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三国原来是这样——蜀汉真的没有人才吗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11:22:08 0


据统计,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总共描写了一千二百多个有名有姓的人物,比《水浒传》描写了七百个人物多出了不少。但有一点需要说明,《水浒》的时代背景前后不过十几年,而《三国演义》从黄巾起义开始,到三家归晋结束,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年。时间长,出场的人物自然也就多了。

我们都知道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的故事,其实《水浒传》真正的主角不过十几个,能排到一线的无非是宋江、吴用、公孙胜、鲁智深、林冲、武松、三阮、燕青、李逵等人,其他的好汉多数是跑龙套混盒饭的。甚至是潘金莲、西门庆、武大郎、郑屠、蒋门神、高俅、李师师的名气在水浒世界中都算是一线人物。

三国也是一样,一线人物也无非就是曹操、诸葛亮、关羽、刘备、周瑜、孙权、袁绍、张飞、赵云、吕布、鲁肃、姜维、马超、邓芝、钟会等人。二三线人物实在太多了,轻易是很难记住的。有些人只是在舞台上走个过场,然后就消失在茫茫的历史天空之中了。

但万事非绝对,有些二三线人物因为机缘巧合,在历史上出尽了大名,比如蜀汉将军廖化,因为那句著名的俗语:“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廖化的知名度远高于蜀汉一线重臣董允、马忠、邓芝、陈到、吴懿等人。

很为廖化感到冤枉,他明明是蜀汉官场后期的准一线重臣,官拜右车骑将军、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在蜀汉官场以“果烈”著称。这样的人物被当成了反面教材:看,廖化这种饭桶草包都当上了先锋,可见蜀汉已经没人才可用了。

废话讲了这么多,下面切入正题:蜀汉到底有没有人才?

孔子曾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任何一个地方都不会缺少人才,只在于领导者能不能发现人才,会不会使用人才。如果蜀汉没有人才,也不可能在强大的曹魏和东吴的夹缝中顽强存在了五十年。

蜀汉的官场一线人物大致如下:

文官系:诸葛亮、庞统、法正、黄权、刘巴、董和、马良、陈震、蒋琬、费祎、王谋、习祯、郭攸之、张裔、杨洪、伊籍、秦宓、王连、李福等。

武官系: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魏延、马超、陈到、王平、李严、吴懿、吴班、马岱、向宠、霍峻、冯习、张南、傅彤、句扶、霍弋、罗宪等。

地方官系:邓方、李恢、邓芝、程畿、马忠、吕乂、吕凯、张嶷、张翼、宗预、阎忠等。

实际上这个名单远远不能涵盖蜀汉所有的文武百官,这还不包括许靖、杜微、谯周、来敏、孟光这样的花瓶角色。有些重要人物在《三国史》中只是一笔带过,有的甚至在《三国志》中根本不存在。

仅举蜀汉灭亡的公元263年为例,蜀汉亡国时,人口近百万(刘备建国也是此数),军队十万,官吏四万人。抛开有些滥竽充数的官员,在四万名各级官吏中挑选几百个能员干吏应该不难吧。

再者,蜀汉的百万人口还是官方统计,其实益州地区还有世家大族控制的大量非在编户口存在,蜀汉总人口绝不止百万。上距蜀汉建国时期不远的东汉桓帝时代,益州总人口就达到了惊人的六百万,而益州自汉末黄巾起义以来并没有遭受大规模的战争洗劫,怎么到了刘备时代,就凭空少了五百万人口?

人口数量和人才数量是正向比的,即使世家大族严格控制这些荫户,不受朝廷管理。但只要朝廷肯下功夫治理,还是能收到相当成果的,后来蜀郡太守吕乂就从蜀郡强行查出了一万多荫户。人才在哪里?就在这些草头百姓中,草根中藏龙卧虎,这是千古至理。

当然,蜀汉人才库和曹魏、东吴比起来,因为疆域狭小、人口基数较小,所以选材的空间也相对较小。尤其是人口基数,魏国亡时,人口近五百万,东吴亡时,人口二百万。因为人口基数大,魏和吴的选材空间相对就比蜀汉要大许多。

雪上加霜的是,蜀汉本就不太丰裕的人才库,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精英人才总量大幅锐减。蜀汉早期的人才损失,简单归纳起来有三个原因:

