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古代饮食文化——餐桌上的礼仪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17:26:45 0

《礼记·曲礼》曰:“入境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这话成了周代那个崇尚礼仪的社会所奉行的行为准则。尤其对于饮食礼仪,人们态度之严肃,远不是我们当代标榜有现代意识的人所能想象得到的。

《礼记·礼运》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意思是礼仪产生于饮食活动,饮食之礼是一切礼仪的基础。饮食礼节虽然不是文明社会所独有的现象,它的产生可能与饮食本身大体同时,但文明社会的繁文缛节却远不是野蛮时代所可比拟的。夏商时的饮食礼仪不太清楚,至迟在周代,饮食礼仪形成了一套相当完整的制度。饮食内容的丰富,居室、餐具等饮食环境的改善,如何使饮食过程规范化,高层次的饮食礼仪自然产生,与礼仪相关联的一些习惯也逐渐形成。这些饮食礼俗即使在今天,有相当多的内容还有一定的合理性,所以有许多规范一直保存在现代人的饮食生活中,这也是构成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周代的饮食礼俗,经过儒家后来的精心整理,比较完整地保存在《周礼》、《仪礼》和《礼记》的《曲礼》、《礼器》、《郊特牲》、《少仪》、《玉藻》等章节中。这里我们简单叙述一下客食之礼、待客之礼、侍食之礼、丧食之礼、进食之礼、侑食之礼、宴饮之礼,由此可见周代饮食礼俗之大端。

客食之礼。作为一个客人,首先,赴宴时入座的位置就很有讲究,要求“虚坐尽后,食坐尽前”。古时无椅、凳之类,席地而坐,在一般情况下要坐得比尊者长者靠后一些,以示谦恭;而饮食时则要尽量坐得靠前一些,靠近摆放馔品的食案,以免食物掉在坐席上。

其次,要求“食至起,上客起”。宴饮开始,馔品端上来时,客人要起立。在有贵客到来时,其他客人都要起立,以示恭敬。如果来宾地位低于主人,必须端起食物面向主人道谢,等主人寒暄完毕之后,客人才可入席落座。

进食之先,等馔品摆好之后,主人引导客人行祭。古人为了表示不忘本,每食之先必拨出各种馔品少许,放在杯盘之间,以报答发明饮食的先人,是谓之“祭”。食祭于板,酒祭于地,等食毕后即撤下。如果在自己家里吃上一餐的剩饭,或是吃晚辈准备的饮食,就不必行祭,称为“馂余不祭”。

享用主人准备的美味佳肴,虽然都摆在面前,而客人却不可随便取用。须得“三饭”之后,主人才指点肉食让客人享用,还要告知客人所食肉物的名称,细细品味。所谓“三饭”,指一般的客人吃三小碗饭后便说吃饱了,须主人再劝而食肉。实际上主要馔品还没享用,何得而饱?这一条实为虚礼。《礼记·礼器》云:“天子一食,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无数。”这是说天子位尊,以德为饱,不在于食味,所以一饭即告饱,要等陪同进食的人劝食,才继续吃下去。而诸侯王是二饭、士和大夫是三饭而告饱,都要等到再劝而再食。至于农、工、商及庶人,便不受这礼法的约束,所以没有几饭而告饱的虚招,吃饱了便止,正所谓“礼不下庶人”。

宴饮将近结束,主人不能先吃完饭而撇下客人,要等客人食毕才停止进食。主人未饱,“客不虚口”,虚口是指以酒浆荡口,使清洁安食。主人未食毕而客先虚口,便是不恭。

宴饮完毕,客人自己须跪立在食案前,整理好自己所用的餐具及剩下的食物,交给主人的仆从。待主人说不必客人亲自动手,客人才住手,复又坐下。如果是本家人,或是同事聚会,没有主宾之分,可由一人统一收拾食案。如果是较隆重的筵席,这种撤食案的事不能让妇女承担,怕她们力不胜劳,可以推出年轻点的人来干。

