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古代建筑艺术——丰富多彩的古建筑类型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17:26:19 0

我国现在保存下来的古代建筑非常丰富,它们本身就构成了一部实物建筑史。悠久的历史、雄伟的工程、精湛的艺术、独特的风格,大都可以从遗存的古建筑实物中得到反映。它们主要有宫殿、坛庙、陵墓、园林、民居、府第、文庙学宫、佛寺、石窟寺、塔、宫观、清真寺、城垣、桥梁、堤坝、古观象台、楼台亭阁、华表、牌坊、门阙等等。它们都有各自的建筑特点和发展的历史。现择要分别简述。

一、宫殿

宫殿是我国古代建筑中最高级、最豪华、艺术价值最高的一种类型。它们是历代奴隶主和封建帝王把大量的财富、最好的建筑材料、最高级的匠师、最精湛的技艺集中起来建造的,代表了当代建筑技术与艺术的最高水平。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相传在公元前20世纪,奴隶主即开始为自己修筑了宫殿。《史记·夏本纪》上记载,禹“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可能此时已有奢华的宫殿出现。到了殷代末年(前12世纪),殷纣王大修宫苑,《史记·殷本纪》注引《竹书纪年》说:“南距朝歌,北据邯郸及沙丘,皆为离宫别馆”,其规模之大可以想见。朝歌即今河南安阳,这处宫殿遗址曾经在数十年前进行过发掘,其中有不少土筑殿基,上置大卵石柱础,排列成行。柱础之上,有的还覆以铜“古代建筑艺术——丰富多彩的古建筑类型”(即垫板)。建国后,又发现了不少殷和早周时期的宫殿建筑遗址,如湖北武汉盘龙城殷代宫殿遗址,陕西扶风、岐山早周(前11世纪)宫殿遗址等等。其院落式组合的平面布局与台基立柱等之构架,已奠定了后来宫殿建筑的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在争霸的同时,对宫室的营建也不遗余力,并以此相夸耀。所谓“高台榭、美宫室”成了一时之风气。这一时期的齐临淄、赵邯郸、燕下都等处宫殿遗址,现在仍然历历可寻。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修宫殿,建造了历史上规模宏大的阿房宫,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五年“始皇以为咸阳人多,先王之宫廷小,……乃营作朝宫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施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以为阙”。由于前殿之宏伟,加之始皇之帝业,以后凡帝王之居皆称之为宫殿。(图22—8)“宫”指一组宫殿之全部,“殿”则是指宫中的重要建筑。此后,汉长安之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洛阳之北宫、南宫,殿阁楼台,离宫别馆,组成了规模宏大的帝王宫苑。汉以后,隋之仁寿宫、唐之大明宫、兴庆宫,北宋东京大内,辽、金、元之燕都宫殿,无不日益豪华壮丽。然而这些帝王宫殿,都在改朝换代的战火中,付之一炬。纵或未在王朝更替中毁坏,也未能保存下来。因为帝王宫殿乃王朝政权之象征,不毁去前朝宫殿不足以显示新王朝之威势。所以当元朝统治者自大都败逃之后,大都宫殿虽还完整无损,但明朝并不保存它。朱元璋特地派了工部侍郎肖洵前来北京拆毁元代宫殿。肖洵来到大都之后,看到完整的宫殿时,还十分欣赏,但又不能不把它拆毁。于是他专门写了一本《故宫遗录》来记录其盛况,成了今天研究元代宫殿的重要资料。

古代建筑艺术——丰富多彩的古建筑类型

图22-8 秦咸阳宫殿复原透视图

现在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的帝王宫殿,只有两处,一是北京的明、清故宫,二是沈阳的清故宫。北京的明代故宫非常幸运地被保存下来了,其原因是当清统治者攻下北京时,见到巍峨的宫殿十分壮丽,起初也有拆毁之念,但经过慎重考虑之后,感到毁之可惜,非数十年工夫和大量的财力重建不起来,于是想出了一个妙法,即把原来建筑物上的匾额取下来换上一个新的。例如把原来的皇城头道门大明门换成了大清门,把原来的承天门改成了天安门,把原来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改成了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一座明王朝的皇宫顷刻之间变成了清王朝的皇宫,免去了历代的焚烧拆毁,可称得上是一次极大的创举。另一处是沈阳故宫,它原是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前使用的宫殿。由于它是清王朝“发祥”之地,全国统一之后,统治者仍然注重对它的保护,并且还增修了不少殿阁楼台等建筑。

北京明清故宫原称紫禁城,四周有高大的城墙和宽深的护城河,自明永乐十八年(1420)建成后,至今已有580年的历史。故宫经历了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统治和居住,直到1924年末代皇帝溥仪出宫,才结束了作为帝王禁城的历史,并于1925年成立了故宫博物院。故宫占地面积七十二万多平方米,殿宇廊屋九千余间,建筑面积约十五万平方米。故宫建筑布局继承了古代帝王宫廷前朝后寝的传统格局,分作“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前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东西分列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日常朝会和举行庆典的地方。(图22—9)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两旁分列东、西六宫,其后又有御花园,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后妃、皇子们居住、游乐、礼佛敬神之处。在中轴线的两侧慈宁宫、寿安宫、皇极殿、养心殿等,是专为皇太后、太上皇等养老的宫殿。整个禁城的建筑,金碧辉煌,灿烂绚丽。

古代建筑艺术——丰富多彩的古建筑类型

图22-9 故宫武英殿

沈阳故宫,原称盛京宫阙,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崇德元年(1636)基本建成。清顺治元年(1644)世祖在此称帝。清统治者入关后,这里称作奉天行宫,乾隆、嘉庆时又增建了部分建筑。沈阳故宫占地六万多平方米,有房屋三百余间。这里的建筑布局分为中、东、西三个部分。中路称作大内宫殿,仍继承了前朝后寝的制度,前面崇政殿为主体,是皇太极处理军政要务、接待使臣宾客之所。前为大清门,左右有飞龙、翔凤二阁和廊庑对峙。殿后自凤凰楼以后为寝宫,以清宁宫为主,两旁有关雎宫、永福宫、麟趾宫和衍庆宫等宫殿建筑。东路是沈阳故宫中独具风格的部分,其布局与中原传统的层层院落方式迴然异趣。东路后部正中是一座八角形的大政殿,其前左右分列十个方亭,为八旗大臣和左、右两翼王办公议事之所。西路则是乾隆时期所修建,主要建筑有文溯阁、仰熙斋、嘉荫堂和戏台,是专为收藏《四库全书》和供清帝们来盛京(沈阳)时读书看戏之所。沈阳故宫建筑,不仅在建筑布局上有其特点,而且在彩画、雕刻等方面都有浓厚的东北地方风格,反映了中国多民族建筑文化的特点。

在中国现存宫殿中,还有一座极为特殊的宫殿,就是西藏的布达拉宫。它既是一座喇嘛庙,又是一座具有政权作用的宫殿,是中国古代西藏地区政教合一的产物。布达拉宫位于拉萨市的中心玛布日山上,是中国藏族建筑艺术的精华。相传在公元7世纪,吐蕃赞普(即王之意)松赞干布为了迎娶唐朝的文成公主,在这里创建了宫室。现在山顶上的法王洞内,尚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等人的塑像。现存其他建筑大都是在公元17世纪中叶达赖五世受清王朝册封后重新修建的。布达拉宫主楼13层,高110米,东西长360米,内有宫殿、佛堂、习经室、灵塔殿、庭院等建筑。全部建筑依山势层层向上兴造,分作红宫和白宫两部分,以其外部红白二色为别。红宫居中,为历代达赖喇嘛的灵塔殿。白宫居侧,为佛堂、经室、寝宫等建筑。整个建筑群楼高峙,殿宇嵯峨,气势雄伟,加之顶部镀金铜殿高低错落,金光灿灼,十分绚丽壮观。(图22—10)

古代建筑艺术——丰富多彩的古建筑类型

图22-10 西藏布达拉宫

二、陵墓

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直盛行着厚葬的制度,那时候人们相信人死后要到另一个世界去,仍然可以享受与人间同样的富贵荣华。因此修建了工程浩大的坟墓,把大量的财富带到地下去。尤其是奴隶主和封建帝王们的陵墓工程更为宏大,耗费人力物力之巨,难以胜计。他们的陵墓建筑之精美,宝藏之丰富,不亚于地上宫殿,因此,被称为地下宫殿。例如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不仅地面建筑规模宏大,壮丽豪华,地宫内的建筑和陪葬品也十分壮观、丰富,不亚于生前的宫殿。我们仅从已经发掘的部分兵马俑坑的规模就可以想见当时地上地下陵墓工程之浩大。

1.从墓而不坟到高封巨冢

早期的墓葬在地面上并没有留下什么特殊的标志。《礼记·檀弓上》记载:“古也墓而不坟。”《周易·系辞下》说:“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这里所说的树、封,指的是在地面上树立标志和堆起封土坟头。我们从考古发掘的情况来看,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原始社会的墓葬中,从未发现过有封土坟头的遗迹。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研究,封土坟头和地面建筑(祭堂等)的出现,大约自奴隶社会中期,也即是殷、周之间开始。这可能与奴隶主需要经常向祖先鬼神祈祷、祭祀有关。《礼记》上有一段孔子寻找他父母之墓的故事,说明了封土坟头和树植标记的重要性。故事说: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叔梁纥就死了。当孔子长大成人后,想要祭祀一下父亲,却找不到墓地所在。后来经过许多老人的回忆,费了很大的事才找到。孔子是个重礼的人,他认为祭祀祖先是必要的礼节,于是便在父亲的墓上堆土垒坟,植树作为标志,以便经常前来祭祀悼念。墓上封土垒坟树标的形式可能在孔子以前就有了,这一故事借孔子之名说明了坟冢的起源。从今天保存的帝王陵墓来看,封土的发展过程,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第一种叫做“方上”,就是在地宫之上用土层层夯筑,使之成为一个上小下大的尖锥体,而锥体的上部好像截去尖顶成一方顶,故名之为方上。陕西的秦始皇陵和汉代诸陵大都是这种封土形式。第二种是依山为陵,就是利用山丘作为陵墓,把地宫掘进山里去,如像西安附近的唐太宗昭陵、唐高宗和武则天的乾陵就都是这种形式。第三种是宝城宝顶的形式,就是用砖石砌筑成圆形或长圆形的城墙,里面垒土封顶,使之更加明显突出。这种陵从南京的五代南唐二陵、成都前蜀永陵已有开端,到明十三陵、清东西陵都采用了这种形式。

