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热门话题 > 还原历史

三国原来是这样——三国官制

历史大观园 还原历史 2020-06-21 11:21:45 0


讲到官制,说得通俗一些,当官就是管老百姓的;说得正式一些,就是国家统治机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出现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被统治者有成百上千万,而统治者只有一个帝王。当然帝王不可能以一人治天下,而要集天下之众力,帮助他来进行有效的统治,所以就出现了官。

从远古的尧舜时代,也就是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专职管理人员,有主管农业的,有主管林业的,有主管刑法的,有主管礼乐的,等等。不过这时的“官”还没有严格的等级管理体系,比较随意。

官员制度真正的成熟期是在商朝,在商朝时期,政府管理层的建设已经非常细致了,有六典、五官、六府、六工等,这是统治核心层的官制结构。在地方上,还有“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等,相当于后来的州牧、节度使等地方长官。

而到了周朝,绵延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官员制度才真正成型,最典型的是六卿制度,即天官冢宰(宰相)、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另外还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以及诸卿百官。

以后的秦汉诸朝的官员制度都是在周朝官制的基础上略加损益,特别是汉朝官制,对后世影响非常大。王莽曾经对周汉官制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制,搞得乱七八糟,但刘秀后来建立东汉,又恢复了汉朝官制。

东汉官制相对于西汉官制来说,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动,无非是修锅补灶,敲敲打打而已。东汉崩乱之后,作为从东汉军政体系中脱胎而出的三国,他们的官制也基本上是沿用东汉官制,下面就简单说说三国的官制,先说魏国。

作为三国之中实力最强大的魏国,天下十三州,魏占其九,横东跨西,就帝国气势而言,魏无疑是最有资格代表东汉的。从官制角度看,三国的政权制度建设,魏国最为完善。

不过曹魏的政权体制建设和东汉、吴蜀有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曹魏曾长期控制东汉朝廷,以朝廷的名义号令四方。曹操在东汉朝廷之外,还有一个属于自己独立控制的政权机构,一般称为霸府。

所谓霸府,是名义上从属于于中央政府,但又实际控制中央政府,并代替中央政府行使权力的政治军事集团。霸府自有其一套与中央政府职能相对应的职务,这个名分比较低的职务实际上又是该职能的实际执行者。

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听取了智囊荀彧和程昱“尊天子以讨不臣”的正确战略主张,迎四处流浪的汉献帝刘协入许。刘协封曹操为大将军,终汉两代,大将军是最高军事长官,在通常情况下都是“辅弼”幼主执政的实际政策制定者,比如霍光,再比如曹操之前的何进。

随后曹操任丞相,直到曹丕继立,曹氏集团都是东汉中央政府的实际控制者。曹操的反对者主要集中在藩镇,比如袁绍、孙权和刘备。在中原,几乎没有能和曹操相抗衡的政治集团,不过是零星的几个反对者,对曹操代替中央政府行使权力没什么影响。

曹操霸府大体有四类职能,主簿,长史诸曹掾,司马参军,司直、校尉等,各有一套与中央政府职能相对应的权力。曹操并没有对汉以来官制做什么太大的变动,基本上在原有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有利于自己控制权力的调整。曹操甚至还设置了所谓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专事盗墓取宝,发死人财。

在曹操消灭袁绍集团后,派西曹令史梁习主政并州,梁习是以“司空府别部司马”的身份主政并州的,也就是说并州刺史已经归入司空职权范围之内。东汉时司空本掌水土事,类似于后来的工部尚书职能。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废三公,自任丞相,灭袁绍后,曹操对中央政府职能的全面替代和控制。

曹操霸府中的权力职能很多,比如二十四曹,如东曹主二千石迁降,西曹主内府吏的任用,类似于后来的吏部,有人事控制权。若户曹主民户,类户部;辞曹主刑讼,类刑部;兵曹主军事,类兵部;金曹主食货盐铁,类工部等。

后来的司马集团控魏,刘裕控晋,萧道成控宋,萧衍控齐,陈霸先控梁和宇文泰控制西魏、高欢控制东魏,都是参仿曹操的霸府建制,建立自己一套名义上从属但实际反过来控制中央政府的政权决策机构。

