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明代生活史——店铺民居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23:34:43 0


明代的民居,不像皇家宫殿的富丽堂皇,有气魄,也不像士大夫宅第的崇屋叠构,园林的山水之美,更多地体现为“屋避风雨”的实用性。

一 商业店铺

城市是商人铺户的荟萃之区。明初设立的廊房、铺房,既是店铺,又作民居之用。如北京,永乐初年建为都城。在皇城四门、钟鼓楼等处,各盖铺房,召民居住,召商居货,称为“廊房”。宛平一县,廊房共计801间半,店房16间半。

南京的大市为人货所集。明初建立街巷,百工货物买卖,各有区肆。自三山街至斗门桥,为果子行;大中桥、北门桥、三牌楼等处,也是大市集,买卖鱼肉蔬菜之类;铁作坊一带,为买卖铜铁器之处;笪桥南,为皮市;三山街口,旧西内之南,为鼓铺;轿夫营,为履鞋铺;武定桥之东,为帘箔铺;应天府街之西,为伞铺;弓箭坊一带,专卖弓箭;南面的钞库街,北面的木匠营,为木器铺。

河南开封的店铺建筑,有些就是楼房,有时一排楼房,达“百余间”9。有些店铺门外,还有一些装饰。如开封的帽铺,门砌小山子、鱼瓿之玩。

明代的青楼,也算是城市铺房的一种特殊形式。南京泰淮河的河房,别具一格。河房雕栏画槛,绮窗丝障,十里珠帘。河房之外,家家有露台,朱栏绮疏,竹帘纱幔。河房便寓,便交际,便淫冶。画船箫鼓,去去来来,周折其间。夏月浴罢,杂坐露台,两岸水楼中,茉莉风起动,儿女香甚。女客团扇轻纨,缓鬓倾髻,妩媚动人,煞是一派艳景。南京妓院分为高、低两个档次,房屋也大相径庭。旧院称“曲中”,前门对着武定桥,后门在钞库街,为高级妓女居住区。妓家鳞次,对屋而居,屋宇精洁,花木萧疏,令人有迥非尘境之慨。珠市为低级妓女居住区,在内桥旁,曲巷逶迤,屋宇湫隘。

开封的“富乐院”,三间黑大门,上面匾曰“富乐院”。内有白眉神等庙三四所,“各家盖造居住,钦拨二十七户,随驾伺候奏乐”。这当然只是富乐院初设时的情景,因是官妓聚集之处,即仅仅是随驾供乐之用。但随后就发生了变化,富乐院中渐渐多了出奇美色妓女,而且善诙谐、谈谑,至于抚操琴丝、撇画、手谈、鼓板、讴歌、蹴圆、舞旋、酒令、猜枚,也是无不精通,于是富乐院也就成了王孙公子、文人墨士买俏追欢的场所。

二 民居

在明代,城市民居虽多为砖木结构的瓦房,但也不乏草房。在永乐年间,京城的大街小巷,仍遍布草屋。考虑到常常发生火灾,延烧毁坏官民居宅,后才全改为瓦房。至于那些贫苦百姓,由于居住无屋,除了栖身佛寺道观之外,只好借城市中的旌善亭、申明亭一角,暂且栖身,躲避风雨。

由于大量的人口涌入如北京这样的大城市,而京城的住宅建设又相对落后于人口的增长,给北京的城市居住环境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据记载,北京的住宅一方面相当逼窄,房子之间几乎没有空隙之地,另一方面,卫生设施的建设又相对滞后,街市上尽是粪秽,五方之人繁嚣杂处,而且还有很多蚊蝇,导致每当夏天痢疾、瘟疫相仍不绝。

城市市民一般无固定财产,居房就成为他们的恒产。由于奢侈成风,一等衣食不足,就变卖房产。所以,城市房屋的买卖相当频繁,或数年一更,或一年一更,甚至有些人住不满一月,就将房产卖给别人。

由于地理环境和风俗的不同,明代各地民居,其风格的差异也很大。大体说来,长江以南,多楼居;而长江以北,则多为平房。这不仅取决于地势、气候,也与南北之间的人口与土地比例有关。这种建筑的南北差异,同样决定了南北民间在防火上的优劣。南方民居,由于人口稠密,居住之处相当辐辏,而宫室之制,也是一片架木所成,无复砖石(尤以福建建宁、长乐为甚),一不小心着火,就会酿成燎原之势;而江北民家,土墙甓壁,以泥苫茅,即使着火,也不至于延烧邻居。不过,在城市中,由于人口密度太大,一家着火,往往酿成延烧之势。如万历二十五年(1597)三月,泗州大火,延烧民房4400余间,又盱眙县也同时失火,延烧民房160余间。

在南京城中,无论是巨室还是细家,家家住宅前都有竹篱门。据说这种风气,起源于六朝。这是南京民间建筑风尚的基本特点。

福建民居,也自具特色,尤以土楼最为著名。土楼呈圆形,四壁开窗,里面以廊穿连,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并可以作防御之用。西班牙人拉达曾提到,福州的民居,“用方石建造,屋顶用瓦”。在泉州、漳州,为了防止海风刮走屋顶瓦片,多采用筒瓦。筒瓦用山土烧成,均为黄色。民间房屋也多为黄屋,鸱吻异状,以致难以区分官廨与缙绅的居宅。在寿宁县,居屋多重屋,却少广厦。当地居民从山上取材,造房颇为方便。四周垒土,或用木板。只有瓦很难得到,甚至建房多年,屋顶尚无盖瓦。茅舍极少,有时用陶瓦,团沙为质,手劈可碎,不如泥瓦坚固。民间多养猪,房闼之间,任猪往来。在门外,立一个木柜,作为猪的卧室。

