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魏晋美学——《周易略例》中的方法论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21:24:54 0


王弼将《老子指略》中崇本息末、崇本举末、辨名析理、得意忘言等思想用于解释周易,不纠结于象数,为易学在哲学、美学、文学艺术方面的展开明确了路向。在《周易略例》中,他说明了自己的解释思路、方法及基本观念,理清了言、意、象的关系。本节主要围绕《明彖》、《明爻通变》和《明卦适变通爻》篇来分析立本和通变的哲学方法论,并说明立本和通变作为美学方法论的意义。《文心雕龙》中的宗经和通变原则直接渊源于此。《明象》篇疏通了符号和意义的多重关系,下节由此专门讨论言意之辨命题。

一、明彖和立主旨

彖指“彖辞”,是每一卦开头的卦辞。例如乾卦,“元亨利贞”就是彖辞或者卦辞;其余六爻下的释义是爻辞。爻辞只断定该爻的吉凶,彖辞断定整卦的吉凶。因此“彖”有“断”、“断定”的意思。《系辞上》说:“彖者,言乎象者也。”就是总括整个卦象。

王弼的《周易略例》首先说明彖辞,提出了一个涉及理论体系建构的重要思想。首先,“夫彖者,何也?统论一卦之体,明其所由之主者也。”[魏]王弼著,楼宇烈校释:《王弼集校释?周易略例?明彖》,第591页,中华书局,1980年。以下出自该书《周易略例》部分引文不再注明出处。说明“彖”是主旨。“夫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者也。夫动不能制动,制天下之动者,贞夫一者也。故众之所以得咸存者,主必致一也;动之所以得咸运者,原必无二也。”显然,这是运用了崇本息末和崇本举末的思路,各种现象、各种散见的观念都要一个统率性的观点。“物无妄然,必由其理。统之有宗,会之有元,故繁而不乱,众而不惑。”任何事物都不是无端存在的,必然会遵循一定道理或因果关联,有一个统率。“故六爻相错,可举一以明也;刚柔相乘,可立主以定也。”这是说爻辞围绕卦辞展开。从易学上讲,王弼是反对任意展开,要求遵循一定理路,也是遵从传统学说。“是故杂物撰德,辩是与非,则非其中爻,莫之备矣!故自统而寻之,物虽众,则知可以执一御也;由本以观之,义虽博,则知可以一名举也。”“执一御众”对于中国思想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论语》是语录体,与老子始终围绕一个中心思想展开有很大不同。王弼要贯彻的思想是,始终抓住根本问题,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抓住现象的本质。“繁而不忧乱,变而不忧惑,约以存博,简以济众,其唯彖乎!乱而不能惑,变而不能渝,非天下之至赜,其执能与于此乎!”只有贯彻抓根本的思路,才能够将杂乱无章、充满偶然性的事物理出头绪。

社会实践多数时候是就事论事。自然科学是面对对象本身。王弼执一御众的思想,对于哲学方法论来说,就是要抓住根本问题、主要矛盾、事物本质及主要矛盾,这种思维方式也适用于实践领域和科技领域。对于人生哲学和宗教来说,就是要紧扣人的目的,抓住根本问题和根本观念,比如说老子强调无为,节制欲望;佛家强调心境澄明,强调主体的情绪和感觉。

二、通变和执一御众

“明爻通变”和“明卦适变通爻”这两部分主要是说明“卦以存时,爻以示变”。卦辞是主旨,爻辞是对主旨的具体解释。在主旨不变的情况下,具体思想观点则会有变化。王弼的意思是,经典解释要抓根本,立主旨,不能任意阐发;同时,又不能局限于前人的解释,在紧扣主旨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展开。由此可见,王弼执一御众,也是化一为多,注重合乎学理的思想创新。这对美学有着方法论上的启示。以文学批评来说,功用、价值问题从来都是一个主题,这是不变的,也没有必要变。但是,一者,功用、价值有方方面面,不同时代有不同侧重;二者,功用、价值有一个程度问题,问题小说、问题剧非常强调功用价值,而武侠小说、公案小说则追求娱乐消遣,可以忽略功用和价值,当然也要尽量避免副作用。很多作品,可以不呼应时代主题,远离主导价值观念,但是也不应该违背。这就是强调“主”或“本”。有的作品为了精神愉悦和满足,不惜损毁道德,这就要求批评家要发挥引导作用。批评家应该倡导、坚持一些积极向上的思想,坚持进步价值观,在多元价值观念下坚持主导价值观念,这就是抓根本与通变化的统一,是执一御众与变一为多的统一。

王弼不仅将爻辞的功能和意义定位于变,还进一步说明了变通的原因和必要性。他说:“夫爻者,何也?言乎变者也。变者何也?情伪之所为也。”就是说情况不断发生变化,所以要变。“一时之制,可反而用也;一时之吉,可反而凶也。故卦以反对,而爻亦皆变。是故用无常道,事无轨度,动静屈伸,唯变所适。”“变”是《周易》的一个重要观点,王弼将其突出出来。“变”是处理各种事情的一个基本原则,不是说一定要“变”,而是说一定要时时考虑到变的可能或必要。在文学艺术领域的启示便是文无定法。文学艺术都有其“法”,有其规范、要求,实际运用时则不能采用固定的套路。

突出“变”的思想对于重视经典、重视传统的中国人来说具有特殊重要性。很多人不仅在政治伦理领域不敢突破,甚至在艺术领域、学术领域也不敢轻易突破。文学艺术的基本技法是要学的,但是文学艺术作品的创造很难直接追溯因果,一个人的经历有着无穷无尽的偶然,不一定传承了什么文化传统,也不一定有什么经历导致他有了新的领悟,因此,文学艺术领域是崇尚新变的,鉴赏批评也要注意变。

执一御众和通变是相辅相成的。对于文学艺术创作来说,一些基本的道德理念、价值观念还是不变的,一些共同的社会心理也不能够忽略。在鉴赏批评方面,尤其要确立一些基本原则,这样才能执一御众。没有执一御众就是乱变,如刘勰所说的“讹滥”;仅仅突出执一御众而不强调变,则是保守和专断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48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