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历代服装与装饰——汉代的服装、发式与饰物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17:27:32 0

汉代,曾经是一个强盛发达的时代。从遗留下来的汉代壁画、画像石、铜镜、帛画等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身着宽大长袍的人物。肥大宽松的深衣,应该是当时社会中上层人士的主要衣着。包括大量官员的制服,也是这样的长衣。

那么,怎么去区分这些等级森严的官员官职高下呢?从古代文献的记载与考古实物来看,当时可能主要是从头上戴的冠帽和腰间佩的绶带等方面来区分等级品秩。

汉代官员日常戴的冠帽有很多种,比较主要的有:

长冠,又叫斋冠,高七寸,广三寸,用竹皮编成内框,外面罩有黑色的漆纱,使用时套在发髻上。它是沿袭楚国流行的冠帽形制制作的。20世纪70年代,在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中曾经出土一件人物御龙帛画,上面画了一个男子,头戴高高的长冠,就是战国时楚冠真实的记录了。70年代发掘的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有一些随葬的木俑。其中有一件男俑头上戴有一个向后上方倾斜的梯形长木板,有些学者认为这就是当时的长冠。也有人把它叫做另一种汉代冠帽——却非冠。却非冠与长冠相比,应该显得短一些,低一些,但外形基本相似。

委貌冠:它与古代的皮弁相似,长七寸,高四寸,形状像一个倒扣过来的杯子。它是用黑色的丝绢缝制,而皮弁是用白鹿皮制作的。我们在山东聊城出土的一块汉代画像石中可以见到一个头戴委貌冠的人物形象。根据记载,汉代的公卿诸侯大夫在参加大射礼等重要礼仪时需要戴委貌冠。

通天冠:这是皇帝平常戴的冠,它的主体是一个长方形的板框,用铁梁制作而成,上面罩着黑纱,冠前面有三角形的装饰物,称之为“山”。冠的两侧最早用鹬鸟羽毛装饰,后来改成用绢帛代替。在山东沂南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就可以看到戴这种通天冠的人物画像。

远游冠的样式与通天冠相似,但是没有“山”的装饰与两侧的各种饰物,只是在冠的前部横卷了一个绢筒。这是亲王日常戴的。

高山冠是官吏与近侍的冠服。它的形状与通天冠相似,只是冠的顶部不倾斜,也没有各种饰物。

进贤冠是汉代最普通的一种冠饰。一般文官与儒生日常都戴这种冠。它是由先秦的缁布冠演变而来。冠的下部是一个套在头上的冠圈,冠圈上装有用铁或竹、木做的冠梁,前面高七寸,后面高三寸,顶部长八寸。公侯的冠上装三道梁。中二千石至博士级别的官员(相当于后代的三至七品官员),冠为两道梁。博士以下的吏员与儒生们的冠只有一道梁。

法冠:是专门为司法人员,如侍御史、廷尉等官员设置的冠帽。传说楚王曾经获得一头长有一只长角的神兽,名叫獬豸。它可以区分是非曲直。如果请它断案,它会用角去牴有过失的一方。于是楚王便仿照獬豸的角制作了一种顶部有直立铁柱的冠。汉代沿用了这种式样,制作法官戴的冠帽。

武冠:它只供给武官们戴用,又叫做武弁大冠。传说它是赵惠文王实行胡服,改进后形成的一种冠式。它与巾帻合戴可以把整个头部包裹起来,便于保护头部,而后形成一种装饰性比较强的官员冠式。在甘肃省武威磨嘴子的汉代墓葬中曾经出土过汉代的武冠实物。它用漆纱制成,两端有垂下的护耳,耳下有缨,可以系在颔下,前额部分突出,另包有巾帻。汉代的宫廷侍卫官员,如侍中、常侍等高级武官还要在所戴的武冠上加戴黄金铛、玉蝉等装饰品。在辽宁北票西官营子发掘的北燕冯素弗墓中出土了一件当时装饰在冠上的金附蝉。它用金丝与宝石制成,精美异常。此外,宫廷武官们还要在冠旁佩戴一条貂尾作为装饰。侍中的貂尾垂在左边,常侍的貂尾垂在右边,以示区别。

