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沙场飞将

三国英雄记——刘备也来示好

历史大观园 沙场飞将 2020-06-24 14:47:41 0


孟达投降后,曹丕听说他是个人才,很想见见他,就下令让新城郡太守孟达来洛阳相见。

这也是一次考验,如果对曹魏不忠,就不敢来。

孟达来了,与曹丕相见,曹丕跟他聊了聊,发现他不仅一表人才,而且说话办事有法有度,十分喜欢,让他跟自己同乘一辆车出行(甚器爱之,引与同辇)

有人对这个孟达却不怎么看好,刘晔对司马懿说:“我觉得孟达此人喜好反复,不值得信任!”

司马懿也挺讨厌孟达,他认为:“新城郡西接蜀汉,东连孙吴,是我曹魏前沿要地,交给孟达确实不妥。”

二人一商量,觉得这不是小事,就一同面见曹丕,陈述利害,希望另派大将前往。

但是,孟达给曹丕留下的印象实在太好,曹丕压根不相信孟达将来会反。曹丕认为孟达在上庸一带经营多年,如果轻易换将,反而不利于稳定,新城郡虽为要冲,但背面即为魏国大军,应该不会生变。

曹丕是个爱恨分明的人,恨谁就会恨得要死,一旦被他盯上就算完了,但他要是喜欢一个人也会喜欢得要命,给予无条件的信任,找机会就提拔,孟达是曹丕喜欢的人。

陈群、司马懿仍不断向曹丕进言,认为孟达并不可靠,这倒不能全归于陈群、司马懿心眼小,想想也是,孟达跟刘璋又叛刘璋,跟刘备又叛刘备,短短不过几年已经换了三个东家。

职场里把爱跳槽的人称为“跳蚤”,不管你本事再大、学历再高,你平均一两年就换一家公司,那对你的第一印象就会大打折扣,大概在陈群和司马懿的眼里孟达就是一只“跳蚤”。

但曹丕不这么看,他认为孟达很有本事,而且“政治可靠”。

曹丕听了很多质疑孟达的声音,仍坚定地说:“我敢担保孟达没有问题(吾保其无他)!”

魏王亲自为一个人担保,谁还能再说什么?曹丕担心这些议论会让孟达不安,还专门给孟达写过一封信让他不要介意。

在这封信中,曹丕写道:

“过去伊尹离开商朝归顺周朝,百里奚离开虞国来到秦国,乐毅有感于皮囊装尸之故从燕国脱身到了赵国,还有汉朝的王遵,他也很理解得失进退的选择,知道成功和失败的道理。上面这些人都留于丹青、史册。你姿容、才貌出众,才气、度量超群(卿姿度纯茂,器量优绝),也一定能在史册上留下美名!

“现在你愿意像鱼一样在水中自由地生活,我感到欣慰快乐,我常向西边眺望,思念之情如同对老朋友那样(虚心西望,依依若旧),提起笔来给你写信,欢悦之情也随之而来。

“之前,虞卿到了赵国很快就得到了相位,陈平归顺汉朝一见面就与皇帝同乘一车,我和你的感情超过了这些(孤今于卿,情过于往)。现在我让人给你送去御用的马匹,以表明我对你的敬重和喜欢!”

曹丕是写文章的高手,但把信写到这种程度,也不能说他只是矫情,他真的很欣赏孟达,认为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曹丕对孟达的评价是元帅级的人物(将帅之才),还是做丞相的料(卿相之器)。上面的信中他提到了虞卿,此人名叫虞庆,是战国时的一名游说之士,受到赵孝成王的器重,一到赵国就被授予上卿之位,佩相印。曹丕似乎暗示孟达,他在曹魏还会有更大的发展。

既然孟达这么有才能,刘备和诸葛亮怎么就没有发现从而更加重用呢?

