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古代饮食文化——南北佳肴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17:26:54 0

中国的烹饪技法,值得引以为自豪的主要有蒸煮法和爆炒法两种,在唐代以前菜肴以烹煮的羹食法为主,随着烹食传统的改变和技术的进步,宋代开始炒作法流行,同时新出现或新改进的烹法有爆、煎、炸、涮、焙、冻等,炒法又分为生炒、熟炒、南炒、北炒,出现了许多前所不见的炒法风味肴品。元代出现的烹法有川炒、软炸、贴、烧等。明代出现盐酒烹、酱烹,又有酱炒、葱炒,清代爆炒大行,无所不炒,清宫名肴有炒豆腐脑。一些研究者认为明清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成熟时期,烹饪形成了煎炒烹炸一菜一作的方法,因为小炒的大量采用,奠定了苏、粤、川、鲁四大菜系形成的基础。我们现在不论是荤与素,也不论是主食与副食,都可一炒了之,炒菜、炒米、炒饭、炒面,快捷便当。滑炒、枯炒、清炒、盐炒、干炒、水炒、软炒、小炒、糖炒、沙炒、脆炒、爆炒,中国菜的特色一大半就在这炒字上表现了出来。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的自然气候、地理环境和物产都有自己的特色,互有区别,各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也存在许多差异。这样一来,不同地区在吃什么和怎么吃的问题上,都形成了自己的传统和特色。由于历史的发展与积累,不同的菜系也就逐渐形成了。

巴蜀好辛香,荆吴喜甜酸,说的是食风,这是菜系形成的一个基础。中国的菜系究竟可以划分为多少个,行家们的意见不大一致,有四大菜系说,八大菜系说,也有十二大菜系说,不尽相同。各菜系中以鲁、川、粤、淮扬四系最为著名,其他还有京、杭、闽、湘、鄂、皖等系,也都不相上下。这些菜系共同的特征是选料广博、刀工考究、拼配得体、调味适口、火候精到,它们又以许多独到之处互为区别,像一簇簇竞艳的鲜花,开放在中华大地。

鲁菜即山东菜,主要由济南和胶东两个菜系构成。鲁菜选料考究,刀工精细,调味得体,工于火候。烹调技术以爆、炒、烧、炸、溜、焖、扒等见长,具有鲜咸适度、清爽脆嫩的特色。鲁菜流入宫中,成为皇帝后妃的御膳。鲁菜也广在民间,在华北、东北和京津地区广为流传。

鲁菜讲究丰满实惠,大盘大碗。这反映出山东人的好客,唯恐客人吃不好、吃不饱。从筵席名称上,也可看出这一点。如“三八席”,为八碟、八盘、八大碗加两大件;又有胶东的“四三六四席”,为四冷荤、三大件、六行件、四饭菜;还有“十全十美席”,为十盘十碗。从一款八宝布袋鸡,可以看出鲁菜的实惠,做法是将鸡剔下骨架,往鸡腹中装入海参、大虾、口蘑、火腿、香菇、海米、玉兰片、精猪肉等八种原料的馅,烹熟后不仅馅香肉嫩,而且量大菜多。

鲁菜精于制汤,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清汤用肥鸡、肥鸭、猪肘子为主料,急火沸煮,撇去浮沫,鲜味溶于汤中,汤清见底,味道鲜美。奶汤用大火烧开,慢火煎煮,后用纱布过滤,等汤为乳白色即成。用这些汤制作的菜肴有清汤燕菜、奶汤蒲菜、奶汤鸡脯等,都是高级筵宴上的珍味。鲁菜还善以葱香调味,什么菜都要用葱爆锅,很多馔品都以葱段佐食。大葱除味香激发人的食欲,还有顺气、散腻、健胃、抑菌的功效。山东人平日也极爱食葱,大饼卷大葱就是家常饭。