2.陵园、神道和地宫

陵墓建筑除了封土坟头之外,一般分作地面建筑(祭堂)、墓道和墓穴三部分。它们按照墓主人的地位和财富情况,或简或繁,而帝王陵寝则三者均备而且工程宏伟壮丽。陵地有占地数里甚至数十、百里的,如明十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的范围就很可观。(图22—11)陵园建筑以祭祀的大殿为主,称作棱恩殿或隆恩殿。在它的前后四周有各种门和配殿,形成了一个地面宫殿建筑群,规模十分庞大。如唐高宗与武则天的乾陵,地面建筑就有房378间之多。神道即墓道。一般的墓道很短,只是表示通向墓前的道路。帝王陵的神道(也称御路)则规模很大,两旁有石人石兽等雕刻。这种石雕称为“石象生”,以其好像生前的仪仗队一般。明十三陵长陵的神道长达14华里,有石象生18对,有文臣、武将、麒麟、狮、象、马、骆驼等等。地宫是埋葬死者的地方,是帝王陵的主要部分,又称为幽宫、玄宫等等。早期的墓葬很简单,挖一个土坑盖上几块木板而已,也没有什么殉葬物品。随着财富的集中,统治者得以将大量财力物力和技术力量建造地下宫殿,并有大量器物殉葬。地宫的发展也有几种形式,最早是土穴墓室,后来发展为木板墓室。到了春秋战国和西汉时期便盛行了木椁墓室,成为数层棺木外套木椁的大型木椁玄宫。这时期出现了十分考究的“黄肠题凑”,其结构是“以柏木黄心致累棺外,故曰黄肠。木头皆内向,故曰题凑”。(《汉书·霍光传》颜师古注)这种形式,过去只见于史书记载,直到20世纪70年代,在北京大葆台、河北石家庄、湖南长沙等地相继发现了保存有黄肠题凑的西汉诸侯王王室墓之后,才得到了实物证据。由于木材容易被盗被焚和腐朽,东汉时便逐渐扬弃了木椁玄宫,代之以砖石玄宫。一直到明清时期,凡是帝王陵墓大都是用砖石砌筑地宫的。

古代建筑艺术——丰富多彩的古建筑类型

图22-11 明十三陵分布图

由于厚葬制度,历代帝王以及富豪官宦人家不知把多少财富埋入了地下,这对当时的社会经济实在是一大损失,但同时却为我们今天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宝藏。一座座帝王陵和大墓都是绝好的文物仓库和地下博物馆。由于中华民族历史悠久,而且对丧葬十分重视,以至帝王陵寝、公卿大墓、富豪巨冢处处皆是,几乎遍布青山绿野。这些建筑之宏大精美,文物宝藏之丰富,达到了十分惊人的程度,可以说是一笔巨大的物质与文化财富。

三、坛庙、祠堂、会馆

坛庙、祠堂是祭祀性的建筑,由于祭祀有一套繁复的礼节,所以又称为礼制性建筑。古代中国人信奉多种神灵,祭祀的神很多。人们对天地鬼神、山岳川河、祖宗先烈、圣哲先贤以至动植物精灵都要祭祀,所以坛庙、祠堂在古代建筑中占了很大的数量。这些坛庙、祠堂规模宏大精美,尤其是帝王祭坛的建筑,其规模之大与宫殿、陵寝不相上下。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古人认为,天地是农业生产的主宰,也是万物的主宰,所以从帝王到各级官府以及庶民百姓都要祭天祭地。此外对于风、雨、雷、电、水、火、日、月、星、辰、灶等也都有祭祀,从而建有相应的坛庙、祠堂。它们的规模有大有小,还有等级之分,其中以帝王的祭坛建筑最为宏大。北京的天坛是帝王祭天祈谷的地方,四周范围达六公里。坛内的祈年殿、皇穹宇、圜丘坛等建筑工程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在中国,祭祀祖宗先烈、圣哲先贤的祠庙可以说是遍布全国,几乎村村镇镇都有。其中尤以祭祀孔子的文庙和祭祀关羽的武庙最为突出。除王朝首都之外,各州、府、县都有孔庙,又称文庙。如果一个城市是州或府治的所在地,又是县的所在地,那么这个城市就有几个等级的文庙。在孔庙或文庙的旁边还有学校,也分等级。现存北京的孔庙是最高级的,可供天子或礼部在这里进行祭祀。孔庙旁的国子监是最高学府,古称之为太学。其中心的一个建筑叫做“辟雍”,是皇帝来此讲学之处。各地均有府文庙、府学,州文庙、州学,县文庙、县学。历代帝王对于孔子老家曲阜的孔庙表示了最高的尊崇。皇帝常常派重要官员来此按时祭祀,有时皇帝还亲自前往祭祀。曲阜孔庙的建筑规模也逐代扩大,清朝雍正皇帝特别准许曲阜和全国各地的孔庙屋顶能使用黄琉璃瓦,其等级可与帝王宫殿相比。(图22—12)与孔庙相并行的是关羽庙,或称关帝庙、武庙,以关羽的老家山西解县的关帝庙规模最大,建筑也最为壮丽。此外还有不少岳飞庙,以浙江杭州西湖岳庙为最。至于在个别地方纪念个别英雄人物、圣哲先贤的庙祠,如广东潮州的韩文公(韩愈)祠、四川眉山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祠、北京文天祥祠、合肥包公祠等等,其数量之多就难以胜计了。

古代建筑艺术——丰富多彩的古建筑类型

图22-12 曲阜孔庙大成殿

泰山、华山、衡山、恒山、嵩山五岳,自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就开始祭祀了,并且还给它们上了尊号,逐步封为帝君。祭祀五岳的建筑规模也极为宏大,宛如帝王宫殿。祭祀东岳泰山的庙称作岱庙、华山为西岳庙、衡山为南岳庙、恒山为北岳庙、嵩山为中岳庙。这五岳由于历史悠久,庙内还保存了许多具有珍贵价值的古树和历史文物,如中岳庙的汉代石阙、宋代铁人,西岳庙的西汉碑刻,岱庙的汉柏等等。此外还有祭祀医巫闾山的北镇庙,祭祀四渎的水神庙等等,规模都是相当巨大的。

宗氏祠堂在中国遍及城乡,几乎每一个村镇都有祠堂,在有些大的城市之中可有许多座祠堂。祠堂建筑的规模虽不如坛庙宏大,但多以建筑之精巧与华丽相炫耀。(图22—13)广州的陈家祠是现存祠堂中非常突出的一个,从建筑设计到装饰艺术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尤其是它的建筑雕塑艺术,可称为清代建筑艺术的代表作品。

古代建筑艺术——丰富多彩的古建筑类型

图22-13 安徽歙县呈坎村罗氏祠堂宝纶阁的檐廊装修

会馆是中国古建筑中具有特殊用途的一种类型。它是在明、清时期,随着工商业经济发展而广泛修建的。会馆之名最早见于明代。修建的目的是某一省、县、或地区的同乡或行业的同仁,为在外省外县外地保护本集团利益而提供进行联系、互助的场所。从京城到各省、州、府县均有会馆建筑。这种建筑虽然盛行于明、清,但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有了萌芽。如在汉代京城长安已经有了外地同郡人的邸舍,南宋杭州也有专为外郡同乡人谋利益的场所。在京城者还为各省、州、府官绅来京居住之用,以及入京赴考学子居住之用。后来又称之为“公所”或同业公会。由于会馆建筑还作为同乡、同行业聚会联欢之用,所以大都要有一个比较讲究的戏楼。如苏州的全晋会馆、四川自贡西秦会馆、天津广东会馆等等。许多行业会馆为了显示经济势力,对会馆建筑往往不惜资金精雕细刻,使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四、佛寺、石窟、塔

佛寺、石窟和塔,三者都是佛教的建筑。原来本是一体的,但在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或是分离或是孤立存在,成为似乎是三种类型的建筑了。