汉代以后,中央的中郎将、羽林监、虎贲等将领率领着专门征战的野战部队。这些将领们的武冠上面附加了另一种装饰物,在左右两边各插上一枝鹖鸟的尾羽,这就是习惯称做鹖冠的武冠。以后它成为武将的象征。其实在武冠上插羽毛装饰的做法起源很早。在战国时期青铜器上的图案装饰中,就见到过在冠上插有羽毛的骑马武士。据说鹖鸟是一种非常勇猛好斗的鸟。让武将们戴上它的羽毛,意思是希望武将们也能像鹖鸟一样的勇猛善战。

用彩色丝线编织而成的绶带也是汉代官员身份的重要标志。它根据官员的官品不同而分成不同的颜色和纹样。其长度也随着官秩的大小而改变,官品越高,绶带越长。这种绶带可以说是汉代官员的主要身份标志。它平时垂挂在腰间,也可以收起来装在縏囊中。囊上往往绣着虎头纹样,挂在腰带的侧面,叫做虎头绶囊。山东省嘉祥武氏石室画像石中有一幅“周公辅成王”的图画,画中周公、成王与随侍的大臣们身上都系挂着长长的绶带。沂南汉画像石中也有一个头戴武冠、腰佩虎头绶囊的将军形象。这些汉代画像都是当时官员佩绶制度的逼真反映。

汉代帝王随葬的玉衣,是一种特殊的衣物,也是汉代贵族等级制度的体现。近年来在河北满城、江苏徐州等地出土过多件汉代的玉衣。它是用玉片缀接而成的。古人认为玉能保护尸体不腐朽,所以产生了这样一种特殊的衣服,因为耗资巨大,又作为一种特殊的荣耀,只有皇帝赐予玉衣的王侯才能够使用。

从考古材料中看到,上身穿短襦,下身穿裤子或在腿上缠绕斜幅的一种服装组合曾广泛流行。这应该是当时下层人民的穿着。四川省博物馆收藏了一些当地汉墓中出土的陶俑。其造型生动逼真,都是手执耒耜等工具的劳动者形象,可能是在表现被墓主雇佣或奴役的农民。他们的服装很简单,只穿一件短襦,光着腿,赤着脚,显然是在劳作中的衣着。而在河北省望都县的汉代壁画墓中发现的壁画士兵、侍卫等军人形象。则是身穿短襦,腿缠斜幅,头戴小冠。类似的形象在四川省、河南省、山东省、陕西省等地出土的陶俑、画像石、画像砖和石棺画上也是处处可见。

对于下层人民来说,最普遍的衣着只是用毛、麻织的粗布裁剪的短衣。当时,把粗毛布做的衣服叫做“竖褐”,把粗麻布做的衣服叫做“布衣”。因此,“布衣”、“竖”与“衣褐”就成了下层平民乃至奴仆的代名词。劳动人民赤身裸体,仅穿一条下裳劳作是很常见的事。这在古代文物中也有反映。山东省沂南汉画像石中有一个舞剑的杂技艺人,山东省汶山汉画像石中有一个杀猪的屠夫,他们都赤裸上身,只穿一条短裤。这种短裤与今天仍在使用的中式短裤相近。汉代人称之为“裈”。是下层民众常常穿用的。比这更短小的是“犊鼻裈”,它是贫贱劳动者穿的另一种短裤,只是用一块三尺长的布帛围在腰胯间。《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相如身自着犊鼻挥,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

比起男子的衣着来,女装的色彩与式样应该更为丰富,具有独特的时代风貌。

“帼”是汉代流行的一种妇女头饰物。三国时蜀汉的诸葛亮为了激怒司马懿,就给他送去巾帼。从四川省彭山汉代崖墓中出土的女俑头上就有巾帼,像一顶圆形的冠帽,可能是用勒子束紧戴在头发上的。上面露出发髻。这样看来,巾帼可能就是一个布帛缠成的中空的帽圈,戴在头发上。在山东省嘉祥武氏石室画像石、河南省南阳汉代画像石等文物中,可以见到一种花瓣形的帼,外形像一顶花冠,在帼上装饰了很多花朵与饰物。(图20—7)贵妇在帼上还要插装饰的步摇、凤簪、华胜等饰物。

历代服装与装饰——汉代的服装、发式与饰物

图20-7 山东沂南汉代画像石墓中的女子图像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宫女、婢妾以及歌舞伎们的服装日益趋于丰富多彩。式样奇巧多变,质地轻薄华丽。这在汉代墓葬壁画、画像石等描写宴乐的画面中,可以看得十分清楚。例如四川成都汉画像砖上画的舞女,宽松长大的衣袖迎风起舞,婀娜多姿。显示出衣料的优良质地。