胶东系鲁菜烹制海鲜有独到之处,传统风味有红烧海螺、炸蛎黄、芙蓉蛤仁、清蒸蟹合、蟹黄鱼翅、绣球海参、烤大虾等海味珍品。

北京菜集全国众菜精华,尤其是吸收山东菜系的优点及北方少数民族的烹调技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辽、金、元、清几朝都曾在北京建都,北方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饮食风尚不断地被带到北京;祖居江南的达官贵人们,一代一代地从南方带来了优秀的饮食文化;流入民间的官厨名师,将宫廷御膳的高超技艺传授出来。这样就使北京菜系显得愈加丰富多彩,如满汉全席、全羊席、涮羊肉、北京烤鸭等,至今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京菜选料讲究,调味多变,以爆、烤、涮、溜、炒、扒、煨、焖、酱、拔丝、瓤见长。菜肴以菜物原味为主,具有酥、脆、鲜、嫩、清鲜爽口的特点。

京菜注重时令风味。如涮羊肉,须得于立秋后开吃,这时不仅羊肉肥美,而且天气渐凉,适宜涮火锅。又如春卷,则是立春时节才吃。到了夏季,才有水晶肘子、水晶虾等,还有杏仁豆腐和荷叶粥等时令小吃。

京菜还十分讲究菜点的配伍,吃什么菜就得配什么佐料和点心。如吃涮羊肉,就有许多讲究,开涮前汤锅中要下口蘑和海米,要备好香菜末、葱白末、芝麻酱、辣椒油、酱豆腐卤、卤虾油、腌韭菜花、桂花糖蒜、绍兴酒、酱油、芥末等佐料。吃时用筷子夹起肉片在汤锅中涮一涮,随涮随吃,羊肉鲜嫩可口,非一般火锅可比。

京菜中最擅长的技法为爆、烤、涮、炮和拔丝,名品有酱爆鸡丁、烤填鸭、溜鸡脯、糟溜鱼片、拔丝山药、涮羊肉等。烤法最为别致,本源于御膳房。清宫御膳房专设有“包哈局”,用特制的挂炉烤鸭、烤乳猪,称之为“双烤”。

京菜的佐膳也极有章法。宾客到来,主人迎进屋内,先奉上茶水,配以一些精致的点心,包括山药干儿、枣干儿、卷果之类,让客人在饮酒前先垫个底,免得空腹饮酒伤了肠胃。入席后先上荤素冷盘,然后上大菜热菜佐酒,末了才上压桌的饭菜,最后上汤,外加甜菜、小点心和水果。

川菜以四川成都的为正宗。当代川菜已发展到近五千种,以取材广泛,调味多样,清鲜醇浓并重,尤以善用麻、辣著称于世。

川菜烹法注重烧、干酥、熏、烤,调味不离辣椒、胡椒、花椒这三椒,还有鲜姜,品味重于酸辣麻香。川菜中有咸鲜微辣的家常味型,有咸甜酸辣兼备的鱼香味型,有咸甜麻辣酸鲜香并重的怪味型,有咸鲜辣香的冷拼红油味型,有典型的麻辣厚味的麻辣味型,有酸菜和泡菜的酸辣味型,还有糊辣味、陈皮味、椒麻味、椒盐味、酱香味、五香味、甜香味、香糟味、烟香味、咸鲜味、荔枝味、糖醋味、姜汁味、蒜泥味、麻酱味、芥末味、咸甜味等二十多种味型,所以川菜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声誉。

川菜具有适应性强,雅俗共赏的特点。既有工艺精湛的一品熊掌、樟茶鸭、干烧岩鲤、香酥鸡、红烧雪猪、清蒸江团等名菜,又有大众化的清蒸杂烩、酥肉汤、扣肉、扣鸡鸭、肘子等三蒸九扣,以及宫保鸡丁、怪味鸡、鱼香肉丝、麻婆豆腐、干煸鳝鱼、回锅肉、毛肚火锅等家常风味。另外,川味中还有风格独特的传统民间小吃赖汤元、夫妻肺片、灯影牛肉、棒棒鸡、小笼牛肉、五香豆腐干等,也都是流传很广的名品。