一、孙权偷袭荆州:损失关羽、糜芳、士仁、郝普、潘濬、刘封、孟达、申仪、申耽(并失上庸等三郡),以及未来四十多年的荆州人才供应。

二、伐吴失败:损失张飞、马良、冯习、张南、傅彤、程畿、黄权。

三、战死和早逝:庞统、霍峻、法正、刘巴、马超、黄忠、邓方。

以上这些人物中,绝大多数都是蜀汉文武两条战线上的一线精英,他们或投降魏、吴,或战死,或早亡,都是蜀汉莫大的损失。所以在刘备伐吴惨败,退回白帝城时,蜀汉人才库确实有些空空荡荡,有不胜凋零之痛。

自从刘备病逝于白帝城之后,整个蜀汉官场唯一能算得上三国顶级人物的,也许只有诸葛亮了。但历史并不是靠一个顶级人物来推动的,在这个顶级人物周围,会聚集着许多干才精英。他们为了共同的理想走到一起,在“天下三分,益州疲弊”的危难时刻,和诸葛亮共同迎接命运的挑战。

不算蜀汉的后妃和宗室,在《三国志·蜀书》中,陈寿共为五十六人立了正式的传记,而活到诸葛亮执政之后的,差不多有四十位。实际上在诸葛亮执政后,活跃在蜀汉官场一、二线的远不止这四十位。

虽然蜀汉没有立史官,陈寿搜集故国史料比较困难,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其他史料上找到大量的蜀汉文官武将。大致来源有三处,一是《三国志·蜀书·杨戏传》附载的《季汉辅臣赞中》,二是裴松之的注,三是东晋人常璩编撰的《华阳国志》。

《三国志·蜀书·杨戏传》附载的《季汉辅臣赞中》,就提到了正史所不载的三十多位官员的生平简介,其中有许多官场一线人物,比如陈到、吴懿、费观、李福等人。

在《三国志·蜀书·李严传》附载了一篇裴松之注的《公文上尚书》,在这篇弹劾李严的表章中,提到了许多正史所不载的蜀汉官员,比如前将军袁三国原来是这样——蜀汉真的没有人才吗、右将军高翔、征南将军刘巴(与刘子初同名)偏将军许允、笃信中郎将丁咸、讨虏将军上官雍、建义将军阎晏、禆将军杜义、武略中郎将杜祺、绥戎校尉盛勃等。

《华阳国志》中提到了大量蜀汉官员,从职务上看属于一、二线的有广汉太守何祇、太常镡承、五官中郎将五梁、尚书郎文立、汉中黄金都督柳隐、益州从事柳伸、巴东监军柳纯、梁州都督杜祯、尚书左选郎司马胜之、督军常勗、长水参军常忌、光禄郎中主事何随、尚书郎王化、巴东太守王振、大将军主簿李密(《陈情表》作者)、蜀郡功曹杜轸、黄门侍郎寿良、广汉太守张微(张翼之子)等人,再加上《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本人。

之所以不厌其烦地列举这么多蜀汉官员,只是想说明一个观点,蜀汉拥有大量高精尖的人才,无论是武将、文臣还是博士。而且还有一点需要特别说明,《华阳国志》所提到的这些官员,大多数都是生活在蜀汉中后期,其中许多人后来都入了晋朝做官。

明末大儒王夫之在史评名著《读通鉴论·三国》中提出了“蜀汉无人”的观点,王夫之认为:“蒋琬死,费祎刺,蜀汉之亡必也,无人故也。图王业者,必得其地。得其地,非得其险要财赋之谓也,得其人也;得其人,非得其兵卒之谓也,得其贤也。巴蜀、汉中之地隘矣,其人寡,则其贤亦仅矣。故蒋琬死,费祎刺,而蜀汉无人。”

王夫之认为蜀汉的疆域狭小,所以人才也少,这个论点上面已经讲到了。蜀汉国小人才少,不代表除了蒋琬、费祎之后就没有人才了。王夫之的论点基础在于绝对量,而我们讲的则是相对量。

当然王夫之是认为蜀汉缺少具体首席执政官能力的人才,从这个角度讲,王夫之讲的有一定道理。但上面提到的这一大批文官中没有再出蒋琬、费祎,不代表他们的能力就比蒋琬、费祎差。

这些非主流文官缺少的不是能力,而是机会,最高统治层不给他们施展才华的空间,让他们如何展翅高飞?人才是需要去发现的,总不能让人才去找最高执政官,骄傲地说:“汝可取而代之!你能力不如我,还是让我当宰相吧。”这只是个笑话。