1.佛寺

这是供僧众礼佛、居住的建筑,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才出现的建筑类型。佛教正式在中国传播并得到皇帝的允准在汉明帝时期。永平十年(67年)汉明帝派蔡愔、秦景等人去西域求法,他们迎回了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以及佛经等物。汉明帝很尊重他们,把他们安排在鸿胪寺(相当于国宾馆)中居住。第二年立即为他们修建了一个专供礼佛诵经传教的建筑,命名为白马寺,于是便在中国出现了第一座佛教寺院。“寺”这个字原是古代高级官署的名称,这时称之为寺,以示尊重。从此所有的佛院便通称为寺了。两千年来,随着佛教的兴衰起落与教义的发展,佛寺建筑也在不断地变化着。最大的一个发展即由早期的以塔为主的寺院布局改变为以殿堂为主的寺院布局。根据《三国志·魏书·释老志》、《洛阳伽蓝记》等历史文献记载,隋唐以前的佛寺大都是以塔为主的布局,即在寺院的中心修建一个大塔,供礼佛之用,其余的经堂廊庑只是作为陪衬的建筑。最初把塔译作“浮图”或“佛图”等,因而也有把寺院称为佛图寺、佛图祠的。据记载,第一个佛寺洛阳白马寺就是一个以塔为主、塔在中心的寺院。从隋唐时期起,逐步以殿堂安设佛像作为礼佛诵经的主要场所,把塔建于寺旁寺后或另建塔院了。其原因主要是受到中国古代建筑中以殿堂庭院为主的传统影响和佛像的普遍盛行,以礼像代替了礼“舍利”(佛的遗骨)的缘故。这也可以说是佛教中国化的一种表现。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帝王舍宫为寺、官绅富豪舍宅为寺的行为也促进了以塔为中心的寺院转变为以殿堂为中心的寺院布局。佛寺建筑在造型和艺术风格上,由于教派和民族地区的不同,也有很多区别。大概可分为大乘、小乘、禅宗、律宗、净土、法相、天台诸宗和密宗等多类。在中原、华北、江南地区大多为禅、律、净土、法相诸宗寺院,在西藏、青海、内蒙、新疆、华北部分地区大多为密宗(藏传密宗佛教)寺院。在云南、广西部分地区有小乘寺院(俗称缅寺)。以上这些地区除小乘寺院较少外,其他各宗寺院与藏传佛教寺院都有相互并存的情况。在建筑艺术风格上,藏传佛教寺庙和小乘佛寺的特点尤为突出,反映出浓厚的藏族和傣族的民族艺术特点。

2.塔

塔是佛寺中的主要建筑。在印度早期无佛像,认为塑绘佛像是对佛的不敬。直到公元前后才出现了佛像,于是塔便成了佛的最早纪念建筑。塔的梵文原名窣堵波(stupa),是坟冢的意思。传到中国来之后,把它译作了浮图、佛图、塔婆、私偷婆、方坟、圆冢等等。塔的用途是埋藏佛的“舍利”。相传释迦牟尼死后,他的弟子们焚化了他的尸体,于是出现了许多五光十色的晶莹珠子,称作“舍利子”,还有其他一些未烬骨头、牙齿、毛发等,都称之为舍利。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把舍利分别建坟埋葬,这就是塔。随着佛教的广泛传播,人们为了信佛拜佛,纷纷建塔。于是舍利的范围不断扩大,凡是佛经、佛物以至珠宝、砂石、植物等都可作为舍利,这样塔的数量就大大增加了。至于塔的形式,印度最初的塔确属半圆形的大坟冢,现存最早的印度三齐大塔(建于公元前二三世纪)就是这种形式。佛教传到各国之后,按照各个国家发展了的教义和受当地的建筑传统影响,塔的形式就十分丰富、变化多样了。

中国最早的塔是楼阁式塔。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洛阳白马寺塔和三国时徐州笮融浮图祠塔、北魏洛阳永宁寺塔等都是楼阁式塔。它们是印度窣堵波在中国古代高层楼阁的传统基础上创造出的新类型。其形状好像一座四方形的摩天高楼。永宁寺塔高达一百多米。因为我国古建筑是以木结构为主的,所以早期塔也是木塔。以后随着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的发展,为了防火和保持坚固,隋、唐以后建造了大量的砖石塔。现在保存的塔,纯木构的只有山西应县木塔、甘肃敦煌慈氏塔等一两处了。(图22—14)其余大部分都是砖石结构或是砖木混合结构。此外还出现了许多铜铁塔、金银塔、珠宝塔、琉璃塔等等。塔的造型在两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又创造了许多新形式,有楼阁式、密檐式、亭阁式、覆钵式(喇嘛塔)、花塔、过街塔、金刚宝座塔以及几种形式相结合的组合塔等等,可说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塔的用途除了原来的埋藏舍利、礼佛拜佛之外,结合中国传统建筑的功能又有了新发展。这主要有:(1)登临眺览。这是古代楼阁建筑的重要功能,塔把它完全继承了下来。(2)点缀山川名胜。由于塔具有高耸挺拔的英姿和优美的艺术形象,能够装点锦绣河山,所以到后来专为点缀山川名胜而建塔。(3)导航指路。由于塔的体形高峻,远远就能看见,是导航识路的绝好标志,所以在江河转折、海岸港汊、桥梁津渡等处往往建塔,作为导航指路的标志。有些塔上面满布灯龛,晚上点燃,日夜导航。此外,塔还有作为瞭望敌情、观察风向等功用。

古代建筑艺术——丰富多彩的古建筑类型

图22-14 山西应县木塔

3.石窟

石窟本来也是佛寺的一种形式。在印度约公元前2世纪时就已有了石窟寺,是一些僧侣为了静修而在山中开凿的洞窟寺庙(cave temple)。这些洞窟后面一般都凿有塔以为拜佛象征,并有小石室供静修之用。石窟中还有礼佛集会的场地,与寺院的作用相同,所以称之为石窟寺。这种石窟寺大约从魏晋开始逐渐传入中原,石窟寺自传入之后,很快就与中国传统的建筑相结合,与印度原来的形制大不相同了。这些洞窟中一般只有雕塑的佛像和壁画,作为拜佛之用,而在窟前或旁边另建寺院,供僧侣住宿诵经。虽然有些石窟内还保存了静坐的“禅窟”痕迹,但已经不是真正有僧人去打坐,只是保留些原始的遗意罢了。中国的石窟寺不仅是著名佛教寺院,而且也是收藏丰富的雕塑、壁画和文物的宝库。

佛寺、塔和石窟寺三种佛教建筑,在中国现存古建筑中,不仅在数量上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也非常高。如山西五台南禅寺、佛光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图22—15)拉萨布达拉宫、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承德外八庙、北京雍和宫、青海塔尔寺等等规模宏大,豪华壮观不亚于帝王宫殿。至于佛寺和古塔、石窟中的雕塑壁画更是古代雕塑、绘画艺术最为集中之处,在数量与艺术成就上也都居全国之冠,是一份值得珍视的文化财富。

古代建筑艺术——丰富多彩的古建筑类型

图22-15 山西五台唐建南禅寺

五、道教宫观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起源于古代之巫术和秦汉时期的神仙方士之术,其后在一千八百多年的时间中,道教和佛教一样有了许多新的发展。

道教建筑称为“观”或“宫”。这两种建筑形式是中国古建筑的传统类型,早已有之,道教建筑袭用了这个名称,是很自然的。观这种建筑,本为瞭望观览的高楼,所以又常常称为楼观。过去帝王宫门前有两个高楼称为两观,又称为两阙。《尔雅·释宫》说:观也叫做阙。在古代大型府第庄园之中,往往建高大的望楼以为瞭望之所,也属于观这一类型。相传秦汉时期的帝王好求神仙,而仙人又好楼居,故大力修建高楼以迎候仙人。道教本来承袭了神仙方士之术,其建筑以观为名,当然是很合适的了。到了唐朝,不少皇帝崇信道教,连嫔妃宫人也效道装,“五金冠子道人衣”成了时装,于是把原来的道观,晋级为宫。此后,各个朝代便宫观并称,当然宫的地位似乎较观为高,如陕西周至县终南山下的楼观台,唐宋均称宗圣观。元中统元年(1260),特由皇帝下旨易名为宫,以示尊重。历史上把观提升为宫的情况为数甚多。而有些宫、观名称也时有更换,这并不以其规模大小而定。

道教建筑还与岛屿名山相结合,有仙山楼阁、洞天福地之称。保存至今具有建筑与艺术价值的道教宫观,有如下一些:福建莆田玄妙观的三清殿,为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重修,是现存最早的木构道观。江苏苏州玄妙观三清殿,为南宋淳熙六年(1179)所建,规模宏大,结构精巧,面宽45米多,进深25米,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宫观殿宇,尤其是在斗拱上运用了“上昂”结构,是木构中的孤例。山西芮城永乐宫原名大纯阳万寿宫,建于元中统三年(1262),为现存元代建筑中规模最大者。现在尚存宫门、龙虎殿、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等五座殿宇,除宫门外均为元代建筑。(图22—16)永乐宫内除木构这一特点外,最有价值的是元代壁画。三清殿的壁画高4.26米,全长94.68米,计有金童、玉女、天丁、力士、帝君、星宿、仙猴、仙伯等等共290多尊,色彩绚丽,画技高超,堪称杰作。纯阳殿内的吕洞宾神话故事壁画,为一幅幅连环画所组成,名叫“纯阳帝君仙游显化图”,不仅画技高超而且所表现的元代建筑艺术和社会生活内容十分丰富,是研究宋元社会的重要资料。永乐宫原在吕洞宾的老家永乐镇黄河岸边,由于处在三门峡水库淹没区之内,于1959年开始将其全部迁建于此。北京的白云观是全真教的第一丛林,也是龙门派的祖庭,建于唐代,金代曾改名为太极宫、长春宫,明初改名为白云观,现存建筑都是明清时重建的。全观分为中、东、西三路及后院。中路依次为灵官殿、玉皇殿、老律堂、邱祖殿、三清阁、四御殿及钟鼓楼等。东路为南极殿、斗姥阁和罗公塔。西路有吕祖殿、八仙殿、元君殿、元辰殿、祠堂院等。后院为一精美的花园,名叫云集园,又名小蓬莱。院内假山错落,回廊周匝,绿树成荫,清新幽静,有云华仙馆、友鹤亭、妙香亭、退居楼等分布其间。四川成都青羊宫也是著名道教建筑,始建于唐,现存建筑为清代重建。有灵祖殿、八卦亭、无极殿、斗姥殿、三清殿等。其中的八卦亭的石柱雕刻艺术价值甚高,宫内水池山石和林木花草布置相宜,不失为一优美园林。