广州的民居,楼房极少,多半是平房。据明人王士性的记载,广东民间造屋时,房屋两边的山墙常常高出梁栋五尺余,犹如城垛一般。其内近墙处,不盖瓦,只是用砖甃成路,如梯子状。究其原因,实乃近海多盗,造成这种形状,可以在夜里登到高处,便于瞭望守御。其实,在岭南,如从南雄到广州一路,民间为了防“蛮”,必据高山重险,建造“堡壁”,这与福建的土楼有异曲同工之妙。“蛮至,驱牛羊妇女老弱居之。”这种堡壁,又称“高楼”,主要分布于广州所属各县的村落中,除了生活的必需之外,还有军事防御的功能。据史料的记载,高楼主要由富家盖造,一般盖在水的中央,也就是四面环水。凡是高楼多者,就是著名乡落。远远望去,高楼掩映于木棉、榕树之间,矗立烟波之上,方正大小,一一相似,势如山岳之峙。楼基全用坚石,其高有一丈七八尺1墙用砖或牡蛎壳,其高五六丈。或为单楼,或为双楼。若是双楼,就是前后两楼,盘回相接,雨水从露井四注,称为“回字楼”。楼内分为三层,每层开三四个小窗,以作瞭望之用。楼顶为战棚,上面堆积兵器、炮石,作为御敌之具。

在广东沿海地带,每年都有飓风侵袭。民间百姓为了防风,在建造自己的住宅时,就必须考虑到防风的功能。于是,一些巨室不得不用铁楞木为柱,或者用铜、铁为瓦,以便防患于未然。

在广东,只有富家巨室造房子时用砖砌墙,而一般百姓都用蚬壳砌墙,“高者丈二三,目巧不用绳,其头外向,鳞鳞可爱,但不隔火”。

北方诸省,尤其是西北民居,与江南民居大不一样。在陕西秦州等处,民居多用木皮代瓦。宝鸡以西盖房,全用板,用石压成。

山东乃孔、孟老家,士大夫恭俭而少干请,其人有邹、鲁之风。一般民居,多茅茨土阶,却能“晏如”。即使一些公卿之家,所造房子,有门有堂,但必定还保留数楹草房。

山西民居,多为窑洞。五六月暑热炎烁之时,白天捉扇而摇,夜晚烧炕而睡。此外,家家盖有土窖,谷粟入窖。家家穿地道,与别家相连。这种地道建筑,在明代的西北边地已相当普遍,或称“土室”。如明人谢肇淛记:“至于近边一带,常作土室以避虏其中,若大厦,尽室处其中,封其隧道,固不啻金汤矣,但苦无水耳。”

洛阳民居,也多有窑洞建筑。在一些颓败的冢穴,开辟隧道、门洞,就称“窑道”;在旁边穴土而居,称作“窑”;而在一些山麓,穴山而栖,挖土建为重楼,也称“窑”。

在明代民居中,由于安徽徽州保存下来的民居较多,一向为研究者所重视。徽州的民居大体都以三合院或四合院为基本形式,平面俱为方形。依天井的位置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明代生活史——店铺民居型;(二)□型;(三)H型;(四)日型。从布局的形状可以看出,狭长的天井是徽州民居的重要特征,并以此而形成了有特殊风格的平面结构。

明代生活史——店铺民居型即在三间正屋的天井两侧各建廊房,为一进二屋的住宅,楼梯设在廊房的任何一侧,楼下明间做客厅,左右次间为住房。

□型多为三间两进的楼房,楼下前进明间为正间,两旁为卧室。后进明间为客厅,两进之间有狭长的天井。

H型前后各有一个狭长的天井,两旁有廊房,中间为正屋。在歙县城区的著名的明代建筑方士载宅,就属于这一类型。

日型为三间两进,第一进与第二进之间,第二进与第三进之间各有天井。各进之间两边均有廊房相连。

明代生活史——店铺民居

镂空楼花:明徽州民居木雕作品(选自汪立信等《徽州明清民居雕刻》)

徽州民居的结构大多是砖墙、木梁架和方砖铺地,与南方各地的房屋无大区别,但在建筑艺术上却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传统社会的营造法则的限制,这些住宅大体都具有舒适而紧凑、朴质而华丽的特点,与当时宫殿王府的宏大豪华有显著的区别。在砖、木、石等普通材料上装饰秀丽雅致的雕刻,门楼、门罩、柱础、梁架以及楼梯栏杆都有各式各样的雕镂,可以说整个建筑的装饰主要是由雕刻构成,而其中最有特色的是砖雕。砖雕图案的题材非常广泛,或以人物为题材,内容包括神话传说、戏曲故事和民间风习等;或以动物花鸟为题材,有龙凤图案、狮子图案、梅、兰、竹、菊等。明代砖雕古拙朴素,颇似汉代画像石。

明代民居结构自成体系,并有一些专有的名称。如居宅墙门,在明代称为“台门”。考其起源,古代城门均筑土成之,垒土称台,所以称为台门。所谓台门,意思就是可以登高望远。居室中,除厅堂外,又有厢房,分东、西厢房。西厢,即西清,属于厢房的清僻之处。又有东荣、东翼、南荣、南除等名,均为南庭。至于东除,即中堂。大户人家居室的窗户,分为两层,外面为窗,里面为寮。居宅屋基内檐头下沟,称为“阳沟”。在浙中,民居的水沟,多用陶瓦制成,如灶突状,称为“淫”,取其流通不壅滞之义。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61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