穆侯姬费王

**************************

文侯姬仇 曲沃桓叔姬成师

* *

昭侯姬伯 曲沃庄伯姬鳝

* *

孝侯姬平 曲沃(晋)武公姬称

* *

鄂侯姬郄 晋献公姬诡诸

************* *****************

哀侯姬光 晋侯姬缗 惠公姬夷吾 文公姬重耳

*

晋小子

从这个表中可以看出来,晋穆侯有两个儿子:长子姬仇,少子姬成师。这本来没有什么问题,但晋国大夫师服一针见血地指出穆侯给两个公子取名时的荒谬。因为穆侯讨伐仇敌条国时,长子降生,所以取名为姬仇,次子降生时恰逢晋军攻取千亩时大胜,所以取名姬成师。

姬仇作为嫡长子,将来是肯定要继承晋侯大位的,怎么取了个不伦不类的名字;而“成师”又是当时人普遍认同的美名,含有“成就大事”的意思。师服认为嫡庶取名倒置,将来晋国必有争位大祸。

虽然师服的观点带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但谁也没想到师服居然一语成谶,晋穆侯去世后,晋国果然出现了庶子夺位的闹剧。说来好笑的是,鸠占鹊巢的不是姬成师,而是穆侯另外一个庶子殇叔。不过姬仇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想私吞属于我的蛋糕,那就别怪兄弟我不客气了。三年后,姬仇带着自己的嫡系人马,闯进宫里,杀掉了殇叔,自立为晋侯。

谥号同样是“文”,晋文公姬重耳的知名度远远强于晋文侯姬仇,但姬仇的功业其实并非微不足道,只不过被姬重耳耀眼的光芒给遮掩住了。我们都知道十三经之一的《尚书》,而晋国(包括曲沃小宗)的所有君主,能单独入选《尚书》的,只有晋文侯姬仇,这可不是一般的政治待遇。

晋文侯之所以有这样的待遇是因为姬仇杀掉了与周平王同时自立为王姬余臣,替平王解决了心腹大患,这一年是公元前760年。姬宜臼非常感激姬仇的出手相助,所以当着天下人的面,给予了姬仇极高的评价。如果从这个角度看,晋文侯姬仇才是春秋第一霸,因为这一年,春秋小霸郑庄公姬寤生才刚继位不久,更遑论齐桓晋文了。

晋文侯辅佐周平王,“于是乎定天子”,也是晋国大宗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自晋文侯之后,晋国大宗出现了大问题。公元前746年,姬仇去世,太子姬伯即位。就在当年,姬伯把自己的叔叔,也就是姬成师封在了曲沃(今山西闻喜),号称曲沃桓叔,此年姬成师五十八岁。

对于姬伯为什么要封姬成师,史载不详,但倾向晋国大宗的晋统治高层对姬伯的这个举止非常不满,认为姬伯这是在自掘坟墓。对于姬成师的评价,《史记》只留下了九个字,“好德,晋国之众皆附焉”。说明姬成师人品端正,行为举止以德为先,在晋国高层内部拥有很高的支持率,人皆归附。

另外还有一点,晋国的国都在翼(今山西翼城),面积并不大,而姬成师受封的曲沃在当时却是个大城,“曲沃邑大于翼”。如果把姬成师留在翼城,无兵无势,姬成师也闹不出多大动静,但一旦放虎归山,后果不堪设想。

历史上有一个相似的例子,一千年后,东晋简文帝司马昱在宗室内部辈分、威望最高,“道化宣流,人望攸归,为日已久”。所以桓温废掉海西公司马奕之后,从众人所请,迎立司马昱。

曲沃桓叔姬成师的辈分、威望、地位和司马昱差不多,引起晋国大宗的惊恐是很正常的。有人就放出风声,说:“晋之乱其在曲沃矣。末大于本而得民心,不乱何待!”

这位“君子”的唯物主义判断,很快就得到了证实,虽然姬成师年近六旬,但野心勃勃,想推翻侄子姬伯,自己做晋侯。由此可见,姬成师这个人也是王莽、司马昱之流的伪君子,打着仁德的旗号为自己谋私利。

司马昱虽然想当皇帝,但在侄孙司马奕被废的政治事件中,司马昱并没有多掺和,那都是桓温干的好事。姬成师满嘴仁义道德,一肚子冬虫夏草,为了做晋侯,他暗中和自己的嫡系潘父密谋于室,由潘父出手做掉姬伯,然后迎姬成师入翼城即位。

计划很完美,公元前739年,潘父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杀死了姬伯,然后派人去曲沃通知姬成师率兵入翼。潘父和姬成师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即晋国大宗的势力并没有因为姬伯被杀而有所减弱,特别是晋国大宗控制的军事力量。