淮扬菜以扬州风味为主,包括镇江、南京、淮安等地的风味,以清淡味雅著称。淮扬菜以烹制河鲜、湖蟹、蔬菜见长,十分注重吊汤,制作精致。

淮扬菜以炒、溜、煮、烩、烤、烧、蒸为主要烹法,擅长炖焖,具有鲜、香、酥、脆、嫩等特点。如“清汤三套鸭”,采用家鸭、野鸭、菜鸽整料去骨,用火腿冬笋相隔,三味套为一体,文火宽汤炖焖,造成家鸭肥嫩、野鸭香酥、菜鸽细鲜、火腿酥烂、冬笋鲜脆的特点。又如“糖醋鳜鱼”,先将鳜鱼剞上牡丹花刀,粘上淀粉糊,三次下油锅,分别炸透、炸熟、炸酥,起锅时浇汁,得到皮脆、肉松、骨酥的效果。

淮扬菜在调味上强调突出本味,使用调料也是为了增强主料本味,而且还注重用调料增色,或用配料补色。这些做法往往与节令相合,如夏季要求色泽清淡,冬季则要求浓艳。例如夏季作清炖鸡,汤汁清澈见底,鸡块鲜嫩洁白,再衬以鲜红的火腿、绿色的菜心、黑色的香菇,使人有清爽悦目的感受。淮扬菜其他名菜还有清炖蟹粉狮子头、拆烩大鱼头、水晶肴蹄、百花酒焖肉、清蒸鲥鱼等。

淮扬菜造型美观,通过切配、烹调、装盘、点缀的方法,以及卷、包、酿、刻的手法,达到色香味形俱佳的艺术境地。冷菜拼盘尤其讲究造型,变化多端。其中的萝卜花雕技艺高超,刻成梅、兰、竹、菊等花卉,生动传神。冷盘的代表作有逸圃彩花篮,篮中有用萝卜雕刻的牡丹、玫瑰、菊花、马蹄莲、白兰花等,艳丽多姿,是高雅的艺术品。

粤菜选料广博奇杂,鸟兽蛇鼠均为佳肴。在风味上,粤菜夏秋求清淡,冬春取浓郁。如八宝鲜莲冬瓜盅,即是用夏令特产鲜莲、冬瓜,配以田鸡肉、鲜虾仁、夜香花等原料炖制,清淡可口。又如名菜龙虎凤大会,选用秋季肥嫩的三蛇,配以豹狸和母鸡炖汤烩羹,味道浓郁,为滋补佳品。

粤菜的调味品也别具一格,经常采用的有蚝油、糖醋、豉汁、果汁、西汁、柱侯酱、煎封汁、白卤水、酸梅酱、沙茶酱、鱼露、珠油等,大都是专门配制的。如糖醋为白醋、片糖、精盐、茄汁、辣酱油等混合煮溶而成,酸、甜、咸、辣俱全,别称怪味汁。

粤菜中独特的烹调技法有熬汤、煲、熇、泡、焗等。熬汤以鸡、瘦猪肉、火腿为主料,汤成后用于菜肴烹调中的加汤。煲是以汤为主的烹法,用瓦罉慢火熬成。熇则是将几种动植物原料混配一起,加进调料,熇成色鲜味浓的菜肴。泡分油泡与汤泡两种,不加配料。焗分锅焗和瓦焗两种,将原料放入锅中,经油炸成水浸,加盖,以文火焗成浓汁,上盘淋汁,风味别致。

粤菜有香、松、臭、肥、浓五滋和酸、甜、苦、咸、辣、鲜六味的分别,名品有三蛇龙虎凤大会、五蛇羹、竹丝鸡烩王蛇、脆皮鸡、烤乳猪、盐焗鸡、酥炸三肥、叉烧肉、出水芙蓉鸭等。

由福州、漳州、厦门、泉州菜组成的福建菜系,烹调技法以清汤、干炸、爆炒为主,常用红糟调味,偏重甜酸。名菜有干炸三肝花卷、淡糟炒鲜笋、佛跳墙、小糟鸡丁、清汤鱼丸、雪花鸡等。

湖南菜也是南方一个较重要的菜系,采用熏腊原料较多,烹法以熏蒸、干炒为主,风味重酸辣,名肴有蒸腊味合、凤尾虾、线粉炒牛肉丝、麻辣子鸡、红煨鱼翅、金钱鱼、冰糖湘莲、清蒸鱼等。