于是,汉代妇女服装式样就在不断变化。上衣逐渐变窄,变短,与下裳分离开,形成了“上襦下裙”的两截服装组合。襦作为上衣,有不同的长度,长的可以垂至膝盖以下,短的才与腰相齐。妇女们日常以襦裙为常服。上衣与下裳分开以后,上身的襦、衫子等,袖子逐渐加长、加宽。这种倾向增加了衣装的装饰性,使汉代女装衍化出多种时髦的流行式样。像汉代乐府《陌上桑》,就是如此描写容貌美丽的采桑姑娘罗敷衣着打扮的: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这些优美的词语描绘出了汉代民间妇女的衣装式样。相比起来,帝王贵族们的财富可以使他们把妇女打扮得更加华丽。让我们看一看东汉末年著名文人曹植的《洛神赋》,那里面用华美的辞藻描绘出了这样一位宫廷贵妇。

披罗衣之璀璨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

我们再来看一下出土的实物。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了两件单裙。这是我们有幸看到的汉代裙子实物。它们都是用四片整幅宽的绢片缝合成一个裙片,然后再在裙片上端加缝上一条裙腰。每片绢片都裁成上窄下宽的梯形。这样整个裙子就形成一个圆弧形。裙腰的两端延长出来做系裙的带子使用。也有一些裙子另配一条裙带。裙片两侧不缝合在一起。穿着时把裙片从身后向身前方包掩,两侧互相叠压,用裙带束紧。

战国秦汉时期的妇女是很少穿裤子的。在湖北省江陵马山一号楚墓中出土的20件各种女子服装中只有一条锦裤。而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58件衣物,却连一条裤子也没有。当时的女子即使要穿裤子,也是只有两条裤腿,上面没有裤裆。由于外面要穿多重裙子与袍衫、深衣等,这种不完全的裤子无伤大雅。由此看来,完整的裤子在中国古代各种服装中流行开来的时间是最晚的。

可能是由于儒家提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损伤”。秦汉时期的人对头部的装饰很在意。当时的平民头戴巾帻是很常见的。由于只有贵族官员才能使用冠冕。百姓们只是用布帛把头包一下。这种布帛称为“巾”。当时流行一种包头巾的式样,叫做“帩头”,也称做“络头”。在四川省成都天回山出土过一个生动的东汉舞人陶俑。他的头上就包了一个帩头,在额头前束出了两个尖角,很像现在陕北的农民包头式样。

帻是在战国时期形成的一种头衣,流行很广。最早的帻可能是用窄窄的长布条整齐地在头上缠成一圈,类似今天苗族的缠头。汉代时它被改进成一种帽子。在头顶上方做成一个可以盖住发髻的高顶,四周有整齐的边沿。帻本来是卑贱的执事人员和普通平民所使用的头衣。我们可以在汉代的陶俑、壁画与画像石中见到很多戴帻的士兵、百姓等人物形象。以后,帻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戴帻的人也不仅限于下层人民了。像王莽头秃,就用帻加上遮顶的“屋”来戴。于是就出现了很多改进的帻。有的是在原有的帻上面加上两侧的护耳,这些护耳还有长耳、短耳之分。有些是在帻上面加上发冠,如文官在进贤冠下戴介帻,武官在武冠下衬平上帻等。有的把头巾与帻一起戴。这些多种多样的帻在当时也都有具体的名称,例如平巾帻、介帻、平顶帻、冠帻等等。

和先秦一样,假发仍然是妇女服饰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湖南省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女尸上仍然保存了原来的发髻。它就是由缀加假发梳成的盘髻。梳理时将假发续入真发的下端,然后反转上来盘到头顶上,形成高髻,再以三枚发笄插入进行固定。从古代文献与汉代画像石、墓葬壁画等文物资料中可以了解到,秦汉妇女的发髻式样达数十种之多。据记载,秦代的女子发式有:凌云髻、垂云髻、迎春髻、神仙髻、望仙九鬟髻、参鸾髻、黄罗髻等。而汉代流行的女子发式则有三角髻、三鬟髻、双鬟髻、瑶台髻、堕马髻等等。

鞋袜的式样在秦代时就已经十分丰富了。大致分类便有皮靴、皮鞋、木鞋、草鞋、麻鞋、丝履等许多种。“履”大多是指丝履,即用丝锦缝制的鞋子。它舒适又轻巧,十分华美,是上层社会的日用品。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了一双完整的青丝履。鞋帮浅直,尖尖的鞋头向上翘着,方口,样子有些像小船,适宜穿着。它的鞋面用丝线编织而成,鞋底是用麻线织的。当时把贵妇人穿的丝履称为“文履”,是说它上面布满了花纹。它是用绣花的锦缎做成的,价值不菲。