到了魏国正式建立后,非正式的霸府职能逐渐演变成正式的权力决策机构,比如尚书台建设。从东汉开始,朝廷最高决策机关是尚书台,而三公虽然名望隆重,但实际上都是荣誉性职务,有虚名无实权的。但东汉时的尚书台主政制度刚刚形成,在内容上还有许多不太完善的地方。

比如尚书台在东汉时还不是独立的决策机关,而是隶属于少府。少府卿的品秩是中两千石,而尚书仆射和六曹尚书却只有六百石,明显不是一个重量级的。到了汉末魏初,尚书台从少府中脱离出来,单独成为最高决策机关。

尚书台的最高长官是尚书令,下面还有诸曹尚书和尚书郎。用现代政治语言来解释的话,尚书台是国务院,诸曹尚书是各部部长,尚书郎是各部司局长。汉成帝时,将尚书分为四曹,汉光武帝刘秀增加为六曹,即三公曹、吏部曹、民曹、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初步出现了后世六部尚书的原型。

到了曹魏时期,对诸曹体制进行了大规模的变动,将六曹改为五曹,即吏部曹(相当于吏部)、左民曹(工部)、客曹(礼部)、五兵曹(兵部)、度支曹(户部),再加上尚书左右仆射(射读“叶”)以及尚书令,合称尚书八座。

诸曹尚书之下的尚书郎比较多,西汉置尚书郎四人,东汉则猛然涨到了三十六人,到了曹丕时,又回落到二十三人,分别是:殿中、吏部、驾部、金部、虞曹、比部、南主客、祠部、度支、库部、农部、水部、仪曹、三公、仓部、民曹、二千石、中兵、外兵、都兵、别兵、考功、定课。没过几年,魏明帝曹叡又增加了都官郎和骑兵郎,共二十五人。

尚书台作为魏国的最高决策机关,时间并不长,实际上早在曹操当魏王的时候,为了加强集权,曹魏统治集团开始有意识地分化尚书台的权力。曹操设立了秘书令,“典尚书奏事”,承担了一部分尚书台的职能。

曹丕上台后,将秘书令改为中书令,历史上正式出现了中书令的称谓。曹丕安插进他的心腹刘放和孙资入中书,“并掌机密”,实际上刘放和孙资才是真宰相。到了曹叡时代,中书令的职能更重,“号为专任,其权重矣!”尚书台的职能反而在相当程度上被弱化了,成为花瓶机构。

除了尚书台、中书台这些权力决策机构外,还有其他辅助性的诸司衙门,就是著名的“九卿”制度。九卿从夏朝就开始设立,东汉的九卿分别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大司农、宗正、少府,曹魏建立后,依然继承了汉朝的九卿名号,没有进行改动。

古代的封建统治者除了注重权力机构建设,同时也非常重视官员的纠察弹劾制度建设,这方面的职能主要由御史台来负责,最高长官是御史大夫。在秦朝和西汉时期,御史大夫是三公之一,位望隆重,和宰相职能基本相近,在西汉末期甚至成了专职宰相。

即使御史大夫不是最高行政长官,也是第二行政长官,属于宰相的候补人选。有个有趣的历史现象,在汉朝,凡是当上御史大夫的,无不在暗中诅咒宰相早死,自己好取而代之,背后乱打王八拳的大有人在。因为这个原因,东汉干脆取消了御史大夫的设置,曹操当政后,复设,但已经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了。

御史台的监察职能,实际上落在了御史中丞的头上,御史中丞也称为御史中执法,专门弹劾人的。御史中丞的品秩只有千石,但在朝会的时候,却有资格与尚书令、司隶校尉单独跪坐,而其他官员都要挤在一起,官场上称为“京师三独坐”,足见御史中丞属于那种位低权重的实权职务。御史有“风闻言事”的权力,说得通俗点,就是弹劾了你,即使你无罪,御史也不承担责任,弹了也白弹。

自古官场都是文武两道并行,文的一手和武的一手都要狠抓,否则国将不国。

古代武将制度有一个明显的分水岭,就是南北朝。在南北朝之前,武将制度相对比较简单,就是一个大将军、骠骑、车骑、前后左右、四征四镇四平四安诸卫,外加一些杂号将军。南北朝至唐之后,武将制度越来越复杂,到了宋朝之后,干脆连将军名号都懒得用了,取而代之的是行营招讨使、经略安抚使等。

