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古代交通与交通工具——古代的桥梁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17:25:55 0

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这是千百年来人们熟知的一句格言,反映出人类在生活中不畏艰难,奋斗进取的精神。在古老的氏族社会里,人们已经懂得遵循一定规律出门旅行,既首先选择较平坦的路面和最近的途程,其次是在遇到阻碍时能顺利克服。这样,就产生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古训。

相对来说,搭桥比开路要困难得多。人们沿着江河两岸行进,很快就会懂得借助水势顺流而下的道理,但在江河上架起桥,则需要有更长的认识过程。远古时期,河流两岸的大树被山洪或飓风摧折而横架在河面上,以及冲击下来的树木拥塞于水面,都可以形成天然桥或浮桥,这种现象为人类在江河上架桥提供了最初的经验。随着多种生产工具的创造,人们用石斧砍倒树木,用石锛、石锯制作各种材料,架桥的技术逐渐提高。金属工具的出现,使人们进一步掌握了跨越江河的本领。中国西南地区山寨,人们很早就知道攀缘藤索过涧渡河的方法,并因之创造了用藤条、竹索等制作吊桥的技术。石板桥和石拱桥的修造,展示了古代交通的进一步发展。大渡河上的铁索桥以及留下美好传说的赵州石桥,是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创造。

中国古代的桥梁建筑虽然千姿百态,但总括起来只有四种:浮桥、梁桥、拱桥和悬桥。另外有一种将梁桥和拱桥结合起来,造型十分注重美观,可在桥上休憩和躲避风雨的“廊桥”,亦称“风雨桥”,在江南也比较普遍的存在,可以归于梁桥。

一、浮桥

浮桥是用木板、船只、竹筏等串联在一起,基本上漂浮于水面的一种桥,多铺架在水势较平稳的河流上。有的浮桥规模较大,常常是用船只连接的。浮桥因长期浸泡在水中,所以不十分耐久。在战争的情况下,军队常在行进中在所经江河上架设浮桥。至今仍有一些地方在河流上铺架浮桥。

架设浮桥不必构筑桥墩,无论是用竹筏、木筏、皮筏连接在一起横亘于水面,还是直接用船只连接而成,都必须用篾缆或铁索紧密加固,桥面要铺设木板以利行人和车马通过。

中国的浮桥,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是在公元前134年左右,《诗经·大雅·大明》记“亲迎于渭,造舟为梁”,就是指西周文王姬昌为了娶亲,在渭河上用船只架设浮桥的事情。

根据西周初年的礼制,只有天子一人有资格踏浮桥过河,这种专为迎亲的仪仗队伍架设的浮桥,一般老百姓是不能涉足的,他们过河只能乘船只和木筏,所以这时的浮桥往往是一种临时性的建筑物,随建随拆,结构很简单,当时的浮桥自然也少。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因为商业的发展和战争的需要,浮桥才逐渐多了起来。例如秦昭襄王在公元前257年首先将浮桥用于战争,于蒲州(今山西风陵渡)黄河边上调集大量船只,在河上连舟为浮桥以对晋国作战。这种架桥技术很快得到了推广,最初架设浮桥的地方也就成为重要的渡口。秦晋之间的多次战争,都经过蒲津渡,其后西魏、隋、唐各代皆在此连舟为浮桥,仍号“河桥”,直至北宋时犹时坏时复。

因为浮桥多用于军事战争的需要,所以又叫战桥。长江上的第一座浮桥,就是东汉光武帝时为统一四川的战争而架设的,公元35年架于宜昌、宜都之间。宋太祖时,为了讨伐南唐而在长江上又架设了一座浮桥,是公元974年在安徽当涂的采石矶。元世祖忽必烈在进军西南的战争中,先后架设过24座军用浮桥,为统一西南的胜利创造了重要交通条件。

秦汉以后,浮桥渐多。朱雀桁,就是古代秦淮河上的一座著名浮桥,也是重要的渡口。这座浮桥是汉代在今南京市镇淮桥稍东的秦淮河上架设的,三国时称南津桥。因在朱雀门外,东晋成帝咸康年间人们渐称其为朱雀桥或朱雀航,通称“南航”。当时秦淮河上有24座桥,以此桥为最大,长90步,宽6丈,故又称“大航”。每逢战乱年代,有警报则撤掉浮桥为备,是南京城的一个重要门户。隋朝灭陈之后,这座浮桥被毁,此后遂废弃了。