湖北菜重烧、煨、蒸、炒,油厚、口重、味鲜,名菜有红烧古代饮食文化——南北佳肴鱼、清蒸鳊鱼、皮条鳝鱼、粉蒸鲭鱼、脊花鳜鱼、茄汁鳜鱼、冬瓜鳖裙羹、油酥野鸡、瓦罐鸡汤等。杭州菜则具有清鲜、香脆、细嫩的特色,名品有西湖醋鱼、生爆鳝片、叫化鸡、龙井虾仁、东坡焖肉、荷叶粉蒸肉、鸡蓉莼菜等。安徽菜以皖南徽菜为代表,以烹制山珍野味著称,擅长炖、烧、蒸,讲究重油、重酱色、重火工的“三重”,名品有火腿炖甲鱼、红烧果子狸、无为熏鸭、腌鲜鳜鱼、符离集烧鸡、毛峰熏鲥鱼、奶汁肥王鱼等。

在中国菜系中,还有没入系的菜,如素菜和清真菜。一般的菜系都有特定的地域分布范围,而清真菜尤其是素菜却没有明显的地域特征,它们的形成经历了长久的历史过程。

关于素菜素食的起源,饮食史家们的意见极不一致,或以为与佛教有关,或以为很早起源于史前社会。首先在素食的定义上,各家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或指肉食之外的蔬食,或指佛教徒的斋食。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及其弟子,他们在沿门托钵时,遇荤吃荤,遇素吃素,并无什么禁忌。最早的佛教教义并没有规定绝对不许食荤,如释迦牟尼《四分律》说,佛教徒可食“不见、不闻、不疑为我而杀之肉”,指出凡特地为僧众杀生的种种肉不可吃,其他净肉则可以食用。大力首倡素食的据说是南朝的梁武帝,他是一个十分虔诚的佛教徒。天监十年(511),梁武帝集合一批沙门,与他们共同立誓永断酒肉,并以此“羞天下沙门”。在此前从刘宋时开始流行的《梵网经》就明白规定“不得食一切众生肉,食肉得无量罪”;又说“不得食五辛”,五辛指大蒜、革葱、韭、薤、兴渠,这已经是极严格的戒律了。佛教的传入中国,对素食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素食在中国却不一定是起源于佛教。

素食是相对肉食而言的,是完全以植物类食品为主。素食素菜在中国大约是与农业的发明同时开始的,在农业生产成为主要经济门类以后,素食便在原始中国人的饮食生活中占据了主要的位置。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到了当代仍是如此,在广大从事农业活动的人口中,仍然是以素食为主。在古代,“肉食者”是统治者的代称,而平民百姓则是当然的素食者,即所谓“藿食者”。当然,平民百姓并不是素食主义者,肉食在他们是可望而不可得的,他们并非甘心于素食。后来的素食倡导者则完全不一样。我们在他们中间,既可以看出佛教徒的慈悲之心,也可以看到山居高士的淡泊之志,还可以看到吃腻了的贵族们的尝鲜之趣。

虽然素食有久远的历史渊源,但作为一个菜系的形成,当是在宋代才开始的。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以及唐代昝殷的《食医心鉴》虽也提到过一些蔬食的制作方法,但那些蔬食与后世的素食还不能相提并论。到北宋时,都市中出现了专营素菜素食的店铺,《梦粱录》所载市肆素食就有上百种之多。这时的素食研究著作也较多,林洪的《山家清供》一书,就是一本以叙述素菜素食为主的食谱。他还著有《茹草纪事》一书,收录了许多有关素食的典故与传闻。还有陈达叟的《本心斋蔬食谱》,也是一部极力提倡素食的著作。

明清两代是素菜素食的进一步发展时期,尤其是到清代时,素食已形成寺院素食、宫廷素食和民间素食三个支系,风格各不相同。宫廷素菜质量最高,清宫御膳房专设素局,能制作二百多种美味素菜。寺院素菜或称佛菜或福菜,制作十分精细,蔬果花叶皆能入馔。民间各地都有一些著名的素菜馆,吸引着众多的食客。

