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历史 > 上古遗韵

讲历史—— 周公的伟大功绩

历史大观园 上古遗韵 2020-07-13 15:17:57 0

能够有效解读出来的西周金文,当然不是每一篇都提到周公。然而许多没有直接提到周公的金文内容,放在一起,加上和古文献比对,却能勾勒出周公的决策、作为及其长远的后续影响。

周公最大的作为,当然是设计并推动了封建制。关于封建的实质内容及做法,没有任何早于周公的记录。虽然周朝名义上开始于武王伐纣成功,不过定义周朝最核心的制度,对中国历史产生了不可磨灭作用的封建制,却是在周公的手中才出现的。虽然在名义上,封建制是在成王的时代开始进行,不过史料上清清楚楚地显示,周公而非成王,是封建制背后真正的设计者与强悍、坚决的执行者。

通过金文材料,我们了解了封建的实质内容,也修正了过去的误会。对于中国古代史,过去最常有的误会,是关于商周之际的变化。未经检验的印象是,商人控制了庞大的地理区域,周人从西方崛起壮大,翦商之后,就承接了商人控制的区域,然后将这些区域分封给不同的人,让他们负责管理一块块地方,这就是封建。

现在我们知道,封建没有那么简单。封建的关键、核心,不在于“封”——将土地分封分配出去,而在于“建”——受封者得到的不是现成的领土,而是一份指定任务,要他们在那个区域“建国”,建立有效的管理统治。

周朝的成立,没有那么简单。对于广大的中国领域,商人并未有实质、直接的控制。金文忠实记录了周人的辛勤努力,翦商是他们政治扩张的开端,不是完成。而在翦商之后,决定周人必须继续扩张的,不是武王也不是成王,而是周公。找出有效的扩张方式,并贯彻意志予以实现的,也不是武王或成王,而是周公。

周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个人身份,在关键时刻做出关键决策,因而创造了百年以上长远影响力的“人物”。

武王率领联军攻入朝歌,商纣王自杀,传统上将这个事件视为周朝的开端。但其实要将当时的局面视为新的朝代建立,是有问题的。因为实质上,周人活动的主要区域,仍然限于西方的“周原”,对于东方,他们交还给武庚禄父继续管理,只安排了武王的三个兄弟在一旁监视。换句话说,周人满意于取得商人表面、名义上的臣服,并没有要真正取代商人的野心,也不觉得自己真有那样的实力可以真正取代商人。

真正的巨变,发生在武王去世之后。周人自身的继承动乱,引发了“三监之祸”。史料上无法百分之百确认在武王的兄弟中,周公究竟排行第几。但综合各种说法,看来很有可能管叔、蔡叔在排行上长于周公。武王死时,周公留在周原根据地,管叔、蔡叔却远在东方,继承中周公得到了远高于管叔、蔡叔的权力,就引起了管、蔡的强烈不满。

史料上也无法百分之百确认,武王去世后,周的权力继承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周公是以摄政的身份掌控年幼的成王,还是自己称王。如果周公自己继武王即位,那当然是违反周人过去“父死子继”惯例的,管叔、蔡叔更有理由觉得无法接受。于是派驻在东方的分支势力,这时就挟商人原有的资源,攻击宗周。

在此危急时刻,周公做了第一个重大决策——不和东方势力妥协,强硬发动“二次东征”。做这个决策时,另外一位权力人物发挥了作用,这个人是召公。周、召联合,对抗管、蔡,这是不折不扣的周人内讧、诸姬相争。以西方的实力,周、召这边压过了东方的管、蔡,进而周公自己进驻东方,由召公留守宗周,保护后方。

“二次东征”因管、蔡不服周公继承权力而起,然而“二次东征”却并没有在管、蔡被压服之后就结束。“一次东征”速战速决,“二次东征”却极其漫长,进而后来就和封建的成立联结在一起。从“三监之祸”开始,周公带领的势力向东延展,然后经历成王、康王、昭王、穆王,至少四朝,东向扩张的活动一直持续进行着。

“二次东征”布局的第一步,周公在平定管、蔡之后,新建“成周”作为在东方的大本营。在“成周”布置了“西六师”,也就是将从西方周原带过来,最能信赖的六个军团的力量放在这里压阵。

接着,再往东一点,建立了新据点“卫”,在这里布置了更庞大的军力,叫“殷八师”。“卫”的作用,顾名思义是作为“成周”的前哨,保卫“成周”。这是个战略要点,因为就在商人原来的政治中心“殷”这个地区,“殷八师”指的是负责看管、防守安阳一带,旧“殷”之处的八个军团。

派康叔去建立“卫”,既是“二次东征”自然的后续发展,也是封建的开端。循此模式,越来越多的东方领域被分封出去,周人的势力也通过“分封建国”的步骤不断向东开拓。

免责声明

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于网络或者相关专家观点,本站发表仅供历史爱好者学习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zgls/sgyy/23895.html

  • 手机访问

站点声明:

历史学习笔记,本站内容整理自网络,原作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

Copyright © http://www.historyhot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粤ICP备20055648号 网站地图