著名的洛阳天津桥,也是一座浮桥,是隋炀帝大业元年(605)用铁锁连接大船建成的,南北勾连,夹路对起四楼,既是浮桥两端的装饰性建筑,也是固定铁锁的地方。天津桥是交通要冲,南来北往的人非常多,在这里发生过不少流传很广的故事。

二、梁桥

梁桥是模仿浮桥而建造的,大多在水中和河床两岸建筑石桥墩,然后铺石而成。开始时桥墩用石条或石块叠砌,上大下小,层层挑出,直至墩顶,这样,各墩顶之间的距离便缩短了,铺设石的净跨度亦随时之缩短。不过,这种桥墩由于上面的石材越往上越大,所以桥墩不十分稳固,兼之越往上承受河水的冲击力也越增加,桥墩的各层结构就容易松动,变形和颓倒不可避免。所以后来的桥墩被建成垂直的方柱形,或者下大上小呈锥状体,从而向拱桥过渡。

实际上,梁桥出现在很久以前的远古社会,《说文解字》中解释梁字即“用木跨水,则今之桥也”。最古老的独木桥,也就是最早的梁桥。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的氏族营地周围壕堑上,就曾架设过梁桥。

除了独木桥以外,另一种最简单的梁桥是步桥,也叫过水桥或过水明桥,这是在一些水浅的河涧上聚石于水中,使石块露出水面,人们步涉过水的便桥。有些地区缺乏石料,而用烧土块、陶片或苇笆等铺垫于水中成为过水梁桥。这种桥遍布全国山乡,至今仍有很多。

梁桥是各地最常见的桥,种类很多,造型各异,可谓千姿百态。有一种梁柱式桥,以立于水中直柱和架于柱上的横梁结构而成。从出土的东汉画像砖上可以看到这种桥的最早形制:下部为桥柱,柱上有横楣,上面再架梁木,梁木上铺桥,构造美观坚固,桥身平直,桥两端作倾斜约45度的斜坡。(图23—7)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前的鱼沼飞梁,就属于这种类型的桥,从石柱和斗拱的形制看,是宋代的建筑。还有一种木撑架桥,系由伸臂木梁和撑架相结合建筑,如湖南醴陵的渌江桥,始建于宋代,它有五层挑梁,在第四层的顶端加了斜木撑,木撑下端插入桥墩两侧的预制孔里,这就增加了一个承托,减轻了挑梁的受力。类似的桥在浙江与福建东北最多,浙江泰顺县建于明代的叶树阳桥,目前最为古老。

古代交通与交通工具——古代的桥梁

图23-7 成都跳蹬河汉墓车马过桥画像砖

上海青浦县的迎祥桥,始建于元,清代乾隆时重建,是由木、石、砖三种材料建成的梁桥,以砖石柱为桥墩,墩上密排圆形檀木作梁,而以砖铺桥面,并用水磨砖覆贴两边木梁外侧,既保护了木梁,又增加了美感,设计者别具匠心。浙江温州的外墙桥,是典型的漫水梁桥,这种桥多建于水位较低、洪水季节较短、泄水较快的河流之上。洪水来时,任水从桥上漫过,水一退,桥面便露了出来。漫水梁桥的桥身都比较矮,两侧不设栏杆,好让洪水畅通无阻。

古代著名的梁桥有北方的渭水之桥、西安灞桥和南方的泉州洛阳桥等等。渭水之桥是多跨式梁桥。显示了古代桥梁技术的极高水平。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三桥中的中渭桥全长约有五百多米,宽近14米。它由750根木柱组成了67个桥墩,分成68个桥孔,平均每孔跨径近8米,中间一孔跨径9米,便于高大的楼船顺利从桥下通过。唐代重修的东渭桥以青条石砌基,石缝中灌以铁水,揳以松木桩,其规模之大,施工之精,是古代桥梁史上少见的。西安灞桥始建于汉代,历代毁建频繁,现在的灞桥是清宣宗道光十四年(1834)所重建,长近四百米,下立石轴柱四百零八根,桥面为石板铺成,两侧砌筑石拦墙,上有栏杆,以花果鸟兽为雕饰。泉州的洛阳桥为宋代州官蔡襄督工修建,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四月动工,六年的时间才修完。尖锐的桥墩可以分减水势。蔡襄还首创了种养牡蛎于桥墩的方法,用牡蛎的硬壳来联结加固桥墩。