在两汉时期,大将军是公认的武将之首,凡出任大将军者,基本都是兼领宰相职务的官场首辅,比如霍光、王凤、梁冀、何进等人。到了汉末三国,虽然夏侯惇曾经做过大将军,但这不过是荣誉性的虚职。

从这之后,大将军也基本成为虚职,因为大将军的权力实在太大了,当皇帝的不放心。而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先后担任魏国大将军,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们要篡位,这样的大将军,和真皇帝没什么区别。

魏国武将中真正挑大梁的职务,主要还是四征四镇四平四安。所谓“四”,是指东西南北,比如征西将军、镇南将军。四征将军在武将班中品秩最高,位在三公之后,属于官场中的一线职务。

由于三国鼎立,魏国的主要军事压力来自于西线的蜀汉和东线的吴国,所以在这些征镇平安将军中,以东线和西线的专职将军为重。曹魏武将中的一线人物,比如征西将军夏侯渊、张郃、郭淮、邓芝,征东将军张辽,安西将军曹仁,安东将军曹休,镇南将军毌丘俭,镇东将军诸葛诞,镇西将军钟会等。

杂号将军是指大将军、四征四镇四平四安诸卫将军之外非常置的将军名号,属于二线武将,一般都由官场上的二线人物担任,但有时也由一线人物出任。三国比较著名的杂号将军有破虏将军李典、讨逆将军文聘、鹰扬将军曹洪、武威将军于禁、横江将军鲁肃、牙门将军赵云等人。

在武将制度中,除了各号将军外,下面还有许多次一级的武官,最著名的应该算是中郎将了,比如大名鼎鼎的五官中郎将曹丕。中郎将系列中比较重要的职务有五官中郎将、左右中郎将、东西南北中郎将、虎贲中郎将(桓阶)、军师中郎将(诸葛亮)等。

还有一些中郎将属于专职,比如专门对付匈奴的匈奴中郎将、专门对付南越的平越中郎将、专门开采金属资源的司金中郎将,当然也包括曹操专门发死人财的发丘中郎将。除了匈奴中郎将这样的专职武将外,曹魏还沿袭东汉,设有全权处理对羌事务的护羌校尉,邓芝就担任过这个职务,以及护乌桓校尉。

许多重号将军经常在地方上驻防,有时也兼任地方刺史,但武将和地方官毕竟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系统,下面就讲一讲魏国的地方官系统。曹魏和东汉一样,都是在地方上实行三级管理制度,即州刺史——郡太守——县令、长。

东汉总共有十三个州,所以能当上州牧刺史的,都是官场一线人物,到了东汉末期,各州牧基本上都衍变了割据军阀。曹魏也有十三个州:司、豫、徐、兖、青、幽、冀、并、凉、秦、雍、扬、荆。州刺史位高权重,如果管辖境内没有驻防的重号将军,则刺史在管辖境内文武两道通吃。

而州刺史以下的辅官,史书上称为“佐吏”,比较重要的州辅官有别驾、治中、主簿。别驾的全称是“别驾从事史”,因为这个职务每逢州刺史出行时,可以享受专门配小车的待遇,所以称为“别驾”,是州官员系统中仅次于刺史的二号职务。勾引刘备入川拐走刘璋江山的张松,就是益州别驾。

州实际上是政权的地方微缩版,除了名号级别降一等外,实职功能是上下对接的。州牧刺史是“皇帝”,别驾就相当于丞相,治中是诸曹尚书,专管具体的政务。还有就是主簿,具体职能就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比如最有名的一个主簿——杨修。

除以上州辅官之外,还有部郡国从事史、祭酒从事史、中正等职务。部郡国从事史具体负责州下各郡的监察工作。每州有几个郡国,就设几个专职,相当于省区纪委驻各地市的特派员。祭酒从事史相当于现在的专职副省长,具体负责实际事务,“掌诸曹兵、贼、仓、户、水、铠之事”。中正,大体就当相于现在的人事部长,专门给朝廷和州里选拔优秀人才的。

州以下是郡,就是现在的地级市。不过在名称上,不是所有的二级行政区划都称为郡,如果某个郡是亲王的封地,那么就称为“国”,比如中山国、北海国。按汉魏制度,郡守称为太守,而“国”则称为“国相”,或简称为“相”,晋朝改为“内史”。国相和郡守的职责权力相等,只是换个称谓罢了。

