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百家文化 > 古代文化

历代服装与装饰——宋代以来中国服装的几大特点

历史大观园 古代文化 2020-06-18 17:27:21 0

在唐代晚期,汉族日常穿用的传统服装式样已经十分完备了。在以后的一千来年里,汉族的服装基本上延续着传统的式样。这一期间不断给中国服装带来新式样的,仍然是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影响。限于篇幅,这里仅介绍一些具有突出时代特色的新服装式样。

宋代官服中最有特色的是官员头上戴的幞头。幞头后面的两条巾端,习惯叫做“脚”。唐代时一般是让它自然垂下。晚唐五代时,一些藩镇开始使用硬脚幞头,具体可以分成直脚、曲脚、交脚、朝天脚、顺风脚等很多种。在宋代的文物中常可以见到它们。最常见的是直脚。它像两根直尺一样平伸在脑后。南熏殿旧藏的宋太祖赵匡胤像,幞头的脚左右各伸长达二尺以上。(图20—13)据说最长的硬脚可以达到将近一丈。从宋代的图画、石刻、雕塑等艺术品中来看,公差皂隶这一阶层的人一般戴有向上弯起的交脚或曲脚幞头。

历代服装与装饰——宋代以来中国服装的几大特点

图20-13 身着袍服与幞头的宋太祖画像

从北宋开始盛行的山水花鸟画中,表现出一种散淡清雅、平和闲逸的艺术气氛,充分体现出在当时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审美情趣。与这种情趣相协调,宋代文人喜欢穿宽松朴素的便装。著名文人朱熹给自己设计过一种家常服装。上衣是宽袖直领的对襟短襦,用黑色的绢包上衣边,长度仅到膝上。下身穿黄色的裙子,腰间束一条缘上黑边的白绢带。足登方履。如果是接见客人,再束上一条大带。

为当时士大夫阶层普遍穿用的,还有宽大的长袍,称之为直裰、直缝或者道袍。直裰也是僧人普遍穿着的衣服。直至今天,僧人的日常衣着还是这般式样。

背子是在宋代新出现的服装式样。男女都有穿用。它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前后衣裾不缝合,两侧衣衩缝一直开到腋下。由于两侧开衩,所以必须在腰间束帛或者系带。

建立辽国的契丹民族,其传统服装以长袍为主。它的式样一般是圆领、窄袖,紧身,下摆大约与小腿相齐。衣襟向左面掩上,是它与传统汉族服装的最大区别。辽代的巾帽制度与其他民族有显著的不同。《辽史》记载,除了皇帝与有一定级别的官员可以戴冠、巾之外,其他人一律不许戴帽。无论盛夏还是严冬,中小官员与平民百姓都只能光着头顶。契丹人的发式十分特殊,汉人称之为“髡发”,认为它像古代罪犯的发式。它与中原汉族蓄发梳髻的做法有着根本的不同,也是两种文化的明显区别。

位于西北的西夏王朝,是党项族建立的地方政权。西夏人的衣着与中原衣着比较接近,主要穿圆领窄袖的袍服,也有交领的长袍,衣襟右衽,与唐朝流行的服装很相似。女子身穿交领长背子,内系细裥百褶裙,足着尖头弓鞋。他们的头衣比较特殊。党项男子经常戴圆箍形的毡帽,或者戴一种底部小、顶部大、向后方斜披的冠。也有的戴一种高高的圆筒形毡帽。毡帽下面的四周有一圈向上翻的短檐。帽子后面缀有垂下的绸飘带。盛装的党项妇女往往在头上戴一个桃形的金花冠。(图20—14)

历代服装与装饰——宋代以来中国服装的几大特点

图20-14 敦煌壁画中的西夏妇女衣装

金人的服装则与契丹人的服装相似,外面穿圆领的窄袖左衽长袍,下身穿裤子与长筒皮靴,腰束革带,头戴皮帽或缠罗巾。

元代蒙古服装的一些特色幸运地在明代服装中保留下来。这就是上下连在一起的束腰袍子,类似元代的“辫线袄子”。(图20—15)四川省博物馆中藏的明代陶俑中,就有些穿腰间做出细褶的“辫线袄子”。说明这种式样在当时还是很流行的。根据文物材料得知,蒙古人的帽子很有特色。有一类笠帽是四方形的,是用四个大小相同的梯形毡片缝成帽身,上面再加缝一个帽顶。陕西省西安元代段继荣墓中出土的彩绘陶俑就戴着这种瓦楞帽。直到明代绘制的毗卢寺壁画中,还让元代的官吏带着这样的帽子。

历代服装与装饰——宋代以来中国服装的几大特点

图20-15 元代蒙古族服装陶俑

元代蒙古人有自己的传统衣着。质孙服与顾姑冠就是突出的代表。

质孙服是蒙古宫廷大宴时,天子与百官穿的冠服。这是上衣与下裳相连接的一种袍服。衣式比较窄,腰间做出无数细密的褶。制作质孙的衣料要求十分考究。经常使用的衣料有色彩鲜明、花纹富丽的“纳石矢”。它是一种用金线和丝织成的锦缎,上面有各种奇特精美的花纹,灿烂夺目。现在保存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元世祖皇后彻伯尔像,身穿蒙古族的贵妇装束,头上戴着一顶高高上耸、式样奇特的帽子,叫做顾姑冠。制作顾姑冠要用桦木做骨架,上面包裹着红绢,用金帛做顶。冠顶上用四五尺长的柳枝或铁丝做一个高起的细架,上面包青毡,呈现一种上大下小的长筒形。