三、拱桥

拱桥也是很常见的桥梁形式,但比梁桥要少。为了使两岸的桥墩和中间的桥墩都能支撑更长的桥面,拱桥的建筑方法是在桥墩上面加上斜木,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形成五边形(不算水面)的桥洞而逐渐演变的。拱桥的桥洞有半圆形、圆形和弯弓形等等,拱圈的数量随着桥的长度而增加,既美观又实用。

河北赵县的安济桥,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杰出创造。这座桥相传是公元600年后不久由石匠李春负责修造的,全桥长50余米,宽9米,拱圈由28条并列的巨石砌成,上设四个小拱,既减轻重量、节省材料,又便于排洪,增加了美观,它的设计与工艺技术堪称石拱桥的卓越典范。

中国最迟在东汉时期就有拱桥了,在河南新野出土的东汉画像砖上就刻有拱桥的图案:一座单孔拱桥,驷马驰骋其上,马车前还有一个骑马者,桥下有大小船只数艘。这幅画像以清晰的笔法明确表现出当时不仅能建筑拱桥,而且修建拱桥的技术已相当成熟了。

拱桥根据拱券矢跨的比值分为坦拱、陡拱和尖拱等几种形式。坦拱桥的桥面坡度较缓,便于人马车辆通行;陡拱桥的桥洞高敞,利于桥下行舟;尖拱和蛋形尖拱桥多见于园林之中,装饰性较强。

江南水乡常可见到多跨拱桥,即由若干桥拱组成的拱桥,桥孔一般是奇数,罕见偶数。由于桥孔搭配适宜,全桥结构匀称,自然落坡既便于路上的车辆行人过桥,又利于桥下船只往来。(图23—8)多跨拱桥可有十几孔至几十孔者,唐代修建的苏州宝带桥有53孔,徐州的景国桥竟有140孔,可见规模之大了。

古代交通与交通工具——古代的桥梁

图23-8 浙江绍兴始建于南宋宝祐四年的八字桥

有一种拱桥是极为少见的,称做全拱拱桥。它不但上面有拱、下面也有拱,下拱常隐伏于水中,全部拱圈近乎圆形。辽宁凌源县天盛号村的金代石拱桥就是这样的全拱拱桥,上拱是半圆形,下拱为椭圆形。苏州吴县的东美桥,拱圈则为全环形。半个拱圈有水底,通体不用一根桥桩,所谓“一道长虹上下圆”,就是赞美这种拱桥的造型艺术的。

宋代时,山东青州(今益都)首创了一种全木结构的拱桥,又称虹桥、虹梁、飞桥或飞梁。据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记载,当时青州城被河水分为两部分,连接城市两边的梁柱式桥经常被洪水冲坏,成为全城百姓的大患。宋仁宗明道年间(1032—1033),州官夏竦采用一个狱卒的建议和设计,叠巨石加固两岸,取大木数石相贯连,架为无柱之桥,竟然五十余年未坏。至庆历年间(1041—1048),陈希亮为宿州(今安徽宿县)州官时,大力推广这种木构拱桥,因为宿州是中原通江淮的水陆交通重镇,而跨汴河的梁柱式或因洪水冲地,或因频繁往来的运粮船只碰撞,多次损毁,经常造成船覆人亡。于是陈希亮派人学习青州拱桥的建筑形制,在汴河上架起飞梁,以至“沿汴皆飞桥,为往来之利”。目前,这种木拱飞桥虽然均已无存,但从北宋画家张择端的著名《清明上河图》中,仍可看到对当时都城里汴河上的虹桥精细而逼真的描绘。

宋代以后,桥梁建筑不但讲究实用性,也更加注意了美观。拱券在民间习称为孔、洞,于是各地常可见到三洞桥、五孔桥等美观实用的拱桥。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上的十七孔桥,是中外闻名的大型联拱桥。