相比起来,广大下层社会的民众,却只能穿用草或麻皮编织的鞋子。在甘肃省居延的汉代遗址中发现过当时的草鞋。它是用草绳编织成一个鞋底,再有穿绳子的环,把鞋系在脚上。直至今日,南方农村中穿的草鞋还是这样。在陕西省咸阳出土的汉代陶俑中,也有脚上穿草鞋的人物。北方的少数民族穿一种高统的皮靴,当时叫做“络鞮”,由于民族之间的接触增多,除去胡人外,汉人士兵乃至北方的一些居民也有所穿用。汉族的皮鞋大多是用一块整皮子折叠缝成的,方头平底。用生革制作的叫做“鞜”。底部浅平,开口较大的叫做“靸”。此外还有多种皮革制作的鞋履。当时可能皮革比起丝绸来便宜得多,皮鞋又耐磨经久,所以皮制的靴鞋成了比较普及的日用品。古代上层社会里穿皮鞋倒成了生活俭朴的表现。西汉初年,以俭朴著名的汉文帝就经常穿革履,这成了他被后人称赞的美行之一。

最高级的鞋叫做“舄”。它用华丽的锦缎作面料,加上厚厚的木底,描上金漆。这是供皇帝与高级官员们在礼仪场合穿的。在朝鲜乐浪彩箧冢中曾经出土一双保存完好的舄。这座墓葬的时代大致相当于汉代晚期。那时朝鲜地区受到中原文化的极大影响。这双舄应该是中原的式样。它圆头圆口,很像今日的中式圆口布鞋。只是鞋底又高又厚而已。

另外一种当时常见的鞋是“屐”。也就是木拖鞋。秦汉时期,人们穿木屐是很普遍的,制作上也很精巧。根据《后汉书·五行志》中的记载,东汉延熹年间,京城洛阳里的老人们都穿着木屐。妇女出嫁时,也穿着油漆彩绘的美丽的木屐,用五彩的丝带做系带。男女的木屐在外形上有所不同。《搜神记》说:男子的木屐是长方形的,而女子的木屐两端都要做成圆形。这恐怕不仅是为了美观,也许还含有男女地位不同的意义。

古代人把袜子叫做“足衣”。用皮革、丝帛、麻布等面料制作它。式样比较简单,像一只布袋。有些也裁剪成类似脚的外形。它一般有一尺多长。在袜口还缀上一条带子,用来束紧。古代人们大多是一进屋就脱下鞋子。但赤足不恭敬。所以袜子在上层社会中是很重要的。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两双短靿绢夹袜,由此可见当时的两种袜子式样。另外,在新疆民丰的古墓中也出土过几双东汉时期的高统袜子。(彩图4)它们是用彩色的织锦,如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菱纹阳字锦等缝制的。这些带有汉字花纹的织锦表明了它们来源于中原地区。新疆罗布泊中的楼兰遗址还出土过一种汉代的丝绸袜裤,它是把袜子与长长的裤筒连在一起,十分别致。

我国妇女很早就有使用香料的习惯。当时,不论男女老幼,都会在身上带一、两个香囊。香囊是用丝绸缝制的,像一个小口袋,在里面装上香草或者香料。幸运的是现代发现了汉代香囊的实物。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纺织品中有四件香囊。它们用极其精细的“信期绣”织锦和素绢制成。香囊中装了一些植物,经鉴定,是香茅草、花椒、辛荑等香草料。妇女应该是香料的主要使用者,不仅带在身上,还用香料沐浴、熏衣。甚至皇宫中后妃的居室墙壁都用掺和有香料的灰泥涂抹,所以古代把后妃的住处称做“椒房”。

仔细看一看当时海、陆两条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情况,就可以发现,西方商人用来交换丝绸的,除去象牙、犀角、珠宝、珍禽异兽以外,主要是大量的香料。有安息香、苏合香、郁金香、胡椒、乳香、龙脑香等等。在广州发掘的西汉初期南越王墓中就发现了一盒乳香。中国不出产这种香料。它一定是来自红海沿岸的原产地,是海外贸易的结果。这说明,在汉代已经需要从西方得到香料了。这也是促进丝绸之路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399.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