如果某个郡是国家的国都,那级别和待遇就比太守、国相稍高一些。魏国国都定在洛阳,所以洛阳的“郡守”就称为河南尹。河南尹在天子脚下,实际上不算是地方官,而算是京官。

因为经济或军事上的原因,郡和郡之间在级别上平等,实际上在官场上的地位有重有轻。比如魏郡,作为魏国早期法理意义的国都,魏郡太守的分量就明显高于其他郡。比较大的郡有中山、河间、赵、南阳、河内、太原、河东、弘农、颍川、汝南、谯、京兆等,相当于现在的计划单列市或副省级城市。

在汉魏时期的郡下属吏中,有一个著名的职务,因为《三国演义》而名扬天下,就是督邮。演义中张飞怒鞭督邮的故事很出名,实际上让督邮吃鞭子的是刘备。为了突出张飞的鲁莽形象,刘备的血性就这样被罗贯中给抹掉了。督邮的职务其实就是州里“部郡国从事史”在郡里的功能,相当于市纪委在各县的巡视员。

郡以下是县,按汉魏制度,每个县的人口过万户,长官称为县令,不过万户的称为县长。县级行政人员编制也比较多,比较有名的几个职务如县尉(刘备就当过县尉)、门下书佐、小史。

在魏晋时代有一个极著名的美男子,就是周小史。周小史应该不是他的本名,这个姓周的美男子可能做过县小史这个职务。古代将姓与官位合称是比较常见的,比如孔北海、刘豫州、张江陵。

还有一个在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小人物也做过小史,晋元帝司马睿的生父极有可能并不是琅琊王司马靓,而是小史牛金(或作牛钦)。这个小牛金的职务是琅琊国小史,有机会接近王妃夏侯氏,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小牛金悄悄地钻进了夏侯王妃的被窝……

县并不是地方行政编制的最后一级,在县下面,还有“乡官”,就是村镇级的行政编制。三国时期的乡官建设基本沿袭了秦汉以来的旧制,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动。县下面就是乡,如果一个县人口过万户,则置四个乡,过五千户的置三个乡,过三千户的置二乡,五百户以上的一个乡。

乡的行政事务负责人称为“啬夫”,财政一把抓,尤其是上级分配下的税收任务。在啬夫之外,还设有“三老”,主抓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比如评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好人好事等。

乡下面是亭,每乡一般设有十个亭长,亭长就相当于现在的乡派出所所长,主要维持地方治安。亭长可能是历代所有乡官中最有名的一个职务,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刘邦就当过泗水亭长,东汉末年的超级名士陈寔也做过西门亭长。

汉制,亭长的下一级是“邮”,一亭有两邮,也是主抓地方治安的。每“邮”下设五个“里”,“里”的头称为里魁,一个里约管百户,相当于现在的村长了。里之下就是什,管十户人家,相当于村民小组组长。什之下是伍,管五户人家。他们的具体工作就是监督百姓,如果发现谁有不法举动,立刻报官。

三国官制和东汉官制的区别不大,基本上是一脉相承,而魏国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三国官制的模板,至于吴蜀,因为偏霸一方,与东汉朝廷没有直接的继承关系,而且国势弱小,所以篇幅稍短一些,简单地介绍一下。

因为蜀汉坚持认为自己才是东汉王朝的正牌继承者,所以蜀汉官制也不可能另起炉灶,否则岂不是砸了自己的招牌?蜀汉官制其实和曹魏没有本质的区别,大致上的行政编制,都在上一节讲过了。

和曹魏前期相比,蜀汉政治最大的特点就是“相权”非常突出,刘备托孤给诸葛亮后,实际上诸葛亮才是蜀汉官场的第一人,皇帝刘禅只能排第二。从名义上讲,刘禅第一他第二,由于这种政治特性,所以蜀汉有意无意地废止了三公的设置,不能允许有人名义上的官位大过诸葛亮,否则让诸葛亮如何施政?