待客之礼。主人接待客人的方式,上面已言明一二。及至仆从待客,也有一些很具体的礼节,大意不得。仆从安排筵席,对于馔品的摆放有严格的规定,例如带骨的肉要放在净肉的左方,饭食要放在客人左边,肉羹则放在右边。脍炙等肉食放在外边,醯酱调味品则放在靠人近些的地方。酒浆也要放在近旁,葱末之类可放远一点。如有肉脯之类,还要注意摆放的方向。这些规矩大致上还是切合实际的,主要还是为了取食方便。

食器饮器的安排也毫不含糊。(图21—13)仆从摆放酒尊酒壶等酒器,要将壶嘴面向贵客。端出菜肴时,不能面对客人和菜盘子大口喘气。如果此时客人正巧有问话,仆从回答时,必须将脸侧向一边,避免呼气和唾沫溅到盘中或客人脸上。如果上的菜是整尾的烧鱼,一定要将鱼尾指向客人,因为鲜鱼肉从尾部易与骨刺剥离。干鱼则正好相反,上菜时要将鱼头对着客人,干鱼从头端更易于剥离。冬天的鱼腹部肥美,摆放时鱼腹向右,便于取食;夏天的鱼鳍部较肥,所以将背部朝右。主人的情意,由此可以见其深厚,可以见其真切。

古代饮食文化——餐桌上的礼仪

图21-13 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漆案盘

侍食之礼。陪侍年长位尊者进餐,自己不是主要的客人,主人亲自进馔,则不必出言为谢,拜而食之即可。如果主人顾不上亲自供馔,客人则不拜而食。

陪长者饮酒时,酌酒时须起立,离开坐席面向长者拜而受之。长者表示不必如此,少者才返还入座而饮。如果长者一杯酒没饮尽,少者不得先饮尽。长者如有酒食赐与少者和僮仆等低贱者,他们不必辞谢,地位差别太大,连道谢的资格都不给。

侍食年长位尊的人,少者还得准备先吃几口饭,谓之“尝饭”。虽先尝食,却又不得自个儿先吃饱肚子,必得等尊长者吃饱后才能放下碗筷。少者吃饭时还得小口小口地吃,而且要快些咽下去,准备随时能回复长者的问话,谨防有喷饭的事。

凡是熟食制品,侍食者都得先尝尝。如果是水果之类,则必让尊者先食,少者不能抢先。古来重生食,尊者若赐给你水果,如桃、枣、李子之类,吃完这果子,剩下的果核不能扔下,须怀而归之,否则便是极不尊重的了。如果尊者将没吃完的食物赐给你,若是盛食物的器皿不易洗涤干净,就得先都倒在自己用的餐具中才可食用,贵族们对于个人饮食卫生可真是够讲究的了。

丧食之礼。家国之丧,有丧食之礼。《礼记·问丧》说:“亲始死,三日不举火,故邻里为之糜粥以饮食之。”亲人死去,家里三日不做饭,而由邻里乡亲送些粥来给家属吃。

如果是君王去世,王子、大夫、公子(庶子)、众士三日不吃饭,但以食粥服丧。大夫死了,家臣、室老、子姓都是只能吃粥。鲁悼公死后,季昭子问孟敬子道:“为君王服丧,该吃什么?”敬子说:“那当然是吃粥,吃粥为天下之达礼。”

病人服丧,可以受到一些照顾,不必死守吃粥的规矩。这服丧之礼到了后来,发展到一些孝子终身食粥,连盐菜都要戒绝。当然也有不孝的子孙,祖先去世,依然大肉大鱼不断。现在有的地方办丧事大吃大喝,丧事当成喜事办,那又另当别论了。