古代建筑艺术——丰富多彩的古建筑类型

图22-16 山西芮城永乐宫三清殿正立面

六、清真寺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旧称回教、清真教、天方教)的建筑,在平面布局和结构形式以及艺术装饰上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它也和佛寺、塔、石窟寺一样是外来宗教文化同中国传统建筑融合后,创造出的新建筑类型。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大约始于7世纪中叶。据《新唐书》记载:大食国(即阿拉伯)正式派使节来唐是高宗永徽二年(651)。这时的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已处于统治地位,可以想见此时和以后来华者当有其徒,他们由海路将伊斯兰教传入中国沿海地区。五代以后,伊斯兰教在中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广州、泉州的礼拜寺建筑极为华丽。10世纪末,伊斯兰教经中亚传入我新疆地区。

历史上,伊斯兰教传统建筑与中国各民族地区建筑相结合的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唐宋元时期,这时期的伊斯兰建筑以移植方法为主,保存阿拉伯建筑特点较多。如广州光塔,泉州清静寺等,均以砖石结构为主,形式与做法均有显著的阿拉伯风格。到元代虽然已经吸取了中国原有的木结构体系和平面部局,但还保存了一些阿拉伯建筑风格。带有过渡性的成分。第二个阶段是明清时期,是伊斯兰建筑发展的高潮。从1368—1840年近五百年的时间,为适应传教的需要,许多省市创建了大量的清真寺,新出现了讲经堂、拱北(即教主的陵墓)等建筑。在此时期中,伊斯兰建筑“华化”的程度加剧,逐步形成了以木结构殿堂楼阁为主体的中国伊斯兰建筑风格。从现存的伊斯兰建筑来看,大多是这阶段的遗物,建筑技术与艺术价值也较高。第三个阶段是自1840年以后到1949年的一百多年间,由于中国政治经济上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伊斯兰建筑的修建较少,工程质量与技术、艺术水平都较差。在个别新建的清真寺中,也掺杂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和多层的建筑物。在甘肃、宁夏等省,这一时期还修建了一种规模宏大的道堂。在道堂内,不仅有传教的道堂,而且有拱北、客房、帐房等,形成了一组庞大的伊斯兰建筑组群。

与内地木构殿堂楼阁式清真寺同时发展的另一支伊斯兰建筑,是新疆地区的伊斯兰建筑。其建筑形式较多地保留了阿拉伯建筑的特点,结合这一地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和建筑材料,形成了新疆伊斯兰建筑的独特风格。其建筑材料系用土坯、青砖、红砖、琉璃砖及木料等,外观为圆拱顶或平顶形式。内部殿堂分为内外殿或上下殿。

清真寺建筑由于它的功能需要,与其他类型建筑比较,具有独自的特点。在平面布局上,主要建筑为礼拜殿,是教民们日常进行礼拜活动的地方。礼拜殿内,正中有一小龛名圣龛,龛的方位必须背向“麦加”,因此,造成了清真寺大殿都是坐西朝东的情况。在全国成千上万个清真寺中,仅有一个例外,即泉州清净寺的圣龛是背向西北的。由于伊斯兰教没有偶像,不像佛、道那样殿内需供奉许多神佛像,只要能满足人们的想象祈祷即可,所以大殿的平面布局形式多样,外观也有较多变化。大殿的结构一般由前廊、殿身、后窑殿三部分组成。殿前有宽阔的卷棚廊子,以便于教民在此脱鞋进殿。殿身内部空旷宏大,以适应做礼拜的需要,后窑殿在大殿后,无间隔,也可供做礼拜用。后窑殿中为圣龛,左侧置宣教台,也有无后窑殿而在大殿后墙上开圣龛者。清真寺建筑中还有几项建筑与其他寺庙不同之处:一是邦克楼,也称唤醒楼或召唤楼,是用来登高召唤教民们前来做礼拜用的,它的位置在寺前方或旁边。早期楼的建筑形式为砖砌圆塔形,后来逐渐成为木构楼阁式了,仅新疆地区还保存了一些圆塔形式。二是大门。早期清真寺大门有两重,大门之内再套大门,保存了较多的阿拉伯风格。在内地,随着华化过程出现了在木构大门上加楼,成为木塔式建筑,更有做成木牌坊式带八字墙的大门,可谓独具一格,丰富多彩。还有在大门上建数层的木构邦克楼,或在门的两旁建圆形砖砌邦克楼的,使门与楼结合起来。三是水房,为清真寺必有的部分,供教民们做礼拜时沐浴之用。

伊斯兰建筑的墓祠也独具特点,其下为正方形的平面,用土坯或砖砌拱,顶呈穹隆形,在其四隅各砌邦克楼一个。有些墓祠用琉璃砖瓦砌筑,更为华丽。不少回族清真寺的墓祠用磨砖对缝,在墙壁、门窗栏杆、须弥座之上都有精美的砖雕,艺术水平很高。

伊斯兰建筑装饰艺术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用动物形象作为花纹,而是用植物纹样、几何纹样以及图案化阿拉伯文字来做装饰。

现在全国的清真寺建筑很多,兹举几例:

广州怀圣寺,建于唐武则天天授年间(690—691),是中国最早的清真寺。现存建筑大部分为后代重建,仅存光塔一座尚是唐代原物。光塔高363米,圆形,内有梯级上登塔顶,也即是召唤教民做礼拜之邦克楼。泉州清净寺,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现存建筑有大门、奉天坛遗址,大门雄伟壮观,均为石砌,为中国除光塔之外现存最早的清真寺建筑。西安化觉巷清真寺,为明代所建,有院落五进,规模宏大,保存完整。(图22—17)北京牛街清真寺,是北京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建于辽统和十四年(996),历代均做过重修,现存建筑大部为明清时期遗物。大殿坐西朝东,由三个勾连搭式屋顶和一座六角攒尖亭所组成,左右附抱厦,华丽壮观。宁夏同心清真大寺,建于明代,是宁夏现存规模较大、历史悠久的清真寺。寺建于高达十米的砖砌高台之上,显得分外雄伟。山东济宁东、西清真寺,主要建筑为清康熙、乾隆年间所建。西大寺大殿不仅是全国伊斯兰教清真寺中最大的一个,而且在所有木构大殿中也是很少见的,它的规模仅次于故宫的太和殿。东大寺大殿的龙柱、抱鼓石、柱础的雕刻和八字墙上的砖雕均极精美。新疆、青海、内蒙等地的清真寺规模也都非常宏大,尤以新疆清真寺独具特点,如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呼和浩特清真寺等等。其他著名的清真寺还很多很多,不能一一列举。

古代建筑艺术——丰富多彩的古建筑类型

图22-17 西安大清真寺

七、园林

1.中国园林的悠久历史

中国的造园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受到许多国内外建筑师、园艺师、美术家和广大旅游者的赞赏。根据历史文献推断,远在五千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利用自然的山泽、水泉、林木、花草、鸟兽、鱼虫等进行初期的造园活动。相传在帝尧的时候,就设了称作“虞人”的官职来掌管山泽、苑囿、田猎之事。舜的时候曾封伯益为“虞官”,专管草木、鸟兽之事,这是一种专职的园林之官。当然这时候由于生产力不发达,人们主要还是利用自然的条件,人工造园的成分不多,但是作为造园这一活动已经开始了。公元前11世纪,周王朝营建了一个方圆35公里的囿,里面有灵台、灵沼、灵囿等著名建筑物和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大型的建筑和动植物综合园林了。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帝王和达官显宦、富贾豪绅们无不花费巨资营建园林,并且与皇宫、府第相结合,规模之大,动辄数十、百里。如秦始皇的上林苑,宫殿、园池、台榭蔓延三百里。汉武帝把秦的上林苑扩大充实,在苑中建离宫七十余所,名花异草、珍禽异兽莫不具备。汉武帝又经营了规模更为宏大的甘泉苑,周围540里,苑内宫殿楼台百余处。他还在建章宫内开辟了太液池,在池中布置海上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开创了此种三神山的造园手法,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到了汉代后期,不仅帝王、诸侯、卿相显贵们造园,富户豪绅也争相经营园林。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东吴建业(今南京)在大道之旁种植青槐,河流绿水,浓阴铺地,流水潺潺。南北朝时有不少佛寺是由帝王、贵族舍宫舍宅而成的,皇家园林和宅园也舍入了寺中,促进了佛寺的园林化。大同的北魏云冈石窟,一开始就把庙宇修成为园林的形式,有“山堂水殿、烟寺相望”的景色。隋唐时期,不仅帝王宫苑大为发展,更重要的是私家园林的崛起,并出现了许多由诗人画家所经营的园林,被称为“诗画、山庄园林”。如唐代著名诗人兼画家王维所经营的“辋川别业”和诗人白居易所营“庐山草堂”就是他们以诗画意境所设计的园林,宋、辽、金、元时期,园林艺术的突出成就是叠石堆山艺术的兴起,尤以宋徽宗的万寿山艮岳最为著名。为了修建这一园林,从江南搬运花石的“花石纲”,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可惜不久就被破坏了。金、元时的琼华岛(今北京北海琼岛)等,也是在宫苑中堆叠山石,把叠山艺术推到了新的水平。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又一高峰,也是古典造园艺术的一个大总结。这时期产生了明代计成所著《园冶》、文震亨的《长物志》、清代李渔《一家言》等专书和专论。与此同时还出现了米万钟、计成、张琏、张然等造园叠石名家和工匠,“山子张”成了叠山的世袭家族。明、清时期的另一大成就是集景式园林的发展和对外来因素的吸收,如北京的圆明园、清漪园,承德避暑山庄等,都争把全国各地的名园胜景、著名建筑仿建于园内。圆明园中的西洋楼再现了西洋园林建筑,为中国园林增添了新的内容。现在全国所保存的皇家宫苑,私家园林大多是这一时期的遗物。