在北京至通州公路旁的通惠河上,横跨着一座古桥,名叫永通桥。这座桥与卢沟桥、朝宗桥并称为拱卫京师的三大桥。永通桥位于通州城西八里,故又叫做八里桥。该桥建于明英宗正统十一年(1446),为三券联拱石桥,中拱高大,两侧拱券较小。桥南北长50米,东西宽16米。桥面两侧护以石栏,立33对望柱,柱顶有须弥座雕狮,神态各异。栏端各有戗栏石兽蹲伏,独角、长鬣、密鳞,昂首挺胸守在桥头。桥孔东西泊岸上有4只镇水石兽各自卧伏于雁翅之上,造型奇特,满身披鳞,后拖长尾,瞪视绿波。据记载,通惠河此处因“每夏秋之交雨水泛滥,常驾木为桥,比舟为梁,数易辄坏”,所以在内官监太监李德的建议下,英宗命另一位太监阮安负责建桥。正统十一年八月开工,十二月即竣工建成,不仅十分坚固,而且颇为秀美,至今五百五十多年仍在使用。

四、索桥

索桥,亦称悬桥、吊桥,在中国西南地区较多。有些学者的研究表明,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索桥的发源地。在这一地区西部横断山的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雅砻江诸流域河谷地带和川南、川东、贵州、滇东北地区,是西南索桥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古代的索桥形式繁多,最简单的是在湍急的江河溪涧上,较狭窄的两岸峭壁间连以藤索,人们手脚并用,攀缘而过。时间耐久些的则是以竹索、铁索横架在两岸石崖上,或在数根长索间铺设木板、竹排,如著名的大渡河上铁索桥即是。索桥的架设,主要是因为水深流急,水中无法修筑桥墩而采取的架桥渡河办法。在长索的两端,需在石岸上用巨大的木桩或钢铁、混凝土为桥墩将索固定。

中国最早的索桥应该在汉代以前就已出现了,四川成都市西南的筰桥在东晋时期便有记载,但这座索桥显然不是最原始的产物。筰桥用竹索编成,又名夷里桥,公元347年,东晋大将桓温曾在这里击败成汉的军队,进入成都,成汉因而灭亡。这座著名的索桥历经南北朝和隋唐,巍然飞渡峡谷之间、急流之上,对西南地区的交通贡献很大。

四川灌县西北,岷江分流的地方曾横跨着中国著名的索桥——珠浦桥,以竹为缆索,以木为桥桩,全长三百余米,因地制宜,十分实用,很受过往行人的欢迎。据《四川通志》记载:“其制两岸椠石为穴,犍石为笼,夹植巨木,屹砥湍流,编竹绳跨江,横阔一丈,离水面五尺,长一百二十丈。”另据《灌县志》记载,珠浦桥在历史上已多次兴废,至清仁宗嘉庆八年(1803)乃仿旧制重新修建,长九十丈,高二丈尺,阔一丈,名叫“安澜桥”。直到1964年随着交通的发展和都江堰水利设施改革的需要,才将古代的竹索改为钢索,把承托竹索的排架木桩改为钢筋混凝土桥桩,桥身亦缩短为240米,使这座千年古桥彻底换了新貌。

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常见一种很简单的索桥,称为“溜索桥”或“溜筒桥”,过桥采用“溜”的方式。彝、藏地区这种索桥的构造是,将竹筒或木筒穿在溜索上,索固定于江河两岸,索下再系一根横木和两股皮绳。渡河时,人骑在横木上,筒挟于腋下,以手攀索,筒随人“溜”而过。如索较平,溜过时只需一根索,索陡则要一来一往两根索,否则从低处向高处无法溜动。过这种索桥十分惊险,稍一不慎,便有跌落深渊的噩运。溜索以川西的茂州和松州分布最集中,贵州境内分布也很多。