明代的帽子式样非常多,其中也有不少有趣的文化政治背景。例如当时盛行的“六合一统帽”与“四方平定巾”(后来省称为“六合帽”和“四方巾”)就是专制皇权的产物。

“六合一统帽”就是一直沿用到民国初年的“瓜皮帽”。它用六块三角形的罗帛拼缝起来,下面加上一个帽圈。制作简单,戴着也方便。后来,它就成了平民的象征了。而“四方平定巾”是用黑色罗纱缝制的四方形高顶巾帽。原来叫四角方巾,是民间的老人与儒生常戴的一种巾子。

在明代创造的妇女新式衣着有“比甲”、“头箍”等几种。

比甲是一种无领无袖的长衫,对襟中缝,两襟间用带子束合,有些像近代的马甲,但是比马甲长得多。明代的妇女喜欢戴一种黑色纱罗制作的包头,它又叫“额帕”,每幅大约宽四尺,戴用时将它对角折叠,从额前向后面缠裹,再将巾角绕到额前方打一个结子。后人将它进一步简化,称之为“渔家勒子”。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一种新的头部装饰——头箍。冬季戴的头箍常用各种皮毛料子制作。当时人们又叫它卧兔儿、貂覆头等等。官宦富贵人家为了要显示自己的气派,还在头箍上镶嵌各种珠宝以及金花玉饰。

清代,满族入关后,立即迫使汉人遵照满族的习俗,剃发,留辫,改穿满族服装。企图通过这种作法改变汉族的民族意识,使得具有浓厚民族色彩,沿袭数千年的汉族冠冕服装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

进关以前,满族一直是以骑射为主的游牧民族。它的服装特色来源于骑射征战生活的需要。典型的表现是冠帽、马蹄袖、袍褂等方面。

清代男子的冠帽,有礼帽、便帽的区分。清代成立后作为官员的制帽使用的叫做礼帽。礼帽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八月到来年二月之间戴的,叫做暖帽;另一种是在三月到八月之间戴的,叫做凉帽。我们在现代表现清代官场的影视作品中就可以看到这两种冠帽。

马蹄袖是满族特有的。本来它正规的名字叫做“箭袖”,是武士射箭时保护手腕的防护物。一般用纽扣装在清人常穿的“箭衣”袖口上。平时可以翻起来,露出手。行礼时要放下来。清代人十分注重马蹄袖的作用。一般士庶日常行礼时,即使不穿箭衣,也要在袖口上用纽襻系上一副马蹄袖,行完礼再解下来。人们形象地把这种袖子称做“龙吞口”。

男子服装中,袍褂是最主要的礼服。满族的袍褂与汉族传统的长袍不同,上身紧窄,袖子细瘦,袖口前端安上箭袖。领口做成圆形,不上立领。衣襟右掩,在右腋下系扣襻。有些袍子的下身前后左右都开衩。这是骑马民族为了上马方便而形成的服装特色。按照规定,官吏平民的袍子只开前后两条衩。皇帝宗室子弟才能在袍子上开四条衩。开衩袍之外,满族人还常穿一种行袍,又叫缺襟袍。它比日常穿的袍子短大约十分之一,前面开衩,右半边的衣裾比左半边短一二尺,从正面看缺了一块。这是为了骑马时上下的方便。不骑马的时候,可以将右前襟缺少的一块用纽扣连接在袍子上,就和一般的袍子一样了。

满族人习惯在袍子外面再穿一件稍短的褂子,也叫做外褂。它一般是对襟圆领,袖子比较宽大。袖口平齐,长及肘部。身长大约与膝部以下相齐。它与袍子结合,形成了清代特有的袍褂衣服式样。官服中的外褂上缀有补子,叫做“补褂”。它中央开襟,门襟上有五颗纽扣,前胸与后背装饰有补子。由于是中央开襟,补子被分为左右两半。补褂与袍服、礼帽、顶珠、花翎、朝珠、官靴组合起来,就形成了清代官员的主要官服。

另外有一种满人特有的外褂,非常短小。它的袖子长度只到肘部,身长不超过腰部,显得轻捷方便,特别适宜骑马时穿。因此,人们就叫它马褂。马褂有对襟、大襟、缺襟等几种类型。对襟马褂比较正规,经常被作为礼服的成分穿用。其中有一种黄马褂的地位最为尊崇。不经皇帝赏赐是绝对不能穿黄马褂的。

满族妇女的旗装在清代一直被作为礼服保留下来。妇女旗装与男子的袍褂一样,也是以长袍为主体,采用圆领、右掩襟,但是不开衩。除正式礼服外,一般显得比较瘦长。袍子的下裾几乎与地面相齐,袖口敞开,比较宽大。但是没有马蹄袖。女子外衣中也有马褂,分对襟与大襟等式样,只是装饰比较多,绣有复杂的花纹。同时还有坎肩、马甲等。

满族妇女的头饰富有民族特色。满族妇女的头发经常梳成在头顶左右横卧的两个平髻。老北京人称之为“两把头”。梳好平髻后,插上各种花朵和首饰。以后又在平髻上加插黑色的梯形版片“扁方”。这种发式,人们称之为“大拉翅”。女子们用大朵的鲜花、金银钗簪、珠翠等装饰平髻与版片,更显出头上发髻的高大华美。

以上是对中国古代服装大致演变情况的一个简略扫描。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着大量对当时服装式样的记述。在出土文物中也有丰富的表现当时服装的实物形象。它们为了解古代服装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原始资料。这些资料也表明了在号称衣冠礼乐之邦的中国古代社会中,衣冠具有多么重要的文化意义。古人的服装与当时社会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习俗、民族交往等方面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了解一些有关古代服装的知识,对我们学习与发扬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bjwh/gdwh/9397.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