2.造园理论与技法

中国古代园林的巨大成就和特殊风格,来源于独特的造园理论与技法。这些技法有如下一些特点:第一,古代园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古代文学、艺术的高水平直接影响到造园理论的发展,使园林的布局与造景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第二,中国古代园林布局以曲折变化,层次幽深为主要特色,这有别于整齐对称的欧洲形式。第三,模仿自然,接近自然,在经营建造时,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第四,小中见大。在很小的地盘上,用分隔、转换等手法达到感觉上的广大和深远的效果。第五,移天缩地,集景奇观。从秦、汉时期的仿海上神山发展到明、清时期的集景园林,使园林景观的丰富达到了高峰。第六,借景。这是中国造园艺术中的一项特有技法,《园冶》一书把它称为“巧于因借”。它的成功之点是把园外之景借入园内,扩展了某一园林的景区,利用园内外的景点环境,丰富景色内容,使园林艺术达到了高超的境界。第七,动植物的配合。中国古代园林除了建筑、山石之外,也十分注重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的配合。许多园林的鸟兽都养放于自然山林之中,保存其野生的特点。园中的花草树木,均按四时配合种植,并注意其野生趣味。

3.丰富的古代园林遗物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中国不少古代园林杰作不幸毁于自然和人为的破坏,但是至今仍有大量的遗物保存了下来。其中以明、清时期为多。它们分布于北京和全国城乡。按这些古园的地位和功能以及造园艺术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1)宫苑,即皇家园林。它们大多与帝王的宫殿相结合,如北京的北海、中南海、圆明园、静宜园、静明园,承德避暑山庄以及故宫中的御花园、乾隆花园等。它们都是集中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能工巧匠精心营建的,是古代园林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2)宅园,是属于某一大型住宅、府第的园林。有些大型的宅园,把住宅居处建于园中,被称之为“园居”。宅园分布于全国各地,数量很多,其中有不少艺术价值很高的作品。如北京明代米万钟所营漫园、勺园、湛园,清代李渔半亩园等。江浙一带这种园林尤多,如苏州拙政园、留园、网师园、怡园,扬州个园、何园,南京瞻园,山东曲阜铁山园等等。(图22—18)(3)庭院与缀景,这种形式并非单独的园林,而是在庭院广场空地或是天井之中布置点缀一些山石、水池、花木之景,以美化庭院。有些十分狭小的住宅在檐前阶下,房前屋后点缀一些山石花木,以美化房舍。(4)寺观园林,在中国古代园林中也占了不少的数量。寺观不仅本身有园林,而且它的楼台殿阁、宝塔也成为大型园林风景中的重要部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组成了一幅优美的昔日金陵风景图画。现存的寺观园林很多,如北京碧云寺、潭柘寺、承德殊像寺、须弥福寿之庙等等,都有精美的园林。苏州戒幢寺西园、扬州大明寺西园、杭州灵隐寺、成都文殊院等等也堪称佳作。(5)坛庙祠馆园林。古代京城和各州、府、县都建有坛庙和祠堂、会馆,在这些建筑物中也多附有园林。如北京的社稷坛(今中山公园)、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孔庙,四川成都的杜工部祠(草堂)、眉山三苏祠等。(6)名山胜景园林。在中国广大地区,蕴藏着许多珍贵奇特的水泉、山石、名花异木,千百年来无数的造园艺术家、诗人画家相继经营,成了公共游览和集会之地的园林。如北京的樱桃沟、陶然亭,浙江绍兴兰亭,安徽滁州醉翁亭、丰乐亭,昆明大观楼,成都望江楼,宜宾流杯池,济南趵突泉等等。(7)大型湖山园林。这种园林属于开敞式的,往往与城市或村镇融为一体,由许多组风景点、寺观、楼台亭阁、堤、桥等所组成。虽然事先并未有全面的布局,历代的经营者在前人营建的基础上,相宜布置,逐渐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布局。如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济南大明湖、北京西山、安徽黄山、四川峨眉山、广西桂林漓江及桂平西山,五岳泰山、华山、嵩山、衡山、恒山等等,都是经过上千年不断经营、逐步完善的大型湖山园林。

古代建筑艺术——丰富多彩的古建筑类型

图22-18 苏州网师园

八、民居住宅

民居、宅第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数量最大的一种类型。由于中国疆域辽阔,自然环境相差很大,建筑材料的多样,以及多民族共居所形成的风俗习惯的差异,使得民居住宅的形式、结构、装饰艺术、色调等等都有所不同,各具特色。主要有如下几种形式:

1.四合院民居

这是在汉族广大地区和许多少数民族地区广泛采用的形式,延续了几千年一直在使用。四合院布局的特点是,造成一个封闭性的庭院,自成一个单位,环境安静,居住舒适。院子由门、廊子、厅堂、寝室、厢房、耳房、倒座、花园等相互配合组成。这些建筑的功能分明,主次有序。也可以由许多进、许多排的四合院组成一座大型的四合院,成为大宅院——四合院组群,以供昔时的四世同堂、五世同堂等子孙众多的大家族居住。四合院的结构,大多是采用木构架的方式,北方多为抬梁式结构,南方常用穿斗式结构。也有用两种结构混合式和“硬山搁檩”的结构的。(图22—19)

古代建筑艺术——丰富多彩的古建筑类型

图22-19 北京典型四合院鸟瞰图

2.蒙古包

主要是蒙古族在蒙古草原上的住宅,其形状似拱包,所以被称为蒙古包。在新疆的维吾尔族、哈撒克族牧民以及甘肃、青海等省区的牧民也常采用这种居住形式。蒙古包最大的优点是便于拆卸搬迁,是一种非常方便的活动房屋,所以很适合草原牧民的需要。蒙古包的结构是以木条编扎为骨架,外面包以羊毛毡,所以又称为毡包。一般的毡包高约2—3米,圆形,直径约4—6米。在包的顶部装有圆形的天窗,以供通风和采光之用。有些半牧半农地区的牧农所建造的半固定式住宅,外面也用毡包裹,较之墙壁更为方便。

3.窑洞

这是在西北、华北等黄土地带常见的民居住宅形式。它们的建造方式是在黄土崖壁上挖出拱洞,在洞口安设门窗。结构比较简单,因为窑洞均在原生土上挖出,所以被称为生土建筑。窑洞挖掘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沿土崖挖掘的,单层或多层成排,也有单独的。另一种是在黄土平地上向下挖出大坑,然后在大坑的四壁挖掘窑洞,有如一个地下的村落。这种窑洞式住宅还保留了早期穴居的形式。其优点是建造技术简单,节省建筑材料,保温较好,冬暖夏凉,所以一直被沿用了下来。

4.碉房

在西藏、青海、甘肃及四川等省市自治区的藏族大多采用这种形式的住宅。因它由巨大的石块砌墙,门窗较小,外观坚固厚实,俗称碉房。其内部以密梁构成楼层和屋顶,高二三层不等,而以三层为多。底层为牲畜房及草料房,二层为卧室、厨房、储藏室等,三层则为经堂、晒台、厕所等。此种房屋保温性强,外观朴实。

5.干栏式住宅

在广西、云南、贵州、海南岛等南方地区,因气候炎热,雨水较多,空气潮湿,为了通风防潮以及避虫蛇之害,很多地方采用了下部架空的干栏式住宅,俗称为吊脚楼。其下部空敞部分往往作为牲畜和堆积杂物之所,上层前为廊及晒台,后为堂屋与卧室。两层之间有楼梯上下。此种住宅的结构大多为木构,不仅梁柱,连墙壁也以木板装制。有的高达三层,十分壮观。在广西、云南傣族的住宅中,以竹为楼,也作干栏式,不仅梁柱以竹构架,连墙壁也以竹编而成,俗称竹楼,显得轻巧美观。

6.井干式住宅

这种住宅用木材层层叠构为四壁,形如井状,故称作“井干式”,仅见于云南和东北一些森林地区。它的形式比较简单,仅一间或两开间,偶有二层者。

7.土坯房

在新疆吐鲁番、喀什、和田等地区,有用土坯外墙、木架、密肋结构的房屋。前廊列拱,开朗明快。因气候干燥炎热,一般不开窗,而用天窗采光。在拱廊、墙面、壁龛、火炉、天花板等处的砖木部分,常有精美的雕刻、绘画装饰。

此外,在广东、福建还有大型的高层圆楼、方楼形式的集居围房、水上住宅等,都是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和民族生活习惯所形成的,充分反映了中国多民族国家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

九、城市规划与城防建筑

城市是人口最为集中的地方,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被称做人类文明的焦点。城市还是各种类型建筑物荟萃之区,它本身即是一个建筑的综合体。中国城市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大约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就已经有了城市的雏形。史书上记载,夏有万邦,这个“邦”就是一个个小城堡。在河南登封发现的公元前两千年前的一处小城遗址,就是这时期的遗迹。