不谈宰辅的选才问题,再回到本篇提到的那个著名俗语:“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认为蜀汉自五虎上将、魏延之后再无大将之才,这个观点也是不客观的。蜀汉的军事人才其实还是相当多的,介绍几个在《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上根本不见踪影的蜀汉武将,看看他们是不是真的是全方面将才。

先说说柳隐,常璩对柳隐的评价相当高,“直诚笃亮、交友居厚、达于从政”。人品好、人缘好、政治情商高。柳隐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文职将军,而是能兼文武的全才。

柳隐曾经跟着蜀汉大将军姜维数次北伐中原,他一方面能给姜维出谋划策;另一方面他还可以拎刀上战场砍人,“当敌陷阵、勇略冠军”。作为武将,能得到这八个字的评价,已经是相当难得了。

柳隐的职务并不算低,先当过牙门将,后来又出任蜀中重镇巴郡的太守。不过真正让柳隐大出风头的,还是在任职汉中黄金都督的时候。蜀汉景耀六年(公元263年),晋王司马昭兵分三路,大举伐蜀,其中主攻汉中的是镇西将军钟会。

这时的钟会早就名满天下,但柳隐并不在乎你是钟会,还是邓芝,他知道坚守自己军人的底线,那就是血战到底,用铁血和霸道来向钟会证明:蜀中并非无大将!

钟会是个很拽的人,他平时自视甚高,而且他手握重兵,再加上姜维对汉中军防的灾难性布局,导致钟会很容易地就进入了汉中腹地。镇守汉中各处军防要塞的蜀汉将军们见魏军这次是动真格的,没人再愿意给老阿斗卖命,都当了英雄好汉,投降了。

钟会一路上顺风顺水,心情大好,可钟会没想到会在柳隐面前碰上一颗大头钉子。柳隐死守要塞,任凭魏军使尽各种进攻手段,宁死不降,大汉的旗帜依然高高飘扬在崇山峻岭之中。

柳隐知道他公然捋钟会的虎须,一旦城破,可能会玉石俱焚。但柳隐并不在乎这些,他只想让钟会知道,男人是有尊严的。魏军狂攻柳隐不果,钟会实在耗不起了,现在被柳隐拖着,万一要被邓芝抢先进成都,自己就亏大了。钟会不再理会柳隐,派部将率偏师继续围攻柳隐,自己急速南出汉中,和邓芝抢食吃。

后来刘禅被邓芝的孤军给吓破了胆,哆哆嗦嗦地做了亡国俘虏,随后刘禅最后一次以皇帝的名义给柳隐下诏,命令柳隐就地投降魏军。柳隐这才大摇大摆地去见钟会,当老迈龙钟的柳隐骄傲地站在钟会面前时,不知道钟会心里在想什么,也许会佩服这个老头子的硬挺。

晋王司马昭知道了柳隐坚守不降的事情,也非常地钦佩,男人就得有骨头。柳隐在蜀汉灭亡时已经七十多岁了,不知道柳隐是何时进入官场的,但柳隐小时候就在家乡成都非常知名,应该也算是个老江湖了。像柳隐这种级别和层次的武将,总不至于比差不多同时代的廖化差吧。

说完了柳隐,再说另外一个强硬的男人常勗,之所以选择常勗来讲,是因为柳隐和常勗有很多的可比性。常勗也是成都人,而且同样少年知名于乡里,后来柳隐和钟会对着干,常勗则和邓芝对掐。不过与柳隐更侧重于军事相比,常勗是个标准的文官。常勗的仕途生涯,基本上与军事不沾边,全是文职。

从常勗的履历来看,常勗更像是一个安贫乐道的隐士、一个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常勗在隐居期间,专攻《毛诗》和《尚书》,并博览群书,灌了一肚子的墨水。像常勗这样的人才,不出山为朝廷做事,实在太可惜了。

益州幕府知道了常勗的本事后,征常勗出山,做了光禄郎中主事。后来又当上了尚书左选郎,级别都不算高,但人才施展能力,初始平台还是不要太高的好,人才需要一个由低到高不断历练的过程。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常勗改任益州督军,主抓刑事审案工作。常勗为人清正刚直,处事公平,所以在断狱时,“治讼平当”,为时人所称道。

不过真正让常勗名扬天下的,不是他的断狱,而在他在蜀汉亡国时的铁骨铮铮。历史最容易记住四种官:功臣、奸臣、直臣、强项之臣,常勗应该算是第四种人。在蜀汉快要灭亡的时候,常勗改任郫县的县令,常勗在任期间,“为政简而不烦”,是个能真心为老百姓办事的好官。