姬成师打点好行装,兴冲冲地去翼城,准备做晋侯,没想到迎头被晋国大宗敲了一棒。晋军应该是在路上设了埋伏,等姬成师的人马过来时,下山打兔子,结果毫无准备的姬成师被打得找不着北,狼狈逃回曲沃骂娘。

晋国的天下,还是属于大宗的,随后,晋人立姬伯的儿子姬平为晋侯,史称晋孝候。姬平上台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处死了杀父仇人潘父,铲除了姬成师安插在翼城的内鬼。

虽然史载不详,但可以肯定的是,姬平从杀潘父开始,几乎将姬成师在翼城的势力连根拔起,彻底断绝了姬成师篡位的希望。八年后,即公元前732年,白发苍苍的姬成师含恨而死,其子姬鳝立,史称曲沃庄伯。

有趣的是,晋孝侯姬平和曲沃庄伯姬鳝都把杀害自己父亲的这笔血债算在了对方头上,叔伯兄弟成了斗眼鸡,无不欲除对方而后快。也就是从这时开始,晋国大宗与曲沃小宗的关系彻底破裂,双方成天打鸡毛战,谁也不后退半步。杀父之仇只是借口,真正的原因还是争夺晋国的统治权,姬平想守住蛋糕,姬鳝要吃蛋糕。

从有限的历史记载来看,姬鳝的军事实力远在其父姬成师之上。姬成师费尽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从侄子姬平身上拔下一根鸡毛,反而鸡飞蛋打,一地狼藉。而姬鳝却在公元前724年,率军攻进了翼城,杀掉了仇人姬平。不过姬鳝的目的只实现了一半,还没等他从篡晋侯之位的美梦中醒来,就被愤怒的晋国大宗赶出了翼城,哪来的就回哪去。

姬成师父子两次篡位都遭到了可耻的失败,说明晋国大宗的实力在短时期内是无法撼动的,但暂时的受挫并没有改变姬鳝的灭晋计划,他还在继续追逐在晋国大宗看来几成笑柄的梦想。

新即位的晋鄂侯姬郄在姬鳝看来只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娃娃,姬鳝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公元前722年十月,姬鳝再次发兵北上,如果能干掉姬郄,曲沃小宗就能实现弑杀晋侯的帽子戏法。晋国方面早有准备,姬鳝刚出洞不久,晋国大夫公子万就率晋军主力顶了过来,姬鳝被打得鼻青脸肿,随后又被晋国大夫荀叔轸礼送出境,损失惨重。

晋鄂侯姬郄也不是个善茬儿,他不能把战场放在自己的地盘内,砸烂了锅碗瓢盆,损失都是自己的。姬郄开始反击,让手下弟兄们带着火种闯进了曲沃境内,一把火烧掉了大片庄稼,烧掉姬鳝的米袋子,差点没把姬鳝气死。

姬鳝以为姬郄是只软柿子,没想到是颗硬核桃,差点咯掉了姬鳝的大门牙,但姬鳝还是咽不下这口恶气。吃不到蛋糕已经很窝囊了,更窝囊的是还被吃的蛋糕狠狠地踹了一脚。姬鳝烧了曲沃的粮食,几乎就端掉了姬鳝的饭碗,姬鳝岂能答应。

公元前718年,姬鳝再次北伐翼城,不过这次姬鳝学聪明了,他拉来了两个帮手和他一起做劫票的买卖。郑国和邢国也许是看到了伐晋的广阔商机,跟着姬鳝拎刀抡棒子,去砸姬郄的场子。这位郑国的国君,就是那位到处煽风点火当小霸的郑庄公姬寤生。而姬寤生的仇人周桓王姬林也不甘寂寞,想在浑水中多摸几条大鱼,派大夫尹氏、武氏率军加入了姬鳝的联军。

抛开当时实力强劲的郑国不谈,单是周天子出兵,就在政治上给予了姬鳝极大的便利。姬鳝可以光明正大地打着周天子的旗号暴打姬郄,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春秋初期的晋国实力不算特别强,何况又从中分裂出一个曲沃国,整体实力甚至连一流都算不上。曲沃联合郑、邢,以及东周王师,实力自然在晋国之上。姬郄手上的牌面有限,自然不是联军的对手,三下五除二,就被赶出了翼地,往北逃到随地(今山西介休东南)躲避风头。

联军占领了翼城,表面上很风光,但问题很快就出来了——胜利果实归谁?应该是几个心怀鬼胎的侵略者分赃不均,结果导致姬鳝与周天子姬林的关系彻底破裂,双方指着对方的鼻子破口大骂,在江湖上传为笑柄。

更可笑的是,姬林与逃到随地的姬郄达成了和解,然后调转刀头,对着姬鳝的屁股就是一通猛砍。当年的秋天,周朝卿士姬忌父奉周天子之命,率军直扑姬鳝在曲沃的老巢。此时的姬鳝还在翼城,听说后院起火,姬鳝一边大骂姬林做人不地道,一边忍痛撤军回保曲沃。