正因为城市是一个综合体,是各种建筑类型汇集之地,如果没有周密的建筑规划,就会杂乱无章,相互扰乱,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各种活动的需要。所以中国很久以前就已经有了城市规划。根据历史文献记载,中国在公元前一千年前就有了完整的城市规划理论。春秋时期成书的《考工记》,专门记载了周初关于城市规划的内容。书上说:“匠人营国(国指都城),方九里,旁三门。国中(城内)九经九纬,经涂(涂即道路)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两千多年来,这一城市规划的理论不断在各个朝代的都城建设中得到体现。明、清北京城的规划就是反映这一王都规划理论的例证。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与这一理论相对应的、按照自然地形布局的城市规划理论,即《管子·立政》所记的:“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这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城市规划的理论,由于适应中国广大地区不同自然环境的需要,在两千多年来的城市建设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采用。

中国的许多古代城市,一直被沿用下来,成为今天的历史文化名城。经过调查研究和评审,国务院公布的第一、二两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名单,有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大同、上海、重庆等62座城市。也有不少在历史上曾经是重镇名都,但早已成为废墟遗址了的古城,如西周丰镐、洛邑,郑州商城、安阳殷墟,春秋战国时期的齐临淄、楚纪南、鲁曲阜、赵邯郸、燕下都以及秦咸阳、汉长安、隋唐长安、宋东京、南诏太和城、辽上京、中京等等,这些古城遗址不仅反映了历代城市规划的情况,而且遗址内容丰富,反映了历代人民生产、生活和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在学术研究上有很高的价值。许多古城遗址也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不少的历史文献和图画也反映了古代城市的面貌。如一幅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所绘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北宋东京部分街市繁华景象的写照。

自城市出现,就产生了城防的问题。中国古代城市,从天子的帝京到郡、州、府、县以及一些镇、乡都有城墙和护城河。城墙上有城门、城楼、角楼、墙台(亦称马面)、敌楼、宇墙、垛口(亦称雉堞)等防御工事,构成了一整套坚固的城防体系。(图22—20)我国古代的城垣建筑,不仅工程坚固,而且具有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险固的城墙,高耸的城楼、宽广的护城河(亦称城壕或隍)显示出雄伟森严的气势。现在保存较为完整的城墙有辽宁兴城、湖北江陵、山西平遥、福建诏安、广西永福等处,尤其以陕西西安城墙规模最大而又完整。它是明王朝初期封藩秦王的城郭,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的城垣,如山东蓬莱戚继光所筑备倭水城,是用以操练水军和停泊战舰以防御倭寇入侵之用的。还有北京卢沟桥头的明代“拱极城”,是专为防守卢沟桥的桥头堡(现称宛平城,是民国时才将县署移此的)。其布局也与一般城市不同,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古代建筑艺术——丰富多彩的古建筑类型

图22-20 北京永定门旧照

我国还有一项特殊的城防工程,即是闻名中外的万里长城。它自成一套完整的城防体系,修筑时间之久,规模之宏大,世界罕有,因此在很久以前就已被列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长城始建于公元前7世纪前后的春秋战国时代。当时诸侯争霸,为了互相防御,便在各自的领地上,根据防御的需要筑起了高大的城墙。由于这种城防与京城、州郡等的城墙不同,它的周围不封闭,而且很长,动辄上百里、上千里,所以称为长城或长墙、长垣。长城自公元前7世纪前后开始修筑以来,到17世纪才基本停止,延续修筑了两千多年,总共有二十多个朝代和诸侯国家修筑过长城。若把每次修筑的长城长度相加起来,大约有十万里以上。其中秦、汉、明三个朝代的长城都超过了一万里,所以被称为万里长城。现在有16个省、自治区保存了不同时代长城的遗迹。长城不仅是一道万里长墙,而且是由千百座雄关隘口、城堡墩台所组成的严密防御体系。它凭借着上万座烽火台,以白天燃烟、夜间放火的方式,把万里防线的军情迅速地传递到附近的郡、县、州城和关防卫所,直到王朝的首都。在古时以冷兵器为主要作战武器的情况下,长城确实发挥过很大的防御作用。

长城不仅是坚固的工程,而且在建筑技术与艺术上也有着巨大的成就。远在两千多年前秦始皇修筑长城的时候,军事学家、建筑工匠们就总结出了“因地形、用制险塞”(《史记·蒙恬列传》)的规划建筑原则,使之既能控制险要,便于防守,又能达到节约人力物力的目的。在建筑材料和施工上创造了“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经验。凡在山岭多石地区就开山取石修筑,若当黄土地带就利用黄土夯筑,就是砖瓦木料也都尽量就近烧制伐取。最令人惊叹的是,在无土无石的戈壁沙滩上,古代建筑工匠和士兵们巧妙地利用了沙漠中所产的红柳枝条和芦苇与砂砾石子相间层层铺筑的方法,建造起高大城墙和烽燧高台。在今甘肃玉门关、阳关附近还保存了这种两千多年前西汉长城、烽燧结构的遗迹。长城挺拔的雄姿、宏伟的气势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为了保护这一历史奇迹,国家早已把全部长城作为文物来保护,并将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嘉峪关、玉门关等处也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十、桥梁

古代桥梁数量很多,恐怕要以十万百万计。桥梁是为解决跨越过渡的需要而修建的,凡在沟渠、溪谷、江河、湖泊等处,甚至房屋、街衢之间,常常有古桥存在。

最早的桥梁应是自然形成于山间峡谷中的石拱、石梁或倒塌在溪流上的树木枝干等。原始人类曾借以涉水过河,跨山越谷。这种自然形成的桥,今天还可以看到,被称为“天生桥”、“天仙桥”、“仙人桥”等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在天然桥的启示下,开始人工修造桥梁。从原始的独木桥、单跨桥逐渐发展到今天长达数千米、多孔多跨的各式大桥,成了建设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项目。我国造桥的历史悠久,据历史文献记载,在距今四五千年的尧舜时期就已经开始了造桥的活动。考古发掘中更证明了还在原始社会时期人们就已开始造桥。在西安半坡村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原始社会村落遗址中,发现了原始的木梁桥。《诗经》描写周文王曾经在渭水上“架舟为梁”,造了一座大浮桥。其后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三千多年来,各个朝代、各个地区相继建造了许许多多不同结构、不同形式的桥梁。有不少的古桥虽然已不存在,但也仍有大量的古桥保存了下来。

我国建造古桥的工程技术,在世界造桥史上也居于前列。现存河北赵县安济桥所采用的空腔式(也称敞肩式)拱券做法,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是世界现存这种结构方法建造的古桥中最早的实物。(图22—21)福建泉州洛阳桥所采用的“筏形基础”,也是世界造桥史上的首创实例。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上所绘东京“虹桥”,以木架搭成巨拱,结构方法之奇绝更是巧夺天工。建于宋代的福建漳州东江桥(虎渡桥),其石梁之巨大者,重达二百余吨,如此巨大石梁当时如何把它架设于波涛汹涌、水深流急的大江中流,至今仍然难以想象,可称得上是世界古桥的奇迹。至于像卢沟桥上的破冰迎水、分水尖上的“斩龙剑”(即三棱铁柱)等等根据实际情况所采取的工程技术措施,就随处可以见到了。

古代建筑艺术——丰富多彩的古建筑类型

图22-21 河北赵县安济桥

我国古桥不仅历史悠久,工程技术高超,而且造型优美,艺术精湛。赵州桥大拱两背上的四个所谓“两涯嵌四穴”小拱,不仅有增加排洪泄水、减轻桥身重量的作用,而且使桥身显得轻快玲珑。桥上的雕龙栏版“若飞若动”,艺术精绝。卢沟桥上的华表、碑亭、仰天石等的雕刻精美绝伦,尤其是栏杆柱上的石狮子,大小相抱负,嬉戏逗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数之辄不尽”的传说。在无数座古桥上都或有华表、牌坊、碑亭、古塔、石狮、石象等等建筑或雕刻艺术精品。它们把古桥装点得更加美观壮丽。古代文学家、诗人们常常以“长虹饮涧”、“彩练行空”、“初月出云”等等来描绘我国古桥的优美形象,是不无道理的。

我国古桥的类型丰富多彩,从结构上讲,主要有梁式、拱式、绳索式、漂浮式、跳跃式等种类。在艺术形象上又分许多种类:有用鹅卵石、石墩等分立水中的踏步桥(也称堤梁桥、跳墩等);有用独木单跨的独木桥;有用独石单跨的独石桥;有用数梁并列,多孔相连的长梁桥;有用砖石发券起拱的单拱桥、连拱桥;有在拱上加拱的敞肩拱桥、重拱桥;有用单索溜滑的溜索桥;有用多条绳索组合的竹索桥、铁索桥、藤网桥;有用多条船只、浮桶、皮囊等相连组成的浮桥;还有在高层建筑之间、悬崖绝壁之上架设的复道飞廊、凌空栈道,以及在梁桥、拱桥之上修建长廊、殿阁、亭榭的廊屋桥、亭桥等等。它们不仅以雄健的桥身飞跨济渡,而且以它们优美的形象和丰富多彩的艺术内容装点着祖国的大好河山、风景名胜。

十一、古观象台

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最发达的国家之一。要观测天象就需要筑台建屋,以作观测之用。因而历代都曾兴建观象台。古观象台的建筑,主要分为观测用的台子和记录整理观测结果、进行研究的衙署两部分。台子需要设立在四周空旷的高处,以便进行对空观测。台子建筑早期多为土筑,到宋元以后则多用砖石砌筑以使之更加坚固。台子顶上安放观测仪器,并另建小屋以为观测人员休息住宿之用。

古观象台的建筑,多已不存,主要的遗址和建筑物有以下几处:

1.秦始皇时的上天台遗址

在陕西省西安市西阿房宫遗址内。是一座土筑台子,残高约十米,基底面积约六千平米,远望好像一座小山丘。1974年曾经发现门和甬道的遗迹。出土过柱础和下水管道。据说是观测天象的台子,但遗址已残毁过甚,原来的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察和研究。