进食之礼。进食时无论主宾,对于如何使用餐具,如何吃饭食肉,都有一系列具体的行为准则。如共食不饱,同别人一起进食,不能吃得太饱,要注意谦让。不要长饮大嚼,让人觉得自己是想快吃多吃。咀嚼时不要让舌在口中作声,不要啃骨头,使人感到不敬重。客人自己不要啃骨头,也不要把骨头扔给狗去啃,否则主人会觉得你看不起他筹措的饮食。不要喜欢吃某一味食物就只独吃那一种,或者争着去吃,有贪吃之嫌。吃黍饭不要用筷子,但也不是提倡直接用手抓。食时用匙,筷子是专用于食羹中之菜的,不可混用。吃羹时不可太快,快到连羹中菜都顾不上嚼,既易出恶声,亦有贪多之嫌。客人不要自行调和羹味,这会使主人怀疑客人更精于烹调。进食时不要随意剔牙齿,如齿塞须待饭后再剔。湿软的肉可直接用牙齿咬断,不可用手擘;干肉不能用嘴撕咬,须用刀匕帮忙。大块烤肉或烤肉串不要一口吃下去,如此不及细嚼,狼吞虎咽,仪态不佳。吃饭时不要唉声叹气,唯食忘忧,不可哀叹。

这些禁条,使中国古代文明的细枝末节,在饮食生活中得到了圆满地体现。

还有宴饮之礼。周代礼仪之谨严,在宴饮活动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在《仪礼》中的《乡饮酒礼》、《乡射礼》、《大射礼》、《燕礼》、《公食大夫礼》、《聘礼》、《觐礼》各篇中,对相关的饮食礼仪,有着严格的规范。(图21—14)

古代饮食文化——餐桌上的礼仪

图21-14 四川出土的汉代画像砖宴饮图

如“乡饮酒”之礼,乡学三年大比,按学生德行选其贤能者,向国家推荐,正月推荐学生之时,乡里大夫以主人身份,与中选者以礼饮酒而后荐之。整个乡饮酒程序,大约分27个步骤进行。

首先,乡大夫请乡学先生按学生德能分为宾、介、众宾三等,宾为最优。大夫主持大礼,告诫宾介互行拜答之礼。接着是陈设,为主人及宾、介铺垫坐席,众宾之席铺的位置略远一些,以示德行有所区别。在房户间摆上两大壶酒,还有肉羹等。摆设完毕,主人引宾、介入席,入席过程中,宾主不时揖拜。

饮酒开始,主人拿起酒杯,亲自在水里盥洗一过,将杯子献给宾,宾拜谢。主人接着为宾斟酒,宾又拜。酒肉之先,照例要祭食。席上设俎案,放上肉食,宾左手执爵杯,右手执脯醢,祭酒肉,然后尝酒,拜谢主人。主人劝宾饮酒,宾一饮而尽,又拜谢安坐。接着主人又献介饮酒,礼仪与宾相同。介回敬主人饮酒。主人又劝众宾饮,众宾也回敬主人。

席间有乐工四人,二人鼓瑟,二人歌唱,另有乐师一人担任指挥。所歌为《诗经·小雅》之《鹿鸣》、《四牡》、《皇皇者华》。《鹿鸣》为君臣同燕、讲道修政之歌;《四牡》为国君慰劳使君之歌;《皇皇者华》为国君遣使者之歌。三曲歌毕,主人请乐工饮酒。接着又是吹竹击磬,都是演奏为《诗经》所谱的乐曲。整个饮酒过程中,乐声间而不断,最后还有合乐,即合奏合唱,所歌也都是《诗经》中的篇章,如《周南·关雎》、《召南·鹊巢》等。

宾主应酬之礼和笙歌之礼毕,大概主宾已有些疲倦了,于是主人指使一人为“司正”,作为监察,以防发生失礼的事。以下进行的是相互比较随意的祝酒,宾、介和众宾之间也可互相祝酒,这时的礼节稍有懈怠,不像起初那么一丝不苟。

末了,主人请撤去俎案。宾主饮酒前都曾脱了鞋子上堂,现在要去把鞋子穿上,又是互相揖让,升坐如初。燕坐时,主人命进馐馔如狗肉之类,以示敬贤尽爱之意。最后,宾、介等起身告辞,乐工奏乐,主人送宾于门外,拜别。

第二天,宾还要穿着礼服前往拜谢主人的恩惠,这时又要举行一次略为简单一点的宴会,礼仪要求也不甚严格。如饮酒不限量,将醉而止;奏乐不限次数,合欢而已。有时也不必特为杀牲,有什么就吃什么,不必大操大办。