公元263年,魏征西将军邓芝偷渡阴关,深入蜀中腹地,尤其是绵竹一战,消灭了诸葛瞻率领的蜀军主力,蜀汉已经基本失去了反抗能力。蜀汉的地方官们看刘禅真的要完蛋了,成群结队地找邓芝报到,至于什么主辱臣死,早抛到了九霄云外。

邓芝看了一下花名册,发现成都周边各县长官能来的都来了,只有郫县常勗没来。邓芝派人一看,好家伙,常县令正带着军民在城上修建防御工事,看样子是要和魏军血战到底。虽然史料上没提魏军是否进攻过郫县,但就冲常勗这份宁死不降的骨气,邓芝也有理由高看常勗一眼。

和柳隐一样,常勗在得到刘禅的诏书后,才大摇大摆地去见邓芝。常勗为自己挣足了面子,也用实际行动告诉邓芝:莫谓蜀中无人!英雄向来是敬重英雄的,男人如果想得到别人的尊重,不一定非要成功,至少要用热血捍卫男人的尊严,这样的失败比成功更能赢得发自内心的敬重。

上面讲了王夫之认为自蒋琬、费祎之后,蜀汉再无战略人才,这话说得绝对了,蜀中人杰地灵,什么样的人才没有?就看有没有机会施展才华了。在蜀汉灭亡时,有一个战略型人才值得讲一下,就是尚书郎黄崇。

黄崇是蜀汉早期名臣黄权的儿子,刘备伐吴惨败时,时在江北岸督军的黄权“降吴不可,还蜀无路”。投降了曹魏,深受魏国朝野器重。黄权虽然降魏,但他在益州留下了儿子黄崇。

黄崇不知道哪一年出生,但在公元263年时,至少四十岁了。尚书郎属于尚书台的中级职务,不高不低。邓芝偷渡阴平得手后,直下江油,成都大震。蜀汉朝廷立刻派诸葛亮的儿子、卫将军诸葛瞻率军北上,迎战游魂野鬼般的魏军。

本来形势对蜀军非常有利,魏军是长途机动作战,远离本土,后勤给养只能依靠以战养战。而蜀军是本土作战,熟悉地形,后勤充足,在这种情况下,蜀军应该趁早和魏军决战,但诸葛瞻到了涪县就不肯再北上。看诸葛瞻的意思,是打算放魏军进平原地带,然后围歼。

诸葛瞻这样的用兵简直就是马谡纸上谈兵的盗版,纵虎归山的道理他都不懂?后来刘裕伐南燕,公孙五楼就劝慕容超千万不要放晋军过大岘山进入平原,慕容超想在平原地区围歼晋军,不听公孙五楼的建议,结果被晋军打败,一战亡国。

随诸葛瞻北进的黄崇看到了这一点,他不止一次劝诸葛瞻:一定要抢在邓芝之前,占据山险要塞,阻止魏军进入平原地区。诸葛瞻可能是马谡附了体,对王平附体的黄崇这个正确建议置之不理,他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黄崇苦劝未果,他知道大势将去,悲怆的黄崇仰天长哭,也许他报效国家的时候到了。

魏军很顺利地进入平原,士气大振的魏军击败了蜀军的前锋部队,诸葛瞻无险可守,只好大幅后退。这时蜀军已经丧了士气,再加上魏军最善于平原作战,绵竹一战,诸葛瞻、诸葛尚父子战死。黄崇已经抱着必死的决心,督军与魏军血战,最终力战不支,悲壮殉国。

诸葛瞻所部被魏军歼灭,直接导致了刘禅的投降,如果诸葛瞻听黄崇据险而守的建议,邓芝很难进入蜀中腹地,蜀汉未必就会这么快灭亡。诸葛瞻的迂腐用兵,恰恰衬托出了黄崇的战略眼光,只是替黄崇和蜀汉可惜,如果率军北上的是黄崇,邓芝还有机会一战成名吗?

蜀汉的灭亡,主要原因是在最关键的时候发生战略短路,比如姜维在汉中灾难性的军防布局,纵钟会进汉中;诸葛瞻错失良机,纵邓芝进平原。蜀汉国力虽然较魏为弱,但只要防御战略得当,纵然强大如魏国,也不能轻易灭亡。从这个角度看,蜀汉是自己把自己推进历史坟墓的。

至于说蜀汉无人可用,导致亡国,这个论据并不充分。蜀汉有人才,但似乎都未得大用,只能坐视亡国。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22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