四川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是世界上著名的铁索桥,全桥共用13根外径为9厘米的铁链组成,以9根为桥面,上铺木板,左右各以两根铁链为扶手。为减少晃动,桥的两头各有三处用上下两块铁夹板把9根铁链锁住。扶手铁链用吊钩螺丝与最外侧的底索连紧。泸定桥已使用了300年,至今仍担负着繁重的交通任务。(图23—9)现在存世最古老的索桥,是建于唐代的云南塔城关铁索桥。英国在1741年、美国在1796年、法国在1821年、德国和俄国在1824年才各自建造了本国的铁索桥。

古代交通与交通工具——古代的桥梁

图23-9 四川泸定铁索桥

五、其他桥梁

除了浮桥、梁桥、拱桥和索桥外,各地还有一些建筑独特、造型奇异的桥梁,反映出设计师和工匠们高超的技艺和智慧。比如广东潮州市东面的韩江上,横跨着一座古代桥梁——广济桥。这座桥创建于宋代,全长518米,中间有一段用船只连接为浮桥,可以解开,让出航道,成为可分可合的活动桥梁,这是中国桥梁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例子。

还有一种在陆地上凌空架起的桥梁,即天桥,古代也称为“复道”或“阁道”。天桥始建于秦代,骊山旁的阿房宫“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期间五步一楼,十步一阁都有构造华美的“复道行空”。《三辅黄图》说,宫中“作阁道至骊山八十里,人行桥上,车行桥下”,可知这座天桥宏大的规模和豪华的气派。

我国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西北和华北的部分地区,有一些木结构楼阁式的风雨桥,又称花桥、回龙桥、廊桥或亭桥。它集桥、廊、亭、塔、楼阁为一体,既实用又美丽。风雨桥是将古代南方的干兰式建筑、汉族宫廷式建筑和江南园林式建筑有机结合、融汇一起的结晶,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在浙江省武义县的武阳川上,至今仍横卧着一座美丽的风雨桥,状似长廊,两侧有凳。由于历代修缮,现存的是宋代的桥墩,明代的桥身,清代的廊顶。该桥以黛色的远山作为背景,朱红色的桥身饱含千年沧桑,迎送着四海商旅,八方游客。浙江嘉善县的古镇西塘,地处太湖东南的水网地带,河港纵横交错,荡泊星罗棋布,一派江南水乡风光,在春秋战国时期为吴越相争交界处的军事要地。明清时期,西塘镇不仅相当繁华,而且有浓厚的文化氛围。1920年,诗人柳亚子常在西塘吟诗会友,18名西塘文人参加了他创办的南社。至今古镇仍然有104座各代建筑的桥梁,其中有许多廊桥。广西三江县程阳村的林溪河上风雨桥,上面建筑塔形楼亭五座,十分壮美。(图23—10)

古代交通与交通工具——古代的桥梁

图23-10 广西三江程阳村风雨桥

北方人在寒冷的冬季,利用特殊的条件以冰代桥,在古代亦不乏其例,黄河上就曾多次架起冰桥。南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曾在陕西韩城的禹门外以冰桥渡送官兵。另据《陕西通志》记载,府谷县东30里的天桥峡,每年冬天就靠冰桥过黄河;甘肃皋兰县的镇远黄河浮桥,冬天即拆除,代之以冰桥,冰桥上照样通行车马。

南方的桥梁种类大大超过北方。在浙江的运河地区,有一种主要供纤夫拉纤用的桥,叫纤道桥。这是一种与河流大体平行的岸上桥梁,有的可以长达五六公里,一眼看不到头。绍兴阮社有一座纤道桥称为“百孔官塘”,长三百八十多米,桥墩用条石垒砌,高1.5米,桥底则接近水面,桥面用三行条石拼成,与河岸走向一致,这种桥给挽船的纤夫提供了方便。另外,南方还有一种水闸桥,即在柱、墩间设置水闸以利于两岸农田灌溉的桥梁。这种桥的桥墩两侧设有深槽,必要时则在槽中插上木板,挡住河水,使水不能流过桥下而分流两侧涵洞中,引以灌田,在湖北武昌、浙江钱塘、绍兴、义乌等地都有这种水闸桥。

桥梁是和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一般都建筑在交通要道上,它的发展和人类的文明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国的桥梁建筑历史悠久,首创甚多,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西安半坡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壕沟上架起的木桥,到今天武汉、南京上建造的长江大桥,无不聚积着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和不怕困难的进取精神。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38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