到嘴的鸭子飞了,姬鳝的窝火可想而知,姬林这个滑头朝三暮四,生生坏掉了自己的大事。如果姬林不在这个时候捣乱,姬鳝有很大的把握吃掉晋国大宗,但现在说什么都晚了。姬鳝现在所能做的,就是积蓄实力,等待天时有变。不过姬郄死后,周天子立其子姬光为晋侯,姬鳝依然没有机会下嘴,只能在旁边着急跺脚。

折腾了大半生,姬鳝也累了,属于他的戏份演完了。两年后,公元前716年,姬鳝含恨而死,继位的是他的儿子姬称,也就是曲沃武公。姬称这个人在历史上没什么知名度,但他的出现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如果没有姬称,姬重耳永远只能做曲沃小宗,不要说什么称霸天下了,因为姬称就是姬重耳的祖父。

也许是家族基因的遗传,姬成师、姬鳝、姬称祖孙三代都对取代大宗成为晋侯有着天然的冲动。虽然姬成师、姬鳝没有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但他们不停地挖晋国大宗墙脚,这些年曲沃对晋国的军事进攻,已经严重削弱了晋国的实力,为姬称最终完成代晋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曲沃小宗的三代人,和晋朝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祖孙三代的努力非常相似,姬成师、司马懿种下树苗,姬鳝、司马师(昭)浇水除虫,最终由姬称、司马炎摘果子。

江湖生存法则就是弱肉强食,如果曲沃小宗不吃掉晋国大宗,晋国大宗必然会吃掉曲沃小宗,就像三国蜀不灭魏,魏必灭蜀一样。另外还有一个名分问题,曲沃政治地位较低。虽然曲沃的实力接近于中等诸侯国,但曲沃只是晋国内部的一个封国,没有算在周朝的诸侯系统内。说句糙话,曲沃就是一个小三,不挤掉大奶,小三只能在灰暗地带生存。

不过有一点对姬称不是很有利,就是曲沃与东周王室的关系早已破裂,现在也很难看到修复关系的迹象,所以姬称要时刻提防周天子姬林在他背上插刀。曲沃在江湖上的朋友本就不多,少了东周这个重要盟友,凭曲沃一国之力很难拿下晋国,于是姬称想到了距离晋国不远的陉廷。

陉廷位于今山西侯马市北郊,并非诸侯国,而是隶属于晋国的一个小邑。陉廷之所以对姬称的联合建议感兴趣,主要还是因为陉廷经常受到晋国的武装侵犯,苦不堪言。为了自保,与曲沃的联手势在必然。

早在公元前710年,晋哀侯姬光就开始对陉廷动手动脚,还是用老办法,专割陉廷人的粮袋子,把陉廷人逼得直骂娘。忍无可忍的陉廷人为了报复晋人,经常和姬称勾搭在一起,密谋讨伐无耻的姬光。

陉廷的实力有限,他们所能给予姬称的帮助,就是开放自己的领地,给曲沃军提供更可能多的便利。姬称也意识到时间不等人,不能再拖下去了,否则还不知道谁先去见上帝。公元前709年的春天,姬称几乎是掏尽家底,大举北上,与晋军决一死战。

有了陉廷人的带路,姬称很快就率军来到汾水东岸,然后给姬光下帖子求战。对于这场战略大决战,姬称自信心爆棚,必灭此而朝食。不过姬称也不敢大意,为了预防万一,他调大夫韩万亲自给自己驾车,大夫梁弘手执坚盾,立于自己右侧,防止姬光乱箭伤人。

看来姬光是接受了堂叔祖的挑战,东风吹,破鼓擂,这年头谁怕谁?姬光扛着一把大砍刀就去约定的场子练摊去了。这场汾水之战的过程不详,最终的结果还是姬称笑到了最后,姬光输得一塌糊涂,老本都搭进去了。

姬光强行杀出一条血路,沿着汾水东岸向北仓皇逃窜,姬称怎么可能放过他,率大队人马紧追不舍。如果按正常速度,姬称很难追上姬光,不过在姬光逃窜的过程中却发生了一个意外,导致姬光被俘。

这天夜里,姬光带着大臣栾叔,乘着他的四马座驾一路狂飙,但因为马车的外挂太多,被河边的树木给勾住了,半天也解不下来。等姬光好容易解开外挂时痛苦地发现他已经被曲沃人马团团围住,姬称在火把的照映下放肆地大笑。

这场汾水之战,姬称只是俘虏了姬光,并没有拿下晋国国都翼城,不过作为翼城左侧的战略屏障陉廷已经被姬称控制,所以姬称基本完成了对翼城的战略包围。在姬光之子晋小子即位后的第二年,姬称就派韩万杀掉了姬光,这是对晋国的公然挑衅,但此时的曲沃与晋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晋国已经无力对姬称施加军事压力了,正如《史记·晋世宗》所说“曲沃益强,晋无如之何”。