2.东汉灵台遗址

这是一座有历史文献可查的古观象台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约15公里的汉魏故城南郊,始建于东汉建武中元元年(56年)。以后曹魏和西晋都相继沿用,为时二百五十多年。东汉时期杰出的科学家张衡,两度任太史令达十多年。他直接领导、主持和参与了灵台的天象观测和天文研究,写出了《灵宪》等天文学著作,并创制了世界上第一座用水力推动观测天象的浑天仪和第一座测报地震的地动仪。现存整个台子的面积有四万多平方米,中心是一座方形的夯土高台,东西残宽31米,南北残长41米,残高约8米。土台四周各有上下两层平台,上层平台四周各有五间建筑遗址,下层平台有回廊建筑遗址。台上是作为观测的场所,四周建筑是进行整理观测记录与研究的屋舍。

3.登封元代观象台

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城东南15公里的郜成镇,是中国现在保存最早的天文观测建筑。此台创建于元代初年,当时由王恂、郭守敬主持,在全国设立了27个天文观测站,此台为观测的中心。(图22—22)郭守敬曾亲自在此测验过晷影。台子用砖石砌筑,平面正方形,上小下大。台高9.46米,连同明代在台顶增建的小房共高12.62米。台子北面有东西踏道盘旋登上。台顶北壁中间有一砖砌上下直通之凹槽,用以测量日影的“景表”。在凹槽之下的台子底部,有南北指向的石圭一个,用36方整齐的青石连成,长31.2米,方位与子午线相符。圭面刻有双股水槽,水自南端注入,北端可泄出,表上刻有尺度以观测水准。在此台之前还有周公测影台,建于唐开元十一年(723)。相传周公曾在此以土圭测影。为纪念此事,唐代天文学家张遂(僧一行)在改革历法时,建立了象征性石表。石表连座高仅2.12米,正面刻行书“周公测景台”五个大字。在台后还有周公祠等建筑。

古代建筑艺术——丰富多彩的古建筑类型

图22-22 河南登封元代观象台

4.北京古观象台

在北京建国门立交桥西南侧,位于原北京城墙之上。台建于明正统七年(1442),是现在世界上保存有完整天文仪器的最古天文台。台上原有的明代仪器已移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和南京博物院,现存仪器为清初所制造。有赤道经纬仪、天体仪、象限仪、玑衡抚辰仪等共八件。此仪器在清初曾采用西法制造,但仍保持中国艺术风格,是中西文化科学交流的例证。台下有紫微殿、晷影堂等建筑,现已辟为古代天文博物馆。

十二、堰、渠、陂、塘

堰、渠、陂、塘四种水利工程也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类型,它们之中有不少已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它们的工程结构与施工技术,早已载入了古代营造法式或工程做法的专书之中。

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建筑工程很多,兹介绍如下几处:

1.都江堰

在四川省成都灌县,为公元前3世纪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率众修建。自从都江堰建成之后,使川西平原千百年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天府之国”的名称即是由此而来的。都江堰的工程由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鱼嘴作为分水之用,把岷江之水分导为内外二江,外江为岷江的主流,宝瓶口是人工开凿的内江入水口,引岷江水从宝瓶口流入内江。在宝瓶口岸边埋有铁桩,标出水位,称为“水则”。人们可以按照水位的高低需要,以位于鱼嘴与宝瓶口之间的飞沙堰来泄洪调节水量。当水位高时,洪水即由飞沙堰排入岷江,避免内江灌区的泛滥。(图22—23)全堰灌区1949年时为12县、市,二百多万亩,经过整修后,现已扩大到30个县、市八百多万亩。

古代建筑艺术——丰富多彩的古建筑类型

图22-23 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

在都江堰上下有纪念李冰父子的二王庙、伏龙观(离堆之上)和安澜桥(竹索桥)等古建筑和名胜。它们在建筑艺术上均有很高的价值。

2.灵渠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因其连接湘、漓两江又称湘桂运河或兴安运河。灵渠系秦始皇为了统一岭南,于公元前223年至前214年命史禄修建的。渠长34公里,沟通了湘、漓二江,把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联系了起来。起初名“秦凿渠”,后称作零渠,唐朝以后始称作灵渠的。灵渠的主要建筑工程,是在湘江上游用长方形石料砌成铧嘴形的分水尖,后面砌成左右延伸的人字形大小天平,把湘江之水分成南北二渠,分一部分湘水注入漓江,湘水仍为主流,因有“三分漓水七分湘”之说。

灵渠最突出的成就是建筑了许多陡门,以依次提高水位,使船只能翻越高程,通行两江。陡门也即相同于后代的运河船闸,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利用闸门提高水位通航的措施。灵渠的陡门在唐代有18个,宋代为36个,清代有32个。灵渠的兴修不仅便利了灌溉而且促进了中原与岭南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在渠岸有四贤祠、三将军墓等古建筑以及飞来石等古迹。

3.木兰陂

位于福建省莆田县城南五公里,是一处蓄水排涝、防潮灌溉的综合水利工程。因在木兰溪畔的木兰山下筑陂蓄水拦潮,故名为木兰陂。陂的建筑形式为堰闸式的滚水坝,陂长113.13米,陂门28孔,陂墩29座,各高约7.5米。陂的南北两头顺水建了两道长五百多米的护陂石堤,并有回澜桥、万金陡门和进出水水闸。从水闸以后挖掘南北干支渠一百二十余公里,灌溉南北洋良田数十万亩。

木兰陂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经过三次营建,两次失败,到元丰六年(1083)费时20年才建成。陂畔有协应庙(李宏庙)是为纪念兴建此陂的钱四娘、李宏等人而修建的。

4.安丰塘

古名“芍陂”,因引淠水经白芍亭东积而为巨泊,故以为名。在安徽省寿县城南30公里。相传为春秋时期楚国丞相孙叔敖所造,隋唐时期始称安丰塘,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的大型水利工程。芍陂的修筑采取了筑堤蓄水,分流引灌的方法,与近代的水库工程基本相同,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人工水库。初期芍陂周围120里,其后自两汉至于明清,历代均有修葺增扩,陂周围达二三百里,溉田万顷,“军屯民垦,公私利赖”,至今仍然发挥着巨大的经济效益。

在塘北岸边有孙公祠,为后人纪念孙叔敖筑陂功绩而建。北宋王安石曾有“楚相祠堂仍好在”的诗句,可知在此以前祠堂即已修建了。现在祠内尚有明万历年间所刻孙叔敖画像,刻工极为精美。

十三、华表、牌楼、阙

华表、牌楼、阙等建筑物,虽然它们本为某一大型建筑组群中的一部分,但是有时因为某种原因比如其他建筑被毁坏而单独存在了下来,而且它们本身也有一定的意义和内容。它们大多系标志性、表象性、装饰性的建筑,艺术性也较高。

1.华表

华表也称作华表柱,是中国古建筑中一种形象非常优美的建筑。华表有着一段古老的历史和演变过程。起初它并非石制而是木头做的,是用来表示王者采纳民众意见的标志。据晋代崔豹《古今注》说:“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木也。以横木交柱头,状若花也。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也。亦以表识衢路也。秦乃除之,汉始修复焉。今西京谓之交午也’。”在这段问答式的记载中,已经对华表的历史和用途以及早期的形状作了简要的叙述。据说在尧舜时期已有了此种建筑物。它立在大路通衢的地方,人们可以把意见写在上面。

随着历史的发展,华表的作用和形式也有所改变和发展。秦朝曾将它废除,汉代虽然予以恢复,但是纳谏的作用逐渐消失,作为路标和装饰的作用逐渐增加。以后在帝王宫殿、陵墓、坛庙之前,常常采用这种标志性装饰;在大路通衢、关津渡口、桥头市井以及王公大臣、平民墓地等处也都建立华表以为标志。为了能坚固长久保存计,把它的建筑材料逐渐易木为石也是非常合理的。现存华表的实物很多,最早的是汉代的墓表,有一个“琅邪相刘君墓表”全部石制,现存山东省博物馆内,是东汉时期的原物。北京也有一个东汉时期的墓表,在表柱上刻了墓主人的姓名与官职。南京六朝陵墓前的墓表甚多,雕刻十分精美,以句容县梁朝萧绩墓的一对石柱保存最为完整宏大,柱高六米多,柱础刻二龙捧珠图案,柱身刻出24道瓜菱形装饰,柱头刻蟠螭纹,柱头石额刻“梁故侍中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康简王之神道”字样。整个石柱造型优美,雕刻精美。以后唐、宋、明、清各代帝王陵墓均有华表(或称望柱)。到明、清时期,华表已基本定型,为石制,下面是一个雕刻精致的须弥座,座上置八角形或圆形柱身,帝王用者刻升降盘龙,一般的或刻花纹或是素面。柱身上部贯以华版,顶上置圆盘,饰以珠串,圆盘上立石刻望天狲。天安门前后都有一对华表,为明朝永乐年间雕造。外面两个华表顶上的狲头向外,里面的头向里,被称之为望君出、望君归,传说是希望君王平安出去平安回来,也有说希望君王扬善惩恶之意。

我们在一些古画上常常看到华表柱顶站立一个仙鹤之类的鸟,如宋代《清明上河图》、元代《卢沟运筏图》等。关于这鸟有一个传说:汉朝时一位名叫丁令威的辽东人,在灵虚山学仙,成道后化作仙鹤归来,落于城门华表柱上,有少年欲射之,鹤乃飞鸣作人语,唱道:“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累。”(见陶潜《搜神后记》)画家们便把这一故事画在华表柱上了。

