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南北悲歌——拓跋嗣的南征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7-08 17:09:39 0

的确,刘裕称帝,天下震响。

西秦乞伏炽磐、西凉李歆大气也不敢喘,遣使祝贺,俯首承认宋国宗主国的地位。

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和百济两国的国王,久闻刘裕威名,也前来朝贡受封。

北魏甚至在刘裕克复长安的时候就派遣使臣请和了。

刘裕建宋,魏宋之间的使臣每年互访,来往不断。

但刘裕已经步入暮年,刘宋永初三年(公元422年)刘裕患病身亡,皇位传给了年仅十七岁的长子刘义符。

刘裕辞世的消息传出,各国君主都松了一口气:头上悬着的利剑消失了。

拓跋嗣的感觉,非止是除去头上利剑的轻松,更想借此之机攻略刘宋之地。

刘宋使臣殿中将军沈正出使北魏,听说国主驾崩,赶紧返国。

翻脸不认人的拓跋嗣派轻骑军急追,将已经走到黄河岸边的宋使抓回,大大出了口却月阵损兵折将的恶气。

这一年(刘宋永初三年,公元422年)秋天,拓跋嗣召开群臣会议,讨论伐宋具体方案。

大臣们的意见是攻打宋国在黄河下游所占据的洛阳、虎牢、滑台等重镇,进而饮马江、淮。

和上一次阻止魏国发兵干涉刘裕北伐一样,崔浩仍持反对意见。他说:“陛下当初没有因为刘裕的崛起而贸然接纳他派遣的使臣和礼物,现在魏宋两国已经正式建交,彼此相互通使进贡,你又要趁着刘裕去世兴兵讨伐,这就太不厚道了,即便成功了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何况以我们国家眼下的实力论,也不可能一举夺取江南,到头来却只落了个伐丧的恶名,这事,我劝陛下不做为好。以微臣看来,不如派使臣去吊唁,存其孤弱,恤其凶灾,使我国的仁义之声布于天下,江南则可不攻自服了。现在刘裕新死,人心未散,兵临其境,宋国必然万众一心抵抗我们。不如稍稍延缓,等他们君臣争权,到那时再大举讨伐,必能兵不疲劳,尽收淮北之地。”

拓跋嗣冷冷地瞟了一眼崔浩,觉得崔浩是护着自己的汉人:每次我要对汉人动武,你总是阻止;而只要是向北面的柔然、高车用兵,你就举双手赞成,到底安的什么心啊你?他诘问道:“刘裕不就是乘姚兴新死一举灭掉秦国的吗?所谓天道好还,他刘裕现在死了,我领兵讨伐刘宋,有什么不可以?”

崔浩反驳说:“理性一点好不好?姚兴死时,诸子相争,刘裕这才有机会讨伐他们。现在,江南没有出类似的问题,我们无机可乘,两者没有可比性!”

拓跋嗣却认定了崔浩是强词夺理,偏心眼,要维护汉人,不听他的劝告,执意伐宋。

他命司空奚斤都督军事,以将军周几、公孙表为前锋,集结各路大军,不日出兵。

好吧,出兵就出兵吧。

崔浩无从再争。

但这仗怎么打呢?

宋国沿黄河一线自东到西依次分布着碻磝(今山东茌平西南)、滑台、虎牢和洛阳共四个据点。魏国上下都一致认为必须先将这四个据点拔除,再全面控制河南之地。

崔浩反对说:“南人擅长守城。昔年苻秦攻襄阳,经年不拔。如今我以大军坐攻小城,若不立克,必会挫伤军势,而敌人得以从容增援而来,我怠彼锐,为兵之危道。不如分兵略地,以淮水为限,在各地列置守臣,征敛租谷,将洛阳、滑台、虎牢远隔于我们大军后方,他们若对南面的救援不抱任何希望,必定会沿黄河东走,如此便为囿中之物,何忧其不获!”应该说,崔浩这一见解是极其高明的,可拓跋嗣似乎是要跟崔浩赌气,不听。