晋小子是晋国大宗历代君主中唯一没有留下名字的,说明他在历史上并没有做出像样功业,而晋小子在历史舞台上的唯一一次亮相,就是公元前705年,晋小子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被姬称诱骗出翼城,落在姬称的手上,随即被杀害。推测一下,应该是姬称用诈和的手段,对晋小子做出假让步,晋小子没有江湖经验,这才被姬称算计。

晋小子被杀后,周桓王姬林派大夫虢仲偷袭曲沃,迫使姬称兵回曲沃,不过姬称在撤军时又立晋哀侯姬光的弟弟姬缗为晋侯。根据《史记》记载,姬称应该是回到曲沃后拥立姬缗的,说明姬称已经基本控制晋国,至少姬称立姬缗,而晋国大宗没有反抗,这很能说明问题。

姬缗的在位时间非常长,长达二十八年,换句说话,姬称做了二十八年的晋国“太上皇”。以姬称的野心,他应该不能容忍一个傀儡君主占着茅坑不拉屎这么久,很可能是统治高层内部同情晋国大宗的势力反对姬称废主自立,双方在政治上进行博弈,最终达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妥协。

做儿皇帝是要付出人格代价的,魏高贵乡公曹髦不堪忍受这种精神上的残酷折磨,率几百个老苍头去和权大势大的司马昭决战,结果可想而知。虽然不清楚姬缗是否这么做过,但从史料记载来看,公元前679年,“晋侯二十八年,曲沃武公伐晋侯缗,灭之”。很可能是姬缗反抗姬称的统治,起兵反抗,兵败被杀。这个推断是符合逻辑的,如果姬称早就想废掉姬缗,也用不着等待二十多年。

姬缗死后,再立晋国大宗已经毫无意义了,自晋文侯姬仇以下六任国君,有五任死于曲沃小宗之手。曲沃小宗用了六十多年时间,基本实现了控制晋国全境的目的,岂能把胜利果实拱手让人?

立国时间长达三百七十六年的晋国大宗破产后,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曲沃小宗欢天喜地地挂起“晋国大宗”的招牌,小宗取代大宗,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曲沃小宗篡权夺位,成为事实上的晋国统治者,但还需要周天子的加V认证,否则就是不合法。曲沃与东周王室曾经闹过别扭,也翻过脸,但周桓王姬林早已经去世,在位的是他的孙子姬胡齐(周僖王)。姬胡齐虽然碌碌无为,但还算聪明,不承认曲沃小宗又能如何,反正生米已经煮成熟饭了。再加上姬称不停地给姬胡齐喂银子,把晋国大宗所积蓄的值钱东西都送给姬胡齐,姬大王自然笑纳,伸手不打送礼人,这是江湖规矩。

有钱能使磨推鬼,发了笔横财的姬胡齐自然要投桃报李,摘掉姬称头上“小三”的帽子,给姬称转正。姬胡齐很快就以周天子的身份下诏,正式承认姬称是晋国国君,列于诸侯。从此以后,曲沃小宗名正言顺地以晋侯的身份行走于江湖,姬成师、姬伯的遗愿终于实现,这俩老家伙在地下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周天子的任命诏书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姬称摆平晋国境内的残余反抗力量,反我就是反天子,这顶政治帽子果然威力无比,“于是(姬称)尽并晋地而有之”,而这一年,是姬称即位的第三十七年。

如果姬称在没有灭掉晋国大宗之前挂掉,那么他的谥号将是不伦不类的“曲沃武公”,而现在他取代晋国大宗自立,他死后的谥号就是“晋武公”,这是不一样的政治待遇。

曲沃小宗取代晋国大宗,和田氏取代姜齐在性质上并不相同,后者是异姓相代,相当于曹魏代汉;而前者只是一个政权内部的权力更迭,相当于明永乐取代朱允炆,姬称依然是唐叔虞的孝子贤孙,唐叔虞在地下每年都能吃到一块冷猪肉。

姬称年龄不详,但他完成代晋之后,也应该白发满头了,不过姬称这辈子没白活,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两年后,也就是公元前677年,姬称含笑离世,太子姬诡诸即位,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晋献公。

姬称以为为儿孙抢来了一块大蛋糕,儿孙们可以无忧无虑地享受美食。没想到就是他这个寄予很高期望的宝贝儿子姬诡诸因为好色,酿出一场骇人听闻的后宫夺嫡丑闻,差点毁掉曲沃小宗三代人的努力。

接下来,就细说比曲沃代晋更加惨烈、残酷和血腥,而且更加精彩刺激的后宫夺嫡事件。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38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