如此“乡饮酒”,对鼓励年轻人勤学上进,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礼仪过于繁复,也会表现出不切实际的弊病,甚至在统治者们也会感到有一些不方便。例如食物,符合礼仪规定的食物并不一定都爱吃,如大羹、玄酒和菖蒲菹之类;另外想吃的食物,却又因不符合礼仪规定而不能一饱口福。贾谊《新书》载:周武王作太子时,很喜欢那闻着臭吃着香的鲍鱼,可姜太公就是不让他吃,说是“鲍鱼祭祀不用,所以不能用这类不合礼仪的东西给太子吃。”不用于祭祀的食物都不能吃,而用于祭祀的食物却未必全都好吃,有时真会倒人胃口,这是周礼的另一面。

在东周时期社会大动荡大变革中,涌现出许多学派,它们的代表人物,著书立说,开展争辩,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各个学派几乎都有与自己学术思想相关联的饮食理论,这些理论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生活。其中有代表性的学派主要有墨家、道家和儒家,其学术代表人物是墨子、老子和孔子。

墨子生活极其俭朴,提倡“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他的学生,吃的是藜藿之羹,穿的则是短褐之衣,与一般平民无异。为了解决社会上“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和“劳者不得息”的“三患”问题,墨子除提倡社会互助外,又提出积极生产和限制消费的主张,反对人们在物质生活上追求过高的享受,认为只求吃饱穿暖即可。他反对不劳而食,攻击儒家“贪于饮食,惰于作务。”墨家自以夏禹为榜样,自愿吃苦,昼夜不息。而且还造出一条圣王制定的饮食之法,即“足以充虚增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墨子·节用》)。也就是说,墨家不求食味之美、烹调之精,饮食生活维持在低水平。

老子以为发达的物质文明没有什么好结果,主张永远保持极低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老子提倡“节寝处,适饮食”的治身养性原则,比起墨家来,似乎倒退得更远。老子学派的门徒末流既有变而为法家的,也有变为阴谋家的,更有变为方士的,他们以清虚自守,服食求仙,梦想长生。

孔子的饮食思想同他的政治主张一样著名,他把礼制思想融汇在饮食生活中,其中一些教条法则直到今天还在起作用。这是因为,就广泛的程度来说,儒家的食教比起道家和墨家的刻苦自制更易为常人接受,尤其易为统治者所利用,后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事之所以发生,也有着相似的原因。人们认为,儒学就是礼学,孔子所创立的儒学,主要内容为礼乐与仁义两部分。礼实际是统治阶级所规定的一切秩序,亲亲、尊尊、长长、男女有别,是礼的根本,由此制定出无数礼文,用以区别人与人之间复杂关系,确定每一个人应受的约束,不得逾越。乐则是从感情上求得人与人相互间的妥协和中和,使各安本分。礼用以辨异,分别贵贱的等级;乐用以求同,缓和上下的矛盾。礼既始于饮食,饮食发展了,礼仪也会有所变更,但更多地表现出的还是传统的烙印,所以我们可以从现代礼仪中找出两千多年以前的渊源来。

典籍中关于孔子饮食生活的实践内容,比起其他学派的代表人物既丰富又具体。《论语》一书是孔子言行的记录,其中包含不少食教内容,尤以《乡党》一篇,阐述最是精辟。墨家攻击儒家为贪食之徒,其实不能一概而论,孔子就不一定是这样。孔子曾说过:“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可以看出,他并没有将美食作为第一追求。他还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对于那些有志于追求真理,但又过于讲究吃喝的人,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可是对苦学而不求享受的人,则给予高度赞扬,他的大弟子颜回被他认为是第一贤人,说:“颜回要算是最贤的了!一点食物,一点饮料,身居陋巷,别人都忍受不了,可颜回却毫不在意。贤哉,颜回!”孔子自己所追求的也是一种平凡的生活,即粗饭蔬食,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