就江湖地位而言,蜀汉早期还真有一位名望江湖超过诸葛亮的大佬,就是司徒许靖。诸葛亮这样的牛人权臣,见着许靖,都要老老实实地下拜,这是江湖规矩,半点马虎不得。在劝刘备称帝的蜀汉官员排序中,时任汉中王太傅的许靖第一,诸葛亮第三。

不过许靖早在公元222年就去世了,许靖的死,其实是解放了诸葛亮沉重的压力。如果许靖多活十年,诸葛亮再气焰喧天,也要生活在许靖的阴影之下。自许靖后,除了诸葛亮之外,蜀汉几乎不再设置三公,给足了诸葛亮面子。

继诸葛亮之后的蜀汉首席执政官蒋琬和费祎都不再担任丞相,而是以大将军的名义节制两川军政。至于其他诸卿百官,则和曹魏几无差别。蜀汉也有尚书台,最高长官是尚书令,以下也设诸曹尚书、尚书郎。不过由于蒋琬和费祎是以大将军衔录尚书事,尚书台是他们的后花园,尚书令有名无实。

虽然笑面奸臣陈祇做过尚书令,也是真宰相,但这是由于刘禅喜欢陈祇,和尚书令本身的职能权限无关。蜀汉制度:凡录尚书事为真宰相,两晋南朝因袭此例,就如同唐宋时不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的宰相不是真宰相。

蜀汉的武官系统比较简单,除了大将军外,主要有骠骑、车骑、四征四镇外加前后左右、诸卫将军。另外也有一定数量的杂号将军,最有名的一个杂号将军——翊军将军赵云,不过赵云后来也当上了征西、镇西这样的重号将军。

至于蜀汉的地方官编制则有些特殊,因为蜀汉只有一个益州,而益州刺史基本上被首席执政官诸葛亮、蒋琬、费祎给承包了,所以蜀汉的地方官实行的是双重负责制。益州的地方官一方面要向朝廷(中央政府)间接负责;另一方面要向益州刺史直接负责。

由于蜀汉国土狭小,只有二十二个郡,所以蜀汉的郡太守在官场上的分量很重,几乎相当于曹魏州刺史的分量。在蜀汉的郡中,有几个一线重郡:蜀郡、巴郡、巴西、汉中、广汉、犍为。而吴蜀边境的巴东郡虽然分量不重,但由于巴东是永安都督的驻防区,所以在官场上的实际地位并不低。益州南部的庲降都督,虽然名义上属于益州管辖,但由于南中问题的特殊性,庲降都督区实际上相当于大军区编制。

无论是曹魏的官制,还是蜀汉的官制,都基本脱胎于东汉的官制,魏蜀都自称自己是东汉的继承者。而东吴的官制和魏蜀皆有不同,魏国实行的是群体决策制,一个皇帝加若干重臣;蜀汉实行的是相臣决策制,首席执行官包揽朝政;东吴则是双头鹰的权力格局,孙氏主扬州(交州),陆氏主荆州。

扬州(交州)和荆州名义都是孙权的地盘,但荆州实际上是陆逊的私有领地,荆州大小事务都是陆逊说了算。孙权也不敢和陆逊硬顶,他知道,没有陆逊就没有荆州的安全。从某种意义来说,荆州是东吴的自治区。

在东吴中央政府的行政编制上,实行的是强君弱相制度,即东吴虽然设有丞相,但丞相一般只负责日常政务,东吴真正的大掌柜还是孙权本人。无论是孙邵还是顾雍,他们都不具备诸葛亮那样的权力。如果说诸葛亮是蜀汉首席执行官,那顾雍等人只是孙权聘用的职业经理,凡事还是要听老板的。

东吴也有三公的设置,但东吴三公时有时无,而且东吴三公多是荣誉性职务,没有实权,比如孙皓时期的太尉范慎、司徒丁固、司空孟仁。倒是太傅诸葛恪手抓东吴军政大权,不过诸葛恪真正的身份是大将军,身兼太傅而已。孙权这么安排,无非是在官场上强行给诸葛恪增加威望,让官场都服诸葛恪。

从整个东吴行政编制来看,东吴丞相向来是没有什么实权的,倒是东吴的武官系统,则基本上可以视作真宰相。且不说坐镇荆州的上大将军陆逊是东吴的二号皇帝,再看看其他武官,比如继任的上大将军吕岱,大将军诸葛瑾、左大司马朱然、右大司马全琮,这些人才是东吴权力层的核心人物,丞相倒成了花瓶。