此外,还有用石柱作为纪念的。在河北定兴州有一个北齐时候的义慈惠石柱,是为纪念在一次农民起义战争中大批死亡的战士而建立的。这一石柱建于北齐大宁二年(562),柱上有三千余字的颂文,记述了战争的经过,书法极为精美。柱下有一个巨大的莲瓣柱础,雕刻朴质有力。最为珍贵的是柱顶上刻有石屋三间,屋顶为单檐庑殿式,刻出屋脊、瓦陇、角梁、斗拱、柱子等结构,是研究唐代以前建筑的重要形象资料。

2.牌楼

牌楼又名牌坊,或简称坊,是古建筑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它不仅自身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还把它所在的建筑组群装点衬托得更加雄伟壮观。在异国他乡,往往把具有中国特色的牌楼作为中华文化的象征。如像澳大利亚悉尼、美国纽约等地的中国城(China town)都有中国式的牌楼作为中华民族的标志。就是在国内外新建的中国古典建筑或园林中,也往往采用牌楼以增添风韵。

牌楼属于大门一类的建筑物。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遗址推断,大约在原始社会后期,人类聚居的村落和其他群体建筑的入口处,就已经有了简单的过门了。其形状大概是在两旁树立的柱子之上加一横木。在《诗经·陈风·衡门》上有“衡门之下,可以栖迟”的诗句。衡门可能就是这种形式的门。在中国北方农村,有时还可以看到这种两柱加一横木的简单大门。既然是门,为什么成了旧社会表彰忠臣孝子、节妇义女以及圣贤人物的纪念性建筑物呢?这就要溯源到中国古代乡里和城市规划的制度上去。《周礼·天官·小宰》记载,周朝以25户为一闾。春秋战国及秦汉,城市中有闾里制度,隋唐时期称作里坊。在大城市中有许多个坊,每个坊就好像一座四四方方的小城,坊四面开门或两面开门,叫做坊门。里坊之门较早期的两柱横一木之门要讲究得多。文献记载:一个里坊之内,如果出了好人好事,人们便把他的事迹和名字写出来,张贴在坊门之上,让坊里坊外的人都知道,以资表扬和表示尊敬。汉唐时期的里坊之门大多为木造,表扬通报贴上之后很快就坏了,不易长久保存。后来,人们为了使受表彰之人和事能更久远地保存,便改用砖石来修筑,把受表彰的人和事刻在坊上,于是成了一种专门旌表的牌坊。我们现在看见的许多旌表牌坊大多是明清时期的。还有一种名叫“乌头门”的,也是坊门的一种,汉代称作“阀阅”。据记载,古代仕宦人家大门外,常立二柱,在左曰阀,在右曰阅,用来榜贴功状。唐宋以后,遂于门外作二柱,称为乌头阀阅。宋《营造法式》上也专门有乌头门做法的图说,可见其由来已久。

牌楼的种类很多,从它修建的位置来看,有街巷道路牌楼、有坛庙寺观牌楼、有陵墓祠堂牌楼、有桥梁津渡牌楼、有风景园林牌楼等等。从建筑材料上看有木牌楼、砖牌楼、石牌楼、琉璃牌楼、砖石木石合造牌楼等等。从结构和造型上看,有柱子不出头的牌楼和柱子出头的冲天式牌楼,从间数上看有一间二柱一楼、一间二柱三楼、三间四柱三楼、三间四柱五楼、三间四柱七楼、三间四柱九楼、五间六柱五楼、五间六柱十一楼等等。

由于在旧城改建、展拓街道等城市建设中没有很好地规划安排,不少立于街巷道路的牌楼被拆毁,其他的坛庙寺观牌楼、陵墓祠堂牌楼、风景园林牌楼、桥梁津渡牌楼等也有因各种原因被拆毁的。但也有些艺术价值较高的牌楼被保护下来了。

下面介绍一些著名的牌楼:

安徽歙县古城中心有一座形制奇特,雕刻精美的牌楼,名叫“许国石坊”。它位于十字大街的交叉路口,四座牌楼结合在一起,成为口字形的平面,在全国街道牌楼中,堪称佳作。这牌楼是明朝万历十二年(1584)为了表彰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大臣许国的功绩而赐建的。石坊南北长11.54米,东西宽6.77米,高11.4米,因四座牌楼合为一体,只有八根柱子,俗称“八脚牌楼”。坛庙寺观牌楼保存得很多,北京的天坛、地坛、日坛、月坛、社稷坛均有牌楼,山东泰山岱庙前的石坊和曲阜孔庙、孔林的石坊雕刻均极精美。陵墓牌楼首推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牌楼,是现存石牌楼中规模最大、年代也早的一个。它是明十三陵入口的标志,为五间六柱十一楼的形式,面宽29米,高14米余,全部用汉白玉石仿木构修造,梁仿之上还刻出旋子点金彩画。在石枋六根石柱之下有巨大的夹柱石,石上雕刻麒麟、狮子、各式龙和海兽,并间以云气波涛,神态生动,刻艺精巧。在十三陵的石象生以北还有一座三门并列的石坊,称为龙凤门,为冲天式牌坊,有横枋而无楼,在门上置石刻火焰宝珠,也是石坊中的重要实物。桥梁津渡牌楼不仅作为桥梁津渡的标志,而且也美化了环境,增添了桥梁建筑的艺术性。如北京北海的堆云、积翠牌楼,颐和园谐趣园的知鱼桥牌坊等等。名山胜景中的牌楼牌坊,不仅作为风景区的入口,在进山之后,每到一个转折之处也都设牌坊。如泰山的岱宗坊、一天门、二天门等等。

3.阙

阙,在中国古建筑中也是一种特殊的类型。它的发展变化很大。现存的地面古建筑中,要以阙为最早,汉代的地面古建筑除一两处石祠而外,就是阙了。(图22—24)

古代建筑艺术——丰富多彩的古建筑类型

图22-24 四川雅安高颐阙

阙,又称作两观、象魏,实际上就是外大门的一种形式,与牌楼牌坊的起源可能有相同之处,但后来的发展则分道扬镳,各尽其能了。根据《说文解字系传》的解释,阙这种建筑物是古代帝王在宫廷大门之外建两个对称的台子,在台子上建楼观,上圆下方,因其两台子之间阙然为道,所以称为阙。因为在阙楼上可以观望,所以又称之为观。又因在阙上悬挂法典,所以称之为象魏,《周礼·天官·太宰》上就有“乃悬治象之法于象魏”的记载。因此,古时候经常把阙作为帝王宫廷的代表。如《汉书·朱买臣传》上有“诣阙上书,书久不报”的记载。岳飞《满江红》词里的“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指的也是帝王的宫殿。秦始皇的阿房宫气势更为雄伟。“表南山之巅以为阙”,把高山引来作为他宫殿的外大门了。还有直接把两山对峙之处称之为阙的。

阙的种类按它所在的位置分大约有:宫阙、坛庙阙、墓祠阙、城阙、国门阙等等。

宫阙 位于帝王之居宫门前面,那种在宫门前建独立的二台(两观)的形式,自汉魏以后已有变化,逐渐与皇宫大门相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了。早期的遗物也已不存,现在保存唯一的一处宫阙遗物就是北京明清故宫的午门。它的位置在皇宫正殿大门太和门之外,但它与早期两观形式不同了,已与午门相结合,构成为凹形的平面,把两观形式与门组合在一起。我们如果把两旁的东、西雁翅楼分开,还可以重现两观的形式。现在的午门又称五凤楼,但是在正门两旁的侧门上,还特意加上了阙左门和阙右门的名字,以保存原来宫阙的遗意。这种将双阙两观与宫殿宫门相结合的形式,我们从唐宋以来的绘画和遗址中常常可以看到,可见其演变发展由来已久。

坛庙阙 位于大型的坛庙大门左右,现存实物有著名的嵩山三阙,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嵩山之麓,即太室庙阙、少室庙阙、启母庙阙,公元2世纪初东汉时期所建。三阙均为石制,阙身上有汉代隶书题记和各种人物、车马、动植物、建筑物的雕刻,是研究汉代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陵墓阙 是现存汉阙中保存得最多的类型。它们均位于陵墓之前,两相对称,中阙为道,为陵墓神道的入口大门。现存者均为石制,故能保存近两千年未毁。著名的陵墓阙有四川渠县冯焕阙、沈府君阙,绵阳平阳府君阙,梓桐李业阙以及山东嘉祥武氏祠阙,平邑皇圣卿阙等等十数处。这些阙均为公元一二世纪遗物,不仅是研究汉代建筑而且也是研究汉代社会生活和书法、雕刻艺术的重要实物。

陵墓阙自汉唐以后也有所改变,已逐渐从一般墓道中消失。陕西西安附近汉唐陵墓的陵门前双阙尚有遗址可寻,尤以唐高宗武则天合葬墓神道前的双阙遗址最为显著,借双峰以为阙址,气势更为雄伟。

城阙 古时候,常常在城门的两旁建立双阙,以为守望,称作城阙。《诗经·郑风·子衿》上有“挑兮达兮,在城阙兮”的句子。白居易《长恨歌》中的“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指的更是整个京城了。

国门之阙 只是一种想象,并无实物建筑。最近在辽宁绥中海边,发现了秦始皇行宫遗址前大海中的一对峙立礁石,俗称为海门,可能秦始皇当时巡视海疆时,曾把它当做过国门阙。

汉阙的建筑形式,从现存实物和古代画像石、画像砖、壁画中可以看出有单阙对立的,也有带子阙的。另外还有两阙之间连以门楼阁道的,可能北京故宫午门就是从这种形式发展而来的。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38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