孔子的饮食生活确也有讲究之处,只要环境允许,他还是不赞成太随便。饮食注重礼仪礼教,讲究艺术和卫生。“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他要求饭菜做得越精细越好,并不指一味追求美食。他不吃那些变质的饭食和腐败的鱼肉,烹饪不得法,菜肴颜色不正、气味不正,都不吃。如果不是在常规进餐时间,不吃东西,免伤肠胃。“割不正,不食”,切割不得法的食物,也不吃。“不得其酱,不食”,各类肉食都配有规定的肉酱,没有所需的酱便不吃肉。这几条颇有贵族风度,孔子因此而受到不少责难。

孔子不赞成随便在街市上买食物吃,不逛酒肆,不上饭馆。“食不语,寝不言”,吃饭睡觉不要说话,为的是吃得卫生,睡得安稳。饭桌上高谈阔论,唾沫横飞,非但不雅,更为不洁。如果国君赐给食物,回家一定要坐端正了再吃,不可造次,以示敬重。如果所赐为生食,要做熟了先敬年长者受用。如果所赐为活物,应当先喂养起来,作为纪念。陪侍国君吃饭,国君亲自祭食,陪者不必祭,但须先于国君吃饭,叫做尝饭。孔子坐在服丧的人旁边吃饭,从未吃饱过。要有恻隐之心,因为服丧者不饱食,所以不能狼吞虎咽。

圣人孔子对于自己的一大套饮食说教,大部分是身体力行的,在异常情况下,才有某些违越。如有时赴宴,主人不按礼仪接待他,他也以无礼制非礼。不合礼法,给肉鱼也不吃;若以礼行事,蔬食也当美餐。如据《说苑》记载,鲁国有一个生活俭朴的人,用瓦鬲做了一顿饭,吃起来觉得很香美。于是他把饭盛在一个土碗内,拿去送给孔子吃。孔子很高兴地接受了这碗饭,就好是接受了牛羊肉一样。他的弟子问他:“这土碗不过是低贱的物件,这饭食也不过是粗糙的食物,先生见了为何如此之高兴?”孔子回答说:“我听说好谏的人总会想着他的国君,吃到好食物的人会想起自己的亲人。我并不是以为他送来的饭好,而是因为他吃了觉得味美而想到我,所以我才感到高兴。”又如《吕氏春秋·遇合》载,孔子听说周文王爱吃菖蒲菹,自己也皱着眉头吃那味道极不宜人的东西,三年之后才习惯了那怪味。为了体会周礼的精髓,孔子不惜受三年的苦熬,去吃那并无美味的食物,他也真是够实在的。

孔子活着的时候,齐国的晏婴说他礼节繁盛,几辈子也学不完。晏婴字平仲,为齐国正卿,执政五十余年。饮食上奉行节俭,维护旧有礼制,他也是一个极崇拜孔子的人。

晏子反对无客而饮酒,也反对长夜之饮。有一次齐景公与大夫们一起饮酒,饮到兴头上,景公端起杯子说:“今天和大夫们同欢,请不必拘于礼节。”晏子听了这话,顿时变了脸色,他严肃地说:“您这话可不对了,群臣固然希望国君不要用太繁的礼法来约束他们,但国君应该明白,以臣下之勇完全可以弑君代立,他们之所以不这么做,就因为有礼法的缘故。否则,强者为君,那与禽兽有什么区别?”景公不听晏子的话,仍和大夫们狂饮。景公因事出入筵席,晏子视而不见,不起立迎送;景公与他碰杯,他又抢先一饮而尽。景公十分生气,双手插在腰间,两眼圆瞪,责怪晏子无礼。晏子说:“刚才您说可以不拘礼仪,无礼便是我这个样子。”景公才明白是自己的错,表示听从晏子的劝告。

东周饮食礼仪确实十分严格,不用心研习,就难免在社交场合出岔子。《左传》上便记有许多官员在外交场合因不习礼仪而闹出笑话的事,宴会上既不能有傲气,又不能有惰气,还不能叹气,不许坐错了位置,更不许有不雅不敬的姿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的饮食思想与观念是古人中国饮食文化的核心,它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儒家所追求的平稳社会秩序,也毫不含糊地体现在饮食生活中,这也就是他们所倡导的礼乐的重要内涵所在。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391.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