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与传奇 > 君王天下

坐龙椅——杀人容易 给理由难

历史大观园 君王天下 2020-06-26 10:39:20 0

太子朱标也需要解释,父亲朱元璋给了他一个解释。

那还是在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案发,被株连的官员高达三万余人,朱元璋大开杀戒,一时间血流成河。太子朱标不明白,父亲为何如此嗜杀。帝国的人心是杀出来的吗?当初父亲给他安排的太子教育中,排在首要的一条是“仁”,所谓能仁才不失人心。但很显然,朱元璋的所作所为与此背道而驰,所以太子朱标需要获得一个解释。

朱元璋没有给他解释,而是给他一根荆棘。他将这根荆棘随手扔到地上,叫朱标捡起来。毫无疑问,太子朱标不敢去捡,因为荆棘上的刺太多,扎手。朱元璋当头棒喝:刺多,不好下手。我先下手帮你弄干净了,你不就可以捡了吗?!

这真是辩证法,治国如拾荆棘,不去刺无以收拾,而要行仁政,则必须先施暴政。朱元璋以中国农民式的质朴与思维行事,选择了牺牲自己的声名,以成全儿子仁政名声的“壮举”。似乎可以这么说,他的残暴里有大爱,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大爱。当然这样的大爱在几万条性命面前已然变得无足轻重。说到底还是私欲罢了。

或许朱元璋自己也不想杀那么多人的,都是开国功臣,杀伐太剧的话新朝的稳定会成问题。所以有那么一两次他还是手下留情了。收买人心也罢,良心发现也罢,朱元璋到底放过了两个人的性命——一个是汤和,一个是朱升。汤和是朱元璋的发小,两人一起在牛背上长大,又一起“参加革命”,经受了生死考验。当然这不是朱元璋心慈手软的凭据,最主要的一点在于汤和知进退。在徐达、常遇春都死在朱元璋手上之后,汤和主动交出兵权,并对朱元璋说了这样一句话:“臣老矣,愿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汤和如此的知进退最终为自己换来寿终正寝的结局。他是老死在中都的,死在朱元璋为其在中都盖的大房子里,真可谓“君臣两相宜”而不是“君臣两相疑”的典范了,只可惜这样的典范实在太少。

与汤和命运相似的人是朱升。朱升就是那个曾向朱元璋建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谋士。世上谋士分两种:一种是谋他不能谋己;一种是谋己不能谋他。朱升是第三种,既谋他又谋己,既谋国又谋身。在为朱元璋谋得天下后,朱升开始为自己谋一个“全身而退”。早在洪武三年(1390年),朱元璋还没有大开杀戒之时,朱升就提出了退休的申请,请求告老还乡。这是一种远见卓识,谋士朱升厉害就厉害在对人性的洞察细致入微——朱升告老还乡时,求得朱元璋“免死券”一张。凭着这张“免死券”, 朱升活到72岁,寿终正寝。但他儿子朱同却未能寿终正寝,最后死在朱元璋的手下。因为“免死券”只保朱升不保朱同——任使朱升谋略盖天,也只能保自身一人平安罢了,而朱元璋的机锋因为一两个生者的存在而变得更加彰显。

历史的因果总是耐人寻味的,每一起命案都各有各的缘起缘灭。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李善长案发后,朱元璋杀了三万余人,对新朝有可能存在威胁的开国功臣基本上都收拾干净了,应该说为太子朱标今后的治国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环境。此时,离蓝玉案发还有三年时间。没有证据表明蓝玉案是一定要发生的,如果时局没有什么变化的话。但世易时移,两年后(1392年),太子朱标意外病死,16岁的朱允炆(朱标长子)成为皇储,而大将军蓝玉破哈剌章营,缴获人畜六万,回京后进封凉国公,功劳一时无两,实力也一时无两。此时的朱元璋65岁,深感自己百年之后,皇孙朱允炆不可能是蓝玉的对手(蓝玉是否会反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和朱允炆同处一个时代,这个很要命),蓝玉案便势在必然地发生了。而蓝玉身后的15000条性命将注定成为这场阴谋的牺牲品——每一起命案都各有各的缘起缘灭,蓝玉案毫无疑问是最好的注脚。

虽然朱元璋的杀戮有着自己极大的私欲,但每一次他都会给出一个貌似有说服力的理由,让被杀者可以闭上双眼,不至于含恨死去,也让旁观者得以心服口服,不至于对新朝的稳定造成威胁。但世上事杀人容易给理由难,特别是要给近十万的被杀者以冠冕堂皇的理由,这个,不是一般的难。

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被杀,朱元璋给出的理由是 “(李)善长元勋国戚,知逆谋不发”“狐疑观望怀两端,大逆不道”。这个罪名的确很重,但监察御史解缙却对此提出质疑——既然李善长是元勋国戚,那他帮胡惟庸谋逆最好的结果无非也就是做一个元勋国戚,总不能做皇帝吧。既如此,他何苦要这么折腾呢?再一个,当时的李善长已经77岁,有没有精力折腾暂且不提,即便折腾成功了,又能享几年福?解缙的质疑可谓鞭辟入里,令朱元璋辩无可辩,只是解缙深知朱元璋杀心太盛,不敢亲自奏呈,因此他写的这份《论韩国公冤事状》,是由郎中王国用冒死呈上的——好在这一回的结局不是太悲剧,朱元璋在解缙强大的逻辑链条下找不出回击的由头,没有让此二人(解缙、王国用)坐罪,此事最后不了了之。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lscq/jwtx/1368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