东吴的尚书台建设是三国中最不完善的,尚书台的最高长官当然是尚书令,可东吴的尚书令居然是由九卿之一的太常兼任的。具体人物是出使魏国期间,和曹丕斗嘴皮子的陈化。东吴的尚书台只有四个分曹:选曹、户曹、左曹、贼曹,下面的尚书郎设置不详。

不但尚书台有名无实,就是中央政权百官象征的九卿,东吴也是丢三落四的,在孙权时代,九卿从来没有设齐过。东吴早期只有六卿,直到吴景帝孙休永安二年(公元259年)三月,才将九卿凑齐。

相比于尚书台,东吴的御史台比较完备,御史台的最高长官是御史大夫,下有御史中丞,前益州军阀刘璋的儿子刘阐就当过东吴的御史中丞。御史中丞以下还有御史中执法,专门负责京师的官场都察工作。东吴的御史监察部门还设有专门的对口监察职务,有专门监督军粮的御史,有专门监督农业生产的御史。

在东吴的监察系统中,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监察职务,就是“察战”。察战相当于朝廷派到地方上监察日常政务的巡视员,同时肩负体访下情的任务,官员百姓,都在察战的监督范围之内。

东吴的地方行政编制比蜀汉略复杂一些,东吴有三个大州:扬州、荆州、交州,后从交州中析置出广州,时设时省。东吴州的最高长官是州牧或刺史,但有一点奇怪的是,在东吴建立以后,在现有史料中很难发现有别驾、治中、主簿这样的高级辅官。

在郡一级的编制中,东吴还有一个特殊情况:不是所有的郡一级区划都称为“郡”。在扬州的区划编制中,曾经设立过“典农校尉”,典农校尉是郡级待遇,而且单独治理一个郡级区划,比如现在江苏的镇江、常州、无锡,当时就是东吴的毗陵典农校尉辖地。

东吴的县和郡一样,有些县不设县令或县长,而设部校尉,比如会稽郡的长山(今浙江金华)西部都尉、桂阳郡的始安(今广东韶关)南部都尉等,但数量不多。

下面还有一点篇幅,讲一讲三国官制的品秩等级,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九品”官阶。

第一品:三公、大将军、丞相;

第二品:重号将军,如四征四镇四平四安,以及将军加“大”者;

第三品:侍中、诸散官、尚书令、中书令、九卿、司隶校尉、河南尹;

第四品:诸杂号将军之上者如振威积射、有武将衔的州刺史;

第五品:诸杂号将军之下者如鹰扬折冲、无武将衔的州刺史、太守;

第六品:尚书左右丞、郎、各专业中郎将校尉(如司金中郎将、司盐校尉)、县长官禄千石者;

第七品:各将军之下的长史、司马、门下督、舍人、县长官禄六百石者等;

第八品:诸重号将军之下的参军、郡以下的长史、诸县丞尉、军司马等;

第九品:校尉部司马、军司马等。

我们在阅读汉魏时代的史书时,会经常看到“二千石”这样的名词,其实这是汉魏官员的俸禄级别。

万石,每月实发三百五十斛大米:三公;

中两千石,每月实发一百八十斛:御史大夫、九卿、河南尹;

二千石,每月实发一百二十斛:太子太傅、将作大匠、司隶校尉、步兵校尉、各州刺史、郡守国相;

比二千石,每月实发一百斛:光禄大夫、侍中、各中郎将、护羌校尉、射声校尉等;

千石,每月实发九十斛:丞相长史、大司马长史、御史中丞、各重号将军长史、万户以上县令;

比千石,每月实发八十斛:大将军军司马、太中大夫、谒者仆射、九卿丞等;

六百石,每月实发七十斛:太史令、郡丞等;

比六百石,每月实发六十斛:光禄议郎、中郎、太常博士祭酒等。

不过有时未必都是发米谷,朝廷可以通过折价的方式,按市价将大米折算成铜钱,给大臣们发工资。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发一半大米,发一半铜钱。其实就算是发大米,大臣们也可以将大米在市场上出售。在汉末三国的战乱时代,粮食是稀罕物,宁要粮食不要银子,所以粮食价格一直居高不下,不愁没钱花。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rmht/hyls/10216.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