明清人对素食抱有不同的态度。明代高濂著《遵生八笺》十九卷,其中第十二卷载有家蔬55种和野蔬91种的烹调方法,作者偏重素食,符合他的“日用养生务尚淡薄”的原则。(图21—6)清代袁枚著《随园食单》,在“素食单”和“小菜单”中记有八十余种蔬素菜品的烹调方法。清代还有一位佛教徒叫薛宝辰,撰有《素食说略》,记述了清末流行的一百七十余种素食的制作方法。他是一位绝对的素食主义者,反对杀生,反对食荤。他认为只知肉食者都是昏庸之徒,而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无不都以淡泊的生活来表明自己的心志。他还特别指出,素菜如果烹调得法,味美亦不亚于珍馐。

古代饮食文化——南北佳肴

图21-6 明万历刻本《雅尚斋遵生八笺》

素食者又不都是佛教徒。明代陈继儒的《读书镜》有一语说:“醉醴饱鲜,昏人神志。若蔬食菜羹,则肠胃清虚,无滓无秽,是可以养神也。”这其中所追求的另一番清净的境界,代表着相当一部分文人的思想。

素菜以绿叶菜、果品、菇类、豆制品、植物油为原料,易于消化,富有营养,利于健康。现代医学证实,许多素菜如香菇、萝卜、大蒜、竹笋、芦笋等,都具有抗癌和治癌作用。素菜还能仿制荤菜,形态逼真,口味相似。这些都是素菜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原因。

现代中国素菜已发展到数千种,烹调技法也有很大进步。这些技法大体可归纳为三类:一是卷货,用油皮包馅卷紧,以淀粉勾芡,再烧制而成,名品有素鸡、素酱肉、素肘子、素火腿等;二是卤货,以面筋、香菇为主料烧制而成,品种有素什锦、香菇面筋、酸辣片等;三是炸货,过油煎炸而成,有素虾、香椿鱼、咯炸盒等。

素食养生,古代的许多学问家坚信这一点。饮食既能养生,又可疗疾,这些道理早在野蛮时代便为人们所懂得。然而这些知识要上升为科学,却不知经历了多少个世纪。到了唐代,出现了专门研究食疗的学者和著作,一个新的学科逐渐形成了。

唐初医药学家孙思邈,少时因病而学医,一生不求官名,一心致力医药学研究。他著有《千金方》和《千金翼方》等,被后人尊为“药王”。孙思邈的这两部著作有专章论述食疗食治,对食疗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千金方》又名《备急千金要方》,全书三十卷,第二十六卷为食治专论,后人称之为《千金食治》。所以名为“千金”,有一方药值千金之意,孙氏自谓“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千金食治》的序论部分谈到了食疗的必要性,孙思邈援引东汉名医张仲景的话说:人们平时不必妄用药物,否则会影响肌体内的平衡。饮食能排除身体内的邪气,能安顺脏腑,悦人神志。如果能用食物治疗疾病,那就算得上是良医。孙思邈还谈到饮食不当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提倡少吃一些佳肴,要注意选择对人体有益的食物。他告诫人们说:“凡常饮食,每令节俭,若贪味多餐,临盘人饱,食讫觉腹中彭亨(胀肚)短气,或致暴疾,仍为霍乱。”他还谈到一些配餐禁忌,也谈到饮食与季节的关系,尤其节食一说,包含着极科学的道理。

在孙思邈门下,还有一位著名的医药学家孟诜,也是一位寿星老。孟诜师事孙氏,写出了中国第一部食疗专著《神养方》。后由其弟子张鼎作了增补,易名《食疗本草》,共载食疗方227条。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在敦煌莫高窟中找到了《食疗本草》残卷,这书的许多内容散见于其他一些唐宋医籍中,近代许多学者进行了辑佚,出版了比较完备的辑本。本书集药用食品共一册,在每种食物名下均注明药性、服食方法及宜忌等项,特别对有些食物多食或偏食可能招致的疾患,也都一一标明。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393.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