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魏晋风度

晋的王朝——羊祜上书伐吴

历史大观园 魏晋风度 2020-06-26 00:11:51 0


晋咸宁二年(276年)十月,司马炎命平南将军羊祜为征南将军(将军府设在襄阳),恢复了以前的职权,开府仪同三司(太尉司徒司空)。羊祜上书司马炎,请求伐吴,书中说:

“先帝(指司马昭)顺应天时,在西部铲平了巴蜀,南部和孙吴交好,海内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而东吴首先背信弃义(指266年孙皓和晋朝断交),使边境重燃战火。不灭掉东吴,则人民就不会得到安宁。当年平蜀之时,天下人都以为应当一并灭吴,而灭蜀距今已经十三年之久了。

历史经验表明,凡是凭险阻而得到保全的国家,是指它的实力与敌国相差不多,力量足以自保。如果双方力量不均,即使有高人谋划,险阻会被攻克。蜀国的边境足够险恶,可谓一夫当关千人难进,然而当我军前进时,蜀国好像连一道篱笆都没有,我军乘胜而入,席卷残云,直接抵达成都,汉中一带的蜀兵,像鸟栖于巢一样不敢出动。他们并非没有作战之心,而是力量无法与我军抗衡。目前长江淮河的险恶不会超过剑阁(今四川省剑阁县东北,大剑山、小剑山之间),孙皓的暴虐超过刘禅,东吴人民的苦痛更甚蜀国,而我们军队现在兵强马壮,物资充足,不趁此机会平吴,却只固守边境,使士兵役夫日夜辛苦于战争徭役,势不能长久。

现在如果率领梁州、益州的部队水陆并进,顺长江而下;荆、楚之兵进逼江陵;平南将军胡奋、豫州刺史王戎直指夏口;徐州、扬州、青州、兖州部队共击建业。以东南一角的吴国,抵挡从四面八方进攻的大军必然兵力分散,人心慌乱,处处告急。只要有一处突破,必上下震动,纵然有奇才出现也不能拯救灭亡之势。且孙皓凶残成性,上下离心,一旦我军兵临城下,必然有人响应出城投降,不会拼死抵抗,可以预见。

司马炎深表赞同,但是政府大多数官员正在忧虑与秃发树机能的战事,羊祜再上书:“东吴平定之后,胡人摄于威势,叛乱自然解决。现在的问题的关键在于要需要迅速消灭东吴。”但很多大臣仍然表示反对,权臣贾充、荀勖、冯紞这个“铁三角”更是坚决反对。羊祜叹道:“天下不如意的事总是十有七八(这就是这就话的出处,后为: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上天赐予的而不去取,岂不为后世留下遗憾!”

只有度支尚书(财政部长)杜预、中书令张华,跟司马炎的意见一致,赞成羊祜的计划。司马炎犹豫不能决定。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wjfd/13400.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