不日,奚斤统率步、骑兵二万人,渡过黄河,在滑台之东安营扎寨。

滑台原是北魏在黄河以南的一座桥头堡,原由北魏兖州刺史尉建镇守,刘裕北伐时,这位尉将军慑于晋军的声势,早早望风而遁,致使滑台从此落入了南人之手。

现在,驻守滑台的是刘宋的东郡太守王景度。

王景度的风格与尉建截然不同,弃城而遁,那绝对不是他的性格。

但看见魏军来势凶猛,也实在有点犯怵,赶紧向镇守虎牢关的司州刺史毛德祖呼救。

毛德祖也不含糊,非常仗义地发来步、骑兵三千,协助王景度守城。

得了这三千人,王景度信心大增,据城坚拒奚斤,大批大批地杀死前来攻城的魏军士兵。

可惜,鲜卑骑兵长于野战,短于攻坚,要他们弃长取短,从战马上下来,用双手双脚攀爬攻城,成功率是很小的。

奚斤率两万人强攻滑台将近一个月,竟然连城墙都没摸到,师老兵疲,魏军锐气大丧,大大地验证了崔浩的话。

奚斤为了早日完成任务,只好向拓跋嗣要求增兵。

正安心等待前方捷报的拓跋嗣收到求援的报告,大出意料之余,便是大怒。

两万人攻打几千人防御的小城,攻了一个月,还攻不下来,不是饭桶又是什么?!

一怒之下,他决定御驾亲征。

二十三日,拓跋嗣亲自率领各部落联军五万余人出天关,越过恒岭,支援奚斤。

得到拓跋嗣五万大军支持,奚斤信心大增,奋力攻城,这次,终于把滑台啃下来了。

王景度算是尽心尽力,超额完成任务,仓皇出逃。

奚斤乘胜攻下滑台和虎牢之间的小镇土楼,进逼虎牢关。

虎牢自古以来为险关,且宋国置有重兵把守,拓跋嗣预料一时半会儿拿不下来,便另派了猛将于栗南北悲歌——拓跋嗣的南征以三千骑兵屯于河阳(今河南孟县西北),绕过虎牢关,先攻打黄河南面的金墉和洛阳;又派叔孙建率兵从平原渡过黄河,夺取青州、兖州,拟等攻取了这些地方,再对虎牢形成合围之势。

于栗是个崇尚武力的人,操一柄黑矟,力大无穷,在马上可以左右开弓,有万夫不当之勇。拓跋嗣授其“黑矟将军”称号。而洛阳虽为晋室旧都,却因连年战乱,残破不堪,防御设施几近于无。在于栗的强攻下,洛阳很快失陷。

拓跋嗣还不罢休,又派娥清、闾大肥等将率各部从下游渡过黄河,加强叔孙建一军的进攻力度,强攻碻磝。

驻守碻磝的宋兖州刺史徐琰脸色大变,不战而遁。

魏军兵不血刃,轻取碻磝,继而长驱直入,收取泰山、高平(今山东邹城一带)等地。

叔孙建也向东进入青州,连克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等地。

宋国设置在青州的治所是东阳城(今山东青州),青州刺史竺夔向朝廷发告急文书之余,坚壁清野,做好了据守准备。

此外,刘宋分布在青州、兖州的军队已被魏军压制在项城、湖陆(今山东鱼台东南)。

西面战场上的虎牢已成孤城。

刘裕当年所带的精兵猛将大多已丧生于长安,硕果仅存的檀道济此时身兼征讨诸军事,驻扎在南兖州(今江苏长江北岸一带),同时收到来自东阳和虎牢的求救信,却分身乏术,考虑到洛阳、虎牢虽丢,其后还有荆州;但山东一丢,敌军过了安徽,就可以饮马长江,威逼建康。而且,按照就近原则,也应该先救东阳。

于是,引军直赴东阳。

东阳城内只有区区一千五百人,在魏将叔孙建所部三万骑兵的包围下,情形已经岌岌可危。

不过,青州刺史竺夔却是个意志坚定的人。在周围城邑相继陷落的背景下,竺夔不屈不挠,召集青州民众守城,将老弱妇女安置到深山老林中,在增修防御工事之余,屡出奇兵击败魏军。

魏军急眼了,绕城布营十余里,把竺夔新掘的四重壕堑填平了三重,大造撞车攻城。

竺夔便率军挖地道,从地道中出城,破坏魏军的撞车。

竺夔的坚守,从头一年的冬天守到了第二年(公元423年)的夏天。

这场战争的辉煌之处在于:与此前王景度守滑台相比,同样是面对三万魏军,但竺夔的部众不过一千五百人,且多为民兵,坚持到了最后的胜利。

魏兵在城外愈攻愈急,城墙被破坏多处,城内兵士越来越少,但檀道济的援兵终于到来!

到了炎夏,生长于北方的鲜卑士兵已经极不适应,中暑和患病者比比皆是,听说宋军援兵已到临朐,叔孙建只好焚营退往滑台。

檀道济本欲尾随追击,无奈粮运难继,只好放弃。

他这一放弃,就意味着虎牢关毛德祖的噩运已经降临了。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20968.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