其实,孟达的才干很多只是表面的,他这个人很有气场,尤其有辩才(进见闲雅,才辩过人),刘晔干脆评价他只不过是凭借一些小聪明、爱玩心计罢了(恃才好术)

这样的评价或许有些苛刻,但大体没错。

结果,曹丕让孟达回了新城郡,继续在那里坐镇。

曹丕的自信,很大程度上源于对形势的判断。最近以来,刘备可谓连走背运,荆州丢了,三郡也丢了,刘备可控制的地盘大幅缩水,实力已不如孙权,更无法与大魏相比,曹丕觉得孟达不会看不到这一点。

确实,待在成都的刘备近来心情确实很低落,不仅地盘接连丢失,而且身边的重要干部也有多人相继离去:不仅关羽死了、刘封被杀、孟达和糜芳、傅士仁等人投降,而且“汉中国”秘书长(尚书令)法正、后将军黄忠也在这个时候先后去世。

黄忠是汉中之战的头号功臣,他的死让刘备刚刚拜封的“四方将军”顿时少了一半,而法正的死给刘备的打击更大,甚至不亚于关羽。

庞统死后刘备视法正为首席智囊(谋主),言听计从,信赖有加,汉中之役充分展示了法正的奇谋,但天妒英才,法正居然这么早就死了。

法正是如何死的史书记载不详,应该是健康方面出了问题,不过有一件事对法正可能会造成一定打击,那就是孟达的投降。大家都知道他和孟达之间的特殊关系,而孟达赴任也是他力荐的结果,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法正心里肯定在难过之外还有许多愧疚。

法正死后刘备得重新为自己选一个秘书长,最后他选的是刘巴。尽管他不太喜欢这个人,但刘巴在解决益州金融危机中的出色表现让刘备见识了他治政理财方面的才干,打仗靠猛将,过日子就得靠这样会理家的能人,所以刘备还是选择了他。

刘巴平时清廉节俭,不贪财(躬履清俭,不治产业),又因为自己在刘备阵营里没有根基,担心受到猜疑,所以说话做事都很谨慎,喜欢清静,平时没有私交,和大家在一起不是公事不说(退无私交,非公事不言)

有能力,又不多事,这是老板最喜欢的职业经理人。

诸葛亮就喜欢这样的人,所以他对刘巴一向很欣赏,刘备任命刘巴做尚书令想必也有诸葛亮大力举荐的原因,刘巴上任后,事实上成为诸葛亮最重要的助手。

这时,从洛阳传来消息,说曹操死了。

刘备跟曹操斗了几乎半辈子,虽然是敌人,但也算是老朋友了,刘备觉得还是应该有所表示。

同时,刘备现在跟孙权已彻底翻脸,下一步还要斗争下去,曹魏的态度就至关重要了。刘备不喜欢过去的老曹,跟现在的小曹既没有交情也没有感情,但还是想跟他套套近乎。

刘备派人带上自己的书信和丧礼前去吊唁,有一部史书记载,刘备派的这个人叫韩冉,职务是刘备手下的一名处长(掾),但是他却未能完成使命。

韩冉走到荆州,进入曹魏控制的地盘就被曹魏的荆州刺史扣了下来,刺史请示曹丕如何处置,曹丕回复很干脆:不要来了,也别让他回去,杀了。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何况是来吊丧的?曹丕不仅不厚道,简直不地道。而且,曹丕此举明显缺乏政治远见,荆州出现变局后三方正处在微妙时刻,孙权得了便宜惴惴不安,刘备咬牙切齿势在复仇,在战略上对曹魏来说正是最有利的时机,聪明的做法是继续激化孙刘两家的矛盾,他们来示好一律欢迎,让双方都觉得自己是他们的朋友,这样他们之间打起来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刘备派特使前来吊唁,分明是在试探新魏王的态度,现在特使被杀了,于情、于理、于战略利益都不符,如果真是这样的,曹丕的政治智商就差得太远了。

史书上还有另一种记载,说韩冉的职务是军谋掾,相当于参谋处长,刘备送去的丧礼里有益州的特产蜀锦(并贡锦布),韩冉领命后没有走荆州,走的是上庸这条路线,但韩冉到上庸,就借口有病不走了,住在了上庸。

此时的上庸已是曹魏的地盘,不过负责人还是孟达,想必韩冉过去也认识,后来韩冉在孟达派人保护下到了洛阳,呈上了刘备的信和礼物。

曹丕接见了韩冉,并对刘备派人来吊唁表示感谢(有诏报答以引致之),韩冉回去复命,带回了曹丕的回信(备得报书)

对比以上两种完全不同的记载,后一种或许更靠